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想要让儒学在宋朝真正完善起来,就必须要开阔儒家学者们的视野,让他们从西方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武好古本人在前世只是个“艺术生”,能够提供的思想养料是有些的。而他现在所推崇的“六艺教育”能够培养的,也仅仅是“武士”而不是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至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之中,虽然也有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不过谬误颇多,而且杂而不精,更像是一部“技工手册”合集——价值当然是很高的,不过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吸收“百年翻译运动”精华的机会。

    可是要怎么才能把“智慧馆”中收藏的书籍抄一遍后带来中国呢?武好古心想,光是花钱恐怕也不一定能搞定吧?

    “白员外,”武好古忽然问,“你去过尼采米亚大书院和智慧馆吗?”

    “没,没有……”白思文摇了摇头。

    实际上他根本没出过国,而且也不懂多少大食语言。

    “如果你去了,”武好古又问,“能够得到尼采米亚大书院和智慧馆内的书籍吗?”

    “这个……”白思文根本回答不了,只能看向奥丽加。

    奥丽加说:“尼采米亚大书院和智慧馆是开放的,接受外国的留学生和学者……不过白员外恐怕没有资格去那里学习。”

    “如果,”武好古想了想,“如果白员外做了大宋的使臣,带上礼物和儒家的经典,能够取得智慧馆内的理学书籍吗?”

    “甚底?”白思文被武好古的提议吓了一跳,“大,大官人,您不是说真的吧?”

    “不想去?”武好古看着白思文,笑着问,“大宋的使臣可是官身啊!而且还能见到哈里发……说不定还能去耶路撒冷,去罗马,去君士坦丁堡,去周游世界,难道不好吗?”

    听上去好像挺有前途的!白思文心想:不过这位武大官人真的能促成一次对西方的使团派遣吗?

 第414章 大儒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东门,您真的想让在下去一趟西方?”

    界河望北亭的谈话已经变得有点严肃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说实话,白思文之前只是在拍武好古的马屁。虽然花团锦簇的好话说了几箩筐,可是却从来没有想真的替武好古办成什么大事儿。

    之前他替武好古找来的几个“古拉姆战士”,也在被赵钟哥发现除了知道一点水战的知识为,就没有什么真本事了,都被打发到海州去跟花满山调教水手了。所谓的大食马,现在大约还在天竺。只有两只“罗斯猫”算是落到了实处。不过武好古也没向他要过啊!

    而现在武好古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让他出使西方的建议……让白思文有点不知所措了。

    “当然是真的!”武好古看着白思文,他其实也知道这个泉州来的白番奸商并不是个靠得住的家伙。

    但是阿拉丁商会肯定有办法把人送去巴格达再带回来!这连纪家海商都不一定能做到——武好古知道纪家海商能下西洋、下南洋,但是没听说过他们到过巴格达。

    既然如此,阿拉丁商会就是可能利用的了。

    “白员外,”武好古的语气中也带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其实官家早就有通西域的想法,只是西方的陆路被西贼堵上了而不能成行。若是海路可通,官家亲政之后就会派出使团的。这可是使团,不是你单独一个带路的使臣……会有许多人,有正使副使,有商人,还会有和尚、道士以及儒生。不仅要向大食国的哈里发求取天方教理学,还要将我们儒家的道理传播到巴格达和罗马!”

    啊?还要向哈里发和罗马教宗传播儒学?白思文也被武好古的宏大理想惊到了,西边现在光是十字教和天方教就已经打成一锅粥了,要是再加上一个西传的儒家大道,那得乱成什么样啊?

    “白员外,到时候你就是堂堂大宋的官人了!”

    看着白思文一张惊讶的面孔,武好古笑着忽悠道,“至少能保你个大使臣,若是西行归来,封个横行官是肯定的。那可是正经的横班,不是捐纳出身啊!

    你们泉州的天方教商人中,有谁能做到这等官职?到时候,你可就是泉州番商之首啦!”

    横行官,还是泉州番商之首?

    白思文顿时就是一阵心动。他信天方教不假,可他也是个儒生,还考过泉州的科举,自然是想做官的……别看横行官在开封府不算什么,到西军里面也有一大堆,可在泉州那就稀罕了,要是当上了,往后白家在泉州就算是高人一等了。

    “大官人,”白思文郑重地道,“这事儿小底做不了主,得去向我白家的家主请示则个。明年给您答复好吗?”

    “好啊。”武好古笑道,“机会难得,且莫错过。若是让别家抢了先,那就别家做泉州番商的行首了。”

    “一定,一定。”白思文连忙应道。心里却是好一阵盘算,大宋朝廷喜欢在番人跟前臭显摆是出名的,明明是个弱鸡,偏偏要冲天朝上国。而武好古又是个近幸小人,小人嘛,自然要阿谀奉承,搞个大使团去巴格达、罗马转一圈,再拉几个哈里发和基督教的使臣回来,不就是万国来朝了?

