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崛起-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皇黯然的点点头,“欧洲的消息传递速度到底是快的,他们虽然还没有无线电,却已经有有线电报了!一定是已经知道了英国政府对华国下的勒令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174 英国霸主】

    英国国会通过了议案,勒令华军和华国人,必须于1879年6月1日之前全部退出日本,不然,英国将加大对日本的军事援助。

    这个消息,就像是大石头一样,压得华皇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们凭什么对我们勒令?英国人真的当自己是世界警察吗?要打就打!华国不怕他们!”李提摩太倒是很少见的发言了。

    噗!

    凯瑟琳差点没有气死,李提摩太要么不说话,说话就是语出惊人。

    其实凯瑟琳还没有经历过李提摩太跟着华皇组建克林斯曼洋行的时代,李提摩太就只是华皇的一个翻译而已,华皇一般都鼓励李提摩太发表意见,只是很少听李提摩太的意见而已。

    华皇听完李提摩太的话,没有出声。

    凯瑟琳看出华皇对丈夫的话不以为意,连忙拉了拉李提摩太,示意他别再胡说了,打英国人?神经病了差不多。

    稍微有点国际常识的人都知道,英国人在19世纪末,是统治力的存在!

    真的惹得皇家舰队出动,华国那点只能在近海担任防御任务的小型舰队哪里够人家打?

    萌总裁又陷入了沉思,做老大就是这点不好,到了重大问题,谁都靠不上,只能靠自己拿主意,下决策。

    华皇其实知道怎么跟英国人搞好关系,服软,送钱,服软的话,华皇能做到,关键是满足不了英国这种头等工业强国的胃口,这得送多少钱才行?

    一亿?

    两亿?

    十亿!

    人家都未必能够看得上眼,英国人的胃口是很大的。

    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英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世界霸主,两强标准,巡洋舰巡游整个世界,欧洲其他列强,法国不服,被干了,俄国不服,也被干了,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

    高傲的英国人根本就不相信华国将来会能挑战他们,他们虽然不是很将华国看在眼里,但是内地作战,不是英国人所希望的,因为英国人也知道无法在陆地打败统一和强大的华国,华国实在是太大了。

    看看日德兰海战时候英国海军的阵容,拉来五个同时期的日本也打不过。

    没有相应的工业化基础,不可能像英国一样维持那么大的海军。

    定远镇远,在铁甲舰里无疑是优秀的,但是离让英国看得上眼还远远不够,并且十几年以后,铁甲舰已经被更强大的战列舰取代了。

    就算是二战的时候,如果日本人不是慌不择路,用起飞了飞机炸威尔士亲王和反击,单纯用战舰迎战,整个日本海军也只有长门和陆奥可堪一用。

    可是这两艘舰在日本本土。那可真是过去多少沉多少了。

    这还是经历过大萧条,削弱过的英国海军。

    如果说英国人输了,那也是输在骄傲和观念,绝不是海军实力。

    那个年代,飞机歼灭活动着的舰队似乎还没有先例。如果单纯拼水面舰艇,就算是二战时期,英国似乎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输。

    至于说战略博弈,在明治维新和大清国的洋务运动时期,英国想要扶植两个东亚小国来对付强大的俄国,似乎是不现实的。

    并且扶植也不是这么个扶植法啊,如果真的是战略扶植,看看英日同盟那会,英国人借钱卖东西。

    但是洋务和明治那时候,英国人可是哄抬物价的好手。

    定镇二舰在德国订造省了不少银子。

    英国的想法大概是,把我用不着的破船高价卖给你,我捞一笔回去接着发展工业造船。

    华国如果这个时候大量找英国买军舰,买人家要淘汰的,用高出生产价格十倍,二十倍的价格去被宰,再放弃保护周边小国家的权益,不说允许英国人过来继续卖鸦片,也得恢复大清国时期的一系列对外通商的不平等条约,这些,都是华皇的底线,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华国和英国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但是华国和德国,目前也没有多少利益交汇点,想攀上新兴的德国这颗大树,也是难。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无不与海军的发展密切相关。

    数百年来,从西班牙到荷兰,从英国到美国,几乎每个大国的崛起与发展都与海军的强大、海权的巩固息息相关。

    在人类历史上,要了解海军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英国无疑是最佳样本。

    曾拥有世界最强海军和最多殖民地的英国,对近现代人类历史和文明投射出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辉煌,虽已随其海上霸权的失去而终结,但英国海军由小到大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供华国借鉴的地方。

