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8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了拖雷一个万人队之后,铁木真手中还余下九个万人队。这九个万人队被铁木真分成了三部,每部都是三个万人队,分别扑向了布哈拉、察赤和天门关。

    而由第四代天理子章昭率领的五万步骑,则非常轻易的就被拖雷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引到了忽章河以南,从而失去了阻拦铁木真主力东进的时机——拖雷率领的骑兵虽然只有一万人,但是却拥有很强的遮蔽能力让章昭的五万大军无法弄清蒙古人的主力到底在哪儿?所以才会跟着拖雷过了忽章河,一头扎到沙漠里面去了。

    等章昭的五万大军尾随拖雷的一万人,转悠了好几天,筋疲力尽的从沙漠里面出来后,蒙古大军包围布哈拉的坏消息就紧接着传来了。

    经验不足的章昭被这个坏消息吓昏了头,不顾部队筋疲力尽,就直奔布哈拉而去,而拖雷则趁机率部尾随。最后章昭的大军在布哈拉城以西的开阔平原上,遭到了铁木真和拖雷率领的四万大军的前后夹击。

    虽然人数上稍占优势,但是疲惫不堪的西凉军还是遭遇了惨败,包括天理子章昭在内,一共有3万人被杀,还有万余人被俘。余下的残部则退位撒马尔干,和驻守撒马尔干的西凉军会师,然后一起逃向了天门关,抢在抵近天门关的蒙古人完成封锁前冲入了关隘(实际上也是一个棱堡型的防御体系)。蒙古大军则在稍后完成了对天门关的封锁。将西凉国的主力,完全封锁在了被高山环绕的盆地当中。

    坚固的棱堡防线并不那么容易被攻破,但是失去了费尔干纳盆地内西凉王廷的指挥和援兵的撒马尔干、察赤、讹答剌等城市,还是很快落入了蒙古人之手。

    而得知了撒马尔干、察赤、讹答剌被蒙古人占据,费尔干纳的王廷情况不妙的碎叶总管府立即向万里之外的长安求援。

    现在西凉就只能指望西宋这个宗主救援了,而铁木真最担心的也正是西宋的大举干预——不过他在进攻西凉前已经分析过局势,觉得西宋刚刚经历了一场中原大战的失败,和大周、东宋关系紧张,应该不会大举西征吧?

    ……

    “西凉败了?怎么可能?”

    现在统治西宋的皇帝是赵佶的重孙子赵忻,日后的庙号是宋光宗。

    庙号倒是挺光鲜的,可是他统治下的国家,却仍然很难看到什么光明的前景。

    他是在第二次中原大战后接手国家的,接手的完全是一个烂摊子。他的国家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遭受了可怕的失败。无论是新周还是东宋,都在那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可怕的实力。

    那可是两个真正的世界帝国!

    其中大周拥有大部分北美洲(分为附属大周的合众国和直属大周的自治领),大部分的南美洲海岸地区、部分非洲海岸地区、部分南洋岛屿、日本(行省)、南岛省(夏威夷)、殷州、滨海府、北极府(东西伯利亚)、奚国(蒙古高原),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岛屿。整个国家拥有的陆地面积超过了3300万平方公里!

    东宋拥有的陆地面积比新周要小一点,但也非常惊人。这个国家的海外领地包括新宋(澳大利亚)、新东瀛、部分南美海岸地区、部分非洲海岸地区、部分南洋岛屿以及半岛、暹罗、交趾、锡兰岛,还有其他一些岛屿。杂七杂八的领土加在一块儿,也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

    除了拥有的土地众多,新周和东宋的总人口,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急速增长。两国的全境人口全都超过了8000万!

    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两国还垄断了这颗星球上大部分的金属。无论是金、银、铜、铁、锡、铅,两国的产量和保有量,都可以达到总量的90%左右!

    而土地、人口、资源的优势,以及海洋运输和便利性,也极大的促进了东宋和新周的工场手工业。

    虽然工业革命的时代仍然没有到来,但是江南、徐海、燕津三大手工业中心的规模之大,工艺之优,也足以让东宋、新周两国牢牢占据世界手工业生产的前两把交椅,而且根本没有谁可以颠覆他们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西宋选择同时和新周、东宋开战,无异于自杀!

    可是自杀的西宋又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一是棱堡的防御优势并没有完全被打破。虽然棱堡的防御加成比几十年前大大减少了,但是还没有被完全破除。所以西宋在东宋、新周的棱堡防线前碰了个头破血流。而反攻过来的东宋、新周,也一样被西宋的棱堡给堵住了去路。

    二是三分的局面犹在,无论东宋还是新周,都不敢全力攻打西宋。生怕被另一方抄了老家!

    在这种情况下,实力不济的西宋还是得以死里逃生,继续维持着和东宋、新周抗衡的局面。

    而宋光宗赵忻则辛辛苦苦的维持着国家的半死不活。不甘心就此沉沦的赵忻在稳定了东方的局面后,就急急忙忙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希望可以依靠铁木真的崛起打击西辽、金帐,而后获得西进夺取出海口的机会。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铁木真居然变成了一条噬主的恶犬,而且一出手就让人措手不及。不过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向东不行,那就向西试试看吧!

