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马王爷-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府中的人来回禀:英国公李士勣、新任雷州刺史李志恩到访。

    李元婴连忙叫“请”,将两人迎了进来。

    英国公还是老样子,但嘴头儿上顶着只大水泡,水泡周围已晕染得一片淤红浮肿,显得上嘴唇都有点歪了。

    而李志恩有点垂头丧气。

    英国公问,“王爷这是怎么了?有圣诏召见正该是意气风发啊,陛下在此时要见你,下官以为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委任!”

    李元婴不动声色,“国公因何有此一说?”

    李士勣道,“陛下龙体欠安,一直都是太子监国。但近期朝中大事连连,陛下岂能放心得下?而王爷自获封之后,将滕州、福州哪一处不是治理得井井有条?”

    李志恩也接着道,“谁说得好这回王爷不是回朝辅政?以亲王之尊、重回朝堂,王爷必有一番大的施展!”

    李元婴暗道,让本王施展什么?!难道太极宫有麻雀成群?骚扰了后宫安宁?让我用弹弓去打一打?

    他按捺着两位王官被押在永宁坊的焦虑,反问李志恩,“李大人不去雷州上任,怎么有这样的空闲到本王的府上来?”

    李志恩看了看英国公,不说话。

    李士勣道,“李刺史这是到吏部换过了关防,马上便要去雷州了,他可是生怕与王爷失之交臂,求下官带他来拜见王爷。”

    李元婴哼了一声,“尚书令倒是很照顾李大人了!但本王与李大人比起来就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了!”

    英国公忙问缘故,李元婴将事情头尾一说。

    他叹着气道“只怪我的手下王官太不知轻重,大早起的耽误了尚书令早朝,已被永宁坊看押起来了!”

    李士勣道,“还有这事?但尚书令如日中天,王爷你太不小心了!”

    李元婴重重地哼了一声,“本王岂会怕了他!他是皇兄刚刚提拔起来要重用的,若非看我皇兄的面子,早就打到永宁坊去了。”

    李志恩说,只是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谁知道时间一久,会有什么闲话飘出来。或许永宁坊来个恶人先告状,王爷就不大好说了。

    福王问道,“那么依两位看,本王该怎么做才好?”

    “王爷,何不借陛下召见时提上一句?以陛下压一压尚书令,下官认为可行!”

    “可本王却是私自进京的。”李元婴无可奈何地说道。

    英国公大惊失色,“呀,如此说,这件事就不大好办了,王爷无旨进京,按理说也不算严重,但纵容属下干扰重臣公干,说不定陛下会发雷霆之怒啊。我说今早朝会时尚书令未至,原来岔子正出在王爷这里!”

    李志恩说,“严重了,严重了!”

    英国公道,“不过幸好陛下未曾亲临,但太子殿下却问到尚书令了。”

    “太子怎么说?”

    “王爷,今天当值的侍御史当廷公布了朝会晚到大臣名字,奏请太子殿下依例罚俸。”

    李元婴眼睛一亮,“这简直太解气了!不知太子、尚书令是怎么说的?”

    “王爷,尚书令未到朝,当然什么也没说了。太子殿下明明像是有什么大事要问尚书令的见解,但却说他事先已准尚书令不至,你说怪不怪。”

    “如因王爷的下人无状、而耽搁了宰相早朝,这件事早晚要传得沸沸扬扬的,王爷可能会有大麻烦啊!”

    福王神色不定,端起空茶盏往嘴边送,“看来本王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回福州去!那两个人就不便再管他们了!”

    说着便大声吩咐,“备马,本王一刻也不在京里呆着了!”

    李士勣不由得好笑,看来这个福王也是个外强中干的主,指望着他与高峻碰一碰,如同做梦。

    英国公说,“幸好太子殿下无意中替王爷解了一难——既然尚书令是因有假而未到朝,那么今天早上的事便与王爷无关了。”

    李元婴听了哈哈大笑,“果然!”

    “但明天呢?”李士勣问。

    “尚书令一向是得理不让人的,李大人在辽州只是晚迎候了龙兴牧的人片刻,便被他打发到雷州去了。此事不说个明白,他极为可能仍不到朝,太子殿下总不能回回说他有假,那么今早的事又浮到水面上来了。”

    李志恩说:“只须几句话,王爷私自入京之事就再也别想瞒住!”

    “本王该怎么办?国公可有良策?”

    “王爷,此事不宜迟,过了今晚,到明天便什么都迟了。尚书令既然一直推托着不在府中,王爷正好借夜深人静、去到永宁坊的马棚中抢人出来!”

    “抢人?本王知道高峻的身手,别再将本王也扣住,那就越陷越深了!”

    李志恩:“他既然已喝得‘人事不知’,怎么会再露面!王爷如不弃,下官此次倒是由辽州带了十来位身手不赖的护卫。只要王爷一句话,这些人都可替王爷效力!”

 第1098章 小小柴扉

    英国公说,等尚书令的酒醒了,便失了先机!

