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选人七家里面还有不少船匠,都是都料匠和大匠。宋朝的造船业非常发达,所制造的船只不仅供应汉人海商,也会出口。因此所造船只的式样就不局限于中式了,也有波斯、大食式样的船只生产。活跃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船只,无论什么式样,大多都是宋朝生产的。

    这年头的船肯定得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或是终点建造,要不然就得放空了,放空的损失可比船价贵多了!而阿拉伯那头造船技术好坏且不论,但是阿拉伯半岛上没多少森林可以砍啊。

    所以海上的大食、波斯样式的船只,大多也是在宋朝生产的。而选人七家出来的船匠就是专门打造波斯、大食式样海船的。这种海船使用的是三角软帆,拥有一定的逆风航行能力,而且速度也比较快,适合跑远航。缺点则是需要的水手比较多,操纵起来也比较复杂,一般的汉人水手还操纵不了。不过纪家的水手倒是能操纵这种波斯、大食式样海船的。而将纪家所需的波斯、大食式样海船的产地挪去界河商市也没什么不好,到时候纪家的远航船队就可以从界河商市出发,直接在界河商市装上质量极佳的定州瓷器了。

    ……

    墨娘子、静明和尚和方腊离开纪家不久,武好古、武好文兄弟就上门来探访了。

    虽然武好古对纪忆落马这事儿很有一点幸灾乐祸,不过该尽的礼数他还是要尽的。武好文和纪忆怎么说都是同榜进士,而且还都是太学出来的。而武好古和纪忆又是一起拍马屁的同僚,很快两人又要一起去沧州做官。所以面子上还是要一团和气的。

    在纪忆修养的卧房内寒暄了几句,又说了一会儿伤情——纪忆伤得并不重,只是腿有点瘸,腰有点痛罢了——然后纪忆就把话题引向了摩尼教了。

    “摩尼教教廷?”武好古不知道历史上的摩尼教是怎么回事儿,不过“教廷”什么的他是知道一点的。

    “就相当于摩尼教的朝廷!”纪忆皱着眉头道,“唐朝的时候摩尼教是回鹘教廷在操控的,不过现在回鹘教廷早垮了,整个是群龙无首,所以就有些摩尼僧想要在中原重立教廷了。”

    “有教廷不好吗?”武好文问。

    “当然不好了,”纪忆摇摇头道,“教廷就是个小朝廷啊,管着一教的大事,私设属员,有人管钱财,有人管属吏,有人管营造,有人管传教,有人管教法,下面还会划分教区,就像国家的州县府路一样……听说有些个西方教派还有兵马呢!”

    “这不是造反吗?”武好文吃了一惊,“那些国家的朝廷就不发兵捕拿?”

    武好古心想:捕拿哈里发和罗马教宗?怕是拿不住啊……

    不过话说回来,洋人的办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武好古忽然又想道:人家基督教、天方教、摩尼教能够万里迢迢从西方传到中华,其中基督教和天方教后来还传遍世界,不就说明问题了吗?

    儒学为什么不行?孔子、孟子之道为什么就不能传到罗马,传到巴格达去?别说罗马、巴格达了,就是马六甲和爪哇岛现在也不信孔孟啊!现在的地球上就只有大宋、大辽、西夏、大理和安南还有日本国有儒家传播。

    这个不就说明儒家在传播上的失败吗?是儒家的道理不好?恐怕也不一定吧?儒家虽然缺少了大神,但是可以和其他宗教结合传播啊。

    既然道理上没什么不好,那就一定是传播手段的问题了!儒家好像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向外传播孔孟之道吧?

    别说现在大宋军事上瘸腿了,就是过去汉唐最牛逼的时候,似乎也没干过这事儿啊?就是李二那样的牛人,也没派程咬金一手斧子一手“五经”的去向西域人民传播儒家真理啊?

    武好古心想:果然是不能固步自封啊!中华的儒家还是得向人家基督教、天方教、摩尼教学习啊!这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嘛!等将来自己在界河商市打开局面了,一定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搞个儒家教廷?唔,或许还可以搞个孔孟骑士团?

 第404章 博士团的起源

    (全本小说网,HTTPS://。)

    “二哥儿,你说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算是传教吗?”

    在从纪忆家里出来,坐着马车往回走的路上,武好古突然问自己的兄弟一个有点古怪的问题。全本小说网,HTTPS://。m;

    武好文皱着眉头,“传……教?大哥儿,你说的话怎么就恁般变扭呢?”

    是有点变扭,圣人被武好古说成传教士了,能不变扭吗?

    武好古道:“变扭吗?孔圣人不是带着弟子花了十几年时间走了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去推行他的大道吗?这就是传教啊!”

    “大哥儿,您这说法……好吧,就算是传教吧。”

    武好古点点头道:“那么孔圣人当年能够周游列国去传教,那我辈儒生,能不能效仿先贤,也周游列国,将孔子、孟子之道传播四方呢?”

    武好古是觉得那么好的孔孟之道,就中国人民、朝鲜人民、越南人民、日本帝国主义在学——后来好像还不学了——那多不好啊?怎么都得让全世界人民一块儿来学吧?