    地处西欧一隅的英国,是个不折不扣的海洋岛国。

    从上古时代到中世纪,罗马军团、日耳曼人、北欧海盗……接踵跨过英吉利海峡踏足不列颠,在相互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了英吉利民族。

    近代以前,易遭大陆方向侵袭的梦魇,为英国的对外政策烙上了深深的“大陆印记”。

    英国积极地介入大陆政治,在建立“跨海峡帝国”的梦想中耗费了几乎全部热情和精力。

    16世纪初,随着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束和都铎王朝的建立,无奈离别大陆的英国人,方才开始明确地朝“岛国民族”的方向发展。

    此时,地理大发现正使欧洲经贸重心从地中海向“西欧-大西洋”方向转移。

    为对付外敌入侵,都铎王朝的君主们开始组建和加强一支正规海军,并自觉地把视野转向海外。

    正式成立于1546年的英国海军,在与海上强国西班牙的财富争夺中找到了发展的催化剂。

    1588年,被英国海军海盗式的打劫勾当所激怒的西班牙君主,出动庞大的“无敌舰队”,意欲一举踏平不列颠。

    殊不料,以大海盗德雷克、豪金斯为骨干的英国海军不畏强敌,一改传统的接舷战法而采用远距离炮战,一举击溃“无敌舰队”。

    这是英国人在夺取海上霸权征程中的第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正如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一书中所言,这场胜仗“如同一个耳语一般,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耳中:即便是资源和势力都极为有限的小国,只要控制了海洋,照样可以赢得和守住巨大的海外领土”。

    此后,英国人满怀必胜的信心和对海权的强烈渴求,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至17世纪上半叶,以海军为后盾的英国不断扩大海外贸易规模,积极向印度和美洲渗透,基本确立了其欧洲强国的地位和英帝国的雏形。

    随着西班牙走向没落,为争夺海上霸权,英国相继与荷兰和法国这两个重要的新兴海洋国家展开竞争。

    从1652年起,英国与“海上马车夫”荷兰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海战,虽互有胜负,但通过转口运输贸易谋利的荷兰深受打击,最终耗尽了国家的元气。

    法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17世纪后期直到19世纪初,英国与之进行了100多年的曲折斗争。

    在7次主要较量中,除第6次法国略占上风,英国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宣告拿破仑战争终结的1815年《维也纳和约》,标志着英国在海洋上完全战胜了法国。

    在此之后的近一个世纪里,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能够和敢于向英国皇家海军挑战。

    到19世纪末,英国建立起一个横跨三大洋、遍布五大洲、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拥有约4亿人口的殖民大帝国。

    不管是人口,还是储备资金,华国目前的实力,就是乘以十,都未必是人家英国人的对手,华皇并不会盲目自大,认为华军真的比英国的军队强,上次在广东战场打的好,那都是英国人的杂牌部队,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如果一个国家的位置使之既不必在陆上保卫自己,又不会被诱使利用陆地设法扩张领土,与以大陆作为部分边界的国家相比,它就可通过将其目标集中地指向海洋而取得优势。

    作为一个四面环海、没有陆上直接威胁的岛国,英国能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和维持海军力量,将英吉利海峡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继而采用灵活的“结盟…制衡”外交政策封锁和打击对手。

    英国以争得的海上优势为基础,实现了海军、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环:强大的海军推进和保护了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辽阔的殖民地提供了散布全球的海军基地,直接服务于舰队;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既为海军建设及拓展殖民地提供了充裕的财源,更带动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19世纪的“世界工厂”。

    但是华皇也不认为英国此时具备了主导世界霸权的实力。

    19世纪后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的经济优势迅速缩小。

    新兴强国纷纷寻求扩张势力范围,开始挑战英国在海上乃至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地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175 华国和欧洲】

    华皇见开会没有什么作用,便让大家散了。

    众人走后,只有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一个人留下来,“陛下,您是不是在犹豫,在英法,德国之间,怎么选择的问题?我觉得,就是坚定的押宝在德国身上,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奥匈和英国,使沙俄失去了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会后,德国借口检疫禁止俄国牲畜入口,又提高了粮食进口税,使俄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德俄关系急剧恶化。俾斯麦觉察到法俄有接近的迹象,为应付东西两线可能的进攻,选择奥匈帝国为伙伴。奥、俄在巴尔干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俄国对君士坦丁堡所造成的威胁,也把奥国推向德国。所以,我们和英法俄的关系都不行,就只能跟德国打好关系了,不管他帮不帮我们说话,至少,我们自己要靠上去。”

    萌总裁叹口气,“我也知道,只是,我们真的一旦靠上去了的话,和英法的关系,就真的无法挽回了,这将决定华国今后很多年的命运呐。”

    华皇在私心中,其实不想跟大国起冲突的,华皇并不是一个特别好战的人,尤其是面对庞然巨物,打仗容易,苦的还不是国内的老百姓吗?

