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给土地弥补吧!”武好古笑着,“给他们沧州的土地,一人给个1500亩吧……再让他们自备战马,自行训练子弟以继承兵役,再轮流入京服役。

    或许还可以从禁军和民间挑选善骑之士,一并安置沧州北部,给予相同待遇,使之世为御前骑士。这样一次投入虽然较多,但是可以保证将来数十上百年都有骑兵可用,还不需要为其养育战马。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这倒是个办法,”高俅点点头,“这不就是唐朝的‘番上’法吗?轮流入京,也就不必让家属随行,也省得给他们在开封府安排住处了。沧州那边土地低廉1500亩地有2000缗怎么都够了,1000家就是200万缗……花钱虽然不少,可要是真能维持1000骑兵,倒也不贵。”

    武好古笑了笑,“是啊,1000匹一等战马就得30万呢!”

 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回到开封府的第二天的午后,武好古才和高俅一块儿,在崇政殿中见到了已经做了快一年天子的圣君赵佶。/全本小说网/https://。/

    外面的天气很冷,正在下雪,崇政殿里面虽然生了暖炉,但是这座大殿毕竟年久失修,到处都在漏风,呆在里面一点儿都感觉不到暖和,甚至还能觉出一些阴冷潮湿,很不舒服。

    怪不得大宋的官家都比较短命,这座阴森森的皇宫,可真不大宜居啊……

    心里想着要早点把琼林宫这件正事儿给办好的武好古,将几张铅笔写生图双手递给了赵佶身边的大貂珰杨戬。

    “陛下,这位就是老奴和您说过的刘娘子……画得可真像啊,和真人一模一样。”

    “呵呵,”赵佶听了杨戬的话,淡淡笑了,“你也不看看那是谁画的?”

    “也是啊,画中第一人呢!”

    “唔,果然有些滋味。”赵佶这时又夸赞了一句,不过不是夸武好古的画,而是在夸画中的小美人。

    美人姓刘,小字艳娘。人如其名,娇艳如花,不仅五官近乎完美,肌肤也洁白细腻,犹如凝脂,而且身才也好得没话说,小小年纪,胸前就鼓鼓囊囊的,个头也高挑。在武好古认识的女人里面,能和这位刘艳娘比身材的,大约只有阎婆儿和女儿阎惜娇了。

    人家现在可是开封府第一艳妓了!

    不过这位刘艳娘却比阎惜娇多出了良家女子的清纯,艳丽之中,带着清新,还有那种开封市井人家的小家碧玉的气质,一双会说话的明眸放出来的,全是对如意郎君的期盼和依恋……

    这滋味,和阎家母女的那种豪放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不错,”赵佶笑着点点头,“且唤入宫中封个才人吧。”

    “喏。”杨戬满脸堆笑着应了一声。

    “陛下,”武好古这时又摸出一张礼单,交给杨戬递了上去,“臣在海州听闻太后有樣,便寻了些高丽人参,辽东海参,长白山的猴头(猴头菇)、熊掌、雪蛤油,带来献给太后她老人家。”

    其实武好古在海州的时候不知道向老太太一病不起了,他是昨天才听说的。不过反应还是非常及时的,马上让人从海州、界河送来的药材和补品中选出一些上品献入宫中。

    “难得大郎如此有心。”赵佶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他虽然轻佻,可是对后妈向老太太还是非常孝敬的。

    “陛下,太后生病大概是因为皇城老旧潮湿,不宜老年人居住的原因。”高俅插话说,“奉上补品只能治标,想要让太后长命百岁,还得为太后盖一座宜居的园子。”

    大孝子赵佶又点点头,“此事须得抓紧了……大郎,你说呢?”

    “陛下,”武好古说,“请将此事交给高宫司负责,下官自会全力配合,保证不花费多少,便可建成琼林离宫。”

    会盖园子不是本事,会不花钱盖个园子那才是真本事!

