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近侍一听,似乎话还有转机,急忙道:“您说的对,只要驱赶他们就好。至于定罪,那就不用您守城的禁令,而是交由君上裁决。”

 第二二一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十六)

    那近侍此时何能顾得上到底算是妨碍守城的叛乱、还是属于楚人攻城术的一种的区别,只求能够墨者快点出面解决掉城内的混乱。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却不想他连连答应之后,墨子依旧没有答应,反道:“就算这些人算作楚人攻城术的一部分,可守城也需要城内国人的许可啊。否则又有谁拿弓矢戈矛去抵御呢?”

    “如今城内民心浮动,难道你没有听过当年卫国之乱吗?”

    “昔年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悦于晋。如今商丘城内国人,不欲战,只怕也会出其君吧?”

    近侍脸色微变,他知道这个故事。当年卫侯擅自决定叛晋亲楚,城内国人大为不满,加上怕晋国报复,贵族稍微一煽动,国人直接暴乱流放了他们的国君,来取悦晋人。

    国都的居民,尤其是小国的国度居民,经常干政,动辄暴动,他们心里都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

    现如今城内之事,只有城头上的墨者可以出面调解。可墨子既然问出来这番话,很显然意思就是不认为民众的心意还是要遵从的。

    近侍抹了抹额头的血,哭诉道:“可是原本民众是愿意防守的啊。若不是粮仓被烧,还有那些人煽动,民众一定会跟随墨翟现在在城墙防守,而不是一同去围攻宫室啊!”

    墨子叹了口气,说道:“商丘的民众为什么要防守呢?墨家讲利,你回去问问你的君上,可曾给了国人什么利吗?”

    “昔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很喜欢养鹤,鹤有乘坐轩车的。卫国要和狄人打仗,国中之人被授予兵器者都说:让鹤去打仗,鹤实际上享受俸禄有官位,我们哪会打仗啊,让您的鹤去打嘛!”

    “这是一样的道理啊。民众得到了什么利呢?”

    “昔年长勺之前,曹刿问鲁侯何以战,鲁侯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由此才可堪堪一战。”

    “如今楚人远胜齐桓之师,这道理却也是一样的,民众的案件诉讼,宋公可都一一处理了吗?”

    “昔年公子鲍为人贤明,对国人以礼相待,当时宋国发生饥荒,公子鲍把粮食全部拿出来施舍。对年纪在七十岁以上的,没有不送东西的,还按时令加送珍贵食品。没有一天不进出六卿的大门。对国内有才能的人,没有不加事奉的。”

    “于是国人用命,不惜死战。这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子田如今可能做到对七十岁以上的赠送食物、对国内有才能的人都加以利用吗?”

    墨子质问之后,又道:“如果这几件事都不能做到,那么又怎么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呢?”

    他看了一眼近侍,缓缓说道:“你再回去问问你的君上,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吗?如果知道自己做错了,那么便未必就不能补救,或许还可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啊,这城还是守得住的。”

    近侍咬牙道:“墨翟先生,如今城内甲士作乱,我冒死才得以冲到城墙,又怎么能够回去呢?”

    “就算我能够再冒死冲进去,那么又怎么可能再出来呢?”

    墨子淡然道:“无妨,我派两名弟子跟随你回去,晾那些人也不敢阻挡。至于出来,则也无必要,若是宋公知错,可以在宫室内焚烧椽木做烟尘,我就能够知晓,也能够帮助传达宋公的意思与民众了。”

    说罢,点了两人的名字,两名弟子持剑上前,墨子道:“且护送他回去,只说是我派你们去的。”

    两名弟子面无惧色,冷漠淡然地点头答允。

    那近侍知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于是拜谢,跟随两名墨家弟子朝着宫室而去。

    适松了口气,看来墨子已经铁石了心,不会再改变初衷了。

    他看了城内的某处,许久像是自言自语喃喃道:“雪中送炭,只怕此时尚未是至寒之时。”

    公造冶听到了适的自言自语,叹了口气摇头,没有作答。

    那名近侍离开后不久,叛乱贵族这边也派人来见了墨子,来的人正是小司寇。

    小司寇位不高、权不重,但是职责很特殊。

    所谓“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平时小司寇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但在职责上,如果出现国家危亡、准备迁都、废立国君这样的事,小司寇都是要出面询问城内万民的意见的。

    小司寇拜见了墨子之后,开口就讲了一个故事。

    “墨翟先生,我听闻昔年莒子庚舆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国人患之,于是逐之。”

    “您认为莒国国人的做法,是合乎墨家的道义的吗?”

    墨子点头,这件事不消说,自然是符合道义的。莒国国君喜欢剑,一旦铸剑成功,总要拿着杀人,于是国人就把他放逐了让他滚蛋。

    小司寇见墨子点头,又道:“如今子田也在铸剑。他想要铸一口名为骄傲的剑,也是在用国人的血来试剑,难道国人想要驱逐国君是有错的吗?”