    呃,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

    对阿拉丁商会和泉州白家来说,无非就是放几条海船……哦,也不用放船,让大宋朝廷自己造船就行了,阿拉丁商会出点船头水手,就能把人拉去西面了。说不定还能顺道稍点丝绸、瓷器!

    而且,等商团,哦,是使团到了西面之后,巴格达的哈里发少不了还有赏赐——现在的哈里发虽然被突厥人的苏丹架空了,但是路子仿佛也和大宋官家差不多,都喜欢万国来朝,特有面子!

    如果阿拉丁商会拉来了大宋朝的使团,那简直能让这一代哈里发吹上一辈子了!白家那么大功劳,奖励个几船金银财宝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生意两头都能赚,可真是一本万利啊!

    看着白思文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武好古就知道自己的这个临时发挥的提议十有七八是能够成功的。

    不过和白思文想象的不一样,武好古搞这事儿并不是为了拍宋徽宗的马屁——他现在都是马屁王了,各种马屁多得拍都拍不过来,还用得着折腾这个?而且这个马屁花费高、时间久、见效慢,根本不经济啊。

    但是如果从迈向大航海这个层面来看,向西方派出使团是必须的,因为使团就是开辟西方航路和殖民开拓的先行者!

    现在的大宋虽然算不上保守封闭,但是对西方的了解并不多。南洋和西洋的航路又基本被阿拉伯人控制。宋朝的海商很难独自前往马六甲以西的海洋,更不用说前往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了。

    而这条东西方航路,又是如今这个时代最赚钱的海上航道,同时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通道。

    如果大宋要真正开启大航海的时代,就必须从这条航道,而不是驶往美洲新大陆的航道开始……武好古前世就是个画画的,美洲在哪儿倒是知道,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把船开过去。

    所以就只能从先有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而要拿下海上丝绸之路,就必须让官方和私人相配合,商人和博士(儒家传教士)合作,一起向外拓展。

    单纯依靠官方,就会像明朝的六下西洋一样,转了一圈什么都没落下。而官方如果不出头,那就宋朝海商就很难打破阿拉伯人在马六甲以西的垄断。

    同样的,如果只有商人往外走,儒家博士不跟进。那么定居海外的商人和他们的后裔就有可能被绿化。而且汉族商人没有儒家信仰和武装博士支撑,容易变成一盘散沙,成为土著和阿拉伯人欺负的对象!

    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商人走到哪里,儒家书院就应该开到哪里!书院开到哪里,官方的使馆就应该设到哪里。亦商亦盗的海商,一手五经一手宝剑的博士,代表大宋官家去忽悠人的使臣,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扩张效果。

    而现在,阿拉伯在南洋、西洋的开拓就是商人加阿訇的模式。相比之下,宋商少了儒生的支持,就不免落了下风了……现在想要扳回来,那就只有加上大宋的使团了。

    西行巴格达的使团,完全可以在半道上停留并且拜访沿途国家的君主,还可以取得在沿途港口城市设立儒家书院的官方许可。

    有了书院,汉人海商就有了组织,有了思想了,就能要求土著和天方教商人尊重儒家的信仰以及生活习惯,尊重儒学自由传播的权利了!

    武好古要建立的可不是一间间独立的书院,而是由大博士团和小博士团管辖领导的书院群,可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且也不是只有传播圣人大道的“五经博士”,还会有专门负责以德服人的武装博士。

    传播真理和开拓航海的办法都已经有了。钱嘛,现在有不少来钱的路子。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要怎么成立博士团呢?

    送走了白思文,武好古回到自己的市政所,坐在书桌后面,捻着眉心,开始思考这个难题了。

    要发起儒家博士团,就必须先有个响当当的儒家书院吧?教小孩子的六艺书院肯定不行——六艺书院可以培养武装博士,但是还不够资格发起博士团。

    而且,武好古自己也不是大儒,即便有了一个大书院,他也不够资格当书院山长和大博士团团长啊!

    看来还是得尽快扯上一张大儒的虎皮啊!要不然没有多少儒生来投靠,到时候派不出人手去参加西行使团啊。

    “官人,”白飞飞柔柔的声音这时在武好古耳边响了起来,“开封寄来的书信到了。”

    “哦。”武好古应了一声,“都有谁的?”

    “有家里的三封信。”白飞飞的脸皮也够厚的,她和武好古根本没名分,却一直称武好古为“官人”,还把开封武家称为“家里”。

    “一封是姐姐的,一封是老太爷的,还有一封是二哥儿的。”

    姐姐是潘巧莲,西门青现在去了海州,开封府的家里(指武好古的小家)是潘巧莲做主。老天爷是武诚之,二哥儿自然是武好文了。

    “先把二哥儿的信给我。”武好古吩咐道。

    白飞飞将一个信封递给了武好古,然后又对他说:“除了家里的三封信,米元晖、高师严、苏大郎、墨娘子,还有米癫都有信寄过来。”

    “米癫,米襄阳?”

