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包黑子那种青天就是在戏文里面牛逼哄哄,现实中在开封府他能灭谁啊?

    可辽国那边就不一样了!那边的政争都是玩腥风血雨,光是昭怀太子一案翻来覆去就不知灭了多少家!眼看着耶律洪基要挂了,等耶律延禧这条翻身咸鱼当了皇帝,还不知道要再灭多少参与陷害昭怀太子的奸臣呢!

    而且如今国势日衰的也是大辽而不是大宋,等到大宋真的要北上燕云的时候,大辽早就变成了一艘正在沉没的破船了,还有谁肯跟着同休?

    章惇轻轻点头,却没有再说商市的事儿。而是对慕容先生一拱手道:“先生果然大才,章某十分佩服,定会将先生荐与天子。”

    他没有直说会给慕容老头什么官,不过想来也不会小了,一个什么大夫总是有的。

    慕容忘忧也还了一礼,笑道:“那便多谢相公了。”

    章惇又看了眼赵钟哥,“好一条汉子,大辽不要,我大宋就要了……入籍赵卫公家谱的事包在老夫身上,一个殿直总能赐下的。”

    一听说可以姓赵了,赵钟哥马上露出了喜色,向章惇施了一礼:“多谢相公。”

    “你也不错啊!”章惇又冲武好古点点头,“若是将来燕云得复,你可是功不可没,一个贵官是少不了的……这一次,总有你一个大使臣的。”

    章惇开了金口,看来大使臣总算可以到手了!

    武好古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向章惇行了一礼:“相公谬赞了,好古只是尽些本分而已。”

    章惇笑了笑:“说到本分,燕京全图你可还没画好呢。”

    武好古北上的目的还是谍画,却不想“机缘巧合”之下立了恁般大功,不过原本的谍画任务完成的并不如意。

    武好古忙又拱手:“下官这次已经画了小半个燕京,剩下的下回抽空再去,一定画得圆满。”

    章惇却摆了摆袖子,笑道:“不必亲自去了,教几个徒弟出来,让他们去吧。你转眼就是大使臣了,从七品的武官,也该给你一个差遣了。哪里能叫你一直画画呢?武大郎,你想做甚底?和老夫说了吧。”

    这可真是天大的面子了!或许也算是给武好古的额外奖励吧?

    武好古也不客气,马上就说:“下官想求个界河市舶司监官或管勾公事之职。”

 第285章 枢密院兵学司

    (全本小说网,HTTPS://。)

    “好好好!好一个慕容先生!哈哈哈……”

    崇政殿中传出了少有的爽朗笑声,这是性格有些严肃的官家赵煦在开怀大笑,很少有的事情,不过殿中奏对的重臣们却丝毫不感到意外,实际上他们也想要大笑。//全本小说网,HTTPS://。)//因为困扰他们的两个难题——练兵和整顿河北东、西两路,都被武好古从辽国请来的“再世张良”慕容忘忧用妙策化解了。

    看来这个辽国大儒和进士是真有学问的!可惜没有投生在大宋,要不然西夏早就灭掉了,燕云大约也已经收复了。

    不过还好,这样的人物在辽国那边居然投闲置散恁多年,否则这辽国可就要兴旺强盛了。

    说起来,还是天佑大宋啊!

    赵煦这时已经收住了笑声,对坐在杌子上的章惇说:“这位慕容先生千里来投,又献了此等妙策,朕决不能亏待与他……章卿,你说该授何官职与他?”

