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渤海人是穷人盼造反,辽国历史上的底层造反,总少不了渤海人的参与。

    听到那些谣言,就有不少人跃跃欲试,现在看到顺化城火起,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顺化城是辽狗屯粮的地盘,现在大火燃起,辽狗就要断粮了。旅顺这一战,他们算是输定!

    整个营地,顿时乱起。

    渤海苦奴,纷纷揭竿而起,瞬间淹没了负责看守营地的少量辽兵,然后如潮水般的涌向了顺化城。

    ……

    “顺化城火起!辽狗的粮仓烧起来了!”

    “大渤海,万胜!大渤海,万胜……”

    正在雪地上快速行军的高永昌所部,也看到了远处腾起的浓烟和火光,全都齐声欢呼起来。

    之前有些人还对大辽的失败将信将疑,总觉得那么大的一个帝国,那么多的军队,怎么可以说败就败了呢?

    现在看见顺化城方向火光冲天,大家都知道是粮仓起火。

    兵无粮自乱!对于耶律延禧和大辽,顺化粮仓起火,可是致命的打击啊!

    高永昌望着顺化城方向的火光,眼眶里面全是泪水。

    辽国看起来真的完了,而大渤海国,也复兴在即。

    他想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可是还没等他开口,身前身后的渤海战士,已经齐声欢呼起来了。

    这等士气,已经达到了极点,哪里还需要鼓舞?

    想到这里,他只是大呼了一声:“大渤海,万胜!”

    ……

    “顺化城起火!一定是顺化城粮仓烧起来了,那些渤海奴得手了!”

    马植的一个儿子,名叫马沖的青年忽然放下望远筒,就对身后的父亲大喊了起来。

    “大人,咱们这回可是大获全胜了,一个辽东王总可以搏到了吧!”

    马植扭过头,看了一眼马沖,冷淡地说:“不是咱们大获全胜,而是幽州共和军大获全胜……记住了,是共和军大获全胜!辽东王什么的,以后不要再提了。”

    辽东王是马植给自己的定位。称霸天下他不敢想,但是一方王者还是应该可以做一做的。

    知道这个理想的,自然都是马植最心腹的家臣死士,也包括他的几个儿子。

    但是幽州的共和军,现在强大的有点出乎意料了!

    “主公,没有您的慧眼,他武好古能有今天?您怎就不能辽东为王?”

    “李大,看把你急的,主公缓称辽东王乃是深谋远虑。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一边积累实力,一边占据一块可以作为根基的地盘!”

    现在说话的是马植的两个心腹,奉先军兵马使李姡Ш头钕染だ袅醴丁

    他们俩一武一文,是马植的左膀右臂,也是马植家臣的首领。

    现在自然要替主公谋划将来了!

    耶律延禧败亡只在眼前,那可是辽失其鹿,北地英雄共逐之了。

    “何处可以为根基?”马植回头问刘范。

    刘范道:“主公不如西去鸭绿江,占住开、定、宣、保四州静观辽东风云,伺机南侵高丽。”

    “显州老家呢?”马植问。

    “主公,那是咽喉之处啊,幽州怎能容我占有?”刘范摇摇头,“便是勉强占住,只怕削藩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马植轻轻点头,只是不语,一旁的大将李姡吹溃骸傲删耍∫裳屿敛蛔∑耍 

 第1184章 共和国的崛起——萧太后

    (全本小说网,HTTPS://。)

    “陛下!快走吧!沿着海岸线走,那里没有幽州军,也没有渤海奴,顺化城以西的那个海湾也冻着,大军可以直接通过,过了海湾离复州城就不远了。(全本小说网,https://。)到了复州,就安全了!”

    “是啊,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辽广有万里,富有四海,不会那么容易垮掉的!”

    萧奉先和萧兀纳留着眼泪在旅顺城头上劝耶律延禧。而耶律延禧则直愣愣看着北面顺化城方向的火光……

    他已经有点绝望了!

