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西军上下盘根错节那么多年,再怎么弄,也不可能短期里面就脱胎换骨。而且人家也不像河西军那样,背负着亡国之痛,自然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动的了。

    西军毕竟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改编的,大家都是朝廷功臣嘛,怎么能一点不照顾?

    不过武好古也是好说话的主儿,不会太难为一般西军将门的。只要能交待过去,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而朔方军的整编就顺利多了,朔方军是新军,本来就是府兵的体制。而且成立时间很短,内部还没有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以高俅、童贯和武好古的声望,什么样的改革会改不下去?

    所以在西军上下还在慢腾腾推进整军的时候,朔方军已经很麻利的完成了整军。一共整出了五个将,外加上2000名骑士,总共27000名战兵。其中高俅控制的灵州拥有一个将加上1000名骑士,童贯控制的朔方路经略安抚使司下辖五个将加上1000名骑士。

    不过和陕西军不同,朔方军虽然也以授田府兵为主力,但是军府户并没有十几万那么多——军府户只能逐渐养成,不能一次都授出去。要不然都是差不多岁数的兵,五年以后没人了怎么办?所以职业军官、士官的土地可以马上授出,但是士兵的土地必须慢慢来。得在一批府兵的战兵服役期满后,根据表现和个人意愿授田。因为授田府兵的服役期是五年现役加二十年后备役,所以最多需要25年时间,才能完成12。5万军府户的授田。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朔方军军官都会得到授田的。只有愿意落籍朔方,并且长期在朔方军中任职的军官,才能得到1000亩授田。

    在朔方军整军顺利完成和河西军的西征之役进展顺利的时候,武好古也在大观元年的夏天,得到了新的任命——出任河北五路宣抚使。

    北宋河北的行政区域划分是有经略路和转运路的,其中经略路分成大名府路、高阳关路、真定路、定州路,以及后来设置的沿海路(沿海市舶制置司)一共五路,转运路则是河北东西两路。不过有时候朝廷也会设立河北路安抚使或河北路转运大使,全看河北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定数。

    而这一次武好古要去出任的河北宣抚大使名义挺大,实际上却是个权力有限,同时又相当扎手的差遣。

    因为朝廷在任命武好古宣抚河北的同时,并没有撤销下面的五个经略路。同时也没有给武好古便宜行事和节制五路的权力,反而让他负责河北五路禁军的整顿和新府军的编制。

    这可真是有点难为人的意思了!谁不知道河北禁军是豆腐渣?而且阙额很多,内部关系复杂,很让人头疼。

    而且河北五路都有各自的安抚使、制置使,除了沿海路的米友仁之外,其余四路帅司都是由知府、知州兼任,他们可都是高级文官,会听武好古的驱使?

    河北整军,怎么看都是个麻烦事儿!

 第931章 好大的隐患

    (全本小说网,HTTPS://。)

    已经是仲夏,但地处西北的灵州的气候却依然凉爽,正是出城游猎的好时候儿。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灵州城外有山有水有田园还有茫茫无边的大草原大沙漠,既有江南的富庶,又有塞外的雄劲,而且此地的民风士风,也和中原大有不同。这里满城都是赳赳武夫,而且又是西夏故地,虽然也开了科举,但是尚武轻文的传统哪能说改就改了?

    而且如今统治灵州的高俅的西北三路宣抚司(高俅也是知灵州事),在灵州左近的乡间还安置了大量的骑士和军府兵。习弓马、喜游猎、重武功的风气弥漫在这座塞外雄城内外。

    武好古骑在马上,眺望着远近,宽阔的官道和附近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有不少人在打马球,还有一些带着弓箭仆役,看着是要去附近的山里面打猎,甚至还有几个女流也骑着骏马,带着弓箭,在路上招摇而行。

    做才子佳人状的男女,却是一个也没有!

    看到这一幕,武好古的眉梢就渐渐拧了起来。今天是他离开灵州返回开封府的日子,高俅也带着幕僚家臣出了灵州城给武好古送行。因为武好古的要求,一行人也没有打出旗牌,甚至连官服都没有穿,只是微服而行。

    “怎地?大郎,是不是周围闲杂人等太多了?”高俅似乎看到武好古皱眉头了,“还是打出旗牌吧。”

    武好古摇摇头:“大家都是兴致勃勃的时候,何必扰了人家的兴致?”

    “可大郎你的兴致不高啊,是在为河北宣抚任上的事情操心?”

    在高俅看来,武好古一定是在为出任河北宣抚的事儿烦心——这个河北宣抚可是个比西北宣抚更加烫手的差遣。看上去宣抚河北五路,仿佛权力很大,手握重兵。但实际上河北五路各有帅司,而这五个帅司都不受宣抚使所辖,更不用说五路帅司下辖的兵马城池了。

    所谓河北宣抚,完全是一个空头光杆的差事,比高俅的西北宣抚更加不如。西北宣抚好歹还有一个灵州,还有一将兵马和上千骑士。

    可是武好古的河北宣抚却不兼任州府,也没有直辖的兵马。没有州府兵马其实也挺好,当个名高而职虚的官儿,整天吃喝玩乐也不错。可是两府定议之下,又给武好古派了一个无比烫手的差遣——整顿河北禁军!

