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杰缓缓站起身来,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李岩兄,这就是实力,没有实力就只能被动挨打,也就是现在大明内忧外患尽皆扫平,手握天威军、天雄军两支精锐,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此次岂能如此轻易就全身而退?”

    李岩嘴角带起一丝苦涩,自始至终,皇上都没有怎么参与此事,都交在了自己跟高弘图的手上,为什么?憋屈啊,皇上几乎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被人堵在家门口来耀武扬威的威胁,最后还不得不让步,与各国分享东瀛的利益,七百万两白银算什么?看起来不少,但是与东瀛每年产生的收益相比,真的算不了什么!

    窝火,实在是窝火到了极点!

    昨天见到了高杰,还被高杰指着自己的鼻子,一同怒喷呢,幸好,秦牧风不在京中,如果这个小子在京中的话,只怕会被他闹个地覆天翻!

    李岩低声道:“皇上,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现在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缓冲期,假我们五年时间,就可以荡平西洋四国在南洋的所有势力,如果有十年时间,我们的海军舰队就能够超越荷兰人跟英格兰人,忍一时之气,又有何妨,数年之后,我们带着大明雄师到西洋的家门口耀武扬威!”

    “说得好!”

    朱杰高声道,“古人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们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积蓄国力,整军经武,五年之后,就可以与世界强国一决雌雄!”

    五年时间,这是朱杰给自己定下的期限,按照如今大明帝国每年十艘以上一级战舰,十五艘次级战舰的生产速度,五年之后,大明帝国就会再度拥有一支可以比拟大明舰队的第二舰队,战舰数量达到三百艘以上,虽然仅仅是这些战舰,还不足以与荷兰王国的主力舰队相提并论,更没有英格兰海上君王号那样超级庞大的主力旗舰,但是大明主力战舰上的超强火力,也可以弥补战力的不足。

    五年时间,即便是不能与西洋强国的主力舰队相抗衡,那也别必须能够足以称霸东方世界,让大明舰队彻底走出去!

    虽然现在西方强国的主力战舰都已经到了一千吨排水量以上,但是派到东方世界的这样的主力战舰还是不多见的,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他们的舰队大多都是殖民者自己组建的,主力战舰虽然比之大明舰队的主力战舰丝毫不差,但是,一千吨排水量以上的主力战舰,还是太少了。

    一千吨,也是大明帝国如今天级主力战舰战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过,对于大明来说,这大明通用的战舰吨位标准,与希望截然不同,连大明自己都是晕头转向的,料这个概念,根本就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从大宋到现在,屡经变迁,即便是朱杰也常常被那些工匠给绕晕了,使得朱杰不得不重新制定造船业的度量衡标准,强行规定一料就是一方木材的重量,排水量采用吨计算,标准一千吨的排水量,相当于三千料的木材排水量。

    照此计算,两千五百料的天级战舰,也仅仅是排水量八百多吨,比之西洋舰队的主力战舰,也不过刚刚相当而已,可是在西洋,如今已经到了英荷大战的时候,英荷大战之中,荷兰人拥有的主力战舰,接近两百艘!英格兰同样拥有一百余艘,至于次一级的战舰,那数量就更多了。

    以英格兰为例,英格兰的殖民商船几乎所有的船只上都装备着火炮,威力不小,大明帝国想要达到这样的吨位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巨舰,不是那么容易说造就能够造出来的,起码,海禁一百多年以来,大明造巨舰的工匠、经验、技术、以及船坞都近乎失传了,如果不是从南洋甚至西洋挖来了一大批的西洋工匠,想要建造天级战舰都困难的很。

    不过,现在李岩忧虑的倒不是这些,皇上在上面,只管做着百年战略规划,但是实施执行的却是他与孙传庭这两位阁相,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如今在大明的西洋工匠都已经超过了千人,语言沟通也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障碍,再有数年的发展,大明的工匠也会发展起来,汉人的聪明智慧从来都不输于西洋人,现在唯一要发愁的是木材!

