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崛起-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萌总裁的这艘丹州1872军舰,就和改进型的船旁列炮铁甲舰——“比睿”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属于过渡产品,才会被美国人卖给他,就特妈一艘军舰,还是人家淘汰下来的过渡产品。

    时下流行的是船腰炮房铁甲舰。

    船腰炮房铁甲舰,当法国人还在为自己首创船旁列炮军舰而沾沾自喜时,不甘人后的英国设计师设计出了船腰炮房舰。

    这可以说是一种从船旁列炮舰改良而来的军舰,主要特征是在船的中部(船腰)用装甲围出一个四边形的“炮房”,将主要火炮都集中布置在这个四面有装甲的空间里,炮房之内的布置方法则和船旁列炮相似,都是将火炮分布在舷侧。

    采用这种设计后,军舰上的要害部位集中收缩到了一起,便于对这一区域实施集中防护,“炮房”前后左右四面都有厚甲保护,生存力比船旁列炮胜出一筹。

    因为炮房内的空间有限,不能再像船旁列炮舰那样沿全舰舷侧布置火炮,船腰炮房铁甲舰上的火炮数量相对较少,为保证火力不受损失,设计师们决定以口径换数量,火炮的口径开始越造越大,这一思想对19世纪中后期的军舰设计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大口径火炮几乎成了那个时代铁甲舰的特征。

    除了装甲围成的炮房之外,船腰炮房铁甲舰还开始采用水线带装甲,到了后期,为防止敌方炮弹从顶部射入炮房,某些船腰炮房铁甲舰在四面用装甲保护炮房的基础上,又在炮房顶上也敷设了铁甲,装甲甲板即发源于此。

    日本人已经开始研发铁甲舰,日本的工业以神奇的速度追赶着次强们的尾巴!

    日本船腰炮房铁甲舰“扶桑”号,采用的是就是英国人最新的造军舰思路,八角台炮房,4门火炮布置在炮房的四个边角上,较之布置在舷侧的火炮,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火炮向舰首舰尾方向射击,不过,要等扶桑号下水,至少是七年后的事情,日本此时也主要靠购买欧美军舰过日子。

    船腰炮房舰问世不久,就遇到了和船旁列炮舰一样的问题,即炮房内火炮的射界过小,无法转向前后方向进行射击,不符合当时海军船头对敌战术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人员绞尽脑汁,最后提出了个显得有些儿戏、也颇有些无奈的解决办法——把炮房的4个角各切去一块,在那里开几个炮门布置火炮,尽管这些布置在角落里的火炮射界只有40度左右,但靠着这个斜边,已经勉强可以向军舰的前后方向发射了。

    在“八角台”的船腰炮房之外,英国人又设计出了“换门架式”军舰,采用这种设计的军舰,炮房里的火炮通过铺设在甲板上的轨道,可以转移到不同的炮位,通过不同位置的炮门来射击,虽然操作起来过于费事,但是火炮却可以通过变换炮位(换门)而向不同方向射击,也不失为一种增大射界的办法。不过炮房里那些汗流浃背,推着火炮不断“换门”的水兵肯定打心眼里憎恶这种设计。

    “船腰炮房”诞生后,很快各国都竞相效仿,为了增大火炮的射界,除了八角炮房、“换门架式”之外,各国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但似乎大家都钻进死胡同了,怎么也脱离不了“船腰炮房”这个框子,造出来的军舰几乎都是在变着法的增加炮房的“角”,以便在更多方向上开设炮门,各种模样古怪的军舰不断被制造出来。

    1861年,大海那边的欧洲人还在忙着摆弄他们的船旁列炮和船腰炮房时,新世界的美国人为着各自的信念而开始战争。

    和这个新生的国家一样,美国人的军舰设计充满朝气和创造力,天才的设计师约翰埃里克森为北方政府设计出了一种外形独特的铁甲舰,就是后来著名的“monitor”号。它彻底抛弃了桅杆,摆脱了风帆索具的束缚,最为独特的是,这艘军舰采用了可以转动的圆形炮台。这意味着,至少从理论上讲,装备在这种炮台内的火炮可以向水平任何方向开火,这不就是埋头在设计室里,一心想着如何再在船腰炮房上多切出几个角的欧洲设计师梦寐以求的吗。

    作为视海洋为命脉的海上帝国,英国人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用来加强他们海军的技术。

    当然,这些对于萌总裁来说,只是需要了解的方面,连钢铁厂和轧钢厂都没有的萌总裁,别说是造军舰,就是建造铁轨,建造铁路的能力都还没有呢。

    对于萌总裁来说,现在没有什么比购买大炮和步枪,购买钢铁技术更为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以一个附属国身份出现的殖民地,想要像列强们购买这些东西,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好在萌总裁的丹州是在东方,如果是在欧洲,根本就不用动脑筋了,连门缝都不会给萌总裁留出来的。

    谁也不会傻到给竞争对手添置装备,然后来打自己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427 我的军舰

    萌总裁的欧洲军购计划当中,只考虑德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列强。

    其他的国家,不在萌总裁考虑的范围内,德国眼下的军舰刚刚起步,萌总裁主要是想通过德国买克虏伯大炮和毛瑟步枪,德国的装备质量好,精确度也是优秀的,主要还是看重质量,到了抗日战争尾声,中国的主要国防大炮都还是在李鸿章手里面买的那些克虏伯大炮呢!

