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8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安国说:“西宋的20万大军已经开始西征!而我国和东宋,则会向金帐汗国、贵国提供财政和军事上的援助。以便你们两国重振兵威,从铁木真的背后发起进攻。

    这样铁木真就会陷入腹背受敌,应该不难打败了。”

    “这样啊……”直鲁古嘴巴上应着,可是心里对再和铁木真开战真的没有一点兴趣了,而且他也没有打败铁木真的实力。

    没有实力是因为大石近卫军因为铁木真的崛起而逐步瓦解了,近卫军中的大部分蒙古好汉都投奔了铁木真,而为了笼络剩下的高加索人,直鲁古被迫在近卫军中实行世袭制。结果近卫军的战斗力一落千丈,根本不是蒙古人的对手了。

    “好吧!”直鲁古还是没有公开拒绝大周共和国的建议,在他想来,只要援助到手,往那边打就由不得万里之外的大周国了。

    可是直鲁古怎么也没有想到,铁木真并不打算坐等被包围,就在大周共和国的使团积极活动,拼凑联盟反对蒙古的时候,铁木真的大军已经离开了撒马尔干,向着西方汹汹而来了。

 第1473章 蒙古—波斯帝国

    (全本小说网,HTTPS://。)

    西历1214年夏。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个时候,远在阿姆河畔,八万蒙古人的骑兵正从横跨在两岸的浮桥上通过。在蒙古民族的缔造者和传奇般的英雄铁木真的率领下,再一次杀入波斯的土地。

    铁木真这个时候并不知道大周共和国在拼凑反对他的包围网。所以他对西辽帝国的第二次入侵,和铁木真包围网没有半分钱的关系。

    他之所以再次入侵西辽,只是为了打开进入欧洲的通道。

    这个时空的铁木真并不是在漠北草原上长大的,而是在大不里士的近卫军少年团营地中长大的。

    所以他也和直鲁古一样,有一个征服罗马的梦想!

    如果他不是西辽内斗中失势,被迫回到乌拉尔河流域发展的话。他现在多半当上了西辽枢密副使一类的高官,说不定已经率领大石近卫军攻入了君士坦丁堡!

    虽然他现在不是西辽的臣子,但是在大石近卫军的近20年,还是把征服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他的人生目标。

    而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拿下西辽统治的波斯和小亚细亚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铁木真要再次入侵西辽。

    那就是光明天理教了!

    铁木真围攻巴库,俘获光明圣女墨绮丝并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要成为整个光明教世界的公敌。

    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助光明天理教的影响力,夺取波斯的统治权。

    经过八十多年的不断传播,明教在波斯算是复活了。虽然信徒数量依旧少于天方教,但也有了几百万的光明信徒。

    这几百万人,在铁木真看来是可以变成自己的基本盘的。

    有了他们的支持,大蒙古国的人口就能从百万等级,一下跃升到千万等级,而且还会拥有相当发达的工商业和农业。

    有了这点人口和工商业、农业的支持,他才能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主人啊!

    至于北方的金帐汗国,铁木真倒是不怎么在乎。

    因为在他看来,征服欧洲就是征服君士坦丁堡周围、希腊和意大利,最多再加部分西班牙。

    也就是历史上罗马帝国的核心地盘。

    别的地方,在他看来都是蛮荒之地。如果他现在只有40岁,那么马马虎虎征服一下也行。可他是西历1162年出身的。今年是西历1214年,铁木真已经53岁“高龄”了。

    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在金发碧眼的欧洲蛮夷身上了……

    所以在完成了对中亚这个军事物资和技术输出地的初步征服后,铁木真甚至没有在西征的西宋军队身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只是让他的长子术赤用焦土战术去敷衍。就统领着8万蒙古勇士再一次攻入了波斯。

