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7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请示立即得到了批准!薛定命令第三、第四师立即渡过,然后寻找合适的地点构筑营垒,等待主力抵达——河北西路军团一共有六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以及一些独立的工兵、炮兵和辎重部队,总兵力多达10万!

    另外还有一支河北东路军团摆在天津府和沧州交界的周国一侧,总兵力也和河边西路军团相当,由陆军上将罗冈担任督军。

    两大军团,20万武装到牙齿的周军,将会在同一时间发起进攻!

    负责探路的80骑散开了一道松散的直线,在晨雾稍稍散去后,就开始踏上了冰面。

    和前天晚上出动的轻装斥候不同,今天过河的都是具装甲骑,手中还持着马矟。

    如果他们这样也能安然渡河,那么步兵就能一队队开过去了。

    等到今天晚上天气再冷些,就该轮到炮兵和辎重兵过河了。

    河对岸的情况这两天也侦察过了,并没有发现宋军大队。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应该在周军的两个师大举渡河后,接到烽火报信,然后立即开拔。应该会在三到四天后抵达战场——因为不少宋军机宜叛变,周军对宋军的布署和行动预案了如指掌,因此也制定了针对性的作战方案。

    河北西路军团在渡河后不会马上向纵深推进,而是会在黄河西岸展开,占领阵地,并且向清州城逼近。做出攻打清州城的姿态,吸引宋军前来。

    马扩立马在武义信身边,低声道:“信之,过去了,看来没什么问题。”

    武义信头也不回,只是朝西看,低声笑道:“子充,我是师长,应该和先头部队一起过河。你是机宜长,师指挥司就交给你了……好了,咱们就各自就位吧!”

    马扩也没去和武义信争什么,周军的行动有时候也很死板,被各种条令约束着。于是他便朝武义信抱拳拱手,一招手,带着军机司的几个机宜就已经驰下山坡。山坡下面,大队大队的周军步兵和骑兵都已经就位。

    这些都是第三师的精锐,不久前才打过敖卢斡和完颜宗翰,全军上下都沾了不少鲜血,士气正旺,杀气腾腾。都等着过河后和宋军来一场决战呢!

    听说宋军都是带着赏赐的财物上战场的!

    这一仗下来不是发财了?不仅能缴获武器装备马匹,能抓到俘虏,还能捡钱……真是有点荒唐了!上战场带钱有什么用?

    “第五步兵旅全体,过河展开,设立阵地!”武义信这个时候也大声下令,“师指挥司随后……”

    就在这时,黄河对岸的半空中,忽然闪烁起了火光,显然是有人在用爆裂火箭给后方的什么地方通报情况。

    宋军的烽火台反应倒还及时,已经发现周军大队踏冰而来了!

    ……

    河间府城外,大宋新军所在的大营,在河间城西面,依着滹沱河傍着一处丘陵。左右都有依靠,背后是河间府城,前方则是一片开阔地,用木栅栏圈了起来,放着许多马匹。

    驻扎在河间府城外的新军有10个将,分别是开封第五将;河间第一、第二将;熙河第一将,朔方第一、第二将;大名第二将;鄜延第一、第二将;昭义第四将。其中的朔方第一将和昭义第四将还是纯骑兵的将。

    现在的大宋已经谈不上特别缺马了,有西北的凉国和金国提供,还有朔方大马场存在。足够宋军组织强大的骑兵军团了!所以一人双马配置的骑兵将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了。

    当然了,宋军的马匹也谈不上富裕。因为他们除了建立骑兵,还搞了个车堡战术,部队中有许多四轮马车,也需要挽马来拖。还需要马匹拖拽大炮。而且因为照顾马匹的水平不高,马匹的折损率也偏高。

    所以马匹的供应还是比较紧张,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挽马来拉比较重型的火炮——在用轻炮配合车堡还是用重炮弃用车堡的问题上,宋国新军内部和枢密院是进行过长时间争论的,最后也不知道怎么就取了一个“轻炮加车堡”的组合了。

    不过即便在大炮的选择上出了一点岔子,宋军新军的战斗力仍然不容小觑。

    所以军中上下,对于八月份那场莫名其妙的败仗都很不服气,都摩拳擦掌的想要一雪耻辱。只有一群机宜比较消停,不敢再上窜下跳了。

    因为八月、九月中,包括宣抚司和河间经略司以及下属各将在内,都对喜欢妄言的军事机宜进行了一番清洗。不少人被免职罢官,还有一些人干脆叛逃去了周国。频发的叛逃事件,又让宣帅吕颐浩感到军机不可靠,所以还上了一道奏章,建议用知兵的文人替代武人军机。

