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即便不杂交出顿河马,单是波斯马的种也称得上名马了!

    “对了,”武好古对马植道,“这些日子我还弄到了两匹高大的母马,都有四尺七的肩高,正好用来和它们配种。”

    “要配种现在可得抓紧了。”马植是懂马的,他马上说,“现在是发情旺季,等天气热了就淡了,到秋天就不发情了。”

    “那我明天就让人把两匹母马送来。”武好古看了那个会说汉话的番人一眼,“马二哥,你家有好的马夫吗?”

    “有啊。”马植一指那个白番人,“他叫米儿宝,是个西州回鹘人,原在析津府贩马为生,后来破产了,就跟着我叔叔。这次就是他亲自跑去黑汗回鹘,给你找来两匹波斯马的。大郎,你如果没有人养马,这米儿宝也一并送你了。”

    这番人马夫居然可以送人,显然是奴隶的身份了。不过他是个能养出好马的奴隶,待遇自然不是寻常的奴隶可比的。

    武好古并没有感到惊讶,他是知道辽国世家都是有家奴的。他温言问道:“米尔宝是吧?”

    “小底正是。”

    “你是信明尊的还是信佛祖的?”武好古又问。

    米儿宝道:“小底是佛弟子。”

    “在西州回鹘信明尊的人多吗?”

    “极少。”米尔宝道,“只有贵人们才信,小底就是个养马的。”

    “你是养马的。”武好古点点头,“那你可知道配种之法?”

    米尔宝笑道:“养马自然要配种了,小底如何不知?”

    武好古想了想,问:“那你可知兄弟姐妹配种和母子、父女相配之法?”

    听到这个问题,一旁的马植忽然嗯咳了一声:“大郎,你这话怎么说的?那叫‘内配之法’、‘反配之法’。另外还有‘外配之法’,就是引入和马群没有血缘关系的良种,以提升马群素质的方法。”

    “呃,我知道的,这个我是怕他听不懂才那么说的。”武好古苦苦一笑,他刚才说的话的确不妥。还好是让马植听见,要是让某个把伦理纲常看得比天还大的士大夫文官知道了,说不定要和他绝交了。

    “米尔宝,”武好古接着又问,“用内配和反配之法养出来的马驹是不是容易出畸形啊?”

    米尔宝点点头道:“是有一些的,杀了就是。

    另外,大官人若要育良种,须得有耐心,不能求数量。因为马并不是很能生育,通常一次只能生一胎,而且要怀孕11个月。而且母马通常三岁才能怀上,到十岁就不大能生了。也就是说,一生只能下6…7匹马驹。若是要求良种,6…7匹马驹里面,最多只有一两匹是好的。其它的都得及时处理掉,所以马群的扩张是很慢的。须得二三十年后,马种定型,然后才能扩大种群。”

    这是个真懂行的!

    在后世养过好狗的武好古对这个米尔宝非常满意——其实也不可能不满意,马植家那么大势力的豪门,会找不来一两个能养马的?

    马植自己显然也是个懂养马的,他怕武好古听不懂,还解释道:“养马之事,育种最是要紧。若无良种,只求多养,就和契丹人、阻卜人一样,百匹中可战者不过五六。如果没有百万计的马群,靠多养是不可能养出足够数量的战马的。

    所以西域的绿洲部落,因为没有足够的草场多养,千百年来就采取育种精选的办法,养出良种,再进行繁育。马群虽小,但是匹匹皆可战斗。”

    “原来如此!”武好古听了马植这番话,有点恍然大悟了。

    怪不得大宋一直哭着喊着说没有马了,原来养马的办法就错了。北宋养马是走“草原路线”,建立官营大马场,靠数量取胜。同时因为北宋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庄园经济彻底崩溃,造成贵族(不是民间,而是贵族,小农民、小地主不需要养战马)也没有了养育良马的需要。

    而官营马场的数量,最多好像也就二十万匹,按照百匹中可战五六的比例,顶天也就能提供一万匹战马……不过考虑到北宋文官的管理能力,估计还得打个对折啊。

    至于由私人养良马卖给朝廷的路子,在大宋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养良马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没有武好古这样的路子和财力,能搞到波斯马、大食马和许多大号的母马,一百年都养不出好马。

    而大宋朝廷给肩高四尺七的一等良马开出的收购价,不过就是三百多缗钱。靠自己一代代的配种去赚这点钱完全不值当啊!

    所以武好古现在准备干的,铁定是个亏本买卖啊!光是几匹种马的价值,恐怕就高达数万缗了。还要不惜成本购买高大的母马,还要建立占地广阔的马场,还要雇佣甚至培养高水平的马夫和兽医,还要花上二三十年时间……将来不过是一年提供两千匹肩高接近五尺的“界河马”,价值不过六七十万缗罢了。

    可是现在如果不投巨资去养马,将来就是拿出六七百万,也买不来两千匹好马啊。

    “行啊!”武好古又拍了拍马屁股,笑着对马植说,“马二哥,我们兄弟也甭分你我了,就一起办个马场来培养界河马吧。我还托了个大食商人去寻大食良马,还搜罗了一些高大母马,将来都弄到界河。马二哥你也想想办法,去多寻些高大母马来。钱不是问题,要多少都有。时间也有,二十年,哪怕三十年,也等得起啊!”