    李元婴去也不能去、留也留不安心,想了想终于说道,“好吧,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但李大人,你的人可一定要去助力,不然,仅凭着本王手底下这几块料,断然不成。”

    三人议定,在永宁坊关闭坊门之前,两边人在街口汇合,给高峻来个措手不及,抢了人便走。

    只要王府的人证——法曹陈蕃和典签崔简一出了高府,估计着高峻早上再入朝,也就无处发力了。

    到时,李元婴带人速离长安回福州,什么事也不会有。难道高峻还能追到福州去?

    事不宜迟,英国公和雷州刺史李志恩马上起身,两方面人手集齐了,要各到永宁坊街口汇合,抢了人再撤出。

    在王府大门外,福王动情动色,对李志恩说道,“刺史大人的高义,本王只要今日脱了困境,是不会忘记的。”

    李志恩道,王爷不必这样,我们君臣还不都是让高峻逼的!

    “对!都是让他逼的!”李元婴咬着牙说。

    英国公李士勣和雷州刺史李志恩匆匆走后,务本坊街口又来了一驾车。

    车外是六、七骑护送着,为首的竟然是一位女子。

    李元婴站在那里瞧着,马车渐渐到了近前,停在了滕王府外。

    此时天色已不早了,马上安排人去永宁坊正是当时,可是不早不晚,来的是什么人呢?

    李元婴打量为首的女子,先吓了一大跳,她不到二十岁的年纪,模样居然有些像郑曼,她跳下马来冲李元婴万福了一下,说道,

    “奴婢是永宁坊高府管家的妻子,雪莲。有事见福王殿下。”

    “找本王什么事?”李元婴疑惑不定。

    “我们老爷说,今晨上朝时,恰巧有福王府两位王官到访,一个是法曹参军陈大人,一个是典签崔大人……”

    “高大人要怎么说?!”

    雪莲道,“高大人具酒待客,不想三人都喝多了,直到此时两位王官还人事不醒。但再晚了,坊门便要关闭,尚书令怕王爷担心,让奴婢先将他们送回府上来。”

    李元婴将信交将疑,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

    而对方已经勾勾手,随来的几位护卫,从车上抬下了两人。

    陈蕃和崔典签醉得像两只死狗,李元婴也不说令手下接一接,他们只好一边一个,将两位王官横摆在福王的脚前。

    “你们高大人可真好客,为了我两名王府官到访,连朝都不上了,真够给本王面子。”

    管家夫人说,“高大人感谢王爷美意,拿些酒出来不算什么,而且他还有一件要事,务必让奴婢转告王爷。”

    李元婴看这位高府的管家婆,在这样的暗淡光线下仍是难掩清秀之姿,越看越像那个崔简的夫人郑曼。

    王爷伸手请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然显得本王失礼了,雪莲夫人可入我府中说话。”

    雪莲道,“王爷,不必了,高大人所说之事十万火急,让奴婢就在这里说与王爷听。”

    她说,福王在子午峪、箭射金焕铭一事,想来陛下及太子殿下都已知道,但尚书令在有司并未看到福王入京的宣诏。

    李元婴有些吃惊,永宁坊的事情刚刚有了眉目,这件事就显得急迫了。

    一位亲王兼任的刺史,私离辖地福州、千里迢迢地跑到长安来射箭凑闷子、连朝中大臣都知道了,陛下那里总得有个严厉的说法。

    “尚书令有什么话说呢?”李元婴急切地问道。

    雪莲道,“我家高大人说,王爷此行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王爷如不速速拿出计议来,恐怕不大好说啊。”

    李元婴额上立刻就见了汗,要依雪莲之言,总有几句真话是出自尚书令之口,那么自己要怎么应对?

    不过高峻打发着她送人回来,便是表明了不与滕王府为难的意思。李元婴问,“高大人可有什么良策么?”

    雪莲道,“王爷可连夜赶往献陵。”

    献陵,是高祖的陵寝,位于渭南荆山西部。李元婴当时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而且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李元婴去献陵,那是去祭祀父亲,如此的仁孝之举,即便私入长安是逾制而动,但脸面上和情理上就好看多了,皇帝总不致冲他吹胡子瞪眼。

    福王李元婴点了点头,“嗯,替本王谢谢你家高大人,真是一招妙策!那么本王这就连夜准备一下,明天一早,便起身前往。”

    雪莲说,“王爷不妥,高大人说王爷最好连夜走,明天一早陛下可能会问到王爷,但那是最迟的了。但极有可能、马上便会有宫人来问王爷呢!”

    李元婴一看天色,急三火四地招着手对手下道,“还他娘地愣着什么呢!没听雪莲夫人说什么?马上给本王备马,去献陵!”

    手下连忙行动,而李元婴不住地催促,“快点、都给本王快一点,再晚了城门便关拢了!”

    雪莲暗乐,心说高大人可真行,把一位拿定了主意、到高府找岔子的亲王连夜赶去了城外,而且还像去赴宴,急得像什么似的。

    她连忙告辞,带人回永宁坊。

    不得不说,高峻的这个主意正是不错,难怪李元婴急成了这样。

    他感觉,如果自己此时便已在献陵,那么不但长安之行的什么错处都可能一笔带过,而且还极有可能受到皇兄的勉励。

    此时,他便将刚刚离府的李志恩忘到脑后去了,尚书令既然已经表达了充分的善意,谁还会没事找事、要你们去推波助澜?