    赵佶这下终于满意了,他想了想又道:“其实宫中的封桩库颇有积蓄,只是不便动用罢了。”

    现在掌权的不是蔡京那个奸贼,无论是韩忠彦还是曾布,在拦着皇帝不让乱花钱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臣有办法筹钱,”武好古道,“请陛下放心。只是臣和高宫司都不懂营造,要尽快建成琼林宫,还需请李将作夺情出山。”

    李将作就是李诫,《营造法式》的作者,大建筑师。

    赵佶当然知道李诫的本事,马上应允道:“待琼林宫开建,便让他夺情。”

    “另外,臣还建议设立园林司,全权负责琼林宫及其周边区域的营建工程。”

    “可以……”赵佶顿了顿,“可以让高大郎来做知园林司事。”

    他早就知道武好古的琼林宫计划了——武好古要给赵佶建造的可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宫殿,而是一座“新城”。他可是非常热衷于“造城”的,界河商市一个,天涯小镇一个,云台学宫实际上也是一座学城,在开封府他也想建造一座琼林新城。

    琼林新城当然不会有开封府城那么大了,有六七个平方公里就足够了。

    其中的核心当然是琼林宫;其次是辟雍厢,就是包括国子学、太学、武学、小学、翰林学堂(教书画医学天文)、开封府学在内的学校区;再次则是使馆区,原本位于开封府城内的使馆,全都要迁往琼林新城;第四则是居住和商业区,琼林宫中也会设立两府衙署和大量的学校以及军营,所以就得留出盖民居、官居和商店酒楼等各种消费场所的地盘——那可都是能卖出大价钱的学区房啊!

    另外,武好古还计划在琼林新城西面修建“殿前武士”的兵营、马场、训练场(同时也归武学生使用)。

    在武好古的设想中,“殿前武士”不是开封府的常住居民,他们户均在沧州北部拥有将近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建立庄园,半耕半牧,只需要轮番入京服役即可。

    如果最后能有1000家殿前武士定居在沧州北部,那么开封府琼林新城外的军营里面也就常年居住500名武士和最多1500名随从以及一些随行的家眷。还有大约1000匹战马和1500匹驮马、走马,也会饲养在营区的马场里面。

    有了这些“殿前武士”,将来若是有什么万一,被女真人打到开封府城外了,赵佶和赵桓这对父子总还有突围逃跑或是坚守琼林城的可能……

    当然了,武好古力推的殿前武士也不是完全为了圣君赵佶。因为番上服役的殿前武士仅仅是殿前武士这个集群的一部分,剩下的500名殿前武士,以及他们的子弟都在沧州的庄园里呆着。武好古开在界河商市的六艺书院和云台学宫分校,都很容易吸收他们入学,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培养成武装博士团的一员。

    实际上,那些殿前武士家族是用来“生产”武士(骑士)的!

    “只是这园林司之事,”赵佶这时皱起了眉头,“该由谁来提出?”

    赵佶现在还是圣君,朝中也没有“丰亨豫大”的蔡相公,所以他要给自己建个离宫是不大方便的,自己也不能提出。

    武好古奏道:“陛下,臣可以去安排则个,保管不会坏了陛下的清誉。”

    赵佶点点头说:“如此甚好。”

    ……

    “大郎,如今北面之事,你如何看待?”

    正事儿已经说好了,圣君赵佶又问起了和辽国、高丽国的关系。

    大宋和辽国、高丽的关系本来轮不到武好古这个幸近来说,但是这两年他一直参与对辽谍报活动,对辽国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陛下,”武好古说,“您以为大宋如今可以同辽国开衅吗?”

    “自是不能的。”

    “那将来若有一日,辽国内乱大起,阻卜、女真、渤海皆反,我朝应该趁机恢复燕云吗?”

    “自是应该的。”

    武好古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上策就是在不能开衅的时候结兄弟之盟,在辽国大乱的时候阴图燕云。”

    这个……仿佛有点不讲义气啊!

