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是转交给高丽国!”武好古笑道,“我朝只要燕云十六州便满足了。”

    话虽这么说,武好古心里面却在盘算着有什么办法能让女真人越过千里长城南下高丽国吗?若是完颜阿骨打能入主开京,或许就不会对大宋的花花江山起什么坏心思了……

    想了一会儿,武好古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便笑着对吴延宠说:“州牧,今日先在某这里用餐,吃完了一块儿去云台学宫,下午家师要将填词的技巧,有兴趣一块儿听听,晚上我再做东,在博士团大楼四层观景台吃饭,家师也会到场的。

    三天后,我就要和家师一同入朝了,州牧是不是随某一起走一遭?”

    “如此甚好!”吴延宠笑着,“本官还带来了国书,正要去开封上呈给大宋官家。”

 第577章 论道 七

    (全本小说网,HTTPS://。)

    “论道的题目,自然和天理有关了。(全本小说网,https://。)”

    程颐在国子监大堂上,仍然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儿。被后世的儒生们顶礼膜拜的伊川先生,此时已经七十岁了,虽热气力衰竭,脸色也不好看,但是那份饱学鸿儒的气质,却是丝毫也不曾减弱。别说武好古这样的后进晚辈比不了,就连现在国子监祭酒周常和国子监司业刘逵,也不能与之相比。

    相较下来,代表苏东坡和武好古前来国子监的太常少卿张耒和礼部郎中晁补之就显得放松了许多,两人靠着椅背,都是一脸淡定的微笑。

    他们和苏东坡、苏辙都有书信往来,自然知道这一次论道其实是旧党的大反扑!

    一旦得手,二苏先生都是要拜相的!而他们这些苏门学士,自然也要苦尽甘来了。

    不过面子上两人都尽可能显得低调,毕竟现在还是新党势大啊!

    张耒笑道:“不如就取《礼记》上的哀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和孔子对曰:‘贵其不己。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己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为题吧。”

    晁补之则道:“也可以用《论语》上的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为题。”

    苏东坡的两个弟子当然都研究过《实践证道试论》一书了,所以他们出的题目都是“天道”而非天理,其实就是顺着老子、孔子的天道思想发挥——武好古提出的实证主义,正好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国子监祭酒周常的脸色有些阴沉,他当然是新党新学的成员,当然知道程颐和苏东坡都不是好相与的角色——这样的人,就该撵去儋州,不让入京!

    现在居然要在国子监堂而皇之的论道……

    国子监司业刘逵轻轻叹着:“伊川先生觉得怎么样?若是没有异议,就用这两题吧。”

    他知道现在的风潮是自家的老岳父吕嘉问鼓动起来的——吕嘉问的宝贝儿子因为两党斗争成了牺牲品,所以巴不得新旧两党狗咬狗,都咬死了才好!

    可是真的咬起来,谁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万一新党新学真的倒了……

    “这两题老夫都觉得不好,不如取《孟子。尽心》中的‘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和‘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为题吧。”程颐当然不会由着苏东坡的弟子出题,马上就拿出了孟子的“天人合一”说。

    他的理学其实就是在“天人合一”理论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事实上,在孔子“求道”、“求闻道”之后,儒家等于提出了“什么是天道”的问题,而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亚圣,自然就要试着解答孔子的问题了。

    “天人合一”就是孟子的答案,而后世的理学则是孟子这一思想的终极发展。

    而“天人合一”之论,又可以直指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了。

    另外,相比孔子的思想,孟子则更加重视“民”,同时也想要约束“君”,所以才有“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的理论。而孟子的“天人合一”理论,也是用来约束人和君的。

    所以王安石的三不畏完全是对孟子天人合一思想和民贵君轻思想的否定!

    周常和刘逵是什么人?当然知道程颐这位大儒再打什么如意算盘!其实程颐他们是不怕的,今年都七十岁了,而且提出的理论奇奇怪怪,也不是儒家的正统。真正让他们担心的还是苏东坡和武好古这对师徒,特别是后者……

    ……

    “国子监论道的题目有了?”

    在刘逵走进曾布的书房后,正埋头在一堆文稿中的曾相公抬起头,借着昏暗的灯光,看着大晚上赶过来的访客。

    “有了四题,”刘逵苦笑着,“两题是孔子的天道,两题是孟子的天人合一……相公,这程颐还不死心啊!”

    “不死心就对了!”曾布语调冷冷的,“建中靖国虽有二年,可是元佑党人又如何肯死心?”

    “可是……”刘逵道,“万一论道伤及了王荆公的新学,咱们该怎么办啊?”

    苏东坡一来,论道就已经失去了控制!会论出什么结果,周常和刘逵都不知道了。

    “知道了。”曾布道,“公路,你且回吧,论道的事情我自有办法应付。”

    “那下官就告退了。”刘逵是悄悄赶来的,不方便久留,行了一礼之后,就飘然而退了。

    “子宣,事情不好办啊!”