    武好古这时已经大概看完了武好文的信,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就两件事,一是告诉武好古自己已经当上正字了;二是告诉武好古太后已经在七月初十撤帘归政了。

    武好古拆开潘巧莲寄来的书信时,又问:“米襄阳的信上所说何事?”

    “奴看一看。”白飞飞说着话就拆开了米芾寄来的信封,看了一会儿,就用惊喜的语气说道,“官人,好消息啊,东坡先生已经到了江南了,很快就能回到开封府了。”

 第415章 大儒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苏东坡到了江南了?可真快啊!”

    武好古看完了米芾的书信,低声嘀咕了一句。(全本小说网,https://。)

    他也没想到苏东坡走的那么快。历史上建中靖国元年才到江南的,然后就在常州染病(据说是痢疾)去世。

    现在他早了一年就到了常州,应该不会提前染上痢疾死在那里了吧?

    武好古连忙从白飞飞手中接过了米芾的信。米芾和苏东坡那是老哥们了,历史上苏东坡在常州病得快不行的时候,在东南六路发运司做官的米芾就常去探望。

    而米芾这几年,也和流落儋州的苏东坡保持书信往来。之前俏金娘南下儋州的时候还遵照武好古的指示,特意在涟水军停留,从米芾那里取了书信和一些淮南特产,一起带去了儋州。米芾还担心俏金娘一个女流在路上多有不便,还专门派了个米家的家将一路护送她前往。

    而这个护送俏金娘的米家家将在七月初回到了开封府(米芾现在是蔡河拨发运使,衙署在开封府),不仅带回了“一段苏东坡和俏金娘的佳话”,而且还带来了苏东坡的书信,以及苏东坡的近况。

    在儋州居住了近三年的苏东坡,身体状况并不是太好,一方面是因为上了年纪;一方面则是因为儋州的生活条件艰苦,气候炎热潮湿,让苏东坡很不适应。

    另外,苏东坡的三个儿子跟着一块儿倒霉,都贬居岭南,也让苏东坡非常郁闷。

    虽然苏东坡表面上装得非常淡然,读书、著述、诗文唱和,但是内心又岂能不苦?特别是苏东坡的三子苏过,明明满腹才学,却总是受苏东坡的连累,只在19岁时考过一次礼部试(落第),之后就因为是孝子,跟着老头子一路去了儋州,现在都28岁了,连考发解试的机会都没有。苏老头看着能不心酸吗?

    而俏金娘的到来,则给苏东坡在儋州的晚年生活添了几分色彩。而到了今年三月初,朝廷迁移苏东坡往海州安置的诏书到达儋州。随后苏家父子就从儋州启程,在俏金娘的陪同下开始北上。先是到了循州(也在广东)和两个儿子苏迈、苏迨还有弟弟苏辙一家汇合(苏辙被贬后安置在循州),然后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北上往海州而去。沿着海岸线走,先入闽,再入浙,六月初到了杭州。现在大概正往长江而去。

    在米芾这封书信的最后,还说了推荐武好古拜入苏门的事儿。推荐信已经着前往海州赴任的米友仁带着出京了,今年秋天就应该能交到苏东坡手中了。

    不过光是一封推荐信还是不足以显示武好古诚意,米芾希望武好古最好能亲自走一趟海州去拜师。

    “海州……”武好古放下手中的书信,自言自语地道,“他若能平安到了那里,拜师的事情总能成功的。

    只要能扯上苏门学士的虎皮,一个大书院总是能撑起来的。”

    ……

    元符三年八月,界河两岸已经是天高云淡,秋意正浓。

    古城扬州,则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秋风一起,意味着装满了产自中原的瓷器的海船可以顺风而下,驶往遥远的异国他乡了。而扬州此时则和海州并立,都是中国瓷器的出要输出港口。扬州城外的长江码头上,到处都是正在装运的各国海船。而扬州城内的运河码头上,从徐州和开封府驶来的纲船上,也大都载着精美的瓷器和各种来自中原还有北地的玩意儿。其中最让扬州城的读书人们感到新奇的,则是一本本《文曲星》月刊杂志。

    在扬州馆驿的一间上房内,摆放着一个温酒的红泥火炉,炉子上烫着一壶老酒,正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苏辙抿了一口老酒,手里捧着一本《文曲星》的创刊号,正在低声诵读一篇文章,正是今科探花纪忆的那篇万余字的“对策”文,还不时轻轻点头。

    这位名列唐宋八大家,还在元祐更化期间当过副相尚书右丞和门下侍郎的名臣今年已经61岁了,不过仍然有一副堂堂仪表,略显清癯,透出一股子久居人上的大臣气度,但也不失文人的风雅之气。

    “是篇好文吧?”

    一个长得和苏辙生得几分相似,却更消瘦,更苍老,虽然留了一部花白的大胡子,可是仍然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洒脱的老者突然开口。

    这位老者一身白色长衫,手中持着一把折扇,更显出了儒雅洒脱之色,只是眉宇间却透着一丝忧郁。

    不用说,这位看着比苏辙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