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世忠就是在平夏之战和安西之战中一步步崛起的少年韩五。他在西军整编中因为不够悍勇而下了岗,又因为武艺出众,悍勇善战在安西之战,以及之后河西军在河西走廊、安西各镇的连场战斗中崭露头角。现在拥有了一万亩封地,还当上了天理书院的教师,同时也是河西军中有名的营头。

    看到城内有预警的火箭升起,马上就命令手下上马列阵。刚刚列阵完毕,就看见大队乱哄哄的宋军步兵冒了出来,没有丝毫犹豫,就下达了车轮冲击的命令。

    这下轮到曹累傻眼了,他的5000“精兵”,几乎是一哄而散,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不是战场上逃跑的人太多,而且还有一些房奴老兵有点良心,架着曹累逃跑到了城墙边上,缒城而入,说不定就要死在乱军之中了。

    当他入城的时候,临汾城内已经完全乱套了,城中心校场方向烧着大火,火光冲天而起!四下到处都是奔跑惊呼的民众。大部分人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一边跑还一边大喊:“辽狗来啦!辽狗杀来啦!”

    区区几百个河西骑士,居然就把诺大的临汾城和整整两将的河东军搅得乱成一团!

    如何洪洞县那边的5000人也跟着闹起了,河东算是糜烂到家了!想到这里,曹累也顾不得自己刚刚犯了打败仗罪,下了城墙,就直往城内帅司而去。去向郑居中和刘延庆报告大败的消息了。

 第1115章 国贼,军乱 六

    (全本小说网,HTTPS://。)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当夜色将要降临的时候。全本小说网;HTTPS://。.COm;爆裂火箭,突然在洪洞县上空不断炸开,发出轰鸣和火光。同时还有一阵紧似一阵的号角声音,不断响起。

    正在保持对逼近的宋军进行监视的河西军队斥候硬探,一个个从地上蹲坐的姿势站直了起来。

    四个将的宋军在河东路兵马都钤辖高世宣的指挥下,正在洪洞县以南十多里外的平原上,依托汾河险要,构筑营垒。虽然宋军现在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但是整个晋州都在宋军(包括河西军)的控制之下,在自己“家”里面结硬寨也真有点不寻常。所以就很自然的引起了河西军的警惕。

    晋州的地形其实就是个狭长的河谷,只有州界中最北面的霍邑全是山地。霍邑向南,就是汾河谷地。只要守住了霍邑这个入口,辽军就很难进入谷地。而此刻的霍邑县则在晋州团练和河西骑士的共同守护之下。河西军的斥候硬探,一路都撒到平遥、介休了。当然知道辽军主力还在太原一代,没有任何想要南下的意思。

    不过宋军毕竟在自己的地盘上修营寨,虽然有那么一点针对河西军的意思,但也不必太过紧张,现在就发出集结和战斗的信号吧?

    难道是北面的辽军大举南侵了?难道太原府,已经被辽人攻破了?不过这样也好,可以放开手脚战上一场了!

    既然要战了,骑士们反而心思定了。他们本来就是战士,也不怕打仗,只要开封府的那位官家别太小气,让大家伙能用契丹人的脑袋换到足额的赏钱就够了。

    原本分散各处的斥候硬探,纷纷翻身上马,向洪洞县城外的河西军大营而去。

    河西军的骑士和幽州骑士不一样,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重骑兵,而是半轻半重,兼顾了机动性和冲击力的骑兵。同时因为河西、安西的局势混乱,所以这些骑士都练就了骑射和肉搏的好本事。所以在安西军中,是没有独立的轻骑兵存在的,而是由普通的骑士轮流出动,充当斥候硬探。这个特点和草原流的骑兵也有点类似。