    刘逵这边刚走,蔡京的声音就从一扇屏风后面传来了。接着就看见一身便服的太府寺卿从屏风后面慢悠悠绕了出来。

    蔡京和曾布素来不合,便是私下里也很少往来,今日也不怎么,蔡京居然趁着夜色,微服来访了。

    “元长,”曾布瞧着他,“你最清楚官家的心思……官家到底是支持谁的?”

    蔡京笑着:“子宣,官家的心思你还不清楚?自是支持刘皇后的。”

    “元长……”曾布拧着眉毛,“都甚时候了?你还说这样的话,而且这话也不能乱说,万一给御史听见,你我都得倒霉。”

    蔡京连连摇头,“论起体察上意,子宣你还是差了一点啊!”

    “怎么说?”曾布当然察觉出一些不寻常了。官家和刘皇后有一腿的事情他也能猜到——这也没什么,人言不足畏嘛!郎才女貌,两情相悦,有什么不可以的?所以曾布也没当回事儿,可是让刘皇后当刘太后这个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蔡京道:“我等的根基不在新学,而在替官家做事……而官家眼下想做的事情,就是立刘皇后当太后!”

    “甚?”曾布看着蔡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立刘皇后当太后!”蔡京又重复了一遍。

    “可是,可是……刘皇后是皇嫂啊!”曾布不敢相信,“怎么可以当太后?而且太后比皇后大啊!”

    太后比皇后大,而现任皇后比先皇皇后大。也就是说,现在后宫第一的是王皇后,然后才是刘皇后。如果刘皇后成为太后,那么王皇后就会变成后宫第二了。

    “王,王皇后是有儿子的!”曾布看着蔡京。

    王皇后的儿子就是未来的钦宗皇帝,现在叫赵亶,封了京兆郡王,今年两岁……听说没生过病,翰林医官都不认识他!估计是随了他爹,茁壮成长是没有问题的。

    谁要是现在帮着宋徽宗把刘皇后变成了刘太后,将来赵亶上了台,那还不得狠狠报复?哪怕是死了,子孙说不定都跟着倒霉。

    至于刘太后,再怎么也是太后了,总不能和官家生个儿子出来吧?

    而且,万一官家在太子成年前就驾崩了,王皇后和刘太后她们谁来临朝听政?

    蔡京苦苦一笑道:“相公,官家的意思我已经说了,该怎么办,您自己看着办吧。”

    ……

    “老师,您真的想当宰相?”

    武好古在南下开封府的官船上(因为苏东坡跟着,武好古就不方便快马加鞭了),终于问出了憋了很久的问题了。

    “怎么啦?”苏东坡眄视着武好古,“你觉得为师没有资格宣麻拜相?”

    “有资格!”武好古顿了顿,“而且也能当上,只要……”

    “说吧,”苏东坡道,“有话就说吧!”

    “只要老师能支持刘皇后当太后!”武好古也掀开了底牌,他现在已经和新党对上了。

    光靠韩忠彦和蔡京是不足以自保了,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苏党和蔡党并驾齐驱。

    而要让苏东坡宣麻拜相,光靠论道是不够的,还得要苏东坡阿谀献媚。眼下正好就有个阿谀献媚的机会,便是支持刘皇后上位当太后了。

    苏东坡只要在这件事上让宋徽宗满意,拜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大郎,你再说一遍。”苏东坡扭过头注视着武好古。

    “只要老师能支持刘皇后当太后!”

    “刘皇宫……先帝的刘皇后?”

    武好古苦笑着点了点头。

    “这这这……”苏东坡惊讶地说不出话了,“大郎,你和为师说笑吧?刘皇后是陛下的嫂嫂啊!”

    “长嫂如母嘛!”

    “是如母?还是收继婚?”

    收继婚!这话也敢说……

    “老师,”武好古低声道,“此事的确不妥,所以拖到现在还没有办成。不过官家的决心以下,如果老师肯支持,拜相是没有问题的。”

    “可,可是皇后有儿子啊!”苏东坡摇摇头,一脸的惶恐。

    要是王皇后没有生出儿子,这事儿也就是难看一点,为了当宰相为国家做事,也就干了。可是现在王皇后有儿子,而刘皇后又不能合法生育了……要是官家有个什么万一,那是刘太后临朝还是王太后临朝?两个女人可别在皇宫里面打起来!

    对于老师的惶恐,武好古也只能以无奈的苦笑应之了。如今的这位官家不就是“轻佻”吗?荒唐的事情现在才开始呢,如果苏东坡真的做了相公,将来不知道有多少荒唐要去应付。

 第578章 论道 八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和苏东坡、侯仲良、吴延宠等人联袂入京的时候已经是初夏时节了。(全本小说网,https://。)开封府初夏的天气就像张小孩脸,说变就变,官船抵达开封府西北接官码头的时候还是好端端的,可没过多久,就已是阴云四合。一声霹雳接着一声霹雳,待到武好古和苏东坡还有一同入京的吴延宠避到码头边的亭阁中的时候,一场暴雨就倾盆而下了。

