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拔麦穗、吃饭的时候别用铁锅再用陶罐、这村口的磨坊用的是水力你也可以去用手推、村社作坊造纸的大锅你也可以不烧煤去砍柴嘛……”

    这十四五岁的少年并没有什么恶意,引得旁边一起捆麦的人哈哈大笑,那女人终究还是心疼自己的孩子,笑骂了一声道:“那你和哥哥先去树下,把盐水给大伙儿拿到地头,这你总能干得了吧?真是一身懒肉,我怎么生出来你这么个玩意儿!”

 第四十四章 富足

    那少年如蒙大赦,招呼着身边的同胞哥哥道:“走啊,去树下拿水。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诶,那河边我早晨下的竹笼,咱俩去看看鱼多不多。今天割麦,晚上让咱妈给大家伙炸鱼吃……”

    一旁有些木讷老实的哥哥道:“你去吧,这是给咱们家割麦,我可不偷懒,叫人笑话。”

    那欢脱的少年也不脸红,嘁了一声道:“我才不懒呢,就是不愿意做这些农事。再说了,我已经考入了习流军校,将来也不靠这个吃饭。”

    说到这,前面正在忙着的母亲回身骂道:“军校里更累,你哥哥当年也不是整日说累?你以为就轻快呢?就你这么懒,去了里面挨打倒是小事,受不住叫人撵回来,那可是要丢死人了!”

    少年哈哈一笑道:“那样的苦,我受得了。我就是最烦这种一年到头一眼看到年尾的日子。春日种、秋日收,好没意思。”

    “天下那么大,我上了这么多年学,要是不出去看看,那可没意思的紧。大哥现在在高柳,大姐也在北境,他们也没见得做农活就多勤快。我可听说,姐姐当年为了不回来割麦,藏到小叔那里好久……”

    说话间看到母亲低头握了一块土坷垃要掷他,转身就跑,边跑还边对身边的哥哥道:“咱俩该换个名字,我该叫庶擒翳、你才改叫庶归乡。”

    说完抱着头鼠窜而去,母亲的土坷垃自然不会落在头上,就远远地砸在脚后跟处溅起许多灰尘,惹来众人的大笑。

    在一旁看着的吴起心中略为惊奇,庶民无姓,这两个孩童居然有姓有名。

    他也知道,习流乃是越人水师的称呼,三晋无水师,天下水师之强,便属楚、越两国。

    原本越人水战无双,后来公输班做钩拒、大船,淮河长江争霸,越人溃败,楚之舟师这才为天下之首。

    现如今墨家竟然也有了水师?

    吴起便示意身边的人不要跟随,自己走到树下,对面那个应该是叫做庶归乡的少年并不惊慌于身上佩剑的吴起,只是侧头看了看,就去提水罐。

    吴起便走过去,微笑道:“少年,讨口水喝。”

    少年也不认生,拿过一个水罐递过去,便问道:“你不是这里的人,你从哪来啊?”

    吴起接过水罐,心说这里已是泗上,而且不过是个少年,便无什么警觉地说道:“魏地西河。”

    那少年挠挠头,哎呦一声道:“我知道西河。有个人叫吴起,在西河变革,夫子们讲过。”

    吴起一怔,随即了然,此处已是沛邑,乃是墨家经营二十年的地方,这里的孩童多要上学开蒙,而且墨家对于天下形势从来不愚民,多加讲诉。

    只是没想到在这里听过自己的名字,笑问道:“你还听过谁的名字?”