    “陛下,”左相韩佗胄对赵忻道,“西凉的新凉府(费尔干纳盆地)被围,碎叶府告急,钦察草原和七河大部都被蒙古控制。如果朝廷不发大兵支援,只怕要坐失西凉藩属之国了!”

 第1467章 百年战争

    (全本小说网,HTTPS://。)

    韩佗胄是韩琦的重孙子,和韩肖胄是兄弟辈儿。全本小说网https://。不过两人的年纪却差了75岁!韩肖胄过世的时候,韩佗胄还没有出生呢!

    虽然和韩肖胄的堂兄弟,但是韩佗胄却不是荆楚系统的人物,而是长安勋贵的一员。并不是文资出身,而是保送华山讲武堂的武官。讲武堂毕业后就成了孝宗皇帝的御带亲卫。后来又转了文资,一步步当上宰执。

    第二次中原大战的发起就和他的错误决定脱不开干系!不过他在这个时空的命比历史上要好。东宋、新周都是文明开化的国家,不会要他的脑袋……要去干什么用?

    所以承担战争责任的韩佗胄不过是下台贬官,低迷了几年后又回炉当了宰相——他发动战争是符合西宋军官们的利益的。哪怕没有打赢,军人们还是念着他的好。所以由他当左相比较有利于控制军队。

    而且上一次战争的失败,让西宋朝廷的统治有点动摇了!

    因为一部分军官将战败归咎于西宋的“君主独裁”,希望国家效仿东宋或新周进行改革。

    这让宋光宗赵忻非常恐惧,所以就选择让韩佗胄这个在军方很有人缘的宰相回炉。

    对于胆敢挑战大宋在西域威权的蒙古人,韩佗胄的建议只有一个——打!要是不打,西凉一丢,军中的革命分子又要发难了!

    “可是东征之役新败不久,国家元气未复……”

    赵忻有点犹豫。在上一场战争中,西宋累计损失了十四万军队!而且还耗费了数以千万缗的军费。国家多年的积蓄全部耗尽,而且还向富有的西夏王借了一笔款子,真的丢人啊!

    现在韩佗胄又想在万里之外的西方开战,这成本恐怕不会太低啊!

    “陛下,我们如果不救西凉,暴周就有可能会插手了。”

    现在西宋不再用“东贼”称呼周国了。因为在第二次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宋和周国正式签订了和约。

    也就是说,西宋承认了周国的主权——人家有好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不承认,它也在那儿啊!

    “暴周会插手?”赵忻一愣,“他们的手能伸那么长?”

    “陛下难道忘记了,蒙古人是从哪儿迁出来的?”

    “蒙古人……”赵忻想了想,“哦,是从大奚草原迁出来的!”

    这个时空的蒙古人去了富得流油的钦察草原和东欧大草原的东部(真的流油啊!后世的里海油田、乌拉尔油田和西伯利亚油田现在都是铁木真的财产),蒙古高原的名号自然不存在了,现在这块地盘的地理学名称叫“大奚草原”。在政治上,这块土地由依附于大周共和国的奚王国统治。

    奚王国的性质和北美合众国差不多,都是大周共和国下属的自治藩国。虽然有国的名号,但并没有独立主权。在军事和外交上都依靠大周共和国。

    之所以设立“国号”,则是为了方便治理。现在大周世界帝国的陆地面积达到了数千万平方公里之多!完全超出了现有通讯条件下,一个中央政府可以有效治理的极限。

    所以设立自治藩国就不可避免了。

    而利用自治藩国治理边远地区的不仅仅是大周共和国,东西两宋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东宋下面有新宋、暹罗、交趾、新东瀛、锡兰等五个自治藩国。

    而西宋也不算小,所以也拥有一个西凉藩国,此外还拥有荆楚王府、大理王府、吐蕃王府、高昌王府、疏勒王府、于阗王府、青唐王府等七大藩王。

    至于迁移到天竺已经一百多年的西夏国,则在第二次中原大战后,用大量进贡金银给西宋的朝廷的办法解除了附属关系,成为了独立国家。

    不过西夏的独立并不是李纯佑为首的西夏统治者的意愿,而是在第二次中原大战期间,东宋和新周的小西洋舰队一再攻击西夏的海口城(位于信度河入海口)。给西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且东宋、新周两国还向西夏国下达了最后通牒。

    如果不和西宋划清界限,就会遭到他们的联合入侵!

    所以李纯佑才不得不中止了和西宋的君臣关系,但是仍然会和波罗王国一起,每年以购买公债的形式,给长安上贡。

    “正是,”韩佗胄道:“当年迁移蒙古人的时候,周国还借机在奚国草原(蒙古草原)和钦察草原上修建了6座买卖堡。其中距离碎叶城最近的一座买卖堡就在也迷离河畔,名叫也迷离堡。目前由奚国的也迷离侯爷萧乾掌管,这个萧乾其实是武好古的曾孙。和眼下的大周元首武国诚是族兄弟。

    如果我朝不救碎叶,那么碎叶府就有可能向这个萧乾求助,把周国的势力拉进去。

    至于军费开销,可以向西夏、波罗举债!”