    顺化城的一把火,已经烧掉了耶律延禧全师而退的希望。

    沿着萧奉先说的路线退往复州城也许不是问题,不过120里路,走快点一天就能走完。

    但是以后呢?

    从复州退往辽阳还有四五百里啊!正常行军都要十天。如果再被幽州贼、渤海奴和马家贼阻击一下,再遇上一场暴风雪,恐怕二三十天都走不完。

    而军中携带的行粮,根本不足以支撑那么多天人吃马嚼的……

    大军一旦粮尽,那可就是全军覆没啊!

    全军覆没了,他这个皇帝还当个屁?等着当阶下囚吧!

    “陛下!”萧兀纳也有点着急了,跺跺脚上前就劝,“陛下可以带着各军的具装甲骑和御帐亲军先走……多备干粮马匹,若有万一,就弃了后军,全队冲向辰州。辰州有萧陶苏斡的一万精兵,还有不少存粮,陛下带着精锐过去,应该可以供应很长时间。

    得了辰州的兵马粮草,陛下就能一边收拾辽东人马,一边直赴上京。如果还能搜罗起十万大军,也许还能退据西京道和上京道中西部,以待时机啊!”

    萧兀纳其实是个谋划全局的人物,不是拿来往战场上扔的。

    现在他的一番谋划,倒是为耶律延禧指出了一条生路。

    首先带领少数精锐快跑!

    现在是万分的危急了……没有粮食其实还是小麻烦!大黑山上的十几万汉人军队,还有已经占领顺化城的渤海军队才是最大的危险。

    他们加一块儿有二十多万人啊!比旅顺城的辽军还多一点……

    所以现在不能奢望全军而逃,也不能指望大部而逃。只能带着少数精锐先走了!

    辽军的精华,其实也是具装甲骑,差不多占到契丹正兵数量的三成。

    耶律延禧在旅顺前线摆了不到二十万契丹精锐,其中一半是正兵,具装占三成,大约就是三万。

    辽海冰原一战损失了7000,还剩下大约23000。

    在辰州、辽阳、通州等地,耶律延禧还布署了三万以上的精锐正兵。加上配属的辅兵,可以达到六万。

    在东京道的其他地方,还有些零碎部队,在上京临潢府也有不少兵马。

    如果都能搜集起来,再凑成十万以上的大军是完全可能的。

    有了这支机动兵力和宋朝的支持,耶律延禧就有继续在北地争霸战中玩下去的本钱。

    当然了,退一步也是很有必要的。

    退一步,把东京道这块肥肉,甚至部分上京道和中京道的地盘都丢出去,让幽州、女直、渤海和显州马家几方面争夺,辽国才有休养生息,卷土重来的机会。

    耶律延禧只是无语,这是他的文妃萧瑟瑟和行宫都部署耶律余睹一起上了城墙。两人都披上了甲胄,一副随时准备厮杀的样子。

    看到耶律延禧,便双双行礼。

    余睹道:“陛下,22000精锐已经准备停当,一人双马,带足了十天的行粮和五天的马料……”

    “什么?22000?”耶律延禧回头看了看余睹,又看了看萧兀纳。“是谁说只带那么点人走的?”

    “是奴婢……”萧瑟瑟含着眼泪道,“是奴婢矫诏了!”

    “你!你个贱妇,朕要贬你为奴!”耶律延禧大怒,他说到这里,眼前又是一黑,嗓子口一甜,鲜血再次喷出,身子摇了摇。萧瑟瑟马上上前,一把扶住耶律延禧。

    萧兀纳挥挥手,“快走,快走!此间有老夫和兰陵王(指萧奉先,耶律延禧忘记削他的爵位了),我二人带兵往顺化城走,打着天子的大纛……幽州军一定会跟着我们的。”

    一旁的萧奉先早就没了主意,只是叹气。

    耶律余睹和萧瑟瑟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对萧兀纳点了点头,然后一起扶着耶律延禧下了旅顺城墙。

