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武好古点了点头。

    他准备同时开10个项目组,当然得有10个都料了。

    现在云台学宫里面能拉出10组搞研究的工科生——他们都是通才科毕业后再进工学院或营造学院的,武好古还给了他们丰厚的奖学金和包做官的承诺(包分配是不行的)——也有了一批从青唐城和统万城抓来的铁匠,不过还是需要足够多的汉人铁匠去和他们一起工作。

    看着任百川皱眉,在座的冶主们也都不说话。武好古笑着又抛出个大饼,“也不瞒诸位,本官对冶主的买卖没有兴趣,而且也没地方可以开矿。之所以要从你们这里借一批都料和匠人,是因为本官在西北打仗的时候得到了许多番匠,有青唐的,有西贼那边的。你们知道青唐甲和西夏剑吧?”

    “知道,知道……”

    能当冶主的,当然知道青唐甲和西夏剑了,于是都惭愧地点头——当然惭愧了,他们供应的铁料太差,打不出青唐甲和西夏剑。

    武好古问:“你们的铁料能打出青唐甲和西夏剑吗?”

    “不能,不能……”

    “真是惭愧啊!”

    “不必惭愧,”武好古摆摆手,笑着,“你们只要给我派人,我就能把打造上好铁料的办法摸索出来……本官手头可有青唐城一半的铁匠!还怕摸索不出办法?到时候,你们都可以从本官这里拿到打造上等铁料的方法。”

    真的假的?

    别说在场的冶主们不相信,连和武好古一起来到的纪忆都有点傻眼——自己和武好古花几十万上百万去摸索,然后给这帮冶主们用?一定是骗人的!

    “当然了,本官也知道你们不会白白使用摸索出来的办法,”武好古这时又说,“所以本官的冶金学院会适当收取一些费用的。”

    这叫专利费……武好古虽然在往冶金学院大把砸钱,但是他并没有自己去开设许多家钢铁厂的计划。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开设超大规模的钢铁厂的可能,所以出售“专利”获取利润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武好古又说道:“而且本官现在就可以和你们订立合同,保证你们可以优先得到方法。”

    任百川和在场的冶主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这事儿……有点糟心啊!武好古说从青唐城得到了许多铁匠的事情多半是真的。青唐城不就是高俅带兵打下来的?高俅和武好古可是死党啊,得到一群铁匠根本不是问题。

    而青唐城的铁匠本事不差啊!人家能打出青唐瘊子甲,自家这边就没办法。当年沈括主持兵器监的时候还专门派人到利国监来找高人打造上等铁料想自制青唐甲,结果也没人拿得出好东西。

    所以沈括那么大能耐,最后也没办法打造出青唐甲……而这事儿吧,估计难不住武好古了。因为武好古不仅把青唐城的铁匠都抓来了,而且他有钱啊!沈括虽然是判军器监,但是他不可能拨出几万缗钱做研究的,没法报账。但武好古没这个限制,他可以随心所欲的砸钱。

    等他把可以打造青唐甲的上等铁料搞出来了,谁家敢不要配方,以后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

    “行啊!”任百川思索良久,点点头道,“匠人的事情,下官(他有官身)回头去寻各家冶主商量,总归能凑出十个都料和五十个年轻匠人的。”

    “那就有劳了。”武好古笑着点头。

    任百川站起身又道:“下官让人在寒舍之中摆了便宴,现在该准备的差不多了,请武帅司和纪市舶移步中堂。”

    ……

    “蔡卿,你真的要举荐苏辙做右仆射?”

    琼林宫,崇政殿内。大宋天子赵佶正和左相蔡京独对。独对的内容是关于右相人选的,出乎赵佶的预料,蔡京居然推荐苏辙出任右相。

    “陛下,苏辙是最合适的人选。”蔡京笑道,“陛下用他做右相,可以让天下人知道陛下建中之心未动,而且建中以来也的确国势昌盛,丰亨豫大,这样的国策不宜更变。”

    建中靖国就是和稀泥,在熙宁变法和元祐更化之间取个中间路线。本来是不可能造成国势昌盛的,但是武好古的蝴蝶效应已经到了足够巨大的地步。所以才有了对西夏战争的大获全胜。

    赵佶微微点头,他也觉得建中以来的国势不错,河湟也复了,西夏也跪了,琼林宫也修了,开封府还扩建了,而且最要紧的是干了那么多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的事情,国库居然还没有被耗空!

    “那就先让苏辙干几年吧。”

    赵佶对苏辙这个人选是不大满意的,但是也无人可用。

    他想了想,又对蔡京言道:“西平王府昨日遣人来报,西平王的正妃、侧妃和两个侍妾都有孕了。其中总有一个会是儿子的……”

    赵乾顺这段时间天天窝在王府里面和妻妾牵手,那可真是不顾一切,磕了药上床啊!成绩终于是有了,四个女人都怀上了。其中总有一个是西平王世子吧?