    对于波斯的地形,铁木真实在太熟悉了。所以他没有在阿姆河南岸的沙漠地带逗留太久,稍微扫荡了一番,就迅速向西南挺进,不到20天就抵达了里海南岸,并且攻占了距离里海不到250里的宗教圣地拉伊(后世的德黑兰,在被蒙古人摧毁前叫拉伊)。这座城市是光明神所创造的圣地——光明神是拜火教的神,也被摩尼教所引入,也就和光明天理合一了。所以这个时空皈依了光明天理的蒙古人不会将之摧毁。

    在夺取拉伊后,铁木真就将城“献给”了随军的圣女墨绮丝,将拉伊变成了新的光明顶所在。

    随后铁木真又在墨绮丝的主持下,在拉伊加冕为大蒙古成吉思皇帝兼波斯国王。

    此举也意味着铁木真对波斯的统治得到了光明圣女的承认!

    虽然直鲁古在墨绮丝被俘后,已经和金帐汗国的王永济在商量另立圣女一事。但是这种事情并没有先例,而且王永济和直鲁古都想把自己中意的人选推上圣女宝座。所以两人一时没有达成共识。结果却让铁木真抢了个先,把自己变成了波斯国王。

    而铁木真加冕为波斯国王的行为,也意味着已经灭亡数百年的波斯国家的复兴——虽然铁木真本人不是波斯人。但他是在身为波斯人的光明圣女加冕下成为波斯国王的。

    相比西辽帝国,波斯王国对于波斯人而言,总有更大的归属感。

    可以说,铁木真一下就点中了直鲁古的死穴。

    他如果再躲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不敢出兵,那么波斯人,无论是光明天理教徒还是天方教徒,都会将铁木真当成自己的国王——巴格达的哈里发和伊拉克塞尔柱王朝的苏丹,还有阿尤布王朝的苏丹,都对大石帝国恨之入骨,当然愿意看到大石帝国倒霉了。

    与此同时,直鲁古也受到了大不里士和布鲁萨城内的契丹贵族的压力。

    一个丢掉整个或大半个波斯的大辽皇帝,可不是他们想要的。

    不得已之下,直鲁古等不及大周共和国的援助抵达,就硬着头皮率领着大石近卫军和由契丹贵族骑士组成的大军向拉伊出击。

    西历1214年8月16日,从小亚细亚和大不里士急匆匆赶来的10万西辽大军,在拉伊南郊展开决战。

    在这场拉伊会战中,直鲁古摆出了传统的大方阵。

    也就是以契丹人组成的长枪阵为“城垣”,掩护手持火枪的近卫军进行射击,同时再以大量的火炮进行远程射击,用骑兵掩护大阵的侧后。

    这种类似于“西班牙方阵”的打法,是过去几十年中战争的标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防御一方总是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先发起进攻的一方总是吃亏。所以战争往往是从没完没了的炮击开始,直到其中一方无法忍受炮火的杀伤,主动发起进攻为止。

    不过铁木真却采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打法。

    他首先派出自己的骑兵进行迂回佯攻,假装要攻击辽军的侧后。目的是引诱辽军的骑兵出击,然后蒙古骑兵就假装败退,将辽军的骑兵从战场上引开。

    然后铁木真就派出了自己的王牌怯薛军他派出了自己的怯薛军——这是效法大石近卫军所组建的精锐部队!每一名战士也要掌握包括火枪射击、近战肉搏、骑马射箭、骑马冲击在内的多项技能。

    20000名怯薛军战士组成了一个个横队,展开了一个可以从三面包围辽人的大正面。怯薛军们手持着火绳枪,在己方炮火的掩护下,顶着一波波射来的辽军的火炮前进。一直逼到了辽军方阵的40步开外,然后开火射击。

    由于蒙古怯薛军摆出的正面较宽,阵型也更加密集,因此可以投入射击的火力也就更猛。而依附在一个个长枪方阵周围的大石近卫军的因为阵形较为散乱,也没有组成横队,无法发挥最大的火力。结果在火枪对射中损失惨重!

