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只要大宋可以轻易吞并青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就算完全确立了。

    蔡京则笑道:“兴许西贼的小梁太后真的会穷途来投。”

    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小梁太后是西夏**,又执政十三年,对西夏的内情肯定了如指掌,而且还有一批心腹,如果都能跑到大宋来,那西夏可就更加没落了。

    赵煦点点头道:“她若肯来,朕当以亲王母妃礼遇之。”

    官家赵煦虽然憎恨梁氏,但她真的肯来相投,还是会给予礼遇和厚待的。

    他想了想,又对章惇说:“再叫令兄给西夏梁氏写封亲笔信,告诉她若不如意,可来相投,朕将不计前嫌。”

    “臣遵旨。”

 第217章 最好的时代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随着潘巧莲,神思不属的在大相国寺的人流当中挤来挤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九百多年前的开封府,在元日节庆之中,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各处瓦子勾栏都全天开放,吃喝玩乐一刻也不停歇。大相国寺的市集也从除夜那日就开放了,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后才会关闭。

    这种繁荣的程度,已经不下于后世的大都会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概也是首屈一指的吧?

    此时的大宋,应该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不仅是gdp总量上的富裕,而且在人均生活水平上,毫无疑问也位于全世界的顶峰。

    这个王朝虽然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按照传说中的周期率理论,应该是接近末世的衰败时期了。可是武好古却根本感觉不到多少衰败的气息,虽然和其他华夏王朝一样,北宋也面临人口日益增长和土地日益集中这两大难题。

    但是发达的工商业和长江流域的不断开发,吸纳了富裕的劳动力并且提供了充足的食品。而大宋的文官政治虽然造成了武力偏弱,但是对于民生和财政两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比后来的大明官儿和大清官儿不知好了多少倍。

    现在无疑是古典中国最美好,也是最富裕的时代!

    而且,这还是一个不断进步中的时代,不是明清那种停滞不前的盛世。而是科技、文化、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盛世。

    毕昇、燕肃、苏颂、沈括、钱乙、李诫、唐慎微……随着武好古开始主导整理编修未来的“大学教材”,一个又一个宋朝大科学家的名字出现在武好古眼前。

    而这几人中的苏颂、钱乙、李诫和唐慎微如今还在世,算是当代科学家。这说明宋朝时期的华夏文明是在不断进步当中的,哦,更准确一些,不仅是宋朝,宋朝之前的历朝、历代,中国的经济、文化、技术都在不断进步。

    而宋朝因为文治鼎盛的缘故,在科学、文化和经济领域的成就更加显著,超过了之前的时代。

    武好古觉得,眼前的这个时代大体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动力,根本不需要自己开科学技术方面的金手指——他其实也不懂多少科学知识——只要能闯过靖康国难和以后的蒙古铁骑这两道坎儿,就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动能,进化出一个近现代东方文明!

    说句政治上不正确的话,在武好古看来,古代华夏文明的停滞期,多半是从蒙古铁骑踏破南宋开始的,而女真铁骑攻破开封府,则是这个大停滞时代来临的前奏……

    整个大相国寺,满满的都是尽情享受着盛世繁华的开封城的居民,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幸福的百姓——如果他们有自己的房子的话!在这座工商发达的城市中,哪怕给人做工,一年也能有个几十缗的进项,足够让一家老小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了。若是有门手艺,一年几百缗也是不难赚到的。

    这份收入要是搁在开封府外的乡村,差不多就是个大地主了!

    这么好的时代……应该是有可能维持下去的!原本应该在宣和年间才和童贯搭上线的马植,现在已经摸到了通天梯。他虽然还是顺着童贯的线上去的,可如今的官家可是赵煦,宰执则是章惇。这两位的手段岂是赵佶和蔡京能比的?

    正在进行的对辽交涉应该就和历史上不一样了,现在的赵煦和章惇对于辽国的内情,可比历史上了解太多了。

    而这一次自己去辽国的任务,显然也是在为将来的北伐打基础……

    可是官家赵煦的生命,毕竟要到尽头了,到时章惇多半也会下野,而自己在大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可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引导大宋躲开靖康之难呢?

    不知不觉当中,武好古已经被潘巧莲带到了大佛殿后面靠近资圣门的地方。这里摆出来的都是贩卖书籍古玩图画的摊位,游人比别处少些,都是文人士大夫。

    潘巧莲在这里遇到了熟人,突然叫喊了起来:“赵三哥,李大姐,你们也在这里啊!”

    武好古听到“赵三哥”,以为是赵佶的那位亲戚,抬头望去,就看见一个相当俊朗的书生,身边还站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两人瞧着都有点儿眼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是谁?