    西宋帝国反正是有债不偿的主儿,也就不在乎多借一点了。

    “看来是不得不救了……中书舍人,拟诏讨伐蒙古吧!”赵忻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决定,将会让西宋卷入一场百年战争。

    而这场持续百年的战争,最终也将耗尽西宋的国力。为公元14世纪的华夏本土统一打下了基础。

    ……

    鞭炮齐鸣,鼓乐大作。天津造船厂一号船台上的“共和”级风帆战列舰,正沿着铺设好的滑道缓缓滑入海水之中。

    这是一艘排水量达到20000石的“巨型”风帆战列舰。

    排水量这个概念,也是武好古早年提出的。不过并没有马上替代“料”,也就是造船所消耗的木料数量,成为计算船舶大小的标准。直到最近二三十年,关于舰船浮力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排水量才替代了用料,成为表示船舶大小的标准。

    而20000石相当于后世的1200吨左右。在后世来说就是一小帆船,但是在13世纪,排水量1200吨的风帆战列舰绝对是国之重器。

    一艘排水量达到两万石,装备有60门大炮,可以在无需补给的情况下在海洋上连续航行6个月,而且还可承受住较大的风浪,最高航速可以超过20节(指一个时辰航行60华里,相当于后世的8节多一点)的木质风帆战列舰的建造难度,也是相当之高的!

    对于中世纪的生产力水平而言,这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大周共和国和东宋的造船工业,研究没有将风帆战列舰的建造工艺掌握到极致。这项工作从选择木材和伐木的时机开始,到木材的防虫、防潮,龙骨的铺设,船肋的建造,甲板的固定的支撑,船壳外皮和外层甲板的铺设,船壳的防水措施,甚至小到铁钉和木栓的使用方式,全都是一门门的学问!需要长期的研究的实践,才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而且制造一艘性能卓越的风帆战列舰需要很长的周期。通常是两到三年,急造也要几个月,还不包括砍伐树木和阴干木材需要的时间。

    所以造船的技术进步,也只能循着造船的周期,循序渐进的推进,很难用金手指拔苗助长。所以在共和百年到来的时候,传说中的“飞剪船”依旧没有出现。虽然在武好古生前,就曾经提出过“飞剪船”的设想——将船只的水下形状设计成最小阻力状,以提高航速。

    但是“最小阻力状”应该小到什么程度?船只的稳定性怎么解决?船体有没有足够的强度承受高速度?索具和风帆的强度够不够?

    这些问题都需要反反复复的研究和积累,才能一一得到解决。

    所以直到目前,“共和”级这样的两万石风帆战列舰,就是大周造船业能力拿出的最高水平的作品了。

    随着“共和”级的首舰共和号缓缓滑入水中,前来观礼的人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阵喝彩声音。

    “好一条巨舰啊!”

    “真不愧是我大周的海上城垣!”

    “元首,咱们还得多造几条共和级!”

    大周共和国的元首武国诚满脸堆笑,常年的海上生活让他的肤色黑里透红,看上去非常的健康。他并不是武氏嫡流出身,而是武铁心的后代。算是海军世家,今年已经55岁的他,在大周共和国的海军中服役长达25年。几乎半生都在海上度过。最后以海军上将的军衔退役,转入了政界。

    而当步入政坛的时候,武氏嫡流在政治上已经没落了。武义久的孙子辈不是花花公子,就是对政治不大上心的资本家——义久派太多钱了!而且子嗣也不多,所以没有谁愿意去政坛和军界打拼。

    舒舒服服的当个大资本家多好啊?

    武义勇的后人倒是在军事和政治上建树颇多,在陆军中有“一门五上将”,在政坛上则长期把持日本行省和渤海行省,也有几个元老。

    但是“义勇派”始终有强烈的君主制倾向,让大部分的元老非常担心。所以武义勇的子孙从没有问鼎元首的机会。

    至于武义信的后裔,则在北美合众国深耕。几十年间出了三个大统领和十几个议员。但是在大周共和国的政坛上,基本没有“义信派”的存在。

    而且北美洲这个天选之国在大周共和国的大部分公民看来,都是落后蛮荒的代名词。只有在大周和东宋混不下去的失败者,才会飘洋过海去北美混饭吃。

    所以在北美合众国混日子的“义信派”也不可能出任共和国的元首。

    在嫡流“没落”的同时,武家的庶流倒是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所以连着几任元首,不是出自武家庶流,就是和武家的女婿或外孙。

    而武国诚也借着武家庶流崛起的东风,在两年前的选举中获胜,成为了大周共和国的第二十届元首。

    满脸堆笑,看上去非常得意的武国诚,此刻的心情却有那么一点郁闷。

    因为让人不安的消息,正从西方传来!

    几十年前被大周共和国迁去西方钦察草原的蒙兀诸部,居然奇迹一般的崛起了。本来四分五裂,靠着给大石帝国、金帐王国当雇佣兵赚点小钱的蒙兀人,现在有了一位天骄般的首领,名叫铁木真。在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