    要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学习孔孟之道,那就有人去传播大道啊!要不然谁知道有那么好的孔孟之道啊?

    武好文摇摇头道:“大哥儿,我辈怎么能和圣人相比?传播大道是圣人所为,我等后学晚辈怎么能行?”

    “怎么不能?”武好古正色道,“你看人家释迦牟尼没来过中土吧?现在释迦牟尼的信徒满开封都是,连你这个进士都在拜佛。

    还有那个天方教的穆圣穆罕默德也没来过中国啊,现在泉州那边不就有好多天方寺?还有十字教,就是景教的那个圣人叫……叫天兄耶稣的,不也没来过中国?人家的徒子徒孙唐朝就来了。他们都能来,我辈儒生,怎么就不能去呢?难道那些传教到中国来的和尚、天方僧、十字僧的,都能和他们的创教之主相比?他们不照样到处传教吗?”

    “大哥儿,你这话儿……你怎么能把孔孟之道和佛教、天方教、景教相比呢?”

    武好古点点头,“你说的对,是不能比啊!主要是我辈儒生不能效法先贤,没有将圣人的道理传播四方。所以佛教、天方教和景教才会传得到处都是啊!”

    什么意思?武好文瞅着自己的哥哥。这是说儒学不如佛教、天方教和景教?怎么可以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武好文正色道:“大哥,道理可不是传得越远越好的。”

    武好古正色道:“那圣人不好好在鲁国眯着,周游列国去作甚?虽说大道不能以传播远近而论,但是传不出去的道,肯定是个失败的道。”

    “这……”武好文眼皮翻了翻,真不知道该和自己这脑筋搭错的哥哥说什么了?因为武好古的话虽然是胡扯,但是乍一听好像也有点道理。

    武好古看到弟弟没话了,于是就更自以为有理了,又问:“你得给愚兄参谋则个,该怎么传播圣人的大道。”

    这题目……都可以拿去做礼部试的策论了!

    武好文还是个好弟弟,他认真想了想,说:“西周有辟雍,西汉有太学和学宫,到了我朝文风鼎盛,不仅有国子学、太学、小学,还有府学,州学,县学,还有许多民间的书院,这些都是传播圣人道理的。”

    “对,对。”武好古连连点头,“不能叫寺庙,得叫学院……传道的也不能叫和尚、道士,得叫博士。”

    还别说,有个科举考第六的进士弟弟就是好!武好古和兄弟聊了一会儿,已经豁然开朗了。

    儒学要走出去,就得有传教布道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称为“孔子学院”或者“孔孟学院”,也可以是别的什么学院。学院相当于寺院,那么僧团就是博士团了,自己就是博士团大团长!

    博士团还应该分成传道和护道两大类。传道的博士是学院博士,负责传授儒家的真理。护道的博士则是武装博士,负责用弓箭和刀枪去教化各种蛮夷……能教化的就教化,教化不好的就消灭!

    呃,有教无类嘛!蛮夷也是人啊,也应该沐浴在孔孟真理的光辉之下!只有所有的蛮夷都被教化得克己复礼了,天下才会真正归仁啊!

    原来“颜渊问仁”这段还可以这么解释啊!武好古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儒学修为又上了一个层次了,距离大儒的水准更近了一些。

    而且,传播儒学也是一个救国的路线啊——如果完颜阿骨打一家子和成吉思汗的祖宗都被儒家的博士团教化了,也重文轻武去考进士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就算女真、蒙古教化不了,博士团总可以在辽国、西夏国、高丽国、日本国和安南国发展壮大吧?总可以招募到许多武装博士,到时候可以去保卫辽国的儒家道统,还可以用来教化南洋诸岛的各种蛮夷……总之,博士团和商团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扩张儒家的道统,才能真正扩张华夏的生存空间。

    否则就算把人口殖民出去了,也是传播基因,而不是道统。

    武好古心说:这下终于有人可以继承孔子孟子的理想了!孔子孟子在九天之上一定会保佑自己这个北宋大儒的……因为儒家的振兴,就要靠自己这个真正的大儒了。

    可武好文却是连连摇头道:“大哥儿,你就别瞎琢磨这些没用的了。有这功夫,你还是给小弟弟谋个好一点的官职吧。”

    怎么是没用的呢?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成为大儒的武好古在心里面叹了口气儿,自己这个弟弟才中进士,就把弘扬儒家大道的事儿丢一边,只想要做官了。

    根据宋朝的制度,第一甲到第四甲的进士登第后,不需要再经吏部考核,就能释褐入仕了,而第五甲的进士则需要守选——就是等候做官的意思。不过就算是直接释褐入仕,也是有个过程的,有时候等上几个月没官做也是稀松平常的。

    因为宋朝的冗官现象非常严重,一个职阙经常有几个官员待选。

    不过武好文是不会待选很久的,倒不是因为他朝中有人,而是因为他的名次比较高。进士待选的时间,是根据名次来定的。名次越高,授官就越早。武好文是第二甲第一名,差不多四月份就能拿到官身,五六月间就有官职了。

    他寄禄官不必说,就是从九品将仕郎了。选人四等中最低一等,也就是最小的官儿。至于他的职官,就有的好说道了,判司簿尉也是有高下的不是?而且在哪儿任职也有说法啊。

    若是做地方官,开封府界是不可能的,武好文户籍在开封府啊。但还是可以谋个离开封府近一点的地方,方便时常回家孝敬父母。

    另外,不当判司簿尉直接安排在京中做官也不是不可能。武好文也算是赵佶的人吧?而且他岳父还是韩忠彦,怎么都该有点儿优待吧?