    那少年道:“好多呢。我们课本上有好多故事。说是吴起守信,说吴起在西河,请一人吃饭,然后说好了等客人来了之后再吃。结果第二日那客人匆忙忘记,吴起便去派人邀请,自己果然一直没有吃饭。”

    “这是说,做人要讲诚信,说到就要做到。又说吴起攻秦人小亭,为了让人信服便立了一个车辕,说能抬到北门的给赏赐。人们都笑,结果真有一人抬走了,立刻获得了奖赏。就说做事也要将诚信,方能叫人信服。”

    那少年说完,又笑道:“我们课本上好多魏国的故事呢,魏国还有个叫西门豹的,智斗河伯,这个我们也学过。”

    吴起听完,心想这西门豹的事,确实有此事,可是墨家当年在沛县治淫祀巫师,用的手段也相差不多,只不过鸩杀比起溺水似乎更惨,便没有和这些孩子们说。

    然而自己守信、攻亭这两件事……吴起心道,我他妈怎么不知道我做过这两件事?

    心中腹诽,却又开怀,想不到墨家还编排自己的故事,倒是替自己扬名。再者泗上少年,竟能知魏地故事,知我吴起、西门豹之名,这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手段,确是难比。

    想到这,他又忍不住笑问道:“那你既说吴起立辕,这辕杆的辕字,你可会写?”

    少年撇嘴道:“辕杆的辕,可是我们开蒙之后必会的五百字之一,不会可不行。我当然会。我还知道,黄帝是轩辕氏,那是因为黄帝作车,这是大功绩,后来因为有车,以战车战胜炎帝。就因为车,才称为轩辕。”

    吴起心说,这故事怕不是也是墨家编排的,我却从未听过。不过仔细一想,竟也有些道理,不由点头,喝了一口水,却不想这水是咸的,差点吐出来。又想到与人借水而饮,吐出无礼,便忍者咽下去,奇道:“泗上水咸?”

    少年摇头道:“才不是。这是煮沸的水加的盐。夫子说,生水中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小虫子,他虽然看不到,但是上面就是那么教的,应该就是对的。这些小虫子叫人生病,因而要煮沸。割麦出汗,汗味发咸,所以要吃些盐,不然要容易中暑。”

    “村社每年都会领到一些专门用来煮水的盐,免费的,都要喝。”

    吴起哦了一声,想了想也觉得汗味发咸便要吃盐确实有些道理。又想听闻墨家在齐、越晒盐,盐价日低,这里又有水运输送,村社发一些盐也不是难事。

    从这小事,便能看出墨家治政,确实是要以利民为先,若不然又何必费这些麻烦?

    也只怕,墨家有此枷锁,许多事便不得不做。不做,便不合于墨家之义,墨家的学说又传播天下,人人可读,这不做便会被人诟病。

    吴起本就不渴,只是想要找个理由询问一下泗上的情况,便放下水罐道了声谢,指着远处正在收割的器械问道:“那是何物?也是配发的?”

    少年道:“那叫马拉割麦机,是子墨子的弟子与公输班的弟子合力制成。不过可不是配发的,而是村社买的。”

    吴点头,问道:“这一物,我看割麦数倍于人。买这么一物,要多少钱?”

    孩童用一种极为平常、司空见惯的语气道:“我听我爹说,一个要合三万斤麦子吧?”

    听到这个数字,吴起惊然失色,自己刚才看到的,至少有三台。

    这不算三台拉动的将近九匹马,便只是机械,便要九万斤小麦,折合小石那就是小几千石!

    可这孩童竟无丝毫经验,只当是寻常事一般说出,仿佛早已司空见惯这样的数目。

    这九万斤的小麦,这个村社竟可以轻易拿出?这还是缴纳了赋税之后,如此惊人的数量,约合过去那些拥有万亩封田的士贵族的岁入。

    少年见吴起惊奇,便道:“其实也不多。三台机械,村社里一百四十户人,就算是小麦,也不过每户才百斤不到。现如今能够浇水的上田,便是只种冬麦,也有百八十斤。再说,这是村社里大家集体买的,还有造纸作坊的收入,算不得什么。”

    “今年是新买,适用一下。若是合用,明年便多买些。我爹说,一来河谷那里还有不少地,用耧车种、这东西收,也能忙过来,又能多开不少的地。二来就算不开地,如今造纸作坊红火,也正缺人,有了这东西也可以省许多力气。这几年麦价尚可,正好多种。”

    “再者,收了冬麦,正好种土豆。我爹说,村社要再办个酿酒的作坊,雇请了人,现在这酒卖的好,土豆又价贱,又不好运,不如酿酒。”

    吴起更加好奇这个进入墨家管辖之地不久的村社,到底富庶到何种程度,听这么说,似乎这三万斤一台的器械这村社竟还能多买一些?

