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就是一个礼部尚书嘛……他现在已经抱上了宋徽宗的金大腿,而且还交上了不少未来的“贼人”做朋友,若是真的决心科举,将来妥妥的就是北宋九贼之一了!

 第194章 赵佶被震惊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六哥,你怎在这里……”

    端王赵佶一推门就看见自己的六哥骑在一匹立起来的雄健的骏马上,右臂高举向前,目光炯炯看自己。(全本小说网,https://。)在他的身后,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向前。

    不对啊!赵佶站在门口愣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是在丰乐楼里面玩呢!

    这里是丰乐中楼三层天字六号雅间啊,怎么会有一个骑在马的皇帝?丰乐楼里是不让骑马的……

    而且……官家哥哥的身子骨那么弱,能起得了恁般雄健的骏马?还一身戎服,腰挎横刀!这是官家哥哥吗?这明明是太祖皇帝啊!

    觉得不对,赵佶马上揉眼睛,然后定睛在瞧,发现还是老样子,眼前还是有一个横刀立马的官家。不过这官家不是个活物,而是一幅画,一幅真实程度远远超过赵佶想象的画。

    没错,他现在看见的就是武好古创作的油画《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

    “这是一幅画?”

    他还是不敢确信,大声问身边的米友仁。

    “大王,这是一幅油画,名叫《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是我师父画了准备献给官家的,今日就要带入东华门放到画局里去。”

    米友仁一本正经说着忽悠人的话。

    赵佶在惊讶之余,却又有点感慨。他六哥一个病秧子都整天打打打的快把西贼打死了,要是能这样横刀立马,没准真的御驾亲征去打把小梁太后捉来了。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叹了口气:“六哥若真能如此,天下何愁不太平啊,大宋何愁不能复燕云……”

    这话很重要啊!

    现在赵佶身边只有米友仁一人,又是突然见到《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脱口而出的话虽是无心,却又是真言无疑!

    原来赵佶是渴望哥哥能横刀立马,打出一个太平世界的!

    这说明他心里面对新党的成就还是认可的——虽然新党和新党目前的领袖章惇有种种不是,但是他们的确在力(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升了西军的战斗力,使得大宋拥有了一支真正能战的军队。

    而且在新党的努力下,大宋的陕西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政体系——宋军打仗是非常依赖民伕和后勤支援的。因为部队的野战能力不强,往往需要步步为营,一边打一边修筑堡垒城池,没有足够的民伕和后勤是根本打不了的。

    而大宋陕西五路三十四军州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军事动员体系,一声令下就能动员起数以十万计的民伕和民兵。因此才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在前线构筑起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活生生的用堡垒推进的战术把横山从西夏手中夺了下来。

    虽然打法有点笨笨的,但是效果还是有的……只要坚持下去,西贼早晚会被拖垮。

    等西贼完蛋了,再把陕西五路和西军的法子用到河北东、河北西和河东……只要辽国真的内乱起来,大宋还怕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存在着如此的前景,朝中的新党大佬们现在最怕的是遇上一个对国事无欲无求,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庸君。靠着新党几十年打拼下来的成就(在横山大捷之后,西夏全面陷入被动,无力入侵,因此大宋又有了混日子的可能),安安稳稳做个几十年缩头乌龟。要是这样,新党可就完了……而大宋也将失去平灭西夏、收复燕云的时机。

    借口有事先走的纪忆,这时正躲在天字五号雅间内偷窥,他长长出了口气:真是天佑大宋啊!这位才华横溢的端王殿下若是当了官家,也定然是一位有为之君!燕云恢复,指日可待了!

    ……

    武好古和苏大郎一起走进天字六号雅间的时候,端王赵佶还在盯着《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看着呢。脸上的表情,几分羡慕,几分自豪,就差一声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了!

    听到推门的声音,赵佶这才一回头,看见武好古和苏大郎一前一后进来了。

    两个人的样子都怪怪的,很不自然,进门后也没落座,而是站在赵佶背后。

    干嘛站着?

    哦,是了,官家哥哥还“骑在马上”呢!

    “元晖,找张布把图盖起来吧。”赵佶吩咐米友仁道。

    “不必了。”武好古淡淡地道,“便是将官家的画像遮起来,我和苏大郎也不敢坐了。”

    “为何?”赵佶一愣。

    武好古却已经躬身一揖:“拜见端王殿下。”

    “啊……”

    赵佶一愣,他虽然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会被识破,但还是觉得有些突然。

    “你怎知我是端王?”赵佶感到有些奇怪,自己的身份一直隐藏的不错,怎么就被识破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他马上就明白了。

    “是蔡学士和你说的吧?”赵佶转过身,笑了笑说,“他一定是瞧见我了……怪不得他肯用自己写的《洛神赋》长卷换我的《李师师图》。”

    他顿了顿,又道:“坐吧,崇道,大郎,小乙,你们都坐下吧。这里不是王府,你们也还是我的朋友嘛。”

    还是朋友……只是不能像过去一样愉快的玩耍了。不过对武好古而言,能和赵佶交往到这一步,也算达到目的了。

    武好古也不客气,拉了把椅子就第一个坐了下去。接着赵佶、米友仁和一脸蒙逼的苏大郎(他现在也算是端王的朋友?)也都坐下去了。

    赵佶一指身后这画,问道:“这画可是要送进宫里去的?”