    “陛下想放他回去?”蔡京试探着问。

    赵佶点了点头,“还是放了吧……凉州还有个赵忠顺,童贯的奏章上说,此人才是河西军的主将。如果不让乾顺回去,这个忠顺就要成为河西节度使了。

    西北的战事打了两年,再早些日子也是连年征战,早就把陕西六路的底子耗干净了。怎么都要让陕西休养几年,恢复元气再说吧。”

    “陛下圣明。”蔡京道。

    赵佶顿了顿,“李格非也快不行了,昨日派去他家的太医回来说,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蔡卿,你看谁可以接替他做右丞?”

    蔡京道:“让赵正夫接任吧。”

    “就让他做吧,”赵佶道,“他的身体也不好,总是要给他做一做的。”

    这是什么理由?蔡京心想:官家是觉得赵挺之挺不了多久,给他当一任副相好了他的心愿?

    赵佶这时又将一份弹章从一堆奏章中取出,让身边的小黄门递给了蔡京。蔡京展开一看,原来是监察御史萧服弹劾武好古办学敛财的。说武好古操纵界河云台学宫及附属七学院收受商人子弟高额贿赂,让他们入学读书。还借着云台学宫的名义开办了四所书院,招收少年生员,传之以六艺,同样收取了商人的高额贿赂,让许多商人子弟入学。

    因为云台学宫是官学,所以武好古的所为违反了国法,败坏了纲纪,应该予以严惩。

    “陛下,”蔡京合上了奏章,“萧服所弹劾的事情并不属实,学宫和书院收取商人高额学费的事情臣知道,贿赂则不至于。”

    赵佶皱眉,“他的钱还不够多吗?为何还要从学宫中捞钱呢?”

    “陛下,”蔡京道,“武好古并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而是悉数用于扩充学宫和开办新学了……据臣所知,云台学宫、四开书院还有海州的天涯书院向商人子弟收取的学费虽多,但是和学宫开销比起来却还是少的。”

    “云台学宫、四开书院和天涯书院一年花费多少?”

    蔡京道:“具体多少臣不知,但肯定超过100万缗!”

 第840章 大宋毕竟是封建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100万缗?怎恁般多?”

    赵佶一怔,因为蔡京的回答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全本小说网,https://。)

    其实他并不在乎武好古通过云台学宫捞钱,不就是钱嘛!又不是从国库或是赵佶的私库里面往外拿,而且也不是从升斗小民头上刮,也不是勒索富商。都是人家自愿给的,还能让武好古不收?多不好意思啊?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武好古的云台学宫居然是亏钱的,而且亏得好像还不少……

    “陛下,”蔡京笑道,“这云台学宫一系的学校、书院,所教授的课程和寻常的书院是不一样的。云台一系是允文允武,百家兼收,且注重实践。所用的老师,也都是各个方面第一等的人才,而且数量很多,薪俸也很高,最差的也和京官等同。

    另外,云台学宫下面有许多专科学院,其中的工学院、营造学院、船政学院、骑士学院、医学院还有很多所谓的研究科目,都是非常花钱的。所以臣言百万缗花销,只是往低处在估算。”

    蔡京的确低估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烧钱速度。不包括正在筹建的冶金学院,整个云台系学校在建中靖国五年的总预算就已经超过180缗了。真是花钱好似流水一般了!

    如果武好古不把云台学宫的教育当成商品来卖,那他一年得亏多少本?哪怕是大宋首富,也不能这样亏啊。

    “蔡卿,”赵佶蹙起双眉,“你说武好古这钱花的可值得?”

    “值啊,当然值了。”蔡京道,“明年的春闱大比之后,右榜进士恐怕十之七八都要出自他的门下了。光是这一百多个进士,就能值了每年上百万的亏空了。这些云台学宫出身的进士,可是苦读五经的进士所不能比的。二十年之后,官场上,还有军中,恐怕都是他的学生在挑大梁了。到了那时,在崇政殿中和陛下独对之人,必是武好古了。”

    蔡京的这番话,说得可是诛心到极点了。他根本没提云台学宫对于技术进步的作用——他也不懂这个,但是他非常清楚学宫弟子在才干上具有的优势。至少他们大多熟知律法,精通兵略,武艺娴熟,又能看懂各种账册。无论是审理案件,治理财政,捕盗捉贼,带兵打仗,他们相比宋朝的传统官员都是一把好手。

    另外,如果每一科都有一百几十个进士出自一人门下,那就意味着一个巨大无比,而且能够紧密团结的朋党就此产生了。

    武好古是云台学宫的金主,还是儒家实证派的学阀,是这些云台门生毫无疑问的领袖。

    武资出身怎么了?如果满朝官员都是他的人,宰相做不得?到时候,只怕是赵佶求着武好古来当宰相了……他要不当这个宰相,没准那帮云台学生就弄件黄袍子往他身上披了!

    不过赵佶的眉头并没有拧太久,就渐渐松开了。

    武家子弟满朝堂的局面当然是不允许的,但是现在这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呢!

    蔡京自己都说了,得二十年后……而且还得看自己这个官家同意不同意了——云台学宫的生员学问好,本领大又如何?本官家少给你们一点右榜进士不行吗?

