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之前武松已经确认西贼不敢出营应战,所以他在大队向前扑击前就调整了队列。

    十八个营被分成了三列,每一列都是并排的六个营。但是每个营下面所辖的队都进行了调整,最前列的六个营都下辖了刀盾手,第二列的六个营则是由弓箭手组成的,第三列才是长枪兵。

    所以首先踏入西夏军弓箭打击范围的,就是18个刀盾队,总共2880名刀盾兵,每一队都是一个单独的刀盾阵,排出十乘十六的密集长方队形,冒着雨点般落下的利箭前进。走在队伍前排的刀盾手都用盾牌遮护在身前,抵御从正面飞来的箭镞。后面十一排的刀盾手则把手中的圆盾高举过头,遮挡从空中落下的羽箭。乍一看还有点罗马盾阵的样子。不过宋军使用的是体积较小的圆盾,循着小盾长剑(刀)的路线,只能遮护住要害,不可能对弓箭“免疫”。但是他们都披着全套的扎甲,再加上盾牌遮护要害,基本可以无视弓箭了。

    就在18个刀盾队顶着西贼的雨点一般射下来的箭镞猛冲的时候,刀盾队后面跟着的18个弓箭队则全部组成四列横阵,跟随着前方的刀盾队,踏入了西夏军弓箭的射程之内。随后停止前进,开始向着西夏军的营地抛射羽箭。而跟在最后的是18个长枪队,他们则以四列纵队,从18个弓箭队横阵间的空隙穿过,继续向前。

    宋军的弓箭手和长枪手的活动,西贼那边并没有人注意到,哪怕从空中落下的一波波箭雨,也因为没啥准头让人忽视了(宋军弓箭手根本看不见目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18个不断逼近的,朦朦胧胧的方阵给死死吸引住了。

    虽然看不清朦胧中的方阵到底是由什么样的战士组成的,但是谁都知道他们是来肉搏的!

    整整18个肉搏方阵啊!得有多少想要玩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壮士?别说是没怎么打过仗的负赡兵和撞令郎了,就是上过沙场的卫戍军将士,也都心惊肉跳起来——那18个肉搏方阵看上去都很大啊,怎么都得有两三千人吧?而且箭镞射过去也没啥用,多半都是批铁甲的!

    一下子看到两三千披甲的刀盾兵或者是长枪兵啊!能不害怕吗?要知道西夏这边,因为战线过长,长达三十里,而总兵力也不过八万人,所以平均到每一里上,兵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扣除护卫乾顺的六直军和铁鹞子以及一部分看守物资、马匹和营地另外三个面的负赡兵之外。被乾顺用于正面三十里防线的就是5000卫戍军,6000撞令郎和不到30000负赡军,总共40000人上下。平均一里防线上就是一千三百多人。

    而武松所指挥的18营战兵所展开的正面还不到三里。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正面上,抵抗18个宋军战兵营的,只有4000上下的西夏军士,其中大部分还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撞令郎和负赡兵,如何抵挡得住两三千宋军甲士的冲击!?

    看到黑压压的宋军军阵压了上来,负责指挥防御几个西夏的指挥使一边派人去向乾顺所在的中军求救,一边大声喝令射了不知多少利箭,现在个个都手臂酸软的撞令郎和负赡兵拿钱刀矛向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宋军推倒栅栏和胸墙!

    一根根木枪从稀疏的木栅栏后伸出,架在了松软的沙堆上,还有一些弓箭手仍然在拼命发射羽箭。党项国族出身的卫戍军官兵已经在撞令郎和负赡兵列好了督战的横队。人人刀矛在手,皮甲在身!

    不知道过了多久,冲在最前面的刀盾方阵,已经猛然撞上了栅栏、胸墙还有只有寥寥几根的木枪。

    “杀敌!杀敌……”

    宋军甲士们狂呼怒号着,用足全部的力量,先是猛地一撞,然后就是用力推挤。不是一个人在推,而是一群人一起用力。如果西夏军营修建了坚固的营墙,这样的撞击和推挤或许没有什么用处。

    可是草草修建起来的栅栏和营墙却太过单薄,一撞一推一挤之下,就纷纷向内翻倒!