    “正是,”武好古说,“辽使将至,官家命图画局做几幅可以彰显我大宋国威的画,这幅画就是其中之一。”

    这话半真半假,其实武好古在图画局的命令下达前就开始画了,不过他也的确准备把这幅《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交上去应付差事。

    “元晖说这画是用胡麻油调和颜料,然后在胡麻布上画出来的?”

    “是的。”

    赵佶感兴趣地问:“能教我画油画吗?”

    “当然能了。”武好古笑道,“不过得等我使辽归来,而且你还得练熟了铅笔速写……速写是油画的基础,大王你还得再练上至少一万张才行。”

    “好,那便一言为定。”

    “等等,”武好古打断道,“我还有一个条件。”

    “条件?”赵佶笑道,“说吧,想要甚?”

    “想请端王给我做个媒。”

    “做媒?”赵佶笑了笑,“和潘十八姐?”

    “正是,”武好古道,“我和十八姐乃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如今也是两情相悦。”

    “是啊,”米友仁在旁道,“几日前我师父还写了首词给十八姐,写得可好了。”

    “哦?怎么写的?”

    米友仁嗯咳了一声,酝酿了一下感觉,然后才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好,好,写得真好!”赵佶拍了拍手,“就这些了?”

    “就……这些了。”武好古一边回答一边在心里埋怨李莫愁,为什么每次都只念一半呢?难道是忘记后面一半是什么了?

    “也不错了,”赵佶点点头,“这词牌若是流出去,说不定会有人续上后片的。”

    续上后片的事情不重要,能不能把潘巧莲娶回家才是要紧事儿!

    武好古看着赵佶追问道:“端王,那做媒的事情……”

    “包在我身上了!”赵佶笑道,“我明日就去一趟潘家,把这事儿和潘十一郎说了,你看可好。”

 第195章 端王为媒

    (全本小说网,HTTPS://。)

    端王赵佶大体上还是个说话算话的青年,对朋友也是挺够意思的,之前为了让“老朋友”王诜可以贬得近一点,好一点,没少和哥哥赵煦磨嘴皮子。全本小说网,HTTPS://。.COm;而今日一散朝,他就带着高俅还有其他几个随从,骑着马儿往潘孝庵的府邸而去了。

    潘孝庵的官虽然不大,但是家境极富,在开封府城西厢的大宅辉煌富丽,殿廊亭榭,参差错落,塘池湖泊,则冻得如明镜一般。

    “这潘十一的府邸又称小潘园,是潘家将门在开封府城内的四园之一。另外三园分别是内城天波门内的潘家园,潘家嫡流世居的大潘园,以及刚刚赐给左卫将军的北园赐第。除了这四大宅邸之外,潘家将门在开封府城内还拥有不下二十处中等宅子,在开封府城西还有十余处庄园。自打太祖、太宗年间传下的将门中,潘家的富贵也是一等一的。”

    高俅骑着马跟在端王赵佶身后,一边前行一边说着潘家将门的情况,言语之中满满都是羡慕。

    他所在的高家虽然也是将门,但不能和潘家这种开国将门相比。毕竟开国将门得赐田宅的时候,开封府还不是很繁华,便是城内都有不少空地,可以拿来赏赐功臣。而这些田宅如今都升值了不知多少,随便拿一座出来都值个几百万缗!

    另外,赵匡胤的政策就是以富贵换兵权。因而是鼓励勋贵们购置产业的,所以在得赐的田宅之外,国初的将门还通过家仆或疏宗涉足工商——其实这些将门老祖在当军阀的时候也都涉足工商,他们需要从工商业中敛财养兵嘛!所以这伙人做起买卖来也是熟门熟路。

    如今开封府的工商百业中,就有相当部分是由这些开国将门在经营操纵的。

    而高俅所在将门兴起稍晚,开封府内的好田好宅好买卖都让人占了,所以在财力上就差了不少。

    赵佶点了点头,笑道:“潘家是祖传的富贵,一百多年都不衰,而武大郎则是自己打拼出的富贵,说不定也能传个数百年,他们两家联姻,也算是门当户对吧?”

    高俅笑道:“当然是门当户对了,武大郎虽然在潘楼街卖过画,但是他祖上可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太原王,也是位列《氏族志》的。唯一差点的,就是武大郎没个官身。”

    “官身还不是早晚之事?”赵佶一笑,“他现在就是待诏直长,再升一级就可授官了……他去辽国走一遭,回来还怕没有个官?”