    修建巨舰,需要的木材可不是普通的树木就能够用上的,特别是用来做龙骨与船舵的木材,大多都是铁梨木,这些年来,南方的木材消耗太过厉害,特别是战火更是重创了南方山林,使得现在国内的木材动辄价格翻倍,即便是翻倍也经常是有价无市,这才是最要命的。

    “启奏皇上,其余的臣倒是不担心,唯独造舰的木材是一个大问题啊,大明国内事宜建造巨舰的梁木越来越少了,以前造一艘两千料巨舰的价格不过两万两银子,照着现在的趋势下去,只怕五年之后,五万两银子都未必足够啊,而且,我们现在是木材短缺,即便是有银子,也没有足够的木材用……”

    李岩眼角有着一丝忧虑,这绝对是一个隐患,没有足够的木材,大明舰队如何能够飞速发展?

    朱杰眉头皱了一皱,这倒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如同铁梨木这样的树木,质地坚实,没有百年以上的时间,难以成材,也就是说,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木材缺乏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买了!

    “李岩,下旨给炎黄公司,明年任务只有两个,采购造船木材与粮食,越多越好,南洋气候炎热多雨,最适合树木生长不过,在印尼群岛、暹罗、吕宋岛都有大量的木材出产,同时下令,两广以及云贵川桂六省封山育林,五十年不变,同样还有北方,禁止大肆砍伐木材,晓谕百姓,伐树一株,补种两颗!反正我们有的是银子,这即将到手的七百万两银子,设立专款,每年拨付造船厂,专门用来督造战舰!”

    ps:今天加更一章,七点半,准时加更。

 第1346章 好处没捞到

    “臣遵旨!”

    李岩连忙躬身答道。

    朱杰感觉有些气闷,恨恨说道:“可惜的是,我们这些年来,几乎绝少进行海战,海上的优秀指挥官太少了,这要是跟西洋各国的舰队交手起来,那可是要吃大亏的,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啊……”

    李岩苦笑道:“没办法,咱们这些年里欠下的债太多了,近两百年来,朝廷进行的海战少之又少,而且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最大规模的海战,还是郑芝龙指挥的料罗湾海战,也是那个时候,我们大明战船太小,火力太弱的弊端全部暴露出来了,百战悍将,没有一个是从书本中来的,都是从实战之中一步步拼杀出来的……”

    朱杰点点头,答道:“看来,朕真的需要好着规划一下海军舰队的发展了,如今年关已过,京中事务繁多,传旨一个月后,朕要南下江南,巡视龙江宝船厂与泉州宝船厂,着茅元仪、黄宗羲、徐一帆、郑森、毕登辅随驾南行!”

    过了一天时间,就到了三天一次的大朝,如今已经过了上元节,正月都要到了尽头,一年之计在于春,朝堂之上各部的事务开始繁重起来。

    首先就是户部的事情,黄宗羲如今在户部尚书任上已经一年的时间,诸部掌控了户部的事务,按照朱杰的旨意,户部每年必须拟定朝廷收支的详细预算,提交内阁审议。

    “皇上,再有半月时间,西洋各国的银两就可以运抵京城了,您看这笔补偿银两,是不是需要直接纳入户部国库,充入岁入?”

    黄宗羲问道。

    黄宗羲做了一年的受气小媳妇,实在是太难了,朝廷到处都要花钱,都要把黄宗羲愁死了,如果不是东瀛的银两缴入国库,真的不知道如何熬出头来。

    好不容易挨过了年关啊,今年没有什么战事了,又凭空得到了西洋各国缴纳的七百万两白银,如果这笔银子充入国库,那就真的不用发愁了,赈灾的银子、抚恤的银子、河工的银子,水利的银子,包括官员的薪俸,都可以迎刃而解啊。

    “怎么?太冲,东瀛解回来的数百万两银子,难道还不够你用?现在又盯上了西洋解回来的银子,你可不能这么贪心啊,呵呵……”

    朱杰笑道。

    黄宗羲一愣,愕然道:“皇上,难道这笔银子不上缴国库?那要做什么?缴入您的私孥?”