    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mm的钢板,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

    克虏伯大炮的名声在近代世界上几乎是尽人皆知的,而在中国的名声尤大。

    钢铁大炮伴随着krupp这个外来词进入中国后,沿袭以往对火炮命名的方法,中国人给了这种火炮一个非常威武的名称叫做——克虏伯,字面上看起来级别要高于以往的什么什么大将军。

    对于这个词翻译之妙,实在可以在中国翻译史上大书一笔。克虏伯在中国的出名主要当然不是它妙之又妙的译名,而是那一尊尊钢铁后膛大炮。

    曾经,克虏伯大炮几乎就是中国海防的代名词。

    位于德国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最初不过是个小小的铁匠铺,干些打铁之类不起眼的小买卖,传到老克虏伯手里时,只有三间茅草屋而已,后来老克虏伯创造出了“罐钢”,又用这种性能极好的钢造出了优良的后膛钢炮,克虏伯至此才名扬四海,李鸿章对于这个从三间茅草屋起家的德国人佩服有加,称其为“有大本领人”,屡屡喜欢跟洋务企业的总办帮办们摆摆龙门阵,讲讲克虏伯发家史,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们也能变成中国的克虏伯。

    萌总裁本人就曾经听李鸿章亲口说过,来自于现代的萌总裁当然也很清楚克虏伯大炮的历史地位!

    能造出自己的大炮,这是萌总裁的近期目标,这事情说难很难,说简单,也算是简单。

    在美国人发明旋转炮台后,英国设计师考珀克鲁斯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的这种炮台设计后来被称为克鲁斯炮塔。经过一系列试验,英国人于1869年制造出了第一艘船面旋台铁甲舰“monarch”。

    英国皇家海军七千吨级“船长”号船面旋台铁甲舰所谓的船面旋台,就是用装甲围成圆形的炮台,顶上铺设平甲,类似钢铁“罐头”,“罐头”里面布置火炮。炮台下方装有一套旋转机构,通过转动整个炮台,从而让炮台里的火炮可以“四面测击”。其基本特点就是炮随台动,即火炮本身不动,而跟着炮台转动。

    最初的船面旋台铁甲舰将旋转炮台都布置在军舰的中线上,利萨海战后,船头对敌的横阵成为潮流,沿中线布置炮台的设计当时被认为无法使各个旋台内的火炮同时转向舰首或舰尾方向射击,“患前后不能互击”,不符合船头对敌的基本战术要求。

    后来英国制造船面旋台铁甲舰“英弗莱息白”时,对此进行了改良,将炮台设计为犄角布局(或称斜连炮台),2个旋台错开一定角度,并列在军舰中部。采用这种布局,可以使2座旋转炮台能同时向舰首舰尾方向开火,而且在两舷中间可以布置舱房,而不用担心会遮挡住火炮的射界。

    后来中国海军的露炮台铁甲舰“定远”、“镇远”即使用了这种犄角法布置炮台。

    定远和镇远的确是十九世纪末期的世界先进战舰,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实力的北洋海军会输,反正萌总裁现在是不得而知的,打不赢,自保也绰绰有余啊!

    船面旋台因为是炮台整体进行旋转的,战斗中一旦敌方炮弹打到旋台和甲板相交接的边缝里,整个炮台就容易被卡死,”、“弹著旋缝,炮即碍转”。

    露台旋炮,在中国又被称为露炮台。

    其主要特征是炮台不动而炮动。和船面旋台一样,也是用装甲围成炮台,不过这种炮台的高度仅以保护火炮炮架为限,而且炮台还是和舱面连为一体,固定不能转动的,一般被称为装甲围壁,也有叫做胸墙的。

    火炮安装在固定的炮台里面,这样转向时只要转动火炮就行了,不用管那厚厚的装甲围壁,大大减轻了旋转机构的负担。

    而且早期的露炮台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上部是完全敞开、露天的,瞄准、观察的视野都比较开阔,火炮的俯仰角度可以调得比较大,也不会出现火炮发射后硝烟无法散去的问题,因为炮台本身是和舱面相连的固定装甲围壁,更避免了船面旋台“弹著旋缝”的弊病。

    在船腰炮房设计诞生之后,法国人也予以引进,同样觉得这种设计不利于军舰火力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良,与英国将船腰炮房的四角切除改造成八角台不同的是,法国人在炮房的顶上作起了文章。