    “如果子田能够遵守当年的盟约,亲近楚人,而不是想要骄傲之剑以至于让国人用血抵抗楚人,又怎么会招致不满呢?”

    “所以,如今城内之事,是符合墨者道义的,请墨者遵守自己的道义,不要违背民众的意愿。”

    墨子想都不想,便答道:“墨者不会违背自己的道义,更不会违背多数民众的意愿,这是我可以向鬼神盟誓的。”

    小司寇心头大喜,嘴上却道:“墨翟先生何需盟誓?您的话,即便是齐侯晋侯楚王也是相信的,我又怎么敢不信呢?”

    小司寇心道,只要墨者不出面,那么城内的局面就完全可以控制。

    他这次来,只是为了知会墨者一声,在他看来城内国人已经被煽动起来,墨家就算想要阻挠也已不可能。

    见墨子应承,小司寇又道:“幸无所违!”

    城内已经没有其余的力量,楚人又在攻城,司城皇的私属都在守城,小司寇等人早已经打听清楚,只要墨者能够宣布不参与这次政变并且保持中立,那么事情就足可以成功。

    适在一旁暗笑,心道:“你只当自己已经掌握了民心,却不知道民心只是有些怨怒。怨怒的力量,哪里及得上利益呢?”

    …………

    城墙城堞之侧,公孙泽持弓,手指滴血,长时间地拉放,即便有扳指,依旧磨破了指甲。

    跟他学射的少年侍从正在一旁递箭,楚人暂时退到了百尺之外,公孙泽这才回头看了看城内。

    城内的事,城头上已有传闻。城内作乱,围攻宫室,威胁宋公。

    可是墨者有令,不得令而私自下城者,斩。

    同时,宋公之前又有令,楚人未退,则城墙之上的士卒,均听墨翟指派,不得有违。

    公孙泽是个守规矩的君子,既守内心的规矩,又守天下的规矩。

    而因为守规矩,他不知所措。

    按说,自己食君之禄,应该为君分忧,他是宋公的直属士,他的上一级效忠对象就是宋公,根据礼法,这种自上而下的层级关系只要能够每个人都遵守,那么天下就能大治。

    所以,他应该遵守墨子不准下城墙的命令。

    然而,如果看到国君有难而不去援助,这又实在算不上君子所为,甚至会一辈子以为耻辱。

    他抖了抖手指,犹豫了片刻,终于吐了口气,与少年近侍道:“下城墙!”

    那少年一怔,却也不犹豫,跟随公孙泽就要下城墙。

    不想一旁的一名巡城之人大喝道:“公孙泽,你要往哪里去?墨子有令,不得令而私自下城墙者,斩!你既自称君子,难道您不知道要遵守君主的命令吗?难道君主没有告诉你,守城之时要听从墨子的命令吗?”

    这巡城之人并非墨者,可是守城这些时间,守城的禁令早已经熟悉。

    公孙泽脸色不变,朗声道:“难道我吃着君上给予的俸禄、有足以代替耕种的封地,这时候君上有难,我竟然要不去救助吗?”

    这里是城墙防御的重点位置,集中了不少的善射的士阶层,也有不少属于宋公直属的,公孙泽的声音极大,楚人又暂且退去,旁边许多人听得清楚。

    公孙泽持剑指着城内,大声道:“天子封诸侯,诸侯又封地于我们,禄足以让我们不用耕种,这时候难道不正是回报国君的时候吗?”

    “那些民众愚昧且不说,他们没有从国君那里得到利,所以他们可以怨怒。而我们既然从国君这里得到了利,难道竟然不去回报国君吗?”

    说罢,他左手一抬,割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大声道:“如今下城是违背国君守城之令,令乱则天下乱,我若下城已是违背了君上的命令,理应被杀死。”

    “如今不下城,却又违背了天下的礼,这是士所不能接受的侮辱。如果国君被围攻,我却没有去救援,那么就算活着,又怎么可能安心呢?”

    他将割下的头发递交到那名巡城之人的手中,大声道:“我如今便要下城去救援国君!若是战死,那自不必说!若不战死,我公孙泽盟誓,自会前来领死!”

    说罢又举剑道:“士岂畏死亡?可有愿意赴死之士,与我一起?”

 第二二二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十七)

    话毕,又有附近的十余名士站出来道:“我等愿往!宋国岂无敢死忠君之士?”