    “辟雍学宫花了多少?”赵佶话锋一转,忽然问起了辟雍学宫的事情。

    蔡京回答,“现在辟雍学宫有生员八百余人,学宫下面的国子监小学还有一千多人。总共有约两千人,花费十五万缗,摊到每一名生员上差不多就是七十五缗。”

    “怎么差那么多?”赵佶问,“难道是户部没有钱拨给辟雍学宫吗?”

    “不,不是没有钱。”蔡京连忙解释道,“辟雍学宫虽然和云台学宫一样都是官学,但毕竟是国子监直辖的。所以在辟雍学宫和国子监小学授课的许多官员的俸禄都不计入辟雍学宫和国子监小学的支出。而且辟雍学宫不设专科学院,花钱也就少了许多。

    另外,辟雍学宫占有的校舍,马场,使用的马匹,教学生演武的将官,也都没有算钱。”

    “格致大书院和格致小学呢?”赵佶接着又问,“它们又准备花多少钱?”

    赵佶是有耳目的,当然知道京东商市是谁的地盘,是谁开办了格致大书院,也知道格致系的书院也和云台系一样,都是属于实证派儒学的。

    “陛下,臣不知道。”蔡京如实回答道。

    赵佶笑道:“也不知这个格致大书院如何?政事堂可以考量则个,若还可以,也给个学宫地位……学宫可以再开几所,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生员进去念书了,未来国家也可以多一点有用之才。”

    “臣领旨。”

    蔡京口称领旨,表情也非常平静。他可没指望三言两语就能说动赵佶下诏查封云台学宫。

    “陛下,”蔡京又道,“臣以为学宫也不宜多办。”

    “不宜多办?”赵佶一愣,“为何啊?”

    “因为学宫靡费太多,辟雍学宫诸般减省,一年也在十五万缗以上。而朝廷的年入不过数千万,实在负担不起太多的学宫……”

    “嗨,”赵佶挥了挥手,“云台学宫和格致大书院也没拿朝廷的钱,不照样办起来了?”

    “陛下,不拿朝廷的钱,就要拿生员的钱了。”蔡京道,“以云台学宫为例,豪商子弟入学,最多要给上万缗的捐赠,然后还得每年承担数百缗的束脩之资。”

    “那又怎样?”赵佶不解道,“咱们大宋多的是家资百万的豪商……他们养个花魁娘子往往就一掷万金,现在花个一两万教孩子有何不妥?就算考不中进士,能真的做点事情也不错啊。”

    蔡京道:“只是能入学宫者,十之八九都是非富即贵,寒门子弟却百里无一啊!

    而且和苦读五经相比,学宫教授的本事不仅实用,而且易于传授和掌握。儒家的经义则是博大精深,苦涩难懂,便是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完全精通。

    而学宫的学问则是简单易学,小学六年,学宫三到四年,再加两年的专科。只要肯花钱,脑子不要太笨,稍稍用功一些,十一二年就可以学问大成了,出来做事做官了。”

    儒家的经义要钻进去就是做学问了,这可是没边没底的。而且儒家没有立神,也不是组织严密的教派,也就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许多问题,比如“天人一”还是“天人二”,“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知难行易”还是“知行合一”这些个,两千年都研究不透。

    相比之下,武好古模仿后世高等教育推出的学宫教育,不过是培养做事(包括搞研究)的人,十一二年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并不是学问大成,而是可以做事的人。

    所以蔡京在某种程度上偷换了概念。但是学宫的昂贵教育的确给了富贵子弟一条“迅速成才”的路径。而寒门儒生,也就是所谓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为太穷(他们和佃户比当然是富的,可是和大商人一比就是穷光蛋了),则因为承担不起学费,失去了接受“昂贵教育”的机会。

    “如果学宫大办,”蔡京突然从杌子上起身,揖拜一礼,“陛下,那将来的天下四民,恐怕就要变成商工士农了……士子沉沦,农为末业,如此大宋江山还能安稳吗?”

    赵佶本来展开的眉头又拧起来了。

    大宋的社会等级并不严格,所谓士农工商也就一说而已。身为末业的商人,一样可以读书做官。而高贵的勋贵世家,也都不以经商为耻。

    而在宋朝的社会等级中,真正处于上升通道中的,就是“寒门士子”这个阶层。所谓“寒门”并不是指穷屌丝,而是门第微寒,就没有上《氏族志》,也不是大宋开国的勋贵,通常是指普通的地主。而士子也不是“士农工商”中的士,传统的士指得是官僚或是士族,武好古这个商人在做官之前倒是标准的“士”,因为他出身的白波武家是列名在《氏族志》上的,所以他是士族。而寒门士子,则是指普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最多再算上低级官吏的子弟,蔡京的爸爸,还有苏轼、苏辙,就是标准的寒门士子出身。

    而这一类寒门士子,因为数量众多,散布极广,又常常组成义门,早就成为大宋稳定的基石。而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为他们服务的,朝廷用一架通天之梯,换取寒门士子中的精英一辈子钻进儒家经义之中,再一次又一次的去考试谋求做官。这样也就没多余的经历折腾造反了……这种帝王之术,赵佶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