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服人”的大儒。

    在他的心目中,“剑不离身”应该是儒生的标准装扮。至少云台学宫的儒生,无论是“布道博士”还是“护道博士”,都应该学习击剑和射箭,后者更必须精通击剑、射箭、骑马等战斗技能,而且还需要掌握指挥和训练一部兵马(500…1000人)的方法。

    而对武好古本人来说,宝剑同样不能只是一件装饰品。所以武好古在界河商市时,就开始向林万成、林冲父子学习击剑之术了。

    所以他今天出门时的打扮,就是儒服长剑了。而跟着他的奥丽加也换上了一身窄袖男装,同样带着长剑。

 第436章 云台门徒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郁州岛,宿城港。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下午的时候,海州湾的天气忽然起了变化,海上刮来了大风,细雨也蒙蒙的下来了。一片风雨当中,一艘摇着船橹的渡船,摇摇晃晃地靠上了宿城港的码头。

    现在已经是冬季了,从海州湾出发顺风而行的商船,几乎都已扬帆远航去了。因此整个海湾空空如也,郁州岛上的宿城镇也跟着冷清起来。码头上只有一片冬日萧瑟的场景。码头仓房内外,都少有人走动。只有一些出海捕鱼归来的渔夫,将他们的捕获从小小的渔船上搬运下来。还有不多的几个从宿城镇上过来的鱼贩子在有一眼没一眼地看货,没显出什么购买的欲望。

    那栋临海而立,看上去有三四丈高的仙客居也无多少人气,所有的窗户都闭着。只有酒楼门口旗杆上的认旗随着海风,猎猎飘扬。

    就连海州湾中的海水,这时也泛出了肃杀的青黑色。

    不过现在靠上码头的这艘渡船上,却是出人意料的塞满了乘客,而且还不是海州这里最常见的客商,而是穿着儒服的读书人。

    “诸位客官,小心了,船靠码头了!”

    随着船老大的一声吆喝,小小的渡船“嘭”的一声,就撞上了码头。

    坐船坐的有些晕晕乎乎的范之文一个没站稳,整个身子向前一冲,连忙用手中的长剑船舱底部撑了一下,还是摇摇晃晃的几乎要跌倒。

    他身边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儒生伸手搀扶了他一把,才让范之文免于跌倒在船舱之内。

    “多谢这位兄台。”范之文站稳身体后,忙道了声谢,然后才看清那位搀扶他的仁兄。

    这人也是一个儒生,三十多岁,稍微有点肥胖,嘴角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看上去非常儒雅。他的身边还跟着个二十多岁的仆人,背着箱笼和包袱,还拄着一根木棒。

    看到这二位,范之文心下已经有点数目,这位仁兄一定和自己一样,是来郁州岛求学问道的。而且,此人多半有点身份家产,说不定还是官户出身。

    想到这里,范之文又是一礼:“在下郓州范之文,不知仁兄高姓大名。”

    “在下寿州吕好问。”中年胖儒笑答道,“范兄来云台山也是想拜入苏门的吧?”

    范之文来云台山当然是想拜入苏东坡门下了!如今大宋的学阀门派中,除了被当成儒门正宗的新学之外,最大的山头无疑就是苏门蜀学了。人家苏辙到底当过次相,苏轼又是粉丝无数的大才子,人气当然要盖过古板得要死的程颐了。

    而如今朝政是新旧间用,想来儒门正宗的位置也不会一直被新学独霸了。苏门的学问……可是行情看涨啊!

    所以苏东坡兄弟定居郁州岛的消息传开后,就有不少儒生想要来求学拜师了,其中就有上一次科举落地的范之文了。

    他原本有弃文修武去考个武进士的想法,可是习武的费用和难度,却让范之文有点望而却步了。

    现在大宋的武举除了对书生们没有多少难度的“兵法七书”和“兵法策问”之外,还有骑射和步射两科。本来骑射和步射没有多难,因为不要求中靶,只需要能拉开八九斗的步弓和七斗的骑弓——实际上就是练臂力,只要是年轻力壮的儒生,跟着乡村弓箭社的教头好好练上一两年,怎么都会了。

    不过从绍圣四年开始,难度突然加大,居然要求射箭中靶了——不是中靶心,而是中靶!