    萌总裁并不是一个无脑的重生巨,萌总裁所做出每一个决定之前,其实都有考虑过国内的老百姓的利益,萌总裁还是有一定大局观的人。

    “还有,靠上去容易,靠上去之后,如果人家不理咱们,这真的叫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这也是华皇最大的障碍,不是说下不了决心的问题,国家之间的外交,这不是两个人之间,我拿两瓶好酒,端几个好菜,你愿意做朋友,咱们就喝一场,你不愿意做朋友,我再回家。

    国家之间的交往,如果热脸贴冷屁股的话,不但对国内的老百姓的自尊心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于整个国家在国际地位上,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德国看不上华国,这点,萌总裁早就知道。

    主要因为华国无法给德国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且,德国处于上升期,和英法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会不会为了一个远在亚洲的‘贫弱’华国,而公然和英法叫板?不大可能。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也无话可说了,这个后果,谁也无法预测,的确,德国的态度,是现在最大的难点!

    “有消息称,伊藤博文在访问完英国之后,下一站就是先去德国,甚至比法国还要提前。”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沮丧道,“咱们是不是要做好离开希腊王国的准备了?”

    萌总裁左手打了一下右拳,真特妈的难!

    弱国无外交,华皇终于彻底的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自己是一个香饽饽,各国政要们还不早就主动跑到雅典来跟自己会晤了?

    德国首相俾斯麦希望显示国家爱好和平、令欧洲维持现状的形象,以确保德国能和平扩张。

    然而,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

    俄罗斯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并借着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以期扩张。

    虽然奥匈与俄罗斯是三帝同盟的成员,但因为此事件而产生嫌隙。

    德国也是成员国,并因此想修补奥俄关系。

    俾斯麦召开柏林会议,邀请欧洲列强解决巴尔干问题。

    会后达成的柏林条约,令俄罗斯失去大部分在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所得,并让奥匈帝国管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虽然俾斯麦在这次会议中扮演诚实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关系仍然变差,基于俄国认为被德国出卖——俄国在俄土战争中损失甚巨,最后却得不偿失,还要眼巴巴看着竞争者奥匈坐收渔人之利。

    而另一方面,萌总裁很清楚,俾斯麦仍然希望与俄国交好。

    俾斯麦这个人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政客,欧洲的政局非常微妙,不要说华皇不太了解历史,即便是让后世的历史教授变成重生巨,也未见得就能够把握的住这个阶段的欧洲政局,打和不打,敌人和朋友,都是一念之间。

    小小的华国,根本无法成为一颗筹码,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九的国力,但是到了欧洲,华国仍然只是一条‘小鱼’。

    萌总裁看了看窗外,笑道:“今天先不说这些了,睡吧。”

    说着,闭上了眼睛。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轻轻的嗯了一声,忙招呼人进来帮华皇洗脚,知道华皇今天心情不好,一切都是小心翼翼的。

    做完这些事情,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自己去洗了一个澡,然后静静的躺在了华皇的身边。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看着华皇均匀的呼吸,在皇后的肚子上轻轻的摸了摸,然后转过身去。

    两个人都睁开了眼睛,华皇还没有睡着,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也知道华皇并没有睡着。

    在这样危局的时刻,华皇更愿意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在一起,不是因为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的抗压能力更强,而是因为卡特莉娜卡芙公主什么都知道,如果萌总裁不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在一起的话,两个人都会更加着急。

    因为,他们都需要在第一时间知道彼此的想法。

    华皇在想着,自己为什么就忽然跑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了?

    虽然重生了九年了,但是有的时候,华皇仍然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

    19世纪末的欧洲是英国独大,德法争雄,国与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格局;现代欧洲是一体化趋势加强,以合作与融合为主基调的格局。

    现在欧洲的国际地位比起华皇重生来的现代也不一样,19世纪末的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现代欧洲只是多极化格局下的一级。国际地位被美赶超了。

    现在欧洲的科技和现代比起来也不一样,19世纪末的欧洲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即电气时代;现代欧洲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即信息时代,当然,现代华国也进入了信息时代,可以说,现代的全世界,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其实是在不断拉近的。

    但是19世纪末的欧洲,生活水平要比华国高出很多档次,即便是最富庶之地的华国江南,也无法和次强,甚至都不算是次强的希腊王国相比,要知道,希腊王国的工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