    “你想留在京中?”武好古问。

    “最好能留在京中。”武好文点点头,“大哥儿,可有门路?”

    武好文现在虽然是第二甲第一名的进士了,可他年纪还小,才18岁,搁后世也就是才入大学而已。而且他还有点宅,阅历等于零。真要去地方一定会坏事儿的,还是留在开封府比较放心。

    “那……”武好古想了想,“那你先结婚吧,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多好啊……你去大名府和韩家十七姐成婚,怎么都能拖延上几个月再授官吧?最晚到秋天,为兄就有办法给你弄个秘书省正字了。”

    “入秘书省?真的吗?”

    秘书省不是管女秘书的部门,而是个国家图书馆档案馆之类的部门。去图书馆任职的油水自然不能和去地方做“县公安局长”相比。但是宋朝重文轻武嘛,抓贼的前途怎么能和管理书的官儿籍相比?正字可是最小的“儒臣”啊,比正字大一级的校书郎就算是馆职了。

    如果初入仕途就能做秘书省正字,将来宰执不敢说,翰林学士(宋朝的翰林学士可是大官)那是早晚的事儿。

    “没问题。”武好古压低声音道,“向太后无意政事,而且对官家非常信任,估计到秋天就会撤帘了。到时候我去和官家分说,让你入秘书省做正字。”

    向太后要撤帘了,赵佶那边就好说了。一个正字而已,又不是校书郎,给武好文做没什么不妥。

    “那可就多谢大哥儿了。”武好文当下就在马车上称谢了。

    兄弟两人顿时热络了不少,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就回到了城西厢的武家大宅。才入宅门,武好古就看见自己的老爹武诚之守在院子里面了。见到武好古就急急地道:“大哥儿,梨花别院方才遣人来报,说十八姐要临盆了。”

    潘巧莲是去年七月怀上的,预产期差不多就是今年四月了,也就是现在。

    “快快备马!”

    武好古连忙吩咐家人给他牵来了坐骑,上了马后就急急的往城外去了。武诚之后武好文则上了马车,跟着武好古后面,一起往梨花别院而去了……

 第405章 武美娘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武好古策马来到梨花别院大门口时,正逢苏影儿急急忙忙的出门。(全本小说网,https://。)

    见到武好古,苏影儿异常惊喜,显然是有好事儿要说了。

    “十八姐可生了?”

    “生了,生了,母女平安!”苏影儿行了个福礼,“奴婢给老爷道喜了。”

    是个女孩。

    武好古闻听便笑了起来,别家重男轻女,可是武家人从来不轻女的——在武家祠堂里面,摆在中间最大的一个牌位就是则天大圣皇帝啊!就是武则天啦,那可是武家人的骄傲啊,有她武家人才能吹祖上出过皇帝啊!

    在这位老奶奶牌位前,武家的男儿谁敢说女子不如男?所以武家历来的传统是不轻视女孩的。

    而且据武好古所知,开封府的平民百姓也不重男轻女。因为开封府的房价太高,贵人又太多。儿子生多了有买房的压力,女儿则有机会给富贵人家做妻妾……

    武好古从马上下来,顺手把缰绳丢给了苏影儿,自己则大步流星走进庭院,然后飞也似的往潘巧莲所在的产房而去。产房在一所相当幽静的庭院里,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之下,有两排厢房,武好古到的时候,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息。

    西门青正在其中的一间厢房里面,从窗户缝里看见了武好古,就推门走了出来。武好古刚要开口呼唤,却见西门青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出声。

    “十八姐何在?”

    “方才我出来时,姐姐和刚生下的孩子都睡着了。姐姐生得可不容易,你今天上午刚出门她就要生了,折腾了好几个时辰才生下来,不过总算是母女平安。”

    “用了产钳没有?”

    “没有。”西门青摇摇头道,“那位韩郎中不是说产钳会伤着孩子的头颅,不可以随便使用的吗?所以没到不得已,就没用……不过却累着了姐姐。”

    “没事就好。”武好古也是长出了口气。

    虽然有“韩郎中”的贡献,但是这年头生孩子还是在鬼门关前转悠一圈。自己的一妻一妾都能顺产,还真是老天爷保佑了……也可能是孔子、孟子在保佑自己这个宋朝的大儒。

    “快些带我去看看孩子吧。”武好古已经有点着急想见一见自己的女儿了。

    现在他也算是儿女双全的人了!

    “嗯,随奴来吧。”西门青应了一声,就轻手轻脚的领着武好古进了一间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