    看到近卫军损失惨重的直鲁古马上命令长枪队冲击。

    而铁木真的怯薛军见状则立即后退,将辽军的长枪兵引向了一大片树林。

    树林当然不是长枪方阵发挥威力的地方。辽军的长枪兵也没蠢到这种程度。大石近卫军准备冲入树林和蒙古怯薛军肉搏的时候。一队蒙古人的骑兵不知怎么就摆脱了契丹骑兵的纠缠,反身杀回了战场,向直鲁古所在的中军发起了冲击。

    护卫在直鲁古身边的大石近卫军被冲了个措手不及,只好护着直鲁古转移。

    这本来也没什么,直鲁古只需要转移一下就能继续指挥了。

    可是本阵的移动却给士气不高的契丹长枪兵造成了恐慌。

    就在这时,之前退入树林的怯薛军突然推着十几门青铜炮出现在了树林的边缘!

    随着一阵阵轰鸣,密集的霰弹将前沿的近卫军和契丹长枪兵一排排的打倒。怯薛军火枪兵们也返身回到了火线,用火枪进行射击。

    契丹长枪兵瞬间崩溃,如大海退潮一般向后卷去。正在转移本阵的直鲁古被这一幕惊吓到了,盲目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灾难顿时降临在了契丹人的头上,10万大军,全线崩溃!

    拉伊一战之后,除了大不里士和阿巴丹岛(属于阿瓦士府,位于阿拉伯河上,岛上建有港口、商市和城堡)之外,整个波斯很快就落入了铁木真的手中。

    就在大石帝国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的时候,在中亚的碎叶府,远征的宋军则陷入了补给不足的困境之中。

    西宋军队这次是万里远征!从兵力投放的距离而言,绝对是一个奇迹了!

    可是再怎么奇,西宋军依旧是一支农耕民族的军队,不可能像游牧民族一样,驱赶牛羊随军。

    所以支持大军西征的,实际上高昌藩王和疏勒藩王在伊犁河谷经营的军屯。

    伊犁河古位于高昌、疏勒两藩领地的中间,所以就由两个藩镇共同占有了。

    也幸亏是赵桓用了分封藩王的办法镇守边陲西域,而藩王们又封了郡王、县公、亭侯,分别带上一定数目的军户和罪徒在水草还算丰美的地盘上筑城开垦。总算用七八十年时间,把伊犁河谷这种位于华夏文明边陲的地方经营起来了。

    可是得到开发的伊犁河谷地区,距离碎叶府也有一千多里地。

    千里运粮,素来是兵家大忌,况且伊犁河谷的屯粮也有限。不可能供给20万大军太长时间。

    本来以为可以在西凉重镇碎叶府得到补给,可是蒙古人却将整个碎叶府摧残成了焦土废墟。

    不仅如此,蒙古人的小股骑兵还在碎叶府周围活动,伺机打击宋军的后勤线。

    虽然宋军主帅郭宝玉手中也有王牌,就是“打靶秀才”和“打靶举人”,让他们跟随斥候骑兵活动,可以给蒙古的小股骑兵造成一定的伤亡。

    但是对蒙古骑兵的打击也不可能变为实实在在的补给,而蒙古人的主力又总不露面(其实早就不在中亚了)。没有寻获蒙古主力的郭宝玉也不敢继续冒进向费尔干纳盆地挺进——他毕竟肩负着20万大军的生死。

    因此在碎叶府坚持了一个月后,面临粮尽的郭宝玉无奈只得率部撤往伊犁河谷地带。

    “良臣,这一仗咱们算是打败了吧?”