    22000具装甲骑,已经在旅顺西门内列队,也没有打出大辽天子的神纛,只是打着耶律余睹的将旗。

    余睹手中有萧瑟瑟盗出的令符,又是行宫都部署,自然可以号令这支甲骑。便立即下达了出城的命令。

    22000大军,浩浩荡荡,开出了城池,向着旅顺城东面的冰海而去。

    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不会从旅顺城北面的山地通过,而是直接走冰海一路北上复州。

    看着耶律延禧和耶律余睹、萧瑟瑟一起离开。萧奉先长叹一声:“又是一个承天太后啊!”

    其实萧瑟瑟在作歌进谏后,只是表面风光,实际上已经不被耶律延禧所爱。延禧带她在身边,只是做个虚心纳谏的样子。早晚会被耶律延禧秋后算账……可是没想到耶律延禧屡受打击,好像要死的样子。

    而萧瑟瑟又在关键时刻不顾自己的安危,窃符调兵,替大辽保存实力……如果耶律延禧真的病死,或是被病死了。

    即位的毫无疑问会是文妃萧瑟瑟的儿子,同时也是耶律延禧长子的文忠王耶律敖卢斡了!

    而萧瑟瑟,就是新一代的萧太后了!

    萧兀纳摇摇头:“可惜文妃对上的是武好古的共和国……不是宋真宗的大宋国!

    兰陵王,老夫知道你不甘心。可是大辽国都到这个份上了,在上面的不一定是好事。不在上面,也不一定是坏事。”

    他顿了顿,“现在该咱们带兵出城,向顺化城狂奔而去了!”

    ……

    “出城了!这回看来是主力,黑压压的一大片,往顺化城方向去了!”

    大黑山山城上,马政望着山下旅顺城中如黑色洪流一样的兵马,终于长长出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暴风雪将至!

    这可不是一个出兵的好时候啊。

    马政回头对身边的机宜们说:“去个人问问马良嗣出不出兵?如果不出兵,那么本官就要派兵追击了。”

    “喏!”

    一个军事机宜领了马政的话语,飞身上马,去马植的中军询问了。

    不过他赶到马植中军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有点多余了。

    因为马植的大军,正分成八队,浩浩荡荡的依次下山。不过不是去追击辽军的,而是走东关城那条路,也就是之前高永昌扑击顺化城的道路,去截击辽军的。

    和辽军一样,马植的八万大军,同样是带着十天的行粮(不足部分是问共和军借支的)上路的。

    和辽军的决战,不过是顺手而为的事情。现在高永昌的四万精兵应该已经到达顺化城了……顺化城那边还有两万渤海奴。应该可以和辽兵打一场吧?

    胜负都没关系,烧了粮草就行!

    其余的事情,自有老天爷去解决。

    而马植的目标,其实是辽东半岛东南沿岸的辽国镇海府府城。镇海府虽然挂着个“府”的名头,但实际上是个小地方,只是有不少渤海人在这一带开垦耕种。

    马植的大军会在镇海府停留一段时间,搜刮一点粮草补给,然后再东进开、定、宣、保四州。

    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马植就可以笑看辽东风云了,伺机从中取利了。

    “总管,马植出兵了!”

    马政站在大黑山山城上,已经看见马植大军出动,笑了笑又道:“让武玄的骑兵部和完颜家的人出动吧,跟在辽军大队后面虚张声势就行了!”