    他越发惊奇,听起来这村社有些像是贵族封君的庄园封田,买卖器械竟然可以村社合力?那些作坊也都是村社共同经营?

    可这……这不就是个没有贵族的封田庄园吗?

    他又想,这孩童都有名姓,难不成这村社竟是墨家的一些高层人物的?若不然,一个村社便是这般富庶,一人收获的粮食竟是西河一人一年劳作的六七倍甚至更多,这未免有些过于可怖。

    早在铁器等出现的时候,吴起便深知这些技术革新的作用,正如当初他极力建议魏侯派遣细作进入沛邑时说的那样:亩产增加、每个人富余的粮食增加,便能供养更多的脱产武卒。

    墨家在泗上的村社,若都如此,那只怕这天下之乱,竟真的要定于这团黑色。

    想到这,吴起便带着最后一点有些期待的神情问道:“我刚才闻你有名姓,你父亲可是墨翟弟子?亦或是……士人贵族出身?”

    少年挠头道:“贵族?我家往上数几代,也和贵族没什么关系。我爸当年在商丘率先靠近了楚王,众人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庶轻王。后来在潡水抓了越王翳,贵族…嘿,抓的贵族多了,我爸说当年在潡水,越人被围之后,我们以炮击越君子军的军阵,炮击了几次,跪地求饶痛哭流涕的贵族也有……”

    吴起大惊,他知道庶轻王的名字,虽然这是个庶人,但是能够连擒两王,想来也是个毕万那样的发于卒伍的勇士,谁曾想竟在这里种田?

    又想,都说墨家尚贤,难道这样的勇士竟也不用?不给高官厚禄,以收天下士人之心?难道这人竟不怨恨?

 第四十五章 差异

    心中诧异,脸上却做出惊奇的神色道:“原来是勇士之后!我在西河也听说过你父亲的名声,以为他必在泗上居于高位,不想原来竟在务农。(全本小说网,https://。)”

    少年却道:“我父亲本来也身居高位啊。他今年又被选为我们乡里的几个代表之一,可以参加众义会的人物。怎地不高?这若是天下定于一,他这样可以询政问政提取意见的人,岂不也算侯伯?”

    吴起也略微听说过墨家的一些执政策略,所谓集众义之说,这是他一直诟病的。

    这执掌天下,如何能让那些腿上沾泥的人瞎说什么?民众愚昧,若是由着民众来,这天下岂不是大乱?

    吴起心想,当初西门豹在邺修水利,也都是强制的,因为要修水利民众并不情愿服役,于是发出过“民可以使乐成、不可使知始”的感叹,正是说民众愚昧可以让他们得到好处,但是不能够和他们讲清楚道理。

    然而此时吴起也不便多说,因为沿途所见,还未到沛邑,就看到了几条用以灌溉的沟渠水路,也不知道墨家在这边到底是怎么让民众愿意修的。

    尚未了解,就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冲着那少年一笑道:“我这是初来泗上,不知道这里的规矩。若在别处,立下功勋,不都分封土地人口以作食邑?在义师军中,立下功勋,竟没有什么实质好处吗?”

