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午在武城屠城,违背天志之义、背弃九州之德,当诛。”

    “除非诛杀田庆、公子午,以及参与武城屠城的费国贵族……否则墨家不议和,绝不妥协,义不容辞。”

    “若逃回临淄,便破临淄抓而枪决;若逃入胶东,必搜山寻海宁破齐百二十城亦要抓而枪决;哪怕逃入东海,墨家也必造大舟巨舰,追至扶桑,亦要抓回枪决。”

    “不诛田庆、田午,不议和。”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可撼动的力量(四)

    听闻了这三件事后的田和,怒极反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半边身子的忽然麻痹和胸口的剧痛,都不能遏止他的笑声,空荡的宫殿中回荡着这充满怒气的哈哈声。

    “好霸道的墨家!好霸道的墨家!”

    连说两声霸道,此霸道非彼霸道。

    霸者,伯也,一方诸侯之长。

    霸者,通魄,月初之精华,天子不可霸,因为天子是满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有不得九州的诸侯才是月初残月。

    何谓霸道?

    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罚以纠之;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是以为霸道。

    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尚贤任能,不兼并他国的土地、扶弱而让那些小国的祭祀得以延续,这是霸道。

    墨家行的不是王道,也不是霸道,但在天下诸侯眼中,以他们的眼界和认知,墨家行的就是霸道。

    潡水一战使得越国丧失泗上的霸权,虽说那些土地都属于墨家的地盘了,但是墨家用的是扶植滕、缯等国帮其复国、代行其政的名号。

    这个名号周天子没有认可,但是也没有反对,因为周天子通过人借了墨家的不少钱,现在还不起。

    至于说霸道之中的“严刑罚以纠之”,这不仅是霸主对于本国民众,更是对于其余诸侯而言的。

    后世西楚霸王,不是帝,而是霸,是可以代替天子征讨诸侯的霸主。

    天子可以惩罚诸侯,如齐的九世之仇,纪侯的谗言直接导致了齐侯被天子烹杀。

    霸主也一样可以惩罚出后,如当年践土之盟,卫侯在辩护中败诉,作为盟主的晋文公直接惩罚了卫侯。

    而田和如今怒极反笑,称呼墨家“好霸道”,那是因为墨家的这“霸道”比之当年践土之盟的盟主晋文公更过。

    践土之盟上,卫侯辩护失败,晋文公砍断了卫侯的代理人的双腿,杀死了卫侯的辩护者,但对于卫侯的处置,却仍旧是送回周王朝的都城,关押起来,因为晋侯要做霸主,不能逾越。

    天子可以杀卫侯,霸主不能杀。

    公子午不是诸侯,但却是齐侯田和的嫡长子,法理上如何处置田午,周天子可以决定,但各国诸侯都没资格。

    不是说诸侯不能被杀,韩郑交战,韩武子杀死了郑伯,这个天下没有任何的反对,最多认为韩郑之间有了血仇。

    但如果当年韩武子抓了郑伯,审判之后再杀,那么天下就会哗然:你韩武子算什么东西,谁给你的审判权?当年晋文公审判卫侯,还需要士荣为之辩护,周天子可曾给你“伯令”?若没有,你凭什么审判别国的国君?

    想有审判权,必须要成为霸主,而且要有周天子的册封,这是封建法理,不能逾越。

    即便审判,那也是以周礼为基础,为法律,为依据。

    从仁义的角度,如今天下贵族的主流仁义观中,屠城不对,但是屠城最多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不至于被杀。

    墨家这诛不义令,过于张狂,这不只是要行霸主之“严刑罚以纠之”事,而是要用墨家的“义”和“法”,来代替天下已有的“义”和“法”。

    墨家一旦审判了田午,不但等同于做了泗上的霸主,更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革旧鼎新”:既要霸主有的执法权,还要有周天子甚至都没有的制法权。

    如此狂妄,这不啻于当年楚人问鼎之轻重!

    可狂笑过后,朝堂上群臣却面色阴暗恐惧,虽然那近侍说此事还未议定,但是以墨家“言行必诺”的行事风格,一旦定下来那么此事必然会做到底。

    说要杀田午,就绝不会放过他。

    南济水一战,齐国临淄门户大开。唯一的野战机动兵力还在鲁国境内,莱芜被攻,已经切断了回临淄的路,一场野战不可避免。

    南济水一战,让齐国贵族上下恐慌,失败主义的情绪蔓延心中:六万大军两日之内覆灭,墨家损失不过两千,纵然临淄军团比起平阴之兵能战,可胜算又有几何?

    但从这一点来看,墨家的霸道已成:他们的宣言中没有提及齐国割让土地的事,一句都没说,而重中之重的则是屠城事的惩罚。

    作为天下之前有实无名的霸主魏国,到现在了一个屁都没放,成阳的魏韩联军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表示。

    赵国如今正和魏国交战,如果墨家邀请赵国来参与这一次审判,赵国或许会去。

    楚国更不用提。

    秦国的话,表不表达意见都没有任何用,就算秦国想组建“护礼军”,魏韩也绝对不会放任秦国越国洛水渭水,横穿三晋来到泗上。

    越国如今孱弱如死虎,泗上霸权尽失,敢不敢站出来为齐国说话先不说,说了只怕也没人听,这已经不是勾践时候的越国了。

    田和怒极的笑声,群臣听出了其中的愤怒和恐惧,甚至有些哀凉。

    田午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集成大业的,不是说田午远胜于其余兄弟聪明,而是经过培养的田午是唯一可能在他死后政变推翻田剡的儿子。

    若是田午被杀,田和这最后的几年,为谁辛苦为谁忙?