    亭阁之中还挤着不少来码头迎接苏东坡和高丽国使臣的官员,大多是旧党一派的,有韩忠彦的弟弟驸马都尉,瀛海军节度官查留后韩嘉彦,有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枢密院都承旨王诜,还有武好古的大舅哥潘孝庵,好兄弟高俅,还有勾当往来国信所的童贯,以及苏东坡的两个弟子张耒和晁补之。

    人并不是很多,也不都是为了武好古和苏东坡而来,其中韩嘉彦和童贯是来迎接高丽国使臣吴延宠的。剩下的几位,才是为武好古和苏东坡而来。

    就在几个上了年纪的人物互相寒暄闲聊的时候,潘孝庵和高俅则趁机把武好古从亭阁中拉出来,钻进了边上一座临时搭起了的茅草棚子里面。

    “大郎,先给你道喜了,喜得贵子!”潘孝庵先向武好古道了一喜,“半个月前收到十八的书信,你的那个奥娘子生了,母子平安。”

    “十八姐怎么样?”武好古没有多问奥丽加的情况,“筋肉美人”的身子骨跟头母牛差不多,生个孩子还不容易?真正有点不放心的还是潘巧莲。

    “也挺好的,”潘孝庵道,“信上叫你别担心。”

    “都是叫伊川先生闹得,否则这会儿就能在海州陪着十八姐了……”武好古摇摇头,颇是无奈,“开封府这边怎么样?是不是闹得沸沸扬扬了?”

    “怎么说呢?”潘孝庵皱眉一想,“论道的事情一出来,新党新学就抱团了。”

    高俅叹了口气,插话道:“他们毕竟势大,过去散成一堆还好对付,现在拧成一股绳了……韩相公日子不好过,天天都要舌战**。”

    “这次如果能让二苏先生回朝就好了,否则那帮人就更嚣张了。”

    新党新学因为这一次的论道而抱团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他们是裁判,可是谁都知道,程颐和苏东坡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两位先生都是君子,只怕不合官家的心思。”武好古望着亭外如瀑的暴雨和蔽日的乌云,“而且新学的根基深厚,也不是一次论道就可以扳倒的。

    另外,就怕伊川先生和家师说顺了嘴,扯到儒皮法骨的问题上去。一个谤君的罪名压下来,他们二位可承受不住。”

    这个问题,武好古在路上已经和苏东坡反复研究过了。用“实证主义”批新学没有问题,但必须就事论事,新党干得烂事儿不少,一件件拿出来批斗也没什么。但千万不要去扯理论,去挖新政新法的根子,去扯什么民贵君轻……没有那位官家会喜欢这个调调的。

    而且新党新政的根子,其实就是大宋朝的官家们的意思,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踩地雷的。

    如果不是苏东坡非得要掺和,武好古多半会带着自己的金牌状师团上场论道——每一句话,可都是呈堂证供啊!

    武好古偏头看着潘孝庵和高俅,颇有些无奈地一笑:“且不论这些了,多日不见,今天总要把酒尽欢,不如叫白飞飞和阎惜惜都来吧。”

    “今日只怕无这等福分了,”高俅笑道,“官家知道你今日到达,叫我们两个接你去琼林宫一聚。”

    “已经叫琼林宫了?”武好古展颜笑道,“进度不慢吧?钱可够花吗?从界河商市运来的木料还好用吧?”

    和论道相比,琼林宫才是正事儿!只要武好古能为宋徽宗找钱修园子,哪怕苏东坡被贬了官,新党新学那帮人也动不了武好古!

    “钱够进度自然不慢了,”潘孝庵道,“都亭驿那块地皮搞到二百万,同文馆的地卖了九十万,云雾茶的生意又赚了二三十万,都贴补进去,有三百万出头可用,暂时还够支应。

    不过官家的心大,修完琼林宫后还想把延福宫翻新则个,怕是很快就要花到上千万了……”

    “花就花吧,”武好古笑着,“官家若是不会花钱,还要我等作甚?

    别说是上千万,就是上万万,开封府的地皮上也能出来。”

    “地皮卖完了怎么办?”潘孝庵问。

    武好古道:“那就得未雨绸缪了……现在界河商市和海州天涯镇搞得都不错,将来多半会变成来钱的新路子。

    其实官家喜欢花钱也不是过失,只要咱们这些当臣子的生财有道,官家又能信人,且肯放权就行了。”

    他说的是真心话,宋徽宗在他看来并不太坏,虽然爱乱花钱,但并不是小心眼,性子又疏阔,还是挺好糊弄的。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好下场,主要还是没有自己这样的忠良辅佐。

    一场暴雨下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武好古趁着天色放晴,就将苏东坡送去了自家的梨花别院赞助。安顿好了之后,他方才带着周云清,辞别了苏东坡,骑马去了还没有完全建好的琼林宫。

    琼林宫是在琼林苑和金明池的基础上修建的园林式离宫。原来的琼林苑和金明池现在已经被一道红墙给圈了起来,红墙是用黄四郎无意间发明的红砖修葺的,粘合红砖的材料则是“界河泥灰”,就是武好古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