    朱杰摇摇头,沉声道:“朕皇宫里不需要那么多银子,未来每年大内开支限定在五十万两白银以内,其余的全部充入国库,但是这笔银子不能进入国库应付日常开支,朕已经决定了七百万两银子全部进入永兴银行,每年单独补助大明舰队一百万两白银,在最短的时间内,筹建起第二舰队!”

    黄宗羲脸色一黑,不满道:“皇上,如今我们大明舰队已经足够强大了,朝廷每年为海军舰队列出的经费超过两百万两白银,足够海军舰队用度了,您竟然还要再度为大明舰队增加一百万两白银的开支?那朝廷的开销怎么办?要知道,单单是今年河工、水利等民生用度就要超过三百万两白银啊,除此之外,还有东瀛、漠北两场战争下来的伤亡将士抚恤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今年一年,朝廷的用度比之去年轻松不了,正需要这笔银子呢!”

    “太冲!”

    朱杰脸色一沉,喝道:“正是因为大明舰队足够强大,我们方才能够远征东瀛成功,方才能够在西洋四国进逼之下,全身而退,捞到这七百万两白银的补偿,可是我们大明舰队真的足够强大了吗?还差的远呢,如果足够强大,西洋四国即便是联合起来,也绝对不敢窥伺我大明帝国的利益!这笔银子是大明舰队为朝廷赚到的,留给大明舰队又有何不可?你要知道,我们已经从东瀛哪里得到了超过七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了,还要连这笔银子都上缴到国库,是何道理?民生固然重要,可是国防更是重中之重!朕在有生之年,都不希望西洋各国在驾驶着巨舰在大明家门口耀武扬威了!这样的丢人现眼,一次足够,岂可再乎?”

    黄宗羲脸色一苦,气苦道:“皇上,您这样做事未免太过偏颇了啊,如果感觉大明舰队经费不足,那可以从户部追加开支,但是单独将这笔银子拿出来单独列给大明舰队算是怎么回事?难道天威军天雄军就不是亲生的?上万万百姓就不是您的子民了,二十年来,中原天灾连连,民生凋敝,元气大伤,正是需要休养生息,反哺民生的时候啊……”

    朱杰摇摇头,答道:“太冲,朕知道你的意思,只是,这笔银子,务必要单列出来,非但是为了大明舰队,还有我们要推行的币制改革呢,没有足够的银两做后盾如何能行?自今年始,币制革新正式推行,户部今年需印铸金币一百万枚,调用黄金五十万两铸造;银币两千万枚,辅助银币六千万枚,动用白银一千五百万两,十年之内,是国内金币数量达到一千万枚,银币一万万枚,辅助银币四万万枚,逐步取消铜钱,我们的铜产量太低,而且还需要用来铸炮,以后甚至还要用来做线缆,经不起这么消耗。每年给大明舰队补助的一百万两白银由永兴银行,每年直接拨付。”

    这就相当于将银子直接存在了银行里,七百万两银子,七年时间,单单是利息也有百万两了,黄宗羲心疼的都要哭出来了,彻底没戏了啊,这今年,自己有的发愁了……

    “放心吧,太冲,朕已经盘算过了,几年一年的财政绝对会超过三千万两的,海禁已经完全放开,每年西洋流入大明帝国的货物超过数千万两白银,单单是海关银,就会不下数百万两银子的进账,足以应付这些开支了,明年我们的财政还会继续好转!你的苦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担心个什么?”

