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施恨恨的争辩道:“我不仅仅是为了国恨,更多的是为了家仇。我父母无端枉死在牢狱之中,身为儿女,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复仇!”

    “哦……此事从何说起?”刘辩一脸愕然,把西施向后推了一把,“仔细说来让朕听听。”

    当下西施便把自己的身世说了一遍,说因为自己的一个堂兄参加了张角兄弟发起的黄巾起义,并且成为了一个重要头目,所以自己的父母遭到牵连,被下在了牢狱之中,并再也没有出来。

    “这系统也真是坑爹,竟然给西施植入了这样的身份,怪不得西施对朕恨之入骨呢!看来要想化解西施的仇恨,需要耗费一番心血啊!”

    刘辩一边在心中暗自思忖,一边肃声道:“施姑娘,对于你说的这些事,朕深感抱歉。桓灵年间,宦官当道,外戚专权,卖官鬻爵,民不聊生,朝廷的确有愧天下子民。若你肯放下仇恨,朕决定赦免你的谋你之罪,准许你继续留在朕身边侍奉。”

    西施冷哼一声,一脸视死如归:“别想用你的小恩小义感化我,你若留我在身边,日后我还是会想方设法的加害于你,为父母报仇。”

    刘辩耸了耸双肩,一脸无辜:“这又是何必呢?黄巾动乱之时朕不过才两三岁,难道姑娘要把仇恨算在我身上么?这些年来朕励精图治,呕心沥血,改革发明,免除赋税,广济百姓,翦灭诸侯,让动荡的国家渐趋稳定,让百姓们逐渐远离战火,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难道朕做的这些还不够么?”

    听了刘辩的辩解,西施突然无语,走神了片刻才喃喃自语道:“你说的这些和我们施家有什么关系?也换不回我父母的重生,我还是会恨你!”

    “行……朕就看看你的仇恨能维持多久!”刘辩袍袖一翻,肃声说道,“一夜夫妻百日恩,朕也不是个无情之人,朕不杀你。朕留你到金陵之后给你建一座广寒宫,让你每日在里面反思,朕就不信时间化解不了你的仇恨。”

    有句话刘辩没说,刚刚听到司羿射死秦琼的时候就在心里打算建一座广寒宫,准备用来囚禁对司羿情深义重的嫦娥。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嫦娥竟然与儿子成了眷属,刘辩只好给广寒宫换了主人。

    次日清晨,刘辩派人召见吕虔,亲手把两顶绿帽子交到他的手中:“像你这样的鼠辈,杀了你空污刀斧,所以朕留着你给曹阿瞒和范离捎件礼物回邺城。来人,把吕虔耳朵割掉一只,以示惩戒!”

    被割掉了一只耳朵的吕虔吓得魂飞魄散,捂着鲜血淋淋的脸颊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剧县,飞也似的朝冀州逃命而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二十二 大将投魏

    邺城,曹魏皇宫。

    接到吕虔快马加鞭从剧县给自己捎回来的绿帽子,曹操不怒反笑,伸手接过来戴在头上,扫视了满朝文武一眼:“众位爱卿,这绿帽好看么?”

    “绿帽子”之说兴起于哪个时期已经不可考,春秋时期,有卖妻女求食者,都要头裹绿巾,以别贵贱。可见从这个时期,绿色就有羞辱的含义了。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大搞婚外恋,于是武帝命馆陶公主的情夫董偃头戴绿帽,以示惩戒。从这个时期开始,绿色的头饰便与偷情、出轨等字眼扯上了关系。

    但这个时期的绿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否则戴绿帽的就应该是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而不是与公主偷情的董偃。这点从三国时期关羽身穿绿袍头戴绿帽上也可以看的出来,这时候的“绿帽”还不算深入人心。

    但由于刘辩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于是绿帽的含义很快就在这个世界上形成了共识,凡是自家妻妾出轨、偷情,被他人霸占等等,丈夫皆被称作“戴绿帽”。

    鉴于流言蜚语太多,就连一身傲气的关云长也捱不住背后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于是不动声色的把自己的绿袍绿帽换成了灰色,以免别人在背后中伤诋毁。

    没想到曹操面对刘辩的羞辱,主动戴上绿帽不说,竟然当众询问好看不好看,满堂文武不由得无言以对,纷纷低下了头颅默不作声。

    在这个主辱臣死的年代,主公被戴了绿帽,这些做臣子的脸上也不光彩,所以大伙儿干脆缄口不语算了。

    见群臣默不作声,曹操抚须大笑,朝范蠡一指:“范卿,这里还有刘辩送给你的一顶绿帽,戴上他吧!”