    西宋发起的“长子西征”的主帅,碎叶郡王赵拡也在撤退的大队人马之中。

    他是西宋当今天子赵忻的庶长子,三十许岁,有一半胡人的血统,眼窝凹陷,须发卷曲,鼻梁高挺,非常英俊。他的母亲是上一代光明圣女耶律普速完进献给赵忻的“光明女侍”。

    所以他不仅是庶出,而且是胡种,又有光明天理教的背景。因此一开始就被排除在皇储人选之外。

    所幸的是西宋现在也不把皇子当猪养了——现在武官阶层越来越靠不住,因此每一代西宋帝王都要扶植皇室将领,以制约军官集团。

    另外,西宋的扩张也很厉害,占领了许多蛮荒之地,不适合用流官治理,又不能没有大员坐镇。与其设立藩镇,还不如便宜子孙。所以西宋就开始在边疆封王。

    而要分封边疆塞王,皇子就不能不懂军略。因此皇子从军,渐渐就成了西宋的惯例。

    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赵拡,也就成了塞王的候选,从小接受了严酷的军事训练。

    所以他这位西征军的统帅也不是完全的摆设,而是真的有临阵指挥本事的。

    只可惜他和郭宝玉的本事,连发挥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术赤的坚壁清野所逼退了。

    “殿下,”郭宝玉眉头微蹙,“胜败乃兵家常事……碎叶之战刚刚开始,还不是言及胜败的时候。现在只是没有了速胜的可能,看起来也做持久之计了。”

    “要在伊犁河谷屯田?”赵拡问。

    “必须屯田!”郭宝玉道,“咱们自己不屯田,高昌、疏勒两藩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长期供应咱们的。”

    赵拡轻轻点头,“看来也只能和蒙古人打一场持久之战了。也不知,要打多久了?”

    这个时候的赵拡和郭宝玉根本没有想到,这场战争最终会持续长达百年!

    因为西宋现在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游牧帝国,而是一疆域辽阔,同时具有游牧、农耕和工商业属性的超级大国了。

 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欧洲啦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大周共和国的特使杨安国和平义时得知拉伊之战的结果的时候。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他们早就离开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边上的布鲁萨城,来到了他们此次西方之行的最后一站,埃及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

    武好古生前大约也不会想到,在这个时空,肩负起推动西方文明向前发展重任的,不是英格兰,不是法兰西,也不是意呆利,更不是什么神圣罗马帝国,而是埃及!

    后世那个靠旅游和阿拉伯半岛的石油富国援助混饭吃的埃及,在这个时空可算是咸鱼翻身了。变成了整个西方最富有,最文明,最进步,也是第一个跨入大航海时代的强国。而且还站在了世界帝国的门槛上!

    如果拿一个最新版本的地球仪来看,现在的埃及可不是非洲大陆东北角上小小的一块了。而是一个殖民地遍布欧洲、非洲,甚至还在美洲建立了据点的庞大的殖民帝国!

    没错,埃及人在欧洲是有殖民地的!

    到目前为止,埃及人在阿拉贡王国的巴塞罗那,法属普罗旺斯伯国的马赛,西西里王国的卡塔尼亚,葡萄牙王国的里斯本都拥有小块的殖民地。

    同时,埃及人还通过战争从科尔多瓦哈里发领地中夺取巴利阿里群岛,从西西里王国手中夺取了马耳他岛,从东罗马那里得到了克里特岛,还通过赤果果的入侵强占了塞浦路斯岛。

    而在遥远的将来,埃及人还将在欧洲的土地上继续开疆辟土,打下一块又一块的殖民地……

    在这个时空未来的联合国会议上,可不是亚非拉人民的代表控诉欧美殖民主义了,而是欧洲人民控诉埃及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

    现在统治埃及的又是一位女王,名叫索菲亚。布林尼乌斯—科穆宁娜,又称索菲亚一世。她的头衔全称是:全埃及的女王,努比亚的女王,罗马人的奥古斯塔,北非的统治者,基督教、天方教、光明教、天理教、理学、佛教、道教在非洲的保护者,非洲之母。

    一长串的头衔,每一个都是得到国际上承认的。

    其中的“全埃及的女王”表明她是上下埃及的统治者。

    “努比亚的女王”则意味着她统治着后世的苏丹和埃塞俄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