 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九

    (全本小说网,HTTPS://。)

    “被,被突破了?怎么可能!?”

    “陛下,宋狗一定集中了主力,想从俺们的左翼突破!”

    “陛下,赶紧派出铁鹞子和步跋子吧!”

    乾顺的御帐这个时候已经得知了左翼被突破的坏消息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被突破并不让人意外,可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营寨的左翼就被破,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

    倒不是西夏军营寨有多么坚固,而是宋军历来没有太强的攻击力——宋军应该是善守不善攻,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形成突破?

    而且现在还不是列阵野战,而是西夏方面坚守营寨,宋军在攻坚啊!哪怕西夏军的营寨防御非常薄弱,但毕竟还是有工事可以倚仗的。怎么可能转眼的功夫,就让宋军给突破了?

    “陛下,宋军一定投入了他们的三直禁军!”萧合达这时就守在乾顺的御帐之内,他建议道,“三直禁军乃是从几十万宋国禁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人人都身备三仗,悍勇异常,不可等闲视之啊!”

    乾顺点了点头,“那就派出四队铁鹞子和6000步跋子去增援左翼!”

    西夏兀卒手中可存了不少预备队呢!所以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并且派出了足够数量的援兵——四队铁鹞子共1200铁骑,6000步跋子虽然不是横山来的(横山步跋子和铁鹞子齐名,但是现在横山已经归了大宋),但也都是披甲执锐的精兵,应该可以抵挡住宋国的三直精锐。

    7200援兵才开走没多久,坏消息又一次传到了乾顺的御帐之中。

    这一次被突破的大营的右翼!

    情况也差不多,也是披坚执锐的宋军组成十几二十个或许更多的严整的方阵,撞开了西夏军的栅栏和营墙!随后又是十几队长枪兵突入,打了一轮长枪突击,冲垮了卫戍军、撞令郎和负赡军的防御……

    而且,负责右翼防御的几个指挥使还报告发现了高俅的将旗!

    萧合达低声道:“高俅果然拼命了……他一定是分了一部分三直精锐先打左翼,想要吸引俺们的精锐,然后又突袭右翼,想要一举破了俺们的营寨。现在宋军也是在绝境中了,说不定还有了必死之心,可不能等闲视之……”

    乾顺哼了一声:“高俅便是侥幸突破了朕的右翼,又能如何?大辽的三万铁骑正等着他们,这一战,大白高国必胜无疑!”

    他猛地站了起来,“朕要亲自去会一会高俅!今夜,定要将宋人的第一名将斩杀在瀚海沙漠之中!”

    “陛下,”西夏的尚书令嵬名安惠听到乾顺要亲自出阵,被吓了一跳,连忙上奏道,“高俅不过是宋国的一员战将,徒有虚名而已,如何当得陛下亲自迎敌?臣愿意领兵与高俅一战!”

    乾顺看了一眼忠心耿耿的尚书令嵬名安惠,没有再坚持己见——他英明神武的祖父谅祚就是在大顺城之战中太过靠前,才被宋狗用强弩暗算了一把!虽然没有当场阵亡,但是伤口溃烂,难以痊愈,造成了谅祚在第二年英年早逝,享年21岁。

    梁太后(老的那一个)的专权,就是由此而起。乾顺自然是要以史为鉴的,可不敢太过冒险……

    “也好!”乾顺点了点头,“就由尚书令代朕一行……萧卿,你也陪尚书令走一遭。”

    “臣等领旨!”