    范蠡又羞又愧,没想到自以为是的锦囊妙计把心爱的女人白送给了刘辩不说,还换来了无尽的屈辱,日后必将沦为千古笑柄。

    “臣愚钝无能,赔了夫人又丢脸,还连累陛下受到羞辱,臣罪该万死!”

    范蠡的肚量倒也非一般人所能相比,虽然心中羞愧不已,但还是坦然上前从曹操手里接过绿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若无其事的转身回到队列之中。

    曹操的目光缓缓扫向其他文武,朗声道:“不仅仅是朕和范蠡要戴绿帽,明日早朝你们所有文武也都要戴绿帽,以激励将士们保家卫国。如果邺城一旦沦陷,大魏一旦灭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曹孟德被五马分尸固然在所难免,朕的嫔妃被汉将瓜分霸占,你们所有人的妻儿老小怕是也将不保!”

    满朝文武尽皆一凛,齐刷刷的躬身道:“臣等谨记陛下教诲,誓死庶竭驽钝,保家卫国!”

    就在这时,守卫宫门的羽林郎来报:“启奏陛下,宫门外来了一个道士,手持虎头腰牌,自称唐国大将韩信,要求面见陛下。”

    站在左面的贾复急忙站出来拱手道:“启奏陛下,这腰牌乃是微臣所有,在青州战场交给了韩信,后来被追赶的汉军冲散。宫门外求见的人定然是韩信,陛下召见宫中一问便知。”

    “哦……竟然是韩信?”

    听了贾复的话,曹操眉头微皱,抚须沉吟道:“青州之战唐军最终虽然大败,但韩信利用刘辩大做文章的策略却是非常高明,并且射杀了汉军顶级大将秦琼。若非各路汉军持续增援,刘辩又亲自坐镇,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局面。此人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帅才,若能收为己用胜过十万人马,速速迎接他入宫见朕!”

    曹操当即命程昱与贾复一文一武代表自己出宫迎接,以示对韩信的尊重。

    程昱与贾复领了圣旨,当下不敢怠慢,一起并肩走出正德殿,穿过神武门,前来皇宫门外迎接韩信。

    一身道袍,跋山涉水穿过了汉军封锁的韩信见到贾复与一个皓首白发的文官并肩迎了出来,急忙上前一步施礼:“贾将军别来无恙,韩信这里有礼了!”

    贾复急忙笑着还礼:“呵呵……我就相信凭韩将军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逢凶化吉,我们果然又见面了。我身边的这位是冀州刺史程昱,程仲德大人!”

    韩信急忙与程昱相互施礼,最后喟然道:“汉军追赶甚急,韩信走投无路之下只能舍了将士们孤身逃遁,幸亏遇上了一位道号‘一清’的道人相助,赠我一身道家行头,方才逃出了汉军的层层关卡,来到冀州。”

    当下贾复与程昱并肩引路,将韩信簇拥在中间,一起穿过神武门,直奔中央的正德殿而去。

    “微臣唐国左武卫将军韩信拜见大魏皇帝!”韩信来到大殿中央,鞠躬施礼,不卑不亢。

    曹操寒暄了几句客套话之后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道:“韩将军,虽然青州之战以唐魏联盟惨败而告终,但朕以为绝非将军之错,实乃汉军实力过于强大造成。因此朕对将军的才能非常欣赏,若是将军肯为我大魏效力,朕定然授以大将之衔,让你统率十万兵马与汉军再决雌雄。”

    韩信拱手道:“多谢陛下器重,韩信感激涕零,没齿难忘。但韩信深受大唐皇帝浩荡皇恩,不敢朝唐暮魏;更何况今日汉军已经全面占据上风,以百万雄师压境,即便陛下给臣十万兵马,只怕也是无力抗衡。”

    听了韩信的话,曹操怫然不悦:“哦……听你话语的意思,莫非魏唐的失败已经在所难免了?”