    也正因为如此,河西军往往可以放出数量庞大的游骑,对四面八方进行严密的监视。同样的,在集中兵力进行大战之前,河西军也必须先召回大部分游骑重新进行布署。

    大批的游骑,顿时就好像一股股溪流汇入江河一般,汇集到了戒备森严的河西军大营。

    ……

    苏之涣就骑在马上,和其他的河西骑士一样,都披着半身瘊子甲,背着细长的骑枪,马鞍两侧携带着两个箭袋和一张步弓、一张骑弓,还有一面圆盾拴在左臂之上。

    和他并辔而立的,是刚刚从开封府过来的天竺王府知客章倬。章倬是章援的庶子,在辟雍学宫学过三年军事,后来还跟随章援出征安西。宋辽开战后才被章援安排到开封府当天竺王府知客。

    今天早上抵达洪洞县的“天竺王府来人”就是他!

    章援的儿子来了,苏之涣和凤鸣山两人中总要留下一个作陪的。所以只有凤鸣山一人和陆谦一起去了临汾。

    而章倬这次来的也不寻常!因为他的差遣虽然只是王府知客,但是却有正七品宣德郎的官位。搁在宋朝,也属于高官序列了。他要是离京返回河西,沿途馆驿怎么都要好好招待的。而且也不可能拐到洪洞县来啊,由开封府去河西该走河南府入关中,再去灵州。怎么跑到河东来了?

    实际上,他并不是正常离京,而是潜出开封府的!之所以要潜出开封府,是因为他得知了朝廷要出卖河西换取河东的消息!

    在开封府城中绝大部分的人看来,能用本不属于大宋的河西换取辽军撤离河东,怎么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哪怕再贴上一百万的岁币,只要天下能太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可是在“河西王”章援的儿子看来,朝廷出卖河西,无疑是要断了“秦王川章家”和河西军将士们的活路啊!

    河西虽然苦瘠,但也是大家百战幸苦得来的!是一万五千西凉骑士户安身立命的根本啊!怎么可以割让给契丹?难道要一万五千西凉骑士户都去给契丹人做奴隶吗?

    而且章倬也没有忘记河东路的晋州还有5000西凉骑士驻扎呢!他的想象力也挺丰富的,居然想到了朝廷很可能会在正式宣布割地前,武力解决掉出援河东的这5000西凉骑士。

    现在的河西军中一共就15000个骑士户,5000西凉骑士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实力啊!如果被河东军吃掉了,河西军的本钱就大损了。再想要抗拒割地就困难了。

    所以他就自作主张,潜出开封府,急赴洪洞县。终于在苏之涣和凤鸣山起身去临汾前把他们拦住了。

    但是章倬知道凤鸣山是辽人,而陆谦又是童贯的人,属于大宋朝廷的“嫡系”。所以他只把可靠的苏之涣留下,让凤鸣山和陆谦去洪洞县探一探虚实了。

    结果黄昏的时候,带兵护送凤鸣山和陆谦的韩世忠派人送来了坏消息!

    朝廷对河西军下手了,凤管军陷在城内,生死不知,而且还有一将河东军步兵对韩世忠所部展开了攻击……

    不用说了,朝中的国贼一定和辽狗达成了协议,要卖国求荣,杀害抗辽将士了!

    所以章倬和苏之涣马上下令备战!

    河西军,可不是好欺负!

    ……

    “朝廷出了国贼啦!”

    成百支火把,在章倬和苏之涣身边环绕,将周遭一切照得犹如白昼。红色的火光映照在两人身上的银甲上,反射出了血色的光芒。

    河西骑士,已经整个动员起来。将近一万骑兵(包括辅兵),在大营外的空地上列队。到处都是骑枪林立,到处都是杀气森森。十余个河西军的营头和机宜,簇拥着章倬和苏之涣,个个容色如铁,手按长刀,杀气腾腾。

    河西军毕竟是劲旅,虽然在指挥、装备、组织、训练、后勤等方面,比幽州军差了一大截。但是搁在当今,也是全天下第一等的精兵。哪怕身陷重围,也有打出去的决心。

    章倬正大声疾呼:“国贼要把俺们的河西卖给契丹,换取契丹从河东退兵!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他的话,马上被周围几十个大嗓门的骑士齐声重复了一遍。

    这下所有的人都听清楚了,顿时就是一片哗然。

    朝廷怎么就出了国贼了?