    嵬名安惠和萧合达双双领旨。

    乾顺当下就拨了六队铁鹞子(1600骑)和6000步跋子,外加1000名六直禁军(质子军),总共8600精锐,交给了嵬名安惠和萧合达,去对付刚刚打破了大营右翼的高俅了。

    而这8600精锐一走,乾顺身边就只剩下4000名六直禁军了——所谓的六直禁军其实是由西夏境内各个部族和大贵族家的质子组成的。装备当然是很好的,都是好甲好马好兵器,一点不比铁鹞子差。

    但是这些质子都是富贵出身,到了兀卒乾顺身边更是养尊处优,从没想过要上战场。而且这一届兀卒也不好战啊,基本上是个文士,亲政后就忙着兴儒学,建寺庙,粉饰太平,压根就没想要开疆辟土。

    这一次战争,分明就是大宋天可汗强加给爱好和平的兀卒乾顺的!

    不过还好,现在有了“契丹爸爸”的援兵,还有老祖宗留下的锦囊妙计,总归可以砍了高俅的首级。

    高俅一死,宋国的那个天可汗赵佶应该可以清醒一点……现在可不是隋唐那会儿了,汉人的武力早就衰弱了,怎么可能再出天可汗呢?

    ……

    在靠近西夏军大营中央的地方,王禀和李永奇正立马在御前三直的数千大军之前,看着左右两边的火光升起,听着一阵又一阵的鼓声、号声传来,喊杀声也一阵阵传来。这个声音如此的巨大,传到这里,还听得清清楚楚!

    每名列阵待命的猛士、骑士,都眉头紧皱的左看右看,看着两边火光冲天,都是一脸的惋惜——这得有多少颗脑袋啊,要是脑袋换房子的政策没取消多好?这一仗打下来,那还不得人人换大房子?

    李永强低声对王禀道:“王太尉,现在差不多了……可以让猛士们冲锋了!”

    根据计划,四千几百猛士负责打开缺口,八九百个骑士加上两千多骑士随从再从缺口突入,就在西夏大军的营寨中一阵搅和。应该就能大获全胜了……说不定还能把西贼的兀卒乾顺给逮住了!

    王禀的神色还是蛮严峻的,他可没李永奇那么乐观。因为今晚要打的可不止是西贼,还有两三万契丹天兵!

    现在两翼倒是打得挺热闹,可是从声势上判断,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啊!

    “也不知道辽兵动了没有?”王禀皱着眉,“如果没有把辽兵牵动出来,俺们御前三直恐怕突破不了啊!”

    “王太尉,现在是断水一战了!”李永奇道,“如果胜不了……”

    断水一战虽然是骗下面人的瞎话,但是军中饮水的确没有了,得走上几十里沙漠,才有可能到达一个“储酒点”。对于一支败军,这一路可不好走啊!

    王禀深吸了口气:“如今的处境,本官还会不明白?

    好吧!就搏这一下了!永之,你也别闲着,把剩下的兵力都集中起来。等猛士们打开缺口后,就和骑兵一起冲进去……如果真的遇上了辽兵,就和他们拼了!”

    “好!”李永奇点点头,“下官和军事机宜指挥全体,也和骑兵一块儿冲击!”

    王禀点了点头,当下就打马向前,飞奔到了猛士阵列的前方,大声吼道:“御前诸君,大漠在后,兴州在前,今日以无退路,只有杀尽贼寇,立马黄河,愿立不世之功者,随某杀敌!”

    “杀敌!杀敌!杀敌……”

    四千数百御前猛士,齐声大喝!

    西夏大营中央遭到猛攻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里就传到了西夏兀卒乾顺的御帐之内。

    顿时就引发了最大的惶恐。

    现在乾顺手中已经没有什么有利的预备队了,只剩下4000护驾的六直禁军。虽然也有“六个直”,比宋国的三直禁军看上去多一倍。可实际上的战斗力是很水的,只能装装样子。

    而且,他们是乾顺这个兀卒的护驾亲兵。如果都派出去了,万一宋军杀到跟前了,乾顺怎么办?被抓去开封府和他妈妈团聚?

    “兀卒,请向大辽军求援吧!”

    “兀卒,只有请大辽的铁骑出马了!”

    “是啊,右翼和左翼都陷入了苦战!现在中央又被宋狗给突破了……看了这高俅果真是百年不遇的悍将啊!”