    “大武哥哥,他们是给事中赵德甫和李易安啊,你在潘家园见过他们俩的。”

    潘巧莲一提醒,武好古才想起这二位就是赵明诚和李清照。他们可是开封府的才子佳人中有名的一对——不仅是因为才子配才女,而且还因为他们二人的家庭分属新旧二党。

    赵明诚他爹赵挺之是新党大将,章惇的心腹,官拜门下省给事中。而李清照他爹李格非则是苏门后四学士和韩琦门下士,属于旧党的精英,现在官拜礼部员外郎。

    两个老的是官场宿敌,斗得不亦乐乎,两个小的却两情相悦谈起了恋爱,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若是在平日,李清照肯定是“变装会情郎”的,但是根据宋朝的风俗,元日后的这几天里,士大夫家的女子可以纵情游走于市井之间的。

    武好古连忙上前去施了一礼:“原来是德甫兄和李娘子。”

    李清照还了个福礼,笑吟吟道:“武大哥,你的那半片《摸鱼儿》写的可真好,不知可有后片吗?”

    被李清照一问,武好古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热,他现在已经有诗文传世的才了……哪怕他只留下半片《摸鱼儿》词牌!

    毕竟半片可以传世好的词牌也比一大堆烂词要好,所以在潘巧莲把武好古的(是武好古的吗?)半片《摸鱼儿。情为何物》(因为没有后片,所以不是《雁丘词》了)传出去后,武好古就勉勉强强跻身才子的行列了。

    武大才子红着脸儿说:“在下的才气有限,只做得出个前片,真叫李娘子见笑了。”

    李清照笑道:“一个前片也足以传世了,奴怎敢见笑?”

    赵明诚也道:“听说崇道兄最近正在整理梦溪丈人的《梦溪笔谈》?”

    “确有此事。”武好古苦笑着说,“不过开始整理才知道,梦溪丈人的学识太广,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在下又才疏学浅,不知何时才能将梦溪丈人的学问整理分类,编修成册了。若是能多一些饱学之士参与,世人就早日看到分类编册的《梦溪笔谈》了。”

    其实武好古的学问还是足够完成《梦溪笔谈》的分类整理的,不过他还是想着要多勾搭一些宋朝的才子名士参与到“大学教材”的编修中来。

    毕竟未来的大学也不能只有教材,还需要有一大批的教授。武好古自己是没功夫当教授的,赵佶和米友仁肯定也是大忙人。而眼前的赵明诚和李清照似乎都挺清闲的……

    “德甫,”李清照果然来了兴趣,对赵明诚道,“德甫,不如我们也去借几卷《梦溪笔谈》看看,说不定能帮着武大哥整理则个。”

    “这个……”赵良诚有些犹豫,他是国子监生,还想在元符三年的春闱大比上一展身手呢,可没那么多功夫用在杂学上。

    “就去看看吧,”李清照显然拿定了主意,“梦溪丈人可是我朝第一博学之士,而且多涉及实用之学,德甫你将来若是为官,也能定用上《梦溪笔谈》中的学问。”

    被李清照这么一说,赵良诚果然动了心,冲武好古拱拱手道:“在下也早就久闻《梦溪丈人》的学问,若能习得一二,也是三生有幸。”

    “好啊,”武好古点点头,“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日就一同去佳士得总店,三十卷《梦溪笔谈》现在都存在那里。”

    “也好,”赵明诚点点头,笑道,“反正今天也得闲,便一起去看看吧。”

    他爹和李清照的爹现在都忙着“元日拜贺”,便是回了府也要休憩安歇,明日才是这等官宦人家互相拜年的时候儿。所以赵明诚和李清照今日都是有空闲的。

    ……

    武好古和赵明诚两个才子,带着潘巧莲、李清照、潘影儿和金瓶儿四位佳人一起出了大相国寺。一出山门,看到的却是更汹涌的人潮。

    清晨开始下起来的大雪还没有停止,树木和屋顶之上,都覆上了层层的白雪。四处还有人放起了烟花,一点点流星扶摇直上天空,啪的一声炸开,溅出了无数星光。

    看着身边的潘巧莲,盈盈十八的少女,就如同这个时代一样,都是最美好的。

    也许还会有更加美好的岁月,在未来等待着自己、潘巧莲和整个中华。

    雪花星火之下,就见一人安步当车,缓缓朝刚走出大相国寺的武好古走来:“武大哥,果然是你,多日不见,还记得西门小乙吗?”

    那人清秀挺拔,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儒服长袍,戴着幞头,耳鬓插着枝腊梅花,正是武好古多日未见,却又时时刻刻想着的西门大姐西门青。

 第218章 西门的心意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开封府民间繁华热闹的时候,垂拱殿内的朝觐活动还在继续。(全本小说网,https://。)

    此时在殿内觐见大宋皇帝的是高丽国使臣尹瓘和副使赵珪。两个高丽使臣都能说汉话——此时高丽国并没有自建文字,虽然出现了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高丽语的“吏读”,不过尹瓘和赵珪这种层次的高丽文官,都是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毕竟汉语才是高丽王国真正的官方语言,科举考试和吟诗作对时都要用到的。

    和宋辽之间时常剑拔弩张的关系不同,大宋和高丽国之间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是非常和睦的。

    当然了,小的摩擦不是没有。因为大宋一直实行“联丽制辽”的政策,对高丽国使团一向优容,因此就让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丽使臣钻了空子,在往来路上需索挥霍,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哲宗亲政后大大改善了——赵煦和章惇都是比较计较的性格,没有之前的官家和宰执那么穷大方。

    “听说你们高丽国想要对千里长城以北的生女直部落用兵?”