    天色已不早,注定他们不能再有什么摆排场的功夫,李元婴只带了二十名随从,匆匆离府往东边的大道上驰来。

    他们要出春明门到城外,只要今夜不被关在城里,那便是有理之人!

    到春明门时,城门官已在准备着、吩咐人落锁,李元婴的手下离着大远便喊着,“暂——缓——关——门!王、王——爷——出——城——!!!”随后,二十几骑蜂拥而出。

    城门官差点闪了腰,抱怨道,“这是哪位王爷抽风!”

    ……

    永宁坊,雪莲匆匆返回时,坊正正组织着关闭坊门……

    荆山,绵亘数十里,与骊山南北相望,陂陀拥护,有如屏障。

    东端面有汉太上皇——刘执嘉的万年陵,西端是献陵,两陵之间分布有四十多座藩王、嫔妃的墓葬。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三尊宝鼎于荆山之阳,象征天、地、人。”

    《帝王世纪》云:“大禹铸神州九鼎于荆山。”

    秦穆公、秦孝公、汉高祖、汉武帝都曾到此祭祖,而强盛的汉唐王朝,根脉都在这里,这是其他任何一座山所无法企及的。

    献陵位于长安正北方、偏东位置,有上百里的路程。

    李元婴带人从城门缝里挤出来时已经不早了,手下人建议,“王爷,我们已然出了城,不怕让人关在城里了。我们是不是在附近先找家驿馆住下,明天起个大早……”

    李元婴瞪眼道,“胡说!与其起大早,本王大晚上的跑城外来做甚么?祭奠先皇帝、要的便是个诚意,岂是做给人看的?!”

    福王像个孝子一般、带了二十几人遇店不宿、紧赶慢赶,到达目的地时已经半夜了。

    高祖陵,是贞观皇帝依照东汉光武帝原陵的规格修筑的,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规模宏大壮观。

    负责看守此陵的,是献陵署官员,丞是个从七品下阶、宣义郎。

    按着有关的规矩,献陵的外城一到酉时末便关闭了,等福王李元婴赶到时,办公、食宿均在内城、外城之间的这些人,连梦都做过了第二遍。

    手下问,“王爷,我们宿在哪里?”

    在陵园区是没有客栈的,连野店都没有。

    而他们连夜赶来,本是为了表示孝道,那么大半夜的、去砸献陵的城门像什么话!

    李元婴此时后悔也不行,吩咐就到左近的山沟里搭个柴棚子、先住下。反正只是半宿的光景,好熬。

    二十人建座驿馆不现实,但搭个柴窝棚跟玩似的,半个时辰就好了,而且此处离着目的地不远,一出山沟便到了。

    半夜起了山风,刮着光秃秃的树梢像口哨似的,李元婴一缩脖子,钻了进去。

    虽然里面地方很小,四面漏风,却只有四个人有幸随王爷到柴棚子里面去睡——还须在外围给福王挡风。

    而其他的人只好靠着柴屋外头、在背风的地方倦缩着坐下来。

    不好形容啊,总之,见过冬日的寒风下、挤在墙跟底下取暖的几只鸡什么样,这几个人便是什么样。

    李元婴瑟缩在柴棚里,寻思着自己是不是让雪莲这娘儿们给诳了。

    他让手底下人往身边挤一挤,又腾出点地方、再放进来两个手下,大家挤在一起,慢慢的,李元婴身上就有点暖和了。

    不知睡到什么时候,他们便让什么动静给弄醒了。

    几个人揉着眼睛爬出来一看,太阳初升,山沟外已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站了好些大内的金甲禁卫。

    不远处,献陵的方向正演奏着庄严的豫和乐,那是皇帝祭奠先皇、天神的乐曲,以黄钟为宫,很容易听得清楚。

    但他们马上就被控制起来了,李元婴跳着脚说他是亲王也不行。

    如此盛大的活动,从离着献陵这么近的山沟里、揪出二十几个鼻涕拉虾、头上、身上沾满了干树叶的人来,还都带着随身的家伙。

    马上飞报禁军头目!

    今天是冬至,阳气回升,历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天子不听政,在这天要接受群臣朝贺,举行祭天、祭祖大典。他专门从翠微宫赶到长安来,寅时(凌晨三点)即起,沐浴更衣,到献陵时太阳方升。

    福王李元婴被带到皇帝面前,皇帝骑马而来,问他,“听说你东市斗犬、子午峪射箭,玩得可好么?”

    李元婴在他皇兄面前一点脾气也不敢有,答道,“陛下,臣弟是有些放荡了,为赶上今日之会,提前抵达长安,无诏未敢惊拢陛下,但日间也真是无趣的很,因而……”

    皇帝哼了一声道,“你还知道无诏!”

    李元婴抽了一下鼻涕,回道,“陛下,臣弟为了不晚,是在昨夜里便赶过来的……”

    这句话起了作用,也绝非有假。

    皇帝的脸上总算有了些和蔼之意,“尚书令也说福王是连夜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