    现在告急的还不止是刚刚被突破的营寨中央,左翼和右翼同样岌岌可危。哪怕是乾顺派出了铁鹞子和步跋子,却仍然陷入了苦战——因为在两路援兵感到战场前,原本驻守在西夏军营左右两翼突破口的守军,都被宋军杀散。所以随后抵达的七八千西夏精锐,在数量上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且现在是夜晚,西夏的铁鹞子也没办法进行冲击——不仅看不清路,也看不清冲击的目标啊,万一正撞上宋军的长枪呢?那不是变成送死了?

    所以西贼这边虽然投入的都是精锐,在个人的武艺上肯定比他们的对手要强。可是面对组织更好,士气更高的宋军,却一点也占不到上风。

    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也只有请大辽的天兵出马了!

    此时此刻,大辽天兵正在西夏大军的营寨后方10里列阵,眼睁睁看着前方有八万大军驻守的西夏军营中到处升腾起雄雄烈焰,倾听着喊杀声、金鼓声、号角声一阵阵传来。

    “老郡王,兀卒大营中央也起火了!”

    “老郡王,宋狗怎么那么能战?”

    “邦泥定国的人也忒没用了,八万人呐,怎么就挡不住五六万宋军呢?”

    耶律斡特剌长叹了一声,摇摇头道:“兵少两万又能怎样?夜战是最见真功夫的!宋军能打夜战,就说明他们比邦泥定国的兵强太多了……这仗没得打了,看来只能退过黄河死守了。”

 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老郡王……”

    “真的要败了?”

    “不可能吧?”

    耶律斡特剌左右的契丹将领都被这位老郡王的判断吓了一跳。//全本小说网,HTTPS://。)//

    八万西夏大兵,三万契丹天兵,总共十一万大兵,怎么就被最多六万宋军一击而败了呢?这怎么可能?今天遇上的真是宋军?

    耶律斡特剌望着前方的大营,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道:“败了!败了……两翼还能坚持一会儿,但是中间被突破了,根本挡不住……都快杀到兀卒的御帐了!完了,完了!”

    老头子眼光还是有的,远远一看就知道完了。乾顺的八万大军被对手中间突破,很快就要被斩成两段了。

    而且宋军已经突破到了乾顺的御帐附近!抓住乾顺是不至于的,可是一旦逼得乾顺到处逃窜,八万大军的指挥可就要乱套了。到时候还不人人逃命?

    “老郡王,不至于吧,兀卒有八万人啊!”

    耶律斡特剌摇摇头:“八万就是个数字……况且兀卒的铁鹞子、卫戍军和六直禁军都是一正三辅,而且六直禁军中的大部分得护着兀卒,根本不能用来厮杀。真要论起战兵的数量,多半还是宋军多呢!”

    老头子说的不错!西夏军虽然有八万人,可是真正能上战场的正兵,也就是5000卫戍军,12000步跋子,2500铁鹞子,最多再加1000六直禁军,也就是20000出头一点。

    至于撞令郎和负赡军,不能说他们没有战斗力,但是他们肯定打不了苦战——他们大多是三等汉四等汉,平时要辛苦劳作养活党项国族,战时还得幸苦受累冲动辎重兵,有时候还得去填沟攻坚冲炮灰,而且还没有什么好兵器好盔甲的,人家有啥力战的劲头?

    所以撞令郎和负赡军也就是凑个数,壮一下声势罢了。

    而宋军那边,辅兵的比例肯定不会和铁鹞子、卫戍军还有六直禁军一样,达到一比四那么多,能有一比一就顶天了。如果他们有六万人,战兵至少三万!比党项人可能还多一万呢!

    “老郡王!”这时又人来报,“兀卒的使者来了,求俺们快些出兵!”

    耶律斡特剌点点头,“带过来!”

    被带到耶律斡特剌跟前的是西夏的宗室,濮王嵬名仁忠。他爸爸景思曾经保护过被梁太后(老梁)一度废黜的兀卒秉常(乾顺的爸爸),所以在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