    少年闻言大笑道:“夫子说,贵族不稼不穑,便取劳者之获,正是天下最大的蠹虫。墨家怎么可能封地?再说了,适当年说了,封地可以,那百越之地,无边无涯,谁要是要封地,谁就去。可是,嘴上说想要土地,实际上想要的是封地上的农夫给他们做劳役,这种人……嘿……”

    说罢,这少年摇了摇头,大约是学他们学堂夫子的神情,露出一脸的不屑。

    吴起暗惊,心说这少年也就不过十四五岁,虽说如今天下许多邦国十五岁就要服役,已算成年,可在别处,如何能见到可以说出这番道理的十五岁少年?

    若说是贵族出身,家学渊源,尚可理解。只是这人分明不是贵族,墨家在泗上扎根之深,已经让这些十几岁的少年如此狂热,以为墨家的道理便是理所当然!

    这少年的身上,哪里还有丝毫周礼的影子?泗上之大,这样的少年又有多少?又有多少人从出生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墨家那一套与天下制度格格不入的教唆?

    吴起心想,难道义师善战敢战,全都是靠这样的灌输和教唆,难道人人都是心怀利天下之人?

    想想这就是不可能的,若真的那样,天下的归属,二十年内便无悬念。

    于是他问道:“那你父亲立下功勋,可有什么利处?墨家不是说,义即为利嘛?”

    少年点头道:“利处当然有啊,怎么会没有?他有两枚最好的军功章,每年伤残及功勋军人联合会都会发不少钱呢。我们若有志从军,入考军校也都有所照顾。”

    “谁要地啊?要钱多好。地给的再多,谁来种?在泗上,只要有钱,什么都买得到,还可以投股作坊,这都是收入。我们村社,这油坊、造纸作坊的收入,早就和种地差不多了。”

    吴头,心中暗道:“泗上墨家可以给钱,我于西河却不行。一则如何能有这么多钱?二则西河也没什么作坊收入,只能买地,可若是地太多而无人,也难耕种。我在西河,是凡入武卒者,免一家之劳役;泗上是凡立军功者,每年给钱……其实并无二致。”

    “都是以利道人,只是在西河,钱非是可以传家久远的利,免劳役才是。而在泗上,作坊众多,贸易往来,钱便可传家久远。”

    他这一路,早已经习惯了越靠近泗上,风俗和习惯便与中原越发不同的情况,心中大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若论及本源,无论是在西河的武卒,还是在泗上的军功,甚至于在秦地已有的变革,都是以利导人。

    吴起隐约觉得,只是各地的情况不同,所以这“利”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

    只是,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又是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差距?

    吴起心中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是懵懂地觉得是那么一回事。

    但他觉得,同样是利,泗上的办法拿到西河,效果不佳,因为人们更愿意要土地和免劳役;而西河的办法拿到泗上,只怕也未必会士卒效死。

    人都是一样的人,造成差距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墨家的宣义灌输吗?

    正思索间,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喊声,那少年闻到喊声,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道:“那边叫我快些送水过去呢。”

    吴点头道:“正好,我也早闻你父亲的名声,此次经过,正好见见这位盟楚王俘越王的勇士……”

    于是便跟随那少年,走到田边,一众割麦的人正在休息,几人拍着那台木制的马拉的割穗的器械道:“这可真是个好东西。人少地多,这东西可真好,虽说割的不如人干净,只是却省了大力气。”

    旁边一人也附和说了几声,大意便是往年割麦的时候,为了担心阴雨,总要起早贪黑,一忙下来腰都要断掉。

    又嘀咕说前几年粮价太低,只说泗水以往经常可见一船船的麦粟运来,那宋地许多人家有奴仆、人又多可以雇工,粮食产的便多,这里人少、愿意做雇工的更少,若无这样的器械,种麦真是没什么意思。

    便有一人冲着坐在马拉器械上的那个中年人道:“轻王,你这次去彭城,可别忘了咱们乡间众人的意愿。你要提提意见啊,能不能不要从宋地买粮了?或者在泗上设置税卡,让宋地的麦粟少一些来咱们泗上。”

    “若不然,这粮价日渐,乡里的人可是有些埋怨啊。就按咱们乡里大家商量的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