    一番寒暄问候之后,大宋天子突然就问起了一个让尹瓘和赵珪都始料未及的问题。

    大宋天子提及的“千里长城”是此时高丽国的北方边墙,是高丽靖宗在位时修建的。据说是为了收复被契丹人占领的鸭绿江以南地区,至于要怎么样用一道距离鸭绿江很远的边墙去收复鸭绿江以南的土地,这个问题只有高丽人自己才能想明白了。

    在千里长城竣工后,这道西起鸭绿江入海口附近,东跨威远、兴化、静州、宁海等十三城,东傅于大海,延袤千余里的石城,就成了高丽国和辽国以及附属于辽的生女直部的边境线了。

    至于越过千里长城北伐辽国的事情,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

    而这一次,因为契丹人主动从生女直的土地上撤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丽西北边境外的权力真空。

    于是高丽君臣就想起了靖宗先王的遗志,想要收回一部分鸭绿江以南的失地。不过他们还是不敢去招惹辽国,所以不敢在西线靠近鸭绿江入海口的地方东手,就打算向位于高丽国东北部的曷懒甸下手。

    不过这事儿现在还处于讨论阶段,虽然开京城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可是这个年头信息传播速度很慢,在开京城外都没什么人知道。没想到宋朝的天子已经得知此事了!

    “陛下,”尹瓘摸着自己的胡须,一双标志性的高丽三角眼眯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位“昏聩”名声在外的大宋昏君,斟酌着用词道,“我国并无意对千里长城以北用兵,只是现在大辽国势稍退,撤出了部分驻扎于我国东北边境外的驻兵,使得生女直诸部群龙失首,因此有一些生女直部落意欲归附我国。”

    他的用词很谨慎,但还是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第一是辽国的确从生女直属地撤兵了——这事儿也可看成是契丹人衰弱的标志!

    第二是生女直诸部现在还没有一个共主,是群龙无首。

    第三是高丽国将会通过征抚并用的手段吞并一部分生女直部落。

    第四嘛,就是高丽国并不想和辽国因为生女直部落的地盘翻脸。

    也就是说高丽国会先请求辽国的同意,然后再向千里长城以北出击——实际上,高丽国对千里长城以北的出击,对辽国是有利的,因为高丽国很可能同企图一统生女直各部的女直完颜部爆发战争。

    这场战争无论谁胜谁败,都会拖延生女直统一的步伐,而给辽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赵煦和章惇对望了一眼,章惇微微摇头,赵煦则轻轻点头。这对君臣之间是存在某种程度的默契的,对个眼神,做几个小动作,就知道对方的意思了。

    赵煦开口道:“朕闻女直民风强悍,野性难驯,尤在契丹之上,高丽国若要用兵于千里长城以北,须得千万小心。

    若高丽国大王许可,朕希望可以派出翰林图画院的画师前往贵国,以记录高丽国大兵与生女直交战之场面。”

    尹瓘心想:宋朝的官家一定在打联合女直对付辽国的主意……派画师赴高丽就是想看看女直人到底能不能打?

    此事倒不大好拒绝,毕竟高丽国从宋国那里得到的好处是很不少的……

    ……

    “来来来,再干上一杯,小乙哥,我们一醉方休!”

    武好古殷勤的给西门青斟了一碗酒,又给自己满上。

    和西门青在大相国寺外巧遇之后,武好古就带着她和赵明诚、李清照、潘巧莲一起去了佳士得行,又给赵明诚和李清照《梦溪笔谈》的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内容都是杂志)。然后又请赵明诚、李清照等人在潘楼用了午饭,才和赵明诚、李清照、潘巧莲和潘影儿分了手。最后才跟着西门青一起回到了大相国寺——西门青原来就住在大相国寺出租的僧房内,怪不得才会和武好古巧遇。

    两人又在大相国寺内逛了一会儿,才找到烧猪院酒楼要了一个包间,点了一些酒菜,摆出了一个促膝谈心的架势。小瓶儿则很尽责的在旁边伺候。

    看见武好古起身给倒酒,小瓶儿就赶紧接过了酒瓶,小心翼翼的给他们倒上,又迈着小碎步退到了一边儿。只是那张粉嫩的小脸儿上,写满了委屈的表情。

    西门青的目光中则微微带着些幽怨,她大概已经知道了武好古和潘巧莲的“订婚”,只是不知她为什么还要到开封府来?

    难道是想给自己做妾?武好古心想:这可真是委屈她了……

    心里这么想,武好古的嘴上却一本正经地问:“小乙哥,听马二哥说你想和我一起去辽国?”

    和你?听着像私奔啊……

    西门青听到这问题,脸颊就稍稍有些发烫。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