    “陛下,”章惇回答道,“慕容先生乃是辽国进士,又是故昭怀太子伴读,在辽国是赫赫有名的大儒,如今来投,应该先赐他一个正奏名进士出身。”

    进士什么的,对辽国的权贵而言更多是个荣誉,真的要做大官还得凭本事投胎。不过对宋朝的文人而言,则是梦寐以求的身份。所以赐进士出身(正奏名进士)是一种极大的恩宠——当然了,对于章惇这号考个进士和玩儿似的天才而言,这种恩宠是不需要的。

    案几后的皇帝笑吟吟点头道:“不错,该赐他一个进士。而且他本来就是辽国的进士嘛,若是托生在我朝,肯定也能考上进士的。”

    章惇接着又道:“除了赐进士,臣建议陛下再赐慕容先生中太大夫的文散官。”

    中太大夫是从四品上的文散官,官阶不小了。不过对慕容忘忧而言,就是一个领取俸禄的官衔而已。因为他虽然赐了进士出身,但毕竟是辽人南投,不可能真的给一个大权在握的差遣。

    “可也……”赵煦想了想,“再给封个开国子、食邑四百户,授轻车都尉,赞治功臣。”

    开国子是个爵位,根据《元祐官品令》,属于十等爵位中的第九等,只比开国男大一级。而食邑则是随同爵位一起发放的,以户数多少为等,不过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就是个虚名。只有在“食邑”多少户后加上的“实封”多少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譬如“食邑四百户,实封二百户”中的二百户是有点儿意义的。一户实封,随月俸增给二十五文钱,二百户就是每个月能多领五千个铜钱,一年多拿六万钱,大约八十缗的样子。

    至于“轻车都尉”则是一个从四品的勋名,也是一个虚衔,既无职事,又无俸钱。

    而赞治功臣则是一个功臣号,除了可以载入国史之外,也没啥用处。

    “再赐个宅邸与他吧,”赵煦想了想,“就在城西厢寻个宅子给他。”

    赐宅邸到是个不错的奖赏,一处和中太大夫的文散官位相称的宅邸,哪怕在外城,没有个十万二十万的也拿不下来的!在国初的时候,能够得到赐第的功臣倒是不少,如今却是很难了。

    “至于差遣……章卿,你说要不要给一个?”赵煦又问。

    章惇道:“应该给个差遣,慕容先生是大才,辽国不用,到了我朝岂能投闲置散?”

    赵煦点点头,耶律洪基不用慕容忘忧是因为他昏庸无道,自己是明君啊,怎么能让慕容忘忧吃闲饭呢?这样岂不是显得自己和耶律洪基一样昏庸了吗?

    “该让他去做甚事情?”

    章惇奏道:“臣以为该为慕容先生增设一职。”

    “增设何职?”

    章惇道:“增设判武学事。”

    武学在宋朝是个基本很低的衙门,属于国子监的管辖之下,由武学博士管辖,根本没有“判武学事”或“知武学事”这样的差遣。

    “判武学事?”赵煦一听,就知道章惇想要改革武学了,“章卿是想改革武学吗?”

    “正是,”章惇说,“欲练精兵,必先择良将,而择将不如育将。武学之设,本就是为朝廷选育良将,可是二十余年来未闻有良将出自于武学,因而需大加改进方可成事。”

    赵煦轻轻点头,慕容忘忧献上的练兵之法的核心思路,就是“队长小包干”,而训练队正,同时总结一队一部的组建训练运用之法,又是核心中的核心。而最合适承担训练队正使命的衙署,自然就是武学了。

    不过由国子监管着的武学开张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可是却没有培养出一个有用的武官,完全是个尸位素餐的衙门。

    为此章惇早就想加以改革了,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改革,于是就把武学撂一边儿了。

    现在慕容忘忧(其实是武好古)给他出了个“学生教老师”的主意,一下子就解了武学教不出军官的尴尬,武学的改革自然就要提上日程了。

    “章卿想如何改革武学?”赵煦感兴趣地问。

    “陛下,臣以为首先应该由枢密院管辖武学。”章惇说,“否则一般西军的悍将招入武学,国子监可管教不了。”

    武学是军事学院,由相类于教育部的国子监管辖本就不妥当。做国子监祭酒或知国子监事的文官大多是饱学鸿儒,可是对军事往往一窍不通,自然管不好武学。

    相比之下,宋朝担任枢密使和知枢密院事的官员,哪怕是文官多少也是知一些兵的。

    此外,枢密院本身是管军的,也只有枢密院有办法凑齐四五百个会打仗的学生来教老师……国子监可没地方去找那么些小武臣来念书。就算由枢密院和兵部找来了,国子监的一帮大儒也管不了啊。

    国子监现在连死读书的太学生都管不大好,要是再来一批杀人放火的武官,那还怎么得了?