    呃,这宋朝考武进士的“武试”真的是一点都不难啊!武好古家里面西门青、罗汉婢和奥丽加这三个女人都随便能过的。

    可是对范之文来说,中靶,特别是骑在马上射箭中靶可就很困难了。因为武进士考试总不能找人来帮着牵马吧?

    理论上武进士是要带兵去和契丹人、西夏人作战的,应该弓马娴熟,哪有玩骑射的时候还让人来牵马的?哦,还是在马站立不动的情况下。

    所以这个骑在马背上,双手脱缰去开弓射箭,还是很考验双腿的控马能力的——哪怕不需要马跑动,难度也是不低的!因为射箭的时候,腰腿难免要跟着发力,胯下的战马(也许是走马)会感受到背上的人在活动,它们就难免跟着一起活动几下。或是走上几步,或是摇上几下。

    别的大动作是不会有的,给武举们骑的都是很乖的马儿,脾气暴躁的公马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要不然一场武进士考试下来非得弄死好些个……

    而对范之文而言,胯下的马儿一旦活动几下,他射出去的箭可就没一点准头了,说不定还会摔下来。

    要让马站稳不动,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骑术,可以不依靠缰绳,用双腿控马。这可就得有人教,还得刻苦练了。

    但是对于范之文这样的“大地主”家来说,要训练骑术可是很不容易的。要练骑术,至少得养上一匹好马吧?马都没有,怎么练?而且养得马也不能太差,毕竟考试的时候骑的是禁军提供的战马,不是江南两淮的兔儿马。

    一匹好马(当然不是肩高四尺七寸的一等战马了),怎么都要七八十缗吧?范老头半年的俸禄就没了。

    而且买了马还得会养,得雇个马伕吧?还得有上好的马料喂养吧?一匹马吃的比几口人都多啊!马伕加上喂马的开销,一年又得好几十缗。

    然后,还得请先生来教骑马射箭——这个本事寻常的马伕根本教不了,得去阳谷西门家请名师来教,一年没有几十缗的束脩能行吗?

    有了马、马伕和马师之后,还得有弓。好的弓也不便宜啊!而且还不能只有一张,得上一套,从小孩玩的软弓,到五斗弓、七斗弓、九斗弓,一点点加上去。

    此外,训练马术得有场地啊!如今的京东东路可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上哪儿找空地去?只能圈上几十亩良田给范之文练习了,这几十亩地的收入可就没了。

    最后,范之文和他的武术老师的伙食也得跟上去啊。天天豆腐青菜的,营养跟不上,怎么练得出力气?这可又是一笔开销。

    算来算去,范之文如果想在三年之内掌握“骑射”的本领,几百缗的投资怎么都省不了的。

    而且,并不是这几百缗钱拿出来,武进士就一定能到手的!因为最近有消息说,新上任的官家,也就是宋徽宗认为骑马射箭的时候,这个马应该是跑起来的。让马站着你干嘛不下马来射?下马换张步弓还射得远呢!

    如果要跑马射箭还要中靶……以范之文的底子,没有六年怎么可能练出来?这下费用可就要增加不少了,而且马也有生老病死,六年时间很有可能要换马,这可就又是一大笔钱啊。

    范家怎么可能承担这样的花销?