    国贼怎么就恁般可恨?要卖你卖河东、卖幽州,哪怕把开封府卖了……怎么就偏偏要卖俺们的河西啊?

    “河西是俺们打下来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啊!”章倬咬着牙齿道,“河西是俺们的家园,是子子孙孙的家园,怎么能送给辽狗?”

    “不能给辽狗!”

    “不能割让河西!”

    “国贼太可恶了!天理难容!”

    “杀!杀尽国贼!”

    没文化,又迷信,自然容易煽动了。

    章倬也没说几句,全场的骑士就沸腾起来了。人人摩拳擦掌,都喊出“杀尽国贼”的口号了。

    章倬冲身边的苏之涣打了个眼色,后者马上大吼起来:“存天理!诛国贼!杀辽狗!”

    “存天理!诛国贼!杀辽狗……”

    章倬看到眼前这一幕,浑身的热血都沸腾起来了。

    军心可用啊!

    只要自家能带着5000铁骑杀回河西,可就不再是个不值钱的庶子,而是总教谕的继承人,将来的河西之主了!

    看来这一搏,得手了!

    只看见他轻轻举起右手,指向南方:“存天理!诛国贼!杀辽狗……全军出击!敌在临汾县!”

    “敌在临汾县!”

    ……

    晋州,临汾县。

    火光、血色、喊杀之声,交汇在一起,笼罩着整个临汾县城。

    城中一片大乱,城外则是漫山遍野的篝火,真不知道有多少河西军的兵将已经杀到了?

    而在城池中央,总领河东、河北、幽州军务衙门之内,倒还勉强维持着森然的气氛。

    衙门内外,到处都是披坚执锐的甲士。总领军务衙门的亲兵,刘延庆从陕西带来的亲兵,这个时候全都动员了起来,人数不下千余。这些人可不是乌合之众,而是真正能打的精锐,当然不是辕门之外几十个凤鸣山的亲兵可以对抗的。

    所以辕门外的校场,现在已经回到了郑居中的手中,只是周围繁华的街市,全都烧成了白地。

    城内的秩序并没有恢复,仍然一片混乱。凤鸣山的那些亲兵现在散成了几队,到处杀人放火(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人),制造混乱。被他们这么一闹,不少衣食无着的难民,也跟着起哄。

    而城内的几千新军、禁军、厢军,则在刘延庆的调度之下,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救火,一边压迫城中还在负隅顽抗的凤鸣山的亲兵。

    如果再给他几个时辰,多半就能将临汾城内的乱子平定下去,作为西军宿将,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可问题是,消灭了几十个反贼,可还有四千九百几十个反贼该怎么办?

    晋州,看来要沦陷了!

 第1116章 国贼,军乱 七

    (全本小说网,HTTPS://。)

    晨风回荡,天色在一片薄雾当中,渐渐明亮了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

    喧闹了一宿的临汾城也总算是恢复了安静!

    由几十名,哦,不可能那么少的,应该是上千名受辽人或是武好古指使的河西骑士所发起的叛乱,在郑枢相的镇定指挥和刘都统制、曹正将、王正将等河东军将领身先士卒,努力奋战之下,终于被基本平定了。而且还生擒活捉了贼首凤鸣山,斩获首级数百,缴获甲胄数十领。

    辽人或是武好古谋夺河东,进而席卷河南的阴谋,已经被完全粉碎了!

    不过城内的贼人虽然被灭,但是城外的贼人却是源源不断而来!上万具装甲骑,还不计其数的步兵(步兵当然只存在于奏章上),已经趁着临汾城内大乱的机会,自霍邑、洪洞南下,已经在临汾县城以北布阵。

    小小的临汾城,现在已经袒露在了人山人海的攻城大军眼前了!