    官家赵佶居然批准了这个奏疏,倒不是信不过武人,而是新军正在大肆扩充,到处都缺军官。既然吕颐浩觉得武人机宜没有用,那就调回去带兵吧。

    而在武人军机们离开河北宣抚司、河间经略司和沧州经略司的同时,熟读兵法,善于运筹帷幄的书生也来了一些。

    其中就有光复党的大才子张浚,还有大名路经略安抚使刘韐的两个儿子刘子羽和刘子翚——二刘和张浚都属复古党,三人都是被何栗推荐到吕颐浩军中的。

    顺便提一下,何栗、陈东、张浚这些复古党人,因为“杀栗始可言和”变得非常吃香,被宋朝的士林看成周国克星了。

    何栗的官职升到了中书舍人兼侍讲,陈东则接任了提举均田司事,张浚则以朝官衔出任河北宣抚司总军机。

    张浚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公认的“抗金名将”,属于有多少兵就能抗掉多少兵的名将……不过那也不都是他的错,手下的兵将也的确挫了点。如果有30万大宋新军这样的兵力去打富平之战,怎么都不会输掉的。

    “彦修,你看过《奇袭天津策》了吗?就是那个岳飞领衔建白的奇策。”

    张浚这时正在军机房里面翻看之前的军机们留下的文书和应对策(预案)——他可是学霸!而且这些年为了更好的清田也学了许多新学(清查田地需要几何学知识),所以能够看懂新式军学的应对策。翻看到岳飞上的《奇袭天津策》时,忍不住叫起好来了。

    “看过了,就是不得用啊!”刘子羽道。

    张浚道:“策不得用,将却是可以提拔的。这岳飞现在做什么呢?”

    “在做队正。”

    “这等将才怎么去当队正了?”张浚摇摇头,“应该给个营将。”

    “吕宣帅如何肯用他?”刘子羽说。

    “那就荐他去开封府练新兵吧。”张浚道,“那边机会多,一个营将总是有的……”

    正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看见刘子翚快步走了进来,“德远、彦修,清州方向烽火大起!”

 第1357章 狮子大开口

    (全本小说网,HTTPS://。)

    河北宣抚司衙署的公厅之内,一片叮当叮当的剑鞘碰撞的声音。(全本小说网,https://。)整个大厅之内,都是穿着窄袖袍衫,踏着乌皮靴,束着九革带,带着幞头巾帻的新军将领。这些武人现在分了老派和新派,各自在大厅左右站立,泾渭分明。

    所谓老派,就是那些没有读过新式军校的传统武夫,多少有些粗鲁野蛮,但却很受文官阃帅们的青睐。这些粗鲁武夫也许读书不多,但是却知道文贵武轻的道理,肚子里面也没那么多花花绕绕的,拨弄起来也容易。

    而所谓新派,则是武学学宫系统出身的科班生。他们读得书可就多了!虽然宋朝的军官养成体系没有周国那么完善。但是武学学宫的教育水准也不差,四年的科班教育之前,还有一到两年不等的预科教育。而能够进入武学堂预科的生员,又多是将门子和军n代,多半接受过家庭的军事教育。所以也都是十数年苦读出来的军官。而且他们读的书比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还多不少!儒家的经典他们也学,实证派、理性派的新式学问他们也懂。传统的兵法他们倒背如流,从骑士学院抄来的新式军学也是必修。另外他们这些人还都打熬出一身的武艺,马上马下,舞刀弄枪射箭,无一不通。

    这等文武双全,学贯新旧的人才,当然自视甚高,看不起老派军官,也瞧不上科举出身的文臣阃帅。最可恨的就是还喜欢和周国的新式军官比较。

    人家那边新式军官的前途待遇都是极好的!不仅有庄园有身份(公民等级),而且晋升也容易,三十多岁当到将级是稀松平常的。在转入预备役后,还能在官场上找到不错的出路。

    周国的各级议员和高级政务官中,至少三分之一是预备役的高级军官——这可不是去当花瓶!周国的元老院和各级议会都是真有权力的。

    另外,周国的那种有“杀人放火牌照”的特许贸易商会也是预备役军官们的出路,那可是大把大把抢钱的地方啊!

    周国的军官们在正式服役的时候收入也不高,但是在转入预备役后,却有许多发财的机会。

    所以没有什么家产的军官,往往在三十多岁就会自己申请预备役,然后去特许贸易商会找一份报酬优厚还能捞到油水的工作。比起贪污受贿,这条发财的路子才是正道。因此周军内部几乎不存在腐败——如果因为贪污受贿被开除军籍,可就没有转成议员、政务官和去特许贸易商会捞钱的机会了。

    相比之下,宋国的新式军官就苦了。首先是上升困难,从武学宫毕业的新式军官大多只是校尉衔(除非有荫补的官身)。而校尉转官身对于科班出身的军官而言,本来应该是个熬资历的事儿。可是由于新派旧派在官场上的冲突是全方面的,所以科举出身的阃臣往往将新式军官看成异类,在转官的时候就百般刁难。让转官身之事变成了鱼跃龙门一般!

    与此同时,宋朝的武官又有“快上快下”的传统。有军功可捞的时候升起了和飞一样,可一旦犯了错,又没后台可依靠,也会被轻易一撸到底。

    所以新式军官们往往升得慢,撸得快,前途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渐渐的都已经影响到武学学宫的招生了……不得已之下,纪忆和张叔夜只好给武学学宫的学生、预科生发放全额的校尉俸禄。

    但是在提拔新军军官做官的问题上,纪忆和张叔夜也不敢越权——给军校生发钱是没有办法,实在没有人来啊。可是提拔军校生做官或是额外发钱,可就有在军中结党的嫌疑了!