    “大王说的极是。”

    “对了,还有八字……武大郎的八字和潘十八的八字合不合?”赵佶也是第一次给人做媒,没有什么经验,到了小潘园门口才记起自己不知道武大郎的八字。

    “合的,他们是八字相合。”高俅笑道,“小底昨日就让人去查过了。”

    高俅是让人去问陆谦的老婆高娘子的,她是媒婆子,又是高家将门的边角料,自然知道潘巧莲的八字儿。而武好古的八字儿她也知道,是郭京告诉她的——郭京一度想把妹子小小送给武好古做妾,自然也要合一下八字的。

    而武好古和潘巧莲的八字对过之后,至少不是相克。

    两人在说着,忽听一阵銮铃响动。

    一辆马车由远而近,在小潘园门前停下。

    从车上走下一个穿着青色锦遥赖呐执竽凶樱嗝蔡锰茫墒侨闯蠲伎嗔常桥舜蠊偃伺诵⑩帧

    潘孝庵现在的心情就像做了过山车,前一刻还高高在上,一览众山小,后一刻就跌到了谷底,而且还是个冰冷刺骨的冰谷底部。

    昨天从丰乐楼回家后,他连晚饭都没吃,也不理妹妹和老婆们,一个人就关屋子里蒙头大睡。今天在禁军衙署里面也昏昏沉沉的,谁也不理。这会儿甚至没发现赵佶和高俅策马而来,只管自己往府邸里面钻。结果还是高俅大声发喊把他给叫住了。

    “端王……”潘孝庵转过身,抬头一看就是一怔,连忙躬身一揖,“见过端王殿下。”

    赵佶笑了笑,从马背上跃下,“潘供奉,我今日有事寻你。”

    “嗯?”

    潘孝庵又是一愣:有事寻我?十八都要和姓武的私奔了,还寻个甚啊!

    “是好事儿,”高俅在旁说道,“还不赶紧请大王入府!”

    “有请,有请,快快有请。”

    ……

    “潘供奉,我今日是为你家十八姐而来的。”

    在小潘园的内堂里面,赵佶刚一落座,点茶还没上来,就立即道出了来意。

    “为十八姐儿?”

    潘孝庵听了这话,眼珠子都瞪大了。

    端王是什么意思?

    要娶十八姐?

    不能啊,这事儿没有男方亲自上门来说的,就是王爷也不能这样啊。

    难道是想纳十八为妾?纳妾倒是可以直接上门提出的。

    可是这个……不妥吧?

    潘巧莲虽然不是潘家将门嫡流,但终究是将门女,给亲王做妾是不合规矩的,除非端王袭了大统,那就没有问题了。

    不过端王真的想要纳潘十八姐为妾,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潘孝庵想着想着就笑了起来,笑吟吟看着端王赵佶,等着他接着往下说。

    “大王是来给潘十八说媒的。”高俅站在赵佶身旁,满脸堆笑着说,“男家是洛阳武家的子弟,大唐太原王的二十一代孙……”

    洛阳武家?太原王的二十一代孙……不会是武好古吧?

    潘孝庵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赵佶笑道:“这人你也认识,就是翰林图画院的待诏直长,官家亲封的画中第一人武崇道。”

    真的是武大郎!

    潘孝庵想到武大郎就气不大一处来,可现在是端王殿下亲开金口给武大郎做媒!他也不能一口拒绝啊!

    而且端王既然开口为武好古和潘巧莲做媒了,也就说明潘巧莲入宫“梦碎”,是不可能嫁给端王了,哪怕做小也不行了。那么武大郎也就不失为一个上佳之选了。

    武大郎可是年少多金,而且官身在望,最关键的是端王赵佶还肯出面给他做媒。这说明……赵佶是很喜欢武大郎的!而赵佶将来又极有可能做皇帝,到时候武大郎还不是闭着眼睛升官发财?

    这样的佳婿,潘家不要,有的是人要!

    潘孝庵到底是将门中的“银行家”,脑筋是很灵光的,一点儿都不死板。所以转念一想,就认定武好古是佳婿了。不过也不能让武好古太容易把十八姐儿搞到手,一定得折腾他一下。

    打定了主意,潘孝庵便冲赵佶拱了拱手,“大王,您说的那人,在下也是认识的,的确是一时才俊。不过……他的祖上武士彟是唐朝的勋贵,不是本朝的勋贵。而他本人也没有一官傍身,终究是个吏员商家,如何能配将门虎女?”

    赵佶笑着点点头,“不就是一个官嘛,待他使辽归来,我六哥总能给他一个官的,若是供奉等不得,我便去保举则个如何?”

    虽然老赵家是开官帽铺的,但是端王赵佶可以保举的人数还是非常有限的,高俅跟了他不少日子,都还没官身呢!

    现在端王居然肯为了武好古早几日做官,就拿出一个保举名额,说明他是把武好古当真朋友的……

    “不必!”潘孝庵摆摆手,他可不会让武好古占这份“便宜”,因为他知道人情是有限的,哪怕武好古和赵佶关系铁,这人情也是越用越少。所以有限的人情,一定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他说:“武大郎想娶我妹子可以,但必须凭本事得官!而且官还不能小,文官得到京官,武官得到大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