    “大郎,”赵佶眉头深皱,“你是说先结欢好,在辽国有难时悍然背盟吗?”

    “陛下,”武好古又奏道,“并不一定要背盟,契丹若能据有草原林海之地,压制阻卜、女真之蛮夷,我朝自有长久安泰,一年50万岁币也是值得的。若契丹不能据有草原林海,那我朝和契丹应该共守燕山防线,以阻挡北方蛮夷南下。到那时我朝可以让契丹余部称臣以换取援助,这样就可以养契丹以御胡虏了。”

    “若契丹不肯呢?”赵佶又问。

    武好古笑道:“陛下何不以耶律延禧为兄弟?大难临头之时,耶律延禧又如何能拒绝兄弟的相助呢?若契丹无力平复大难,退居燕山之地,又如何会拒绝调整双方的关系呢?”

    武好古的复燕路线,其实是将契丹当成了盟友而非敌人,同时也认定契丹不可复兴。如果宋朝给予契丹人财政和军事援助,让他们去和女真人、阻卜人打消耗战,无论能支撑多久,总归消耗了女真、阻卜的元气。同时契丹人的元气也会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到那时依附大宋这个兄弟之邦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高丽国呢?”赵佶又问,“高丽准备和女真开战,我们应该援助谁?”

    武好古道:“陛下既然要和契丹做兄弟,何不询问契丹国使的意见?在高丽和女真之战的问题上,大宋和契丹并不是对手,因为要开战的是高丽人和女真人啊!”

    “大郎,你的意思是我们和契丹人都做渔翁,让高丽国和女真人斗个你死我活?”

    武好古笑道:“让他们斗吧,我们顺便也看看谁才是真正强悍的蛮夷,好心中有数。

    另外,海州东南千里之外有海岛小国耽罗王国,世为高丽藩属。若是高丽和女真两败俱伤,或可令其向我大宋纳贡称臣。耽罗王国距离日本仅仅五百里,若归属我朝,那日本臣服之日也就不远了。”

 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

    (全本小说网,HTTPS://。)

    从皇城出来,武好古没有马上回府,而是直奔首相韩忠彦的府邸而去。//全本小说网,HTTPS://。)//

    韩忠彦现在可是他弟弟武好文的老丈人!而且韩忠彦这个“无党君子”的路线,对武好古这个吏商是比较有利的。虽然相州韩家在韩琦那一辈也是不好说话的文官士大夫,但是到了韩忠彦这一辈,已经变成了开封府勋贵集团的一员了。

    另外,韩家还有另外一项其他勋贵没有的特权,就是世镇相州!知相州事一职,已经在韩家人手中传了三代了,在历史上能传四代。虽然韩家在相州并不是真正的诸侯,和世镇府州的折家不能相比。但是相州韩家的屁股,是不可能坐在开封勋贵豪商集团的对面的!对于“地方自治”,相州韩家也不可能反对。要不然宰完界河商市,就该轮到相州韩家挨刀了……

    因此双方现在既有共同的立场,又有了共同的利益,而且还是亲戚,有什么理由不互相提携呢?

    如果把韩忠彦这个宰相换成张商英或是蔡京,对武好古可没有一文钱的好处。

    所以知道韩忠彦的相位岌岌可危的武好古,现在可是很替他弟弟的老丈人担心的!

    而决定相位归属的关键,据武好古所知也不是圣君赵佶的好恶。赵佶其实是亲旧党的,向太后是旧党、王诜是旧党、米芾其实也是旧党、高俅同样是旧党,出入他潜邸的人物,几乎就没有“新”的。只有一个属于新党的墙头草蔡京和他比较友好。

    可是在历史上,赵佶最后还是走上了“绍述”的路线。究其原因,无非还是“功业”二字。

    旧党君子如果成为赵佶建功立业的绊脚石,那么被打压抛弃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要保住韩忠彦,那么妥善处理好“殿前武士”、“高丽…女真战争”和“琼林宫建设”这三件大事就非常重要了。