    可枢密院就不同了,那些小武官敢不听枢密院的话是可以杀头的!国子监能杀谁的头啊?而也不能给国子监这样的权力啊,要不然武士生可以杀?那太学生呢?国子学生呢?这些都是堂堂士大夫啊!怎么可以杀头?

    所以武学要招收真正的武士,就必须由枢密院或兵部这样的衙门来管——本来就应该这样,也不知宋朝的一帮文官的脑洞是怎么开的,居然让国子监去管一个军事学校……

    “有道理,”赵煦看了眼枢密使曾布,“曾卿以为如何?”

    曾布回答道:“陛下,臣以为由枢密院管辖育将之事是可行的。只是目前武学中的博士、吏员、武学生都没有兵籍,也非武人,不适合由枢密院管理。”

    赵煦知道曾布是不愿意接现有的武学的烂摊子,而是想另起炉灶再开一个。

    “那现有的武学、武举呢?”

    “武学宜先维持原状,”曾布奏道,“待已经入学的武学生学成之后,再停办武学,不过武举应该维持不变。”

    “不变?”赵煦有些不明白,“我朝的武举不也和武学一样,从来就不曾举出一个良将,为何要维持不变?”

    “陛下,武举和文举一样,都是朝廷取士之法,也是天下士子晋升之途,不宜关闭。”

    虽然没有用,但也得开着……

    赵煦又瞧了瞧章惇,章惇道:“臣也以为,武学、武举可暂时维持不变。可以在枢密院下设一个兵学司,专门训练队正、部将一级的武臣。生员可由各系将禁军的正将、副将,以及各路安抚使推荐。所荐之人,需粗通文字,有从军作战之履历,有杂品武臣之官阶,年25岁以下。学成之后,可以授三班借职之官位,充当新练禁军之队正。”

    三班借职是一个从九品的武官,是最小的武官。而系将禁军的队正通常是由杂品武臣担任的,有时候部将都可以由杂品武臣来当。

    所以授三班借职并且充当队正的前程,对绝大多数士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这个“兵学司”似乎就是给行伍出身的武人“镀镀金”罢了。

    “既然章卿也如此以为,那就设立一个枢密院兵学司吧。”赵煦想了想,又道,“就让慕容忘忧出任判兵学司,同时再选西军出身的知兵之员担任知兵学司事。”

    “臣领旨。”

    赵煦说完这事儿,又想到了武好古,于是就问:“那个武好古要怎样赏赐?”

    “陛下,臣以为武好古此行功劳甚大,宜转七官,任从七品东上閤门副使。”

    回答此问题的是枢密副使蔡京,武好古昨晚又去蔡府拜访过了,没有见到蔡京,不过见了蔡攸,还送上一些辽国的“土特产”。所以蔡京今天就提携武好古一番,让他当了大使臣中第二小的东上閤门副使了。

    “转七官也不多。”赵煦也认可了蔡京的建议,宋朝的武官是立功可以连升,犯错可以一撸到底的,所以转七官并不是没有先例可循的。“那么他的差遣呢?这次该赏他一个差遣了,朕下特旨就是了。”

 第286章 当了市长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并不是科举考出来的官儿,也不是行伍上起来的官儿,所以在担任差遣的问题上是有限制的。全本小说网,HTTPS://。.COm;必须年满二十五岁,否则就需要皇帝下特旨才能担任实职。