    这些人纷纷学着公孙泽的模样,斩断了自己的一缕头发,递交到那巡城之人的手中,报上自己名字,便公推了公孙泽为首。//全本小说网,HTTPS://。)//

    沿途又在城墙鼓动,聚集了四十五人,皆是佩剑士人,武艺强劲,朝着城内宫室疾奔。

    …………

    宫室之内,为数不多的甲士戒备。

    两名墨者护送着那名身上带伤的近侍,一路无阻。

    民众见是墨者,纷纷让路,并无怨恨且又亲晋。

    贵族见是墨者,只下令自己的甲士,万万不可动手伤害墨者,只让他们过去。

    子田见墨者前来,心头大喜,以为墨者必然答允了自己的质问。

    他之前不论是鼓舞人心,还是说的如此强横,那都是为了树立自己在近侍之前的形象。

    他觉得,他很了解墨者的规矩,所以找到了一个墨者必然出面干涉的理由:那些人的叛乱是属于干涉守城。

    正是有这样的心思,所以才可以在众人面前岿然不动,无所畏惧。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一些人的忠诚。

    亲楚也好,亲晋也罢,在他看来都是屈辱。

    他总觉得,当年商汤可以凭借四十辆战车起事而诛夏桀、武王可以靠虎贲三千而焚鹿台、勾践可凭三千君子战败吴国,那么自己有千里之宋,未必不能成事。

    今日之事,他确信墨者一定会成为他手中的利刃,借此来铲除那些对他极为不利的贵族。

    尤其是他的叔叔,毕竟宋国是商人之后,是有兄终弟及的传统的,而且常年政变,父子兄弟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比起服从周礼周俗的别国继承权更为混乱。

    宋国一直是周礼而殷俗,连死人停放棺椁的位置,都和周天子的亲戚们的国度不同,所以才会成为许多周天子亲戚国家的笑话之国。

    想到今日就能借不可能参与政变保持绝对中立的墨者铲除自己最有威胁的敌人,心头焉能不喜?

    却不想那两名进入之后,近侍将墨子的三问问出,子田脸色骤变,心中惊慌无比。

    明知道此时不能露出惊慌失色的表情,可内心的震撼让他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墨子一直希望国君能够遵守墨家的道义,可若不是要到亡国之时,哪个国君愿意遵守那些东西?

    现如今墨子问他的三件事,他一件都没有做过,那么墨子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他,墨者不会帮他。

    他更没想到,自己以为看透了墨者的规矩,然而实际上根本没看明白。

    更没想到墨家的狡辩之术,让他根本无从反驳:禁令确实没写禁止国人暴动,而如果不把那些叛乱的贵族当成楚人攻城的手段,墨者就没有理由出面。

    可是如果将那些叛乱的贵族当成楚人攻城的手段,就意味着他这个国君没有处罚他们的权力,只能交由楚人来处罚这些贵族。

    那两名墨者毫无惧色,只问道:“巨子的话,国君您都听到了吗?现在,请您做出决定。”

    为了让子田快点做出决定,那两名墨者又道:“我们刚才来的时候,宫室之外的甲士已有数百,民众数千。”

    “民众们不知道他们为何守城,如果连我们的宣义部都不能说服,那么就是您的罪过了啊。”

    子田知道,这些不出仕的墨者对于国君,向来毫无敬意。

    他在宫室长大,见过许多次墨子或是墨子的弟子们,唾沫横飞到他父亲的面前,知道这些墨翟的弟子根本不惧死亡,除了巨子的命令绝无外人可以说动他们。

    子田深吸一口气,尚且还在犹豫的时候,一名甲士匆匆跑过来,禀告说外面作乱的甲士已经聚集,正在拆房屋准备木头制作攻打内城宫室的器具。

    两名墨者面无表情,只是负剑站立,子田之前的那些豪言随着墨子的回复,全然消散,只剩下无尽的焦虑。

    他是宋公,也就注定了一旦失位,连逃亡的机会都没有,肯定会被杀死。

    现如今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自己不出面去和民众说,外面的民众不会相信。

    自己去说,很可能刚露头就会被人射死。

    现如今,子田知道,能够让民众相信的,只有墨者。至于他们到底怎么样让民众相信,那不是他该想的问题。

    只是,他不知道墨家众人到底要让他答应什么条件。只能说,墨家的一些道理,作为国君是绝对不能听的,可如今危在旦夕,不听又能如何?

    正在犹豫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叫喊声,又有木头撞击宫室城门的声响。

    显然,那些叛乱的贵族已经开始进攻。

    又有人大声叫喊,诉说着子田作为国君的罪状。

    诸如父亲一死当年改元,诸如赏罚不均听信司城,诸如为了自己的私心不惜国人陪葬,诸如触怒楚人导致了这次围城……

    种种这些,不断有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入进来。

    隐约又有人唱及那首童谣,只说今日事,便是顺应天命,否则三年前如何会有这样的童谣传出?

    子田骇然,知道事已不可为。

    如今和以往的政变不同,以往的政变失败者还能逃亡。

    可现在楚人围城,一旦对方政变成功,他这个国君又能逃亡到哪里?

    子田心想,不如此时就先答应,除此之外,也不可能有别的办法了。

    至于答应了之后怎么办,或许很麻烦,但于此时正如将要渴死,就算有一杯鸩酒,也只能喝下去了。

    他正要答允那两名墨者,不想外面又传来一阵厮杀声,子田刚到嘴边的话又停住。

    心道:“难道有什么变故?若有变故,我又何必答允墨者的条件?”

    一名甲士飞奔而来,喊道:“君上,有一队人正与叛逆厮杀,极为勇武,正朝宫室靠近。”

    子田一听,知道这时候若是还有人厮杀,显然这些人就是来救援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