    顺便提一下,范之文练习骑射遇到的困难,其实也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汉民族在维持骑兵武装时遇到的死结。

    当汉民族的经济基础还停留在庄园经济的时代,拥有大庄园的士族门阀总归还养得起“骑士”。不仅是因为士族门阀比较有钱,还因为大庄园的自给自足能力超过小农和地主,能够维持自家的马场和马群,这样马就是资产而不是消费品了。

    譬如武好古现在就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马场和马群,还能够逐渐改良马种。而范之文这种级别的“大地主”,根本不可能维持马场、马群,就必须通过市场去购买马匹来维持自己的训练。而这份花销,又是绝大部分宋人无法承担的。

    范之文虽然能够支付这笔花销,但是算来算去,最后还是不舍得。就在那时,他听说了苏东坡在云台山办学收徒的消息,于是就起了拜入苏门的心思。

    他其实也不奢望拜苏东坡为师的,只要能拜一个苏门君子或是苏门学士,也就心满意足了。

    苏东坡门下出身,将来就算考不上进士,也容易混上个幕僚,说不定还能得个保举的官身。

    于是他就辞别了老父,带上自己祖传的黑云长剑往海州而来了。可一到海州,他才发现和他一个想法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不,和范之文同船而渡的都是仰慕苏东坡的士子。

    那么多竞争者……想要拜入苏门,恐怕也不容易啊!

    “舜徒兄,你可来过云台山?”

    在跟着那个胖儒生往宿城镇上而去的时候,范之文已经和人家混熟了。知道人家名叫吕好问,字舜徒,是寿州人士,还是个官宦子弟。是陪父亲从和州北返,途径徐州时听说苏东坡在云台山收徒,所以才来看看的。

    “来过啊,”吕好问笑呵呵地回答,“你跟着我走就是了。我们先去宿城镇上的客栈安顿……若是客栈满了也不要紧,去山里面的法起寺租个僧房就是了。安顿好了,再去苏门听课吧。”

    “可以听课?”范之文有些心虚地问。他是儒生不假,可是真正的大儒却根本无缘得见,所以不知道规矩。

    “怎么不能听?跟着我就行了。”吕好问可是世家子弟,高祖父是吕蒙正、曾祖父是吕夷简、祖父是吕公著,连续三代都当过宰相,什么大儒讲课他不能去听?

 第437章 云台门徒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范之文跟着寿州吕家的大才子吕好问往宿城镇而去的时候,他的冤家对头武好古也到了宿城镇上了,而且还非常招摇的成了一群来拜师的儒生们指指点点的对象了……

    因为他的装扮太不“儒生”了,而且身边还带着非常眨眼的“金毛女侠”。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一个儒生,应该是“别人带宝剑,我有笔如刀”的,可武好古却是剑不离身。这也就罢了,行走在外带把宝剑防身也正常的。可是身边还带着奥丽加这样的“金毛女侠”可就有点扎眼了!

    那么漂亮的金毛女婢,而且看着还是个会武艺的,没个两三千缗怎么买得下来?带着她出门,可就是赤果果的炫富了。而且这俩家伙还大摇大摆站在低矮的宿城镇城墙的南门城楼上看风景。也不知道守城的乡兵是怎么让他们上去的?该不是花了大钱买路上去的吧?

    恁般高调的炫富儒生,多半是海州这边某位大海商的子弟吧?

    “一定是个海商子弟,海商多野蛮不法,所以子弟多有习武斗狠者。”

    “多半如此,恁般漂亮还会武的金毛婢,也只有海商家里会养……”

    “一个海商子弟来郁州岛作甚?难道也想拜在东坡先生门下吗?”

    “兴许吧?本朝对商家子弟入仕的限制很松,大商子弟总能寻到路子参加科举的。”

    “商人子弟应举?他们考得上吗?”

    “可不能说他们考不上,今科省元纪忆之,还有进士第六的武望道,都是商家子弟啊。他们俩还都迎娶了宰相的孙女和女儿,将来或有荐跻两府的可能。”

    “唉,若是真有那么一日,只怕天下的不法商人就更难治了!”