    炮房顶上的四角被各设置了一个圆形的炮台,炮台用装甲围成,高度以保护火炮炮架为限,是一圈矮矮的胸墙。

    这种炮台自身不能转动,台里安装的火炮可以通过炮架自行转动,即炮动而台不动,如此一来火炮就不再受封闭的炮房限制了,射界也开阔得多。

    法国人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改进,一下子获得两项世界专利:炮房顶上那些有点凸出在舰体之外的炮台后来被称为耳台,得到了广泛运用,而用装甲围成的炮动、台不动的炮台,就是后来露炮台的雏形。

    露炮台并不是圆形的,而近似于梨形,这种独特的梨形正是早期露炮台的重要外部特征。

    梨子的腹部里面安装着火炮,而梨柄的部位里则用来布置人员、弹药出入口,作战时火炮可以旋转,但位于梨柄里的弹药和人员出入口确是固定不能动的,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火炮的旋转角度,因为火炮不可能转得离弹药补给口过远。

    尽管后来德国人通过架设一种独特的运弹天车稍稍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比之弹药装填口和火炮一起随炮台转动的船面旋台来,这不能不说是露炮台的一个重要缺陷。

    这次又该轮到英国人来向法国学习了,原本为船面旋台自矜不已的英国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露炮台的优点更多些,很快英国人就把自己的露炮台军舰送上船台。

    十分有趣的是,就在英国人开始从旋台转向露炮台的时候,来欧洲定购铁甲舰的中国人通过参观德国造的露炮台铁甲舰“萨克森”和英国造的船面旋台铁甲舰“英弗莱息白”,得出了一套他们自己的设计方案:火炮布局上效仿“英弗莱息白”的犄角式,以便于充分发扬舰首对敌时的威力。

    在上面四种铁甲舰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另类的铁甲舰——近海防御铁甲舰。

    与上面的军舰不同,近海防御铁甲舰是根据其用途而得名。

    1854年,英法与俄国之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

    英、法两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攻克塞瓦斯托波尔,在攻打要塞过程中,法国人的一种用装甲保护起来的浮动炮台大显神威,由此衍生出了后来这种另类的铁甲舰。

    从设计思想来看,近海防御铁甲舰和后来的浅水炮舰颇有些渊源,因为使用目标不同,这种军舰设计时主要侧重于和近岸处与陆地炮台相策应,充当“守口”用,不需要考虑到大海上搏杀,所以军舰的吃水浅、煤舱容量小,是一种适用于近海防御的铁甲舰,类似装甲蚊子船,和那些出没于大洋之上的大铁甲舰其实并不属于一类,只是当时的分类标准中都把它们称为“铁甲舰”而已。

    巡海快船诞生后,因为全舰无防护,生存力不高,一旦遭到攻击,机舱部位中弹,则“全船俱失”。

    为弥补这一缺陷,英国新建造的巡海快船“us”上运用了一种新设计,这艘军舰的机舱部位顶部覆盖了一层平甲,即装甲甲板,在装甲甲板之下的两舷设置了煤舱,如此设计之后,顶部的装甲甲板、两侧的煤舱共同对机舱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当时,舰船设计界大都认为装满煤的煤舱对炮弹有较好的防御作用),巡海快船的生存力得到大幅提升。

    但这种军舰只能称为平甲快船,穹面平甲快船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萌总裁的这一艘丹州1872军舰,属于船旁列炮铁甲舰,这是最老式样的铁甲舰,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铁甲舰。

    这时期的铁甲舰和风帆时代木制战舰的外型结构火炮沿船舷布置一模一样,只是加装了蒸汽机和烟囱而已。

    当时属于大型的远洋主力铁甲舰,也是当时少有的排水量万吨以上的大型铁甲舰。

    也是罕见的5桅战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428 国家资本

    撞角型艏、巡洋舰尾、火炮沿船体长度方向的舷侧布置、适合排成纵队队形作战,也可以称做战列舰。

    不过萌总裁的东夏威夷王国舰队也就只有一艘军舰,也不用排了,想横就横想纵队就纵队。

    蒸汽机风帆混合动力,使用风帆可以节省燃煤、加大续航力、锻炼船员驾御风帆设备的能力。

    缺点是风帆设备在作战时容易被敌舰火炮摧毁。

    萌总裁在船上的这段时间,主要在思考在美国经历的这场经济危机,他试着站在一个总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写了两本书《人口与饥饿》、《中国土地政策》。

    当然,萌总裁在现代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没有接受过理论性的政治学习,他只是站在一个经济的角度,用一个政治新手的眼光,试着去找其中的关系,为了丹州今后的发展,做一个战略性的规划。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看不懂,因为轩悦萌是用中文写的。

    萌总裁也想有个读者,写了之后,便一点点的给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解释。

    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生产愈发展产品愈增多,产品市场之负载能力相对产品之增多而愈缩减也。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现实。

    其结果就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也正好反证了“背反律”的成立。

    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因有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的存在,便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而要抵制由产品增多带来的该国(该地区)市场的相对缩小,就必须去开拓更广阔的国外市场。

    而从这一点上来说,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就很自然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消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