    韩信慨然道:“非也,非也,韩信虽然是败军之将,但却咽不下这口气,在心里发誓要卷土重来与汉将再决胜负!微臣只是说陛下给我十万人太少,并不能让韩信施展毕生所学。”

    听了韩信的话,满堂文武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的指责韩信实在太骄傲自大了。身为一个全军覆没的元帅,来到另一个国家,皇帝能交给你十万人马统率,已经是莫大的信任,难不成还想一步登天,统率整个大魏的兵马不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二十三 月黑风高夜,盗墓摸金时!

    听了韩信的话,曹操手抚胡须,似笑非笑的盯着韩信:“呵呵……韩将军口气不小啊,你可知道我大魏经历中原之败后损失惨重,十万人马还不能让你满足么?”

    韩信急忙拱手解释:“非也,非也,信身为败军之将,陛下尚且能够开口就给十万人马,这已经是天大的信任,韩信岂敢得寸进尺?但面对着汉军的攻势,十万人马委实也没有多大作用,臣在青州指挥了十几万唐军,最终还不是一败涂地!”

    曹操目光闪烁,暗自思考要不要赌一把,直接把杨素军团划给韩信听调?面对着齐头并进的汉军,十万人马的确有点磕碜,也改变不了局势。

    韩信继续解释道:“末将的意思是让陛下给大唐修书一封,以十万人作为条件,让大唐朝廷再拨给韩信十万,然后由微臣统率这二十万人马与汉军一决死战。若韩信战败,愿以死殉国,若韩信能够侥幸获胜,再请陛下与大唐朝廷追加兵马,如此既能让韩信大展拳脚,又能让将士们心服口服。”

    韩信的话虽然有些自大,但战绩摆在那里,却让曹魏的文武无法反驳。

    就算韩信再不济,也在青州之战出过风头,射杀了汉朝仅次于李、吴、岳的大将秦琼,并在战役刚开始的阶段占尽上风,累计歼灭了三万左右的汉军,这是曹魏从来都没有取得过的胜利。

    远的不说,就说三个月之前的许昌之战,曹魏付出了夏侯渊、夏鲁奇、庞德、阮翁仲、单雄信等大将以及十五万精卒的性命,还被俘虏了韩擒虎、乐羊、乐进等人,换回的代价是什么?汉军仅仅阵亡了薛葵、丁延平等几个无名之辈而已!

    两年之前的徐州大战,夏侯惇直接被秦琼、徐达打爆,并付出了马革裹尸的代价;陈子云、郭子仪、乐毅三路夹攻,再配上李克用、史敬思的支援,方才侥幸占领了徐州。

    而韩信策划的“高密之战”完全将秦琼军团玩弄于鼓掌之间,要不是卫青、关羽、马超等各路援军陆续抵达,韩信完全有可能全歼秦琼率领的徐州军团。

    即便唐军全军覆没,但也让汉军付出了伤亡六七万的代价,阵亡的大将包括了秦琼、廉颇、武松、凌统、薛安都、徐盛、留赞、全琮等知名武将,还让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身负重伤,卧榻不起。

    一个被秦琼打爆,一个打爆秦琼,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相比较,高下立判,这也是曹操对韩信高看一眼的重要原因。

    听了韩信的辩解,曹操颔首道:“韩将军长途跋涉,一路辛苦,你便暂时到驿馆住下,让朕与满朝文武商议一番,再给你答复。”

    “既然如此,韩信便静候佳音。”韩信拱手告退,在刘馥的带领下前往驿馆暂住。

    韩信刚刚离开大殿,曹操就用凛然的目光扫了满堂文武一眼:“诸位爱卿以为韩信所说如何?”