    “好!既然大郎有这个想法,”马植笑道,“那我们就一起干吧。”

 第411章 养马、育人、招商

    (全本小说网,HTTPS://。)

    养良马肯定是一个长期的烧钱项目!

    占地数千亩的马场至少要两个——这是米尔宝的建议,因为马是会得瘟病的,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马都搁在一起,要不然一场马瘟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至少要建立两个占地超过5000亩的小型马场,而且还要相对封闭。//全本小说网,HTTPS://。)//

    每个马场都必须配一套包括马匠、马夫、兽医在内的养马班子,还有布置守卫,以免种马被盗或者马种外流或者母马被外来的公马牵了蹄子……

    种马最好能有四匹,波斯种和大食种各两匹。每匹种马都必须有单独的活动区域和与之配套的母马群。同时建立马账,给每匹种马、母马都立马谱,这样才能制定出最好的交配方案。

    至于马儿食用的牧草和精料,自然也是不惜成本投入的,这个就不必说了。

    而这种把马当成宝来养的办法,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效的,必须有二三十年时间,让马经过六到七代的育种,才有可能定型出一款还算优良的品种。所需投入的资金,恐怕是要以数十万计的。

    而且在至少二十年内只有烧钱,不会有任何回报!

    育马须得二十载春秋,育人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育人需要烧掉的钱,肯定比育马还要多得多!

    而且育人的投入,更是绝对不能省的!因为在武好古看来,大宋朝在历史上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没有马,也不是因为没有血性,更不能让孔子来背黑锅,甚至不是杯酒释兵权的错。

    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大宋没有办好教育!宋朝的失败,就是教育的失败!虽然宋朝也办了官学,还搞了个看似可以推广教育的科举制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朝的教育,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办,其实都是低成本和低水平的。

    那种“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的教育,根本培养不出能够治国安天下的人才。比起之前被少数贵族精英垄断的“六艺教育”,其实是大大不如的,只有给了“寒门晋升之途”这一项,还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而要克服这个问题,在武好古看来,其实也挺容易的,无非就是加大教育的投入!

    六艺教育和五经教育相比,缺点就是昂贵啊!而五经教育的优点,恰恰就是便宜。

    可惜便宜没好人……在这个问题是,人和马是一样的!

    而武好古要“好人”,那就不能怕烧钱了。

    按照武好古的要求,承载着为中华培养有用之儒的“六艺书院”,现在也开始动工了。六艺书院并不在界河商市的“市区”之内,而是在商市的护城壕和堤坝之外。就搭建在商市市区的东面,紧挨着界河,为了方便运输,也有自己的码头,当然也有自己的防洪堤坝。

    武好古是抵达界河后的第四天,才和马植一块儿去看书院工地的。数百个小工正在那里忙忙碌碌,这座六艺书院的一号主楼,已经有了一点模样儿。三层的筒子楼已经盖了一层,在旁边还有人在平整土地,计划要建设二号楼和三号楼。

    “第一期就是一号、二号、三号书舍楼和一号、二号、三号住宿楼,教师楼。”

    武好古骑在马上,对和他并辔而行的马植说:“这所书院不是蒙馆,将来学生都是九岁以上的少年。学制六年,分成六个年级,按照数字来编,一年级到六年级不等。一个年级就占一栋书舍楼和一栋住宿楼,计划明年先开三个年级,尔后一年增加一个年级……”

    “先开三个年级?”马植没有听明白武好古的意思,“不是从一年级开始读吗?”

    “寻常是从一年级开始,”武好古笑道,“不过刚开张的时候收到的学生肯定良莠不齐,有些学生是有底子的,可以从二年级、三年级开始,没有底子的就从一年级开始。”

    让一部分学生直接从二年级、三年级开始读,自然是速成人才的需要了。武好古知道,随着界河商市的做大和自家在官场上的提升,将来是需要很多人才的。

    而在开始的时候,适当降低一些要求,培养些速成人才也是必要的。要不然几年后,当界河商市初具规模的时候,武好古就会没人可用了。

    实际上,武好古这会儿就已经觉得手里的人才不大够用了!