    武好古现在空有名号,没有实权,又要去整治盘根错节的河北禁军,而且最为难的是河北没不像陕西、西北有那么多的官田可以分配给士兵。

    虽然200到250亩土地的收益比不了一名禁军士兵的收入,但是讲收益是从资本主义的角度看问题的。西北、陕西这里根本没有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的条件,妥妥的封建主义农业路线。200到250亩土地在西北基本上就是个富农了。如果还能免了租税徭役,这些土地的收益足够能让一家老小吃香的喝辣的,还能养上一群牲口啥的。一年拿个二三十缗军饷可过不上这样的生活——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啦,200到250亩地种一年的净收入肯定没有二三十缗,但是可以收获到的粮食,和自家喂大的牛羊鸡鸭,要到大城市的市场上去购买,两百缗都买不来。

    这是因为西北、陕西这里交通不便,商业流通成本很高。所以京兆府、渭州、延州、兰州这些中心城市,大军驻扎之地的物价比开封府都贵。但是到了陕北、熙河、朔方的偏远农村,除非大灾之年,否则农产品根本不值钱。

    至于要在陕西、朔方发展什么资本主义种植业去抢东南沿海的大市场,自己就是资本家的武好古知道,那个是在做梦。

    现在就连陕西、朔方的战马都养得不如界河马好了……

    而这种封闭落后的经济面貌,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就是让武好古能够很顺利的在陕西、朔方推行“土地兵役制”的改革——一方面朝廷节省了大笔的开销;一方面西北禁军在转成授田府兵后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妥妥的双赢,自然没有多大阻力了。

    可是同样的事情在河北那是想都别想的。

    首先,河北没有那么多的官地可以分配。那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官田,而且这几年又陆续往哪里安置了三千多家骑士,光这一项就耗费了四五百万亩土地!除了一部分是武好古早年在北沧州收购来的,余下的土地都来源于官田和官营牧场。经过这一轮的分配,河北五路的官田已经不多了,不够十几万家授田府兵分配的了。

    而且河北五路的安抚还有河北转运大使那边,多半也不肯那么配合的就把宝贵的土地拿出来的。

    如果要减少分配,比如一兵给个一百亩。那么土地的收益可就远远比不上河北禁军的收入了——河北禁军和西军不一样,他们是假装当兵的,各自都有别的营生,军饷之外,是另有收入的。哪里像西北禁军那样,除了打生打死就没别的财路了。

    所以用土地安置府兵的办法,在河北根本行不通!

    其次,河北禁军已经是百年无战事了。对于军事早就生疏得不行了,而且各种陈规陋习一大堆。军官和士兵们大多各有经营,当兵已经成了副业。这种兵油子怎么可能整顿得好?勉强用他们去当新军,只会把新军给带坏了。

    而且,河北禁军里面还有大量的武官和杂品武臣呢!这些人大多是有背景的,上面有人罩着,谁都拿他们没辙。武好古敢动他们的奶酪,那就是在和整个东军系统为敌了。

    如果不动他们,那么河北新军也不必看了,一定是一触即溃的豆腐军。

    高俅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套路,所以想想都替武好古为难啊!

    河北整军的差事,压根就是苏辙和张商英合谋弄了个圈套让武好古去钻啊!

    “河北的差事不难弄。”武好古一笑,“天子整军,无非是为了来日北取幽州……幽州并不难取,有个万余精锐步兵就够了,这点兵马总有办法拉出来的。”

    武大郎是在说梦话吗?

    高俅被武好古的话惊得都有点儿呆了。堂堂大辽国,一万步兵加几千骑士就能打败了?

    其实吧,武好古说的是真话。现在连耶律大石都被打发去了西域,将来的北伐之战中,大辽国还有谁可以打败自己?况且现在辽国的燕云豪族早就和界河商市一体了,无非就是多封几个节度使。什么韩家、赵家、刘家、马家、张家、李家什么的,一家一个节度使,把燕云十四州封十个出去,大概就可以兵不血刃入燕京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就再给个几百万……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商量?

    一万个精锐步兵再加三五千骑士,不过是用来驱赶南下救援的契丹骑兵的,不是用来攻城拔寨的。

    而让武好古真正皱眉头的,其实是灵州左近的民风。

    灵州的民风不似开封府,也不像是京兆府,和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差距更大,倒是有点类似自己在八年前见到的辽国析津府。

    这些骑马出游的少年,和幽州豪族的子弟差别仿佛不大啊!这些人应该都是安置在灵州左近的骑士、授田军官的子弟,也许还有一些投靠高俅的原西夏武士的子弟。

    他们这些人,将来会不会变成一个新的关陇军事集团?