    韩忠彦回到府邸的时候,也有点头昏脑胀。今天上朝的时候,赵佶又问了兵学司和处分章惇的事情。

    看官家的态度,仿佛恨极了章惇和章惇一手推出的枢密院兵学司。看来章惇根本到了不了知越州事的任上就该被贬了,而枢密院兵学司也得关门大吉。

    这仿佛意味着旧党,不,应该是无党君子的大获全胜。可是为什么自家这个君子首相还是个光杆呢?官家到底是什么心思?难道真要走上绍述的老路去?

    老丞相正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的儿子,荫了个武官,还在守选之中韩滂快步走进了书房。

    “阿爹,”韩滂行了一礼。

    “十郎,见过德翁了?”韩忠彦低声发问。

    德翁是左正言任伯雨的字号,左正言是门下省的属官,和右正言一起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是所谓的“言官谏臣”。而是宋朝的宰执一般都要和言官谏臣保持距离,以免落下一个“结交台谏”的口实。

    不过“言官谏臣”却又是朝廷党争的有力打手,谁掌握了台谏,谁就拥有了党争的主动权,可以发起进攻。

    现在新党虽然遍布朝廷,仍然掌握了主要的衙署。但是台谏却落在了旧党手中,谏官陈瓘、任伯雨,御史丰稷、陈师锡、龚夬等人,几乎都是旧党方面人物——这样的情况当然是向太后和赵佶故意安排出来的……

    可是“拥有”台谏的旧党现在的攻击却显得非常无力,一个章惇打了九个月才下台,蔡京、蔡卞、张商英这些章惇的党羽打击起来也不是很给力,没有什么太大的罪名可以按上去……毕竟来年的年号是靖中建国,和稀泥才是主基调,台谏也不能弹劾得太凶吧?

    至于在拥立赵佶的问题上力挺向太后的曾布,还有章惇当政时就不大吃香的李清臣和赵挺之这两位新党大佬,到现在都没有受到什么攻击。

    党争要这么争下去,恐怕对旧党相当不利啊!

    所以韩忠彦这些日子就加紧联络台谏,和他们商量对策。不过他这个宰相不好出面,于是就让十子韩滂去和任伯雨密会。

    “阿爹,任德翁的意思是弹劾章惇一个私蓄精兵,图谋不轨的罪名。”

    “图谋不轨?这事儿怎么弹劾?有何证据?”韩忠彦问。“枢密院兵学司的兵学甚至都不在开封府界,而且当时的知枢密院事毕竟是曾布啊,他这不是指曾布和章惇一起图谋不轨吗?”

    现在新党有点散,曾布、李清臣、赵挺之、安焘都冷眼看着旧党的台谏收拾章惇和章惇的人。若是旧党集中火力轰枢密院兵学司,那么新党重臣就要抱团反击了,到时候朝堂上就见天吵架吧。

    而且枢密院兵学司的那些小将主要是从西军选出来的,要把他们打成章惇的私兵,就难免波及到西军……要是把西军斗垮了,宋朝等于解除武装。

    官家还要当圣君呢,能答应这事儿?

    而且,那么大的事情不能瞎说啊,得有真凭实据才行。

    “任德翁的意思是把慕容忘忧逮进御史台狱!”

    “乱弹琴!”韩忠彦脑袋摇得跟个波浪鼓似的,“人家千里来投,还全心全意帮着我们出谋划策,还帮助练兵育将,我们却把人家逮进御史台狱去……”

    “阿爹,任德翁认为慕容忘忧是辽国权贵出身,不知道大宋文官相斗的规矩,很有可能会……会铤而走险,到时候就做实了!”

    “这个任德翁……”韩忠彦眼睛一瞪,“他忌恶如仇也不能这样啊!真逼反了那个慕容忘忧,这就是一场没来由的兵祸!而且就河北禁军那些吃干饭的,要是打不过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