    “那边还有人在做事?”马植这时注意到“六艺书院”以东还有人在施工,仿佛是用木栅栏圈地。

    “那里是灯塔大学和船政学堂,”武好古道,“再往东就是南岸马场了。”

    南岸马场就是用来养“界河马”的两个马场之一。不过界河商市并不只有这两个马场,六艺书院、灯塔大学、船政学堂、警巡所、营造所、大都保所等机构都会拥有自己的专用马场。其中警巡所、营造所、大都保所的马场都会设在界河北岸。

    此外,武好古还计划在界河商市内兴建赛马场和马球场,以期调动商人们养马玩马的兴趣。

    如果发展的顺利,将来界河北岸还会有更多的马场被建立起来。

    总之,前景看起来是好的,不过却需要用大把大把的绢帛(钱)来铺就向前的道路。

    ……

    武好古和马植两人回到界河商市市区的时候,在政所街(就是政所、营造所、警巡所、财政所等建筑所在的临时街道)的右侧,正有几个牛皮帐篷在搭建之中,一些商贩模样的人往来穿梭,在其中一座最大的牛皮帐篷前还挂出了写着“阿拉丁”三个汉字的认旗。

    原来是阿拉丁商会的白思文到了!

    这个白思文是和武好古一起离开开封府的,两人一路同行,不过在进入沧州北部时,白思文带领的车队因为车辆和货物太多,无法快行,就落在了后面。今天才赶到界河商市。

    虽然武好古并不是很欢迎白思文这个天方教豪商进入界河市,不过他的到来倒是给界河商市增添了几分商业的氛围。因为白思文带来的商贩在几个牛皮帐篷前面摆出了摊位和货品,其实也没甚好东西,就是一些从开封府批来的布匹绸缎和从大名府批发来的瓷器。

    还有几个摊位是卖吃食的,其中一个摊位出售一种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大枣还有其他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蒸煮压制出来的糕饼状的东西,把武好古吓了一跳,这玩意不是切糕吗?怎么宋朝就有了?

    就在武好古有些发愣的当口,其中一个帐篷一掀,走出几个人来,当先一个正是白思文,看着武好古就是一个肥喏:“大官人,小底白思文有礼了。”

    在白思文身后,还站在两个金发飘飘,五官秀丽,肌肤如雪,身子婀娜的金发番女,也跟着白思文一块儿行了个福礼。

    “白员外,”武好古打量了他身后的美人,然后就将手指向了“切糕”,“这是甚底?”

    白思文一愣,他本来以为武好古会问自己身后的美人——那可是白思文让阿拉丁商会给他精心挑选和调教出来的两个尤物,都是来自西方基辅国的女奴。

    可是武大官人怎么问起玛仁糖了?他是饿了吗?还好自己已经让人准备了酒席。

    “回大官人的话,”白思文笑道,“这是玛仁糖,是长途行商的必备之品,也是我们阿拉丁商会预备在界河商市贩卖的物件儿。”

    阿拉丁商会怎么改行卖切糕了?

    “你家不是海商吗?”武好古问,“怎么做去这等小买卖了?”

    白思文笑着解释道:“大官人有所不知,我家在北地海上并无基础,不熟海况,不知风向,沿岸各港口也无根基。所以不能贸然入海,还是先做一些小买卖,把根基扎稳了再说。

    再说这玛仁糖之类的买卖说小也不小。无论西行走丝路还是南下走海路,都需要制备行商吃食的,都得是那种经过特殊熬制,容易储存,分量又轻,还能填饱肚子的东西。玛仁糖只是其中的一种。

    而且……这行商干粮,也不过我家在界河商市立足扎根的一桩小生意而已。赚多少无所谓,能立个足就行了。”

    武好古心说:卖切糕立足,那靠什么赚大钱呢?

    “两位大官人。”白思文满脸堆笑,又行了一礼,然后冲着身后的帐篷指了一下,“小底备了桌薄酒,想请二位边吃边谈,不知二位可赏脸否?”

    “谈甚底?”武好古没有挪步,而是问了一句。

    他现在是修身养性的大儒了,不是必要就不想去参加什么饮宴,伤身不说,还浪费时间呢。有时间吃喝,还不如多读些孔子孟子的道理呢。

    “说招商的事情啊。”白思文还是满脸堆笑,一副恭喜发财的模样。“大官人现在是勾当市舶司事了……替界河商市招商,可是大官人份内的差遣啊。小底不才,在泉州、广州还有点生意上的朋友,做甚底的都有。是可以去替大官人招来四方客商的。”

 第412章 小报告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名府,河北东路转运使司。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今年以来,在大名府任职的使相一级的高官中,可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当然是知大名府事的旧党大佬韩忠彦了。

    他的小女儿刚刚嫁给了今年进士第六名的武好文——年方十八,就高中了进士第六,而且还是官家心腹武好古的弟弟,前途真可谓无量啊!在得到乘龙快婿的同时,朝廷的宣麻大诏也送到了大名府,以吏部尚书召拜门下侍郎。

    这可是拜为副相了!

    宋朝的副相官名很乱,在元丰改制后,大体上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四个官职为副相。与此同时,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两个官职又被加在首相和次相的官职中间,分别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也就是说,如果宰相满编的话,就是正相两位,副相四位,一共有六个。加上枢密院的知院、同知院,多的时候能有十来号人一起召对,还是蛮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