    大家议论了一会儿,内容已经从对武好古的羡慕嫉妒恨转到对商人入仕的不满上去了。

    由于本朝太祖鼓励将门求富,因此连带着对商人的政策也比例朝宽松——也没法不宽松啊,开封将门都是做生意将门,保卫大宋皇帝的二十万禁军官兵也都在“兼营”工商。大宋官家还得靠他们保卫啊,没有他们,圣君赵佶晚上能睡得着吗?

    所以王安石主导的新政,在面对这伙奸商集团时,也只能用政策,而不是用屠刀以对。如果能用屠刀去对付开封府的工商将门和禁军,那么王安石还有什么必要出那么多“害人”的新政?直接抄家破门就是了,来钱多快啊,而且杀奸商那可是大快人心的……

    可惜,大宋朝至今都拿商人这个群体没有什么办法。而且还让不少商人子弟通过科举、保举和太学这三条路线踏入了官场。

    特别是熙宁以来官学大兴,给了集中在大都市的工商子弟更多的接受高水平应试教育的机会。所以这几年工商子弟高中进士的数量,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武好古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儒会那么遭人恨,他看到有那么多儒生跑来郁州岛是很开心的——他多机灵一人儿啊,自然知道这些人都是来拜师的。

    拜苏东坡是不可能的,苏东坡只收自己这样的大儒,他们这些儒生水平不够,最多拜个苏门学士,那就是自家的师侄了。很好啊!回头叫西门青多准备些红包,一人发他们一个。自己这个当师叔的还是应该收买一下人心的……

    武好古看着宿城小镇十字大街上闲逛的儒生,心情顿时大好起来。

    本来还担心没有人去传教布道,没想到云台学宫还没有开张,就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了。

    看来儒学大兴有望了!

    “主人,你看那边,来了一位真正的战士!”

    奥丽加突然兴奋地嚷嚷起来了,还抬手指着城门楼下面刚刚走进来的范之文,因为范之文背朝着武好古,所以武好古一时没认出来。

    “他是战士?何以见得?”武好古好奇地问。

    “他带着一把战场上用的长剑。”

    奥丽加到底是东罗马佣兵头子的女儿,一眼就看出范之文携带的黑云长剑相当不俗了。

    武好古和她随身带的宝剑装饰都很好,镶着宝石金玉,都挺贵的。可是长度不够,重量也太轻,剑身也偏软。这两把宝剑带着走江湖还行,装个样子就更合适了,可是却上不得战场。

    “长剑真的能上战场?”武好古问奥丽加,“你们罗马的战士不是都用短剑的吗?”

    “那是西帝国覆灭前,”奥丽加说,“现在罗马佣兵常用的是十字型的长剑。如果我能有一把这样的剑,一定能保证不让任何阴险的刺客伤害到您。”

    “阴险的刺客?”武好古笑了笑,“大宋这里没有那种刺客的,不过我还是可以给你一柄十字型长剑。”

    “好的,好的。”奥丽加兴奋地说,“主人,我会画出长剑的样子,只要让铁匠照着打造就行了。”

    武好古一摆手,笑道:“不必,我知道该怎么画……给你弄一把瓦雷利亚式样的长剑。”

    奥丽加歪着脑袋想了想,又问:“瓦雷利亚?是个地名吗?”

    “呃,是个传说中的西方国度……”

    武好古正和奥丽加胡扯的时候,城门楼下面带着长剑的范之文不知怎么转了个身,已经发现自家的对头也来了郁州岛了。

    “武好古!他怎么来了郁州岛?”范之文脱口而出,嚷了一声。

    和他一块儿的吕好问听到他的话,忙转过身,也看见站在城门楼上,腰里挎着宝剑,身边跟着金毛美女的武好古了。

    “他就是武好古?”

    “是啊!”范之文狠狠地说,“是个开封豪商……”

    吕好问听到了肯定的答复,就冲城门楼上喊了一嗓子,“城门楼上那位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