 第1347章 微服出行 分道扬镳

    将京中的事务安排妥当,直接乘坐着漕船,一路沿运河南下,直奔南京。

    虽然刚刚结束战火,中原地带依旧显得有些破败,然则,一股生机已经勃勃而生,中原大地终于到了万象更新的时节。

    “皇上,咱们出行一次,可是不容易,何不让黄大人他们乘坐漕船前行,臣陪你骑马一路向南,体察民情?臣可是对于当年大名府的事情,记忆犹新呢……”

    一旁的徐一帆笑道。

    朱杰的眼睛一亮,徐一帆所言极是啊,这一次出京一行,未来,想再有这样的机会,可是没有那么方便了,国事缠身,也许三五年都不得便,大明疆域辽阔,州县何止千百?单单凭着吏部的考核,很容易流于形式,还是自己走上一遭,微服一观的好!

    “嗯,一帆说的有道理,太冲,你们坐着船,一路南下;朕与一帆、正航微服出行,体察民意……”

    “皇上!”

    一旁的黄宗羲着实吓了一跳,就带着几个人微服出巡,这可是危险的紧啊,万一出点差错,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如今九州匪患已平,四海升平,朝野上下,正是勠力同心,一同致力民生的时候,哪里还会有什么不平之事?万一路上出点差错,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黄宗羲急忙劝阻道。

    朱杰摆摆手,答道:“太冲,国内刚刚安定下来,朝中的地方官员大多都还是先帝时候留下来的,其中都是些什么货色,你可是清楚的很,甚至连当初投降满洲的官员都有,这些人最擅长的就是欺上瞒下,朕不走上一遭,心头可是着实放不下心来。你们下走一步,我们在南京城会合!一帆,正航,我们走!”

    黄宗羲都要哭了,这个皇上啊,怎么就不听劝,一帆也是闲的蛋疼了吧?平日里挺谨慎的,今天怎么突然变了卦了?

    “皇上!正是因为天下初定,这样的时节,中原各地少不了剪径抢劫的盗匪啊,您跟两位大人只身出行,万一遇到危险,那可是悔之莫及啊……”

    朱杰看看黄宗羲,有些哭笑不得,答道:“太冲,不要说一些剪径抢劫的匪徒,哪怕是占山为王的草寇,哪怕是两三百人在,又能够奈何的了一帆跟正航?”

    笑话了,作为大明数一数二的名将,不管是徐一帆还是赵正航都是勇冠三军,哪里是普通草寇能够应付的了得?即便是朱杰,那也不是三十五十人就能够收拾的了得的。

    “黄大人放心,有我跟一帆哥在,皇上的安危不劳挂心,百万军中,我等尚且能够保护皇上毫发无伤,更何况是一群草寇?贾云亭、褚良碧,你们两个跟随我们身边,保护皇上安危!”

    赵正航笑道,听到徐一帆的话,赵正航眼睛都乐开花了,好啊,没有了这些酸秀才在身边,那说起话来,就方便的多了,有这些酸秀才在身边,盯得死死的,一点礼仪都不敢违背,实在是太累人了,还是单独行动来的痛快。

    朱杰带着几个人换上一艘小船,一行六人向着南方赶路。

    现在不过刚刚进入河间府,距离抵达南京还远得很呢,朱杰也不脱离运河,在北方,运河两岸基本上都是比较富庶的地方,商业繁盛,如果运河两岸的经济民生都不好的话,那中原各省其他地方的情形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一路行来,朱杰倒是不断地点头,别的不说,如今正是春忙的季节,田间耕作的农夫比比皆是,虽然因为战乱,牲畜少了一些,但是农人勤劳,一年下来,吃饱肚子还是没有天大的问题的。

    “一帆,看来,去年一年时间,朝廷的功夫没有白费啊,白谷跟李岩他们算是真的用心了,虽然现在称不上什么四海升平,却也是一个好兆头了,看看这些勤于耕作的农夫,就知道,这年景错不了的……”

    朱杰与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