    范增跨前一步,手捧笏板道:“启奏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之子尚且年幼,在他辞世之后还不知道唐国政权会落到何人手中?倘若唐国掌权者勒令黄河岸边的唐军撤退,则冀州东部空虚,李靖大军便可以长驱直入,横扫冀州。

    不如答应韩信的条件,派使者与他一起赶往唐国谈判,要求把李牧率领的人马交割给韩信。若如此,交给韩信的十万将士仍为大魏所有,而李牧统率的十五万唐军也可以作为大魏屏障!”

    贾诩亦是出列赞成:“范丞相所言极是,李世民死后还不知道唐国政局如何变幻,是时候派遣使者出使唐国一探究竟了。”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曹操抚须赞成,“据斥候禀报,卫卿已经率军东征,其目的不言自喻,意在反攻唐国本土。再加上公孙齐、陆逊平定倭国在即,唐国本土面临巨大压力,很可能会选择向北迁都。如此一来,唐军应该不会轻易放弃冀州东部,派使者与韩信去一趟唐国,以付出十万人做代价争取把李牧的十五万人划给韩信大有希望!”

    商议完毕,曹操吩咐范蠡道:“范卿啊,这次出使唐国,事关重大,你便亲自与韩信走一趟,务必说服唐国新帝接受韩信的条件。”

    范蠡心中郁闷,正打算出去走走,当即一口答应了下来:“微臣谨遵圣谕,回家收拾一下行囊,便踏上去唐国的征程。”

    贾诩又献上一计:“陛下,羌王彻里吉这几年在西域声威渐壮,麾下有骑兵数万,还有一员骁将名唤越吉,可派使者携带重金联络,让羌人前来冀州助战。

    一语惊醒梦中人,曹操急忙颔首答应:“嗯……文和所言极是,彻里吉这两年与朕相处的还算融洽,此刻正该借他的兵马一用,朕马上派人携带重金前往草原拜见彻里吉,邀请他出兵助战。”

    朝议散去,范蠡来到驿馆约了韩信,携带了百十名随从离开邺城,一路向北,准备经辽东前往唐国寻找大唐的新皇帝,为韩信争取兵权。

    另一位文官徐奕则携带了金银财帛,在五百骑兵的拱卫下由邺城向西,准备穿过太行山,自雁门关北上草原,寻找羌王彻里吉,请求派遣羌兵前来冀州助战。

    总算有了像样的对策,曹操悬着的一颗心稍微落地,便勒令各路军团严阵以待,若有情况随时飞报入京,由朝廷做出裁决。同时对徐州的乐毅军团翘首以待,望眼欲穿,也不知道这七万将士能否逃出汉军的层层包围,重返大魏的怀抱?

    月明星稀,飞沙走石。

    夏侯霸、夏侯称、夏侯威三兄弟带着数百身穿黑色劲装的“摸金校尉”,押解着一个慈眉善目的方士来到了太行山下,举目朝那山上远眺。

    “唉……”管辂摇头叹息一声,叱责身后的魏卒道,“你们不必推推搡搡,当初我既然答应了曹公,便言而有信。只是没想到曹公竟然让我帮他盗墓,实在始料不及啊!”

    夏侯霸微微一笑:“管先生是个识时务之人,只要你带着我们兄弟多挖几个大墓,我夏侯霸保证你毫发无损!”

    管辂伸手朝那山半腰一指,肃声道:“经过我连续两天的观察,确定那里有一座奇人异士的大墓,若是能够打开,必有所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二十四 大水冲了龙王庙

    墓并不难挖,在火把的照耀下数百人一起动手,大锤抡起来,铁锹挥起来,沙石飞扬,很快就露出了墓门。

    墓门由一块完整的青石雕砌而成,大约一人高三尺宽的样子,几个力卒挥舞着数十斤的大铁锤“吭哧、吭哧”的敲了一通,虽然震颤的灰尘扑簌簌落地,但却依旧完好无损。

    这些力卒不由得头痛不已,纷纷扶着锤柄喘粗气:“这墓穴看起来少说也有千把年了,没想到墓门竟然如此坚固,倒是该如何打开?”

    “老三,去把墓门砸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