    御史的弹章砸过来,纪奸相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新式军官们混久了,也是下有对策了。他们的对策就是在打仗前狮子大开口!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嘛!

    要咱们出兵打仗是吗?那先把官身拿来,平日压着不让转的官,现在都得给爷拿来。

    要不然咱就破罐破摔,誓不力战!

    除了官,钱也得给足了!大家都穷死了,不捞一把上毛战场?

    开拔费是一笔,战时的盐菜费是一笔,放赏的准备金也得给足了。要不然打起来没有钱给,神仙也没招。

    总之,一帮恶狼一样的新军军官这个时候都没什么好商量,先得吃饱捞足!

    都饿了多少年了,能不给吗?

    所以今天到来的武将,不管新派旧派,都带着账本——旧派手下带兵的也是新式军官啊!要不然他们怎么指挥?怎么训练?宋朝新军也和周国共和军一样,是非常讲究标准化和精确化的军队。列阵、队形、战壕、车堡、大炮布设,统统都要按照条例进行。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老派的军官连新式的阵图(赵佶画的)也看不懂,也不会进行绘图。怎么指挥部队?

    因此平时怎么压制是一回事儿,现在可不能不大把放赏。要不然大军根本上不了战场……

    不过新来的张浚、刘子羽和刘子翚哪知道这一套?

    没等吕惠卿和姚古出来,看到下面十个正将提交上来的晋升名单和各种账单,就有点头皮发麻了。

    “什么?这都三百多个转官了……哪有这样的?仗还没打,就开始升官了?”

    “钱也要得太多了!一个营就要二十万缗……五十个营要一千万!这也太多了!”

    “不给就打不了仗?这什么规矩?怎么能这样?太不像话了!”

    在场的正将副将听了这话,都面面相觑。原本机宜司的军官也是新的,都帮下面要钱要官。哪有打回票的?机宜司和下面的新军军官要不穿一条裤子,以后怎么指挥?两边抬扛吧!

    在平交趾之战中建功的熙河第一将正将曲端是河北新军军官们的头头,这个时候当然得出来说话了。

    “三位军机,下面的营队官佐平日带兵辛苦,转官又殊为不易,以至于不少带兵多年的队正、营副,都还没有一个官身。眼看大军就要开拔,大家伙生死都不知道,怎么都得把转官的文书报去开封府吧?要不然大家伙还有什么士气?

    钱当然就更不能少了!官佐要转官,下面的兵募则要见钱!没有钱,路都走不了,还打什么打?”

    “一个营要20万?”张浚怒气冲冲看着曲端,“一个营才900余人,就敢要20万?想钱想疯了吧?”

    “均摊下去一人也就二百多,够干什么呀?”曲端摇摇头,“而且现在打仗都是扎硬寨,围车堡,讲究持久,一场大战没几个月完不了。期间还有可能多次拔营转移,每一次都得放赏,上阵一次也得放赏……没20万备着,哪个营将敢把兵马带出去?”

    曲端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现在是棱堡、硬寨、车堡、火炮和重型火枪(骆驼炮)流行的时代。

    战争模式就是持久!

    打个棱堡几个月,打个车堡硬寨搞个把月也不算什么。

    除非是两支军队存在代差,或者一方存在明显的失误,否则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分出胜负。

    而根据河北宣抚司机宜房所制定的“对策”,宋军在河北战场上的思路也是持久抗衡。靠硬寨、呆仗、棱堡,依托险要之地慢慢和周国打消耗。

    这种打法当然是可行的,以宋国新军的战斗力和装备,和周军打对攻的确是有困难的——车堡、硬寨在攻势作战中也没有用啊!他们的火力又不够,骑兵也没优势,总不能让长枪兵顶着对手的霰弹冲锋吧?

    再说了,要是麻利打完了,新军将士们宰谁去啊?打着仗才能要钱要官!

    可是张浚还是觉得曲端等人在狮子大开口,说什么都不答应往上报。

    就在两方面闹哄哄争执的时候,屏风之后传来了靴声。然后就听见宣抚司都统制姚古的声音:“吵什么呢?宣帅驾到了!都站好班次,不可军前失礼!”

    原来是吕颐浩来了!

    吕大宣帅这些日子因为撤掉了一批新式军官出身的机宜,换上了知兵的文官,所以烦心事儿少了许多——原本的军事机宜代表的是下面的同窗,现在的机宜则在替吕颐浩遮风挡雨,效果自然是不一样的。

    不过那是平时,现在大战就在眼前,这些文官机宜能不能应付就不好说了。

    底下的将领和机宜们才按品级站好,就看见吕颐浩板着一张脸走进了公厅。将领和机宜们纷纷拱手行礼,倒也有几分恭敬。

    但是吕颐浩也知道,恭敬是表面的,上下博弈才是眼下要应付好的事儿。

    要不然大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上战场?

    吕颐浩朝着麾下的诸将淡淡一笑,“诸位,本官刚刚接到金牌急报,东贼约三万步骑已经在清州城和钓鱼寨棱堡之间渡过黄河,目前正在黄河西岸构筑营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