    在朔方这边儿,眼下可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而且也玩不转科举……在西北这边,妥妥的一个封建军事集团啊!将来他们肯服从以赵佶为核心的大宋朝廷吗?

    ……

    “这个三佛齐市舶司、三佛齐巡检司和亚齐巡检司是怎么回事儿?纪忆之是出使的还是去打仗的?怎么还带攻岛掠地的?”

    “他这个算不算擅开边衅?”

    “绝对是擅开边衅啊!而且还是为了一个劳什子南心岛……”

    “一个使臣,随随便便的就在海外用兵,纪忆之也太不像话了吧?”

    “也许是形势所迫呢?”

    “是啊,奏章上说他的船队在三佛齐海峡打败了一股为祸三佛齐多年的巨寇。三佛齐国王一则出于感激,二则因为害怕巨寇卷土重来,才将位于三佛齐海峡入口的南心岛献给我朝的……”

    “开什么玩笑?一年一百万的税赋啊!三佛齐肯献给咱们?”

    “搞错了吧?一百万缗啊!开封府一年才收几十万的商税,这个破岛可以收一百万?”

    “若真有一百万缗的收入,这个边衅开得也值啊!纪忆之还是有功劳的。”

    开封府,西皇城,政事堂今天又是两府集议。集议一开始,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刚刚收到的纪忆从南心岛寄出的奏章了。

    奏章上的内容太离谱了,大宋朝一不小心又在海外多了块地!而且还是块能产生收入的好地。一年至少可以上缴100万缗给沿海市舶制置司!

    这数字也太吓人了,吓得政事堂里面的两府重臣都有点见利忘义了。

 第932章 好大一盘棋 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见利忘义的是右相张商英。(全本小说网,https://。)

    张商英啜了一口茶汤,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苏辙,笑着道:“擅开边衅虽然于国无益,但是一年能收入上百万总是好的。三佛齐海峡上一年多收一百万,中原的百姓,一年就能少交一百万的税,总是好事儿吧?子由,你以为如何?”

    苏辙皮笑肉不笑了一下,“如果真有百万缗的年入,就算有功吧……不过这一百万可得交到户部或是太府寺。”

    现在沿海市舶制置司的收入是不上缴国库和太府寺的,都用来供养都军机司和三大军学。如果收入陡然增加一百万缗,都军机司和三大军学可就用不完了。

    “那是自然的。”张商英笑道。

    纪忆是章惇的孙女婿,而章惇又栽培了张商英。所以张商英现在怎么都要维护一下纪忆,不能让人扣个擅开边衅的罪名到他的头上去。

    苏辙当然知道张商英和纪忆的关系了。他可不愿意为了纪忆开边衅的事情和张商英撕破脸——张商英是出了名的恶人,凶起来除了官家不敢骂,别人就没有不敢臭骂的!

    而且,苏辙现在也在下一盘大棋。实在没有必要在棋局没有完成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去和张商英搞政争。

    苏辙的大棋,当然就是一场将要深刻改变中国教育和官员选拔机制的改革了!

    没错,苏辙这回也要动科举了!

    宋朝的读书人还是很有想法的,这一点和后来的脑筋比较僵化的明清两代书生不大一样。他们一方面还在为儒学寻找真理,一方面也在试图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

    而科举制度早在王安石改革的时候,就被认为存在很大缺陷了。所取之才,没有实干的能力。上面的“经”再好,都得叫这帮歪嘴的进士给念坏了。

    在王安石要改革科举的时候,苏辙当然是反对的。那时他是旧党的干将,当然反对新学新政了。

    对于王安石想要将科举取士改为太学取士的念头,更是反感到了极点。

    可是偏偏造化弄人,好端端的大宋儒家中居然出了武好古这么一个异类!以一个吏商加武官的身份,愣是打出了实证学派的名头!

    而且,实证学派的理论恰恰又很好的回答了包括孔子在内的春秋先贤的问题——如何寻道?如何格物?

    有了这样的学术造诣,任谁都没有办法否定武好古的大儒地位了——如果现在是清朝,也许还能用理学来对抗武好古的实证学派(历史上好歹扛了三十几年)。可是苏辙所处的时代,正是儒生们自己寻找答案(回答先贤的问题,补齐儒家的世界观)的时代。理学和心学都起源于这个时代!而武好古的实证学派,又比理学和心学更好的回答了问题。

    不过明知道武好古给出了最正确的答案,苏辙也不能和他哥哥一样,成为武好古和实证学派的支持者。

    道理很简单,就是实证学派正在动摇大宋的封建秩序!大宋是天子和士大夫共治的国家。虽然商业繁荣,但是根基依然是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的特点则是自给自足,且又分散分闭。对于商业流通的依赖远远低于对于土地的依赖。

    因此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国家的稳定、阶层的稳定和各地方的平衡也是可以维持的。国家只需要做好救灾害、轻税赋、薄徭役和开科举,就能长治久安了。

    可是实证派的学问却是一种“高成本”和“高收益”的学问。特别是格物自然之学不知怎么回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