    虽然这支大军来得非常匆忙,也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但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现在人心惶惶的临汾城是绝无可能在他们的刀锋之下幸存的。

    此时此刻,在临汾城内的总领河东、河北、幽州军务衙门内,内厅之中,刘延庆、曹累、王渊等诸将,正在给早就急得团团转的郑居中出谋划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枢相,已经审问清楚了!那河西军大将凤鸣山本是辽人,乃是辽国南府宰相马人望的家臣。在数年前被马人望之侄,辽国辰州奉国军节度使马植所派,潜入了大教化团,获取了西北章宣帅的信任,不过暗中仍然在为辽国卖命!若不是枢相慧眼,及时识破其阴谋,整个河东恐怕都已经丢失了……”

    刘延庆之子,总领三路军务司军机刘光世,这个时候急匆匆走进了内厅,大声向郑居中报告了审问凤鸣山的结果。

    凤鸣山现在可是个杀不得的宝贝了!他是这场晋州之变的主谋之一,真相到底如何,就是他的两张嘴皮子怎么说了。杀人灭口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了。河西军和大教化团的老大是章援啊!那是凶人章惇的儿子,栽赃陷害,甩锅泼脏水的绝活儿,他会不如郑居中?而且章援在宫中还有后台,就是当今圣上最敬重的嫂子刘太后。另外还有一个奸猾异常的纪忆,是章援的侄女婿兼盟友。想要给章援扣个拥兵作乱的帽子,没有一点真凭实据能行吗?

    所以在收复了可以用来砍脑壳的辕门外空地后,刘延庆也没让人把凤鸣山牵出去砍了,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好言审问”。

    不过凤鸣山也是条汉子,怎么都不肯把脏水往章援身上泼,而是扛下了辽国奸细的罪名。

    而且不是一般的奸细,而是大奸细!

    郑居中和刘延庆都知道辽宋议和的事情,辽国很快就是上国友邦了,友邦奸细,也不是随便就能砍了的……

    “枢相,”郑居中身边一个摇鹅毛扇子的机宜凑上来,低声道,“若是那姓凤的到了大理寺也这么说,您老最多海州走一遭。”

    一旁的刘延庆也道:“枢相,现在还来得及,末将和犬子一起带兵护着枢相杀出城去!”

    刘延庆也不是两手空空来河东上任的,两三百个好手还是拿得出来的。加上总领军务司内还有千余亲兵,只要豁出性命,还是可以护着郑居中跑路的。

    只是他们一跑路,临汾城可就陷了。河东的局势,自然也是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不过对刘延庆而言,这个结果其实也不坏。河东丢在河西骑士勾结辽人作乱,刘延庆做为总领军务司都统制当然有失察之责,但是“贻误军机,不救太原”的罪名扣不上了。

    现在太原城多半还没丢呢!

    另外,刘延庆还奋力擒住了勾结辽寇的罪魁祸首凤鸣山,虽然不能完全抵过,但总能抵偿一部分吧?估计可以得个降几级和军前留用效力的处罚。

    不仅脑袋丢不了,连家产都能保住!而且还由此成为了郑枢相的心腹,说不定日后还有大用的机会……

    当然了,保住郑居中的性命,是重中之重。

    “那厮去了大理寺也敢这么说吗?”郑居中皱着眉头问。

    “敢!”一脸精明强干的刘光世答道,“下官已经和他说透了利害关系。他现在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而且他咬耶律延禧一口是最好的选择。耶律延禧不可能和他对峙,马人望和马植肯定也抓不到的……还不是咱们说什么是什么?而且朝廷现在正和辽国议和,不会杀他的。”

    郑居中松了口气。刘光世这小子的确会办事啊!这锅甩得漂亮,而且还不得罪章援。只要章援不发力,他郑居中想要脱罪就不难了。因为他也是宫中有人的!赵佶最宠爱的郑贵妃和郑居中沾着那么一点远亲,论起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