    不过武好古现在立了那么多大功,的确也有资格让赵煦下个特旨了。

    赵煦思索了一下,又问道:“该给他甚底差遣为好呢?一个从七品的武官,倒是可以授个县令了。”

    宋朝的县官有县令和知县之分,其中进士出身的文官出任县官时授知县,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授县令。另外,宋朝的武官也可以出任地方官,其中大使臣可以出任县令。

    而县令或者知县也不是小官了,担任此职的官阶自从七品到从六品都有——官大的当大县的县官,官小的去管小县。而武好古的从七品武官是管不了赤县(京城内)和畿县(京城外)的,望县(四千户以上)也悬,最多捞个紧县(三千户以上,四千户以下)的县令。

    不过武好古年纪太小,当官的时间也短,当个县令还是有些不合适。

    章惇这时开口奏道:“陛下,臣以为武好古不适合做县令。他名为武官,实则是个商人,又入仕不久,做县令恐难以胜任。”

    赵煦笑道:“朕也以为他做不了县令。可是他能做甚底?去做钤辖恐怕更不合适吧?要不叫他去閤门司做官?”

    钤辖又名兵马钤辖,是个统兵官,有路分钤辖和州钤辖之分,相当于后世的警备司令,显然也不是武好古能当的官儿。

    而閤门司就是管宫门的衙门,同时也掌握官员觐见的差事,一般是给将门艺术家或将门资本家做的,倒适合武好古。不过武好古并不想去给赵煦看门……

    章惇斟酌着开口:“臣以为,这界河商市倒是武好古能管的。”

    赵煦微微皱眉,武好古县令当不了,市长倒能做了?

    章惇接着说:“界河商市现在并不存在,朝廷也不会出钱征伕去建造该商市,一切都需要商人自建自管的。而朝廷只负责和辽人达成协议,同时开设一个市舶司以管理货物从商市进入大宋其他土地时的税收及和买即可。

    因此出任界河商市之长以及相应的界河市舶司之管干公事之员,都必须极为精通商务的亦商亦官之员。臣以为,由武好古出任此二职是最合适的。”

    实际上在章惇的夹带里面还有一个人比武好古更合适出任“灯塔市市长”的,就是现在还在辽国没有返回的纪忆了。

    不过“灯塔市市长”在章惇看来,肥则肥矣,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缺。

    首先“灯塔市市长”必须是商人,而且还得是大商人,要不然根本干不了——这样一来,这个职位就和铜臭二字脱不了干系了。官场上的清流之辈,谁会愿意在脑袋上戴一顶“奸商”的帽子?武好古是个“没出身”的“脏官”,自然要找个能捞钱的差事。

    而纪忆可是太学生,马上就要中进士的,他应该先去翰林院,去学士院这样地方当个馆阁词臣,然后再去御史台做个言官,这样才能积累人望,将来才好做新党的接班人。怎么能去做个商人头头?要做上几年“商人头”,那就甭想荐跻两府了。

    所以,朝中凡是还想有朝一日宣麻拜相的官,你求他去当“灯塔市市长”,他也不会去的。

    而愿意去的官,十有七八都是憋足了劲儿准备大捞特捞。可是现在界河商市还八字没一撇呢!那里就是一片界河边上的麦田……田都没征呢!要捞也没得捞!

    这种没钱捞的“脏官”,谁肯去做?

    而且就算肯去做,也做不了啊!

    即便和辽国那里交涉下来了,界河商市没有个几十万缗的投资根本别想起来。而这些钱,朝廷是不会出的,都得交开封府的豪商们拿出来。

    朝廷里面拿个官有那么大本事能让开封府的那些豪商出钱?恐怕也只有这个武好古了……他的佳士得行才开张多久?就已经肥得流油了。而且马上又要娶潘家将门的豪商潘孝庵的妹妹,光是陪嫁就有几十万了!

    几十万建商市的钱,他自己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