    顺化城之战的胜负,他并不关心。只要辽兵无粮退走,在一片风雪中被习惯恶劣气候的假子骑兵和女直骑兵追击,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损兵大半。

    至于损失十万还是十五万,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同一时刻,顺化城中的战斗,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被烧毁的粮食,并没有双方,哦,应该是三方将领想象的那么多。

    因为被高永福和郭药师的人点燃的主要是干草,干草比粮食更易燃,一点就着,烧起来烈火雄雄。远远看着非常吓人。

    但是顺化城内的粮食和干草是分开存放的,两者之间还有防火的沟渠阻隔,沟渠中还堆满了积雪,积雪被大火一烤都化成了水,形成了几道水沟。而耶律大悲奴则指挥部下,依托着这几条沟渠拼死抵抗。

    因为被高永昌的家臣死士发动起来的渤海奴(民伕)不是专业军队,战斗力比不上破坏力。所以一时间也奈何不了顺化城的辽军。

    但是随着高永昌的四万大军,在当天夜间赶到顺化城,大悲奴的几千守铺辅兵,终于支撑不住。在次日凌晨,不得不弃城而走。顺化城和城内还没有焚毁的存粮,全部落入了高永昌之手。

    铺天盖地的风雪,也在这个时候,从天而落,仿佛想将被一场战争变得满目疮痍的辽东半岛南部的大地,彻底掩盖起来。

 第1185章 共和国的崛起——没有永远的朋友

    (全本小说网,HTTPS://。)

    刺骨的北风挟着鹅毛般的暴雪沸沸扬扬的落下,天际当中乌云层层叠叠,完全挡住了月光星辰,能见度下降到了连十步开外的人影都无法看清的地步。//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队大队的辽军,就在厚厚的积雪当中翻滚。体型矮小的契丹一步一跌的在厚厚的积雪中挣扎前行,有的战马跌倒了就不再爬起。马背上的兵士如果没有副马可以换乘,就只能下马步行。可是两条腿怎么走得过四条腿?渐渐的也只能被大队抛下,走在了长长的行军队伍的最后。

    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好像饿虎一样在风雪中穿行的生女真敢达和假子骑士,现在就跟着这支绝望的辽军大队。已经跟了整整四天。一开始只是小心翼翼地跟随,偶尔才会发动几次急促而迅猛的攻击。

    但是当这支绝望的大军在顺化城下受挫,花费了一天一夜,都没有能攻下被渤海人占据的城池,只得狼狈逃窜之后,生女真和假子骑士的攻击开始变得大胆起来。

    漫天的风雪对这些堪比特种部队的精锐,是构不成太大威胁的。精锐嘛,体力和忍受哭喊的能力当然超过普通人。而且他们出动的规模也小,总共只有1500人。人数一少,后勤保障也就容易了。人人都配足了保暖的衣物和耐寒的女真马,当然还有高热量的食物和可以抵御寒气的白酒。

    所以连续的风雪天气,反而成了他们进行追击和发起进攻的最佳掩护。

    这些恍如恶魔一样的战士,一次又一次从风雪之中冲杀而出,不断制造恐慌,驱赶着筋疲力尽的契丹战士在雪地中哀嚎着逃亡。

    “幽州贼来啦!生女直来啦……”

    “败了,败了,又败了……”

    仓惶喧嚣的呼喊声,一阵接着一阵,从这支契丹大军的后队席卷着向前,惶恐的情绪也随着这呼喊越来越浓。

    筋疲力尽的大军,被恐惧的情绪所支配,一次又一次的提前全部的力量快速前行。

    为了能快一点逃跑,本来就没有多少辎重补给的契丹兵开始不顾一切的丢弃物资,减轻自己的负重。

    道路两旁,丢弃的全是宝贵的物资,马车、武器、盔甲、旗帜、金鼓、财物……无力前行的伤者和弱者在风雪当中哭喊哀嚎,念着佛号大概想要超度自己……

    萧奉先和萧兀纳还骑在马上,身上披着厚厚的毛皮斗篷,但是心却是哇凉哇凉的。在逃跑的途中,这二位又一次犯了不会打仗的严重错误!

    从旅顺城出来的时候,没有派遣精兵直扑顺化城。如果他们那么干了,这支精兵多半可以在高永昌完全击败耶律大悲奴前抵达。但是完全慌了神的萧奉先和萧兀纳根本忘记了这个茬。等他们全军抵达的时候,发现顺化城的大火已经被扑灭,渤海兵正在用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