    许多臣子贵族将目光悄悄投向之前还一脸黯淡生无可恋、而现在虽然满脸惊讶但却比之前更有活力的田剡。

    再想想之前田和谈及的“天命在我”之类的话,不禁无奈。

    他刚刚大肆宣传了天命,可现在众贵族乃至临淄的民众都相信了天命,转眼就被墨家的言论打破,到时候民众或许还信天命,但却不可能信“天命在田”了。

    信天命,和信天命在田不是一回事。

    而且可能效果相悖。

    公子剡脸上虽有震惊之色,可在场这些浸淫于阴谋绝学的贵族哪一个猜不透田剡现在的心情?

    田午若是被杀,田剡本身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那反而更好了:一则不需要造反、二则不需要弑君、三则还可以继续孝敬自己的叔叔结好家族的人。

    田午不死,田剡要政变。

    田午死,田剡便是忠臣。

    因为田剡是太子。

    剧烈的心痛之下,田和努力地将头扭转到田剡那边,猛然一撇看到了田剡的惊讶之色,知其作伪,心中更怒。

    正要说点什么,心口剧痛,殿上的医者急忙取出一小片白色的、混合了麦粉和蔗糖的、不知道关键成分为何物的、产于泗上的、据说也是适的两位隐士夫子所传的治心痛的药物。

    小小的药丸被放入田和的嘴里,压在舌头的下面,淡淡的甜味和略微的灼烧感是这种药丸的特色,田和已经吃过几次。

    这一次这种不知其何物的药丸再一次发挥了作用,这是这几年诸侯贵族们常常要从泗上高价购买的救命药物,一丸十金,而且随便用点麦粉和糖也能做出差不多的模样,便都不敢买便宜的,只从墨家的渠道购买。

    十金可救心痛,但田和依旧绝望,似乎富有齐百二十城,都已经救不了自己的儿子了。

    医者抚摸着田和的胸口,心痛渐渐缓解,田和眼前有些发黑。

    他不敢再去看田剡,生怕自己再承受不住而心痛,心里的绝望和无力感愈发的深。

    笑过之后,怒过之后,又该怎么样?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以墨家说到做到的秉性和一贯以来的信诺,就算这一次临淄军团可以获胜,墨家的死不旋踵之士极多,对于天下游侠儿又有着天子都不可比的号召力:不谈义,墨家的许多人物,那曾都是各个大城中的市井头目,在市井中的影响力天子都难以匹敌。

    再加上聂政开了个不好的头,为“义”而刺秦,只怕到时候天下的一些自以为“义”的侠,早晚要取田庆和田午的首级以名动天下。

    既有名声,又有大义,敢于行险的人多了。

    再说如今天下火枪、火药、铁雷之类的东西,只要想搞总能搞到,田午难道还能一辈子就蹲着宫室之内?

    当年豫让刺赵,若像是今日天下模样,豫让藏在桥下手捧铁雷两枚、身上缠绕火药一桶,扑入赵子身旁,岂不成事?

    况且……

    田和又看了一眼田剡,明白自己所想的这个况且,只怕不是没有可能。

    况且,若是田剡派人刺杀了田午,又说是墨家做的,天下人又怎么看?墨家已经放出了狠话,就算有人怀疑是田剡做的,但是宫廷政治的密谋,齐城之民又如何能够知晓?

    田和以手抚胸,不由想到了那句话。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若是田氏一族团结一心,不谋私利,为家族而死而战,真正做到同姓、同心、同德、同志,区区墨家何足道哉?

    若是兄弟之间亲密无间,同德同志,早在几十年前便可以扩展到泗上,莫说墨家其时不过数百人,便是魏韩楚秦,又能如何?

    当局面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田和终于要用感情来感化和团结自己的族人,将温情脉脉的宗族情谊,掩盖背后的利益,或许,这是最后的办法。

    于是他待自己缓过来后,哀声道:“昔年先公庄子在时,寡人且年幼。与兄长利、昊、牛等人围坐饮宴,席间其乐融融,先父便叫我们唱《棠棣》之歌。”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可撼动的力量(五)

    他将头微微向后一仰,仿佛在追忆那些过去的日子,追忆自己的那些其乐融融的兄弟——虽然他哥哥田利的死,和他脱不开关系,但并不妨碍他在此时起头唱了一曲《棠棣》。(全本小说网,https://。)

    棠棣之华,鄂不恚|,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唱罢,他感叹道:“寡人今年已近六旬,兄弟多丧,每每思及当年饮宴之乐,屡屡黯然。”

    “若是兄弟仍在,若是寡人兄长仍在,这墨家如此辱我田氏,岂能让他们放纵?”

    “禽滑厘不过市井之徒、鞔之适亦是鞋匠之子,诸如其弟子多无姓氏皆为贱民。他们竟要辱没我们田氏一族?”

    “我田氏一族,自高祖黄帝,在尧为帝舜、自后商均而有虞、在夏为虞侯,在周为陶正而迎武王大姬、受封于陈,千年不朽。”

    “贵人不可以受到贱人的侮辱而不报复,贱人不可以评价贵人的对错。”

    “今日这样的侮辱,难道是田氏子孙可以承受的吗?”

    在场众人,以田氏之孙居多,大部分都是亲戚,往上追一追也都至少是田常时代那些姬妾生下的公子的后裔。

    田、孙、诸御、司马等一些齐国贵族家族,或是因官职而得氏、或是因为封地而成家,论起来有了封地就算不得兄弟,但此时提及血缘之情、提及从黄帝到商均再到陈公的千年不朽,正可以激发众人的认同感。

    这首《棠棣》,他是唱给太子剡听的,希望用家族的情义和归属,来说服太子剡。

    或者,不是说服,而是先谈家族感情,让太子剡不得不站在支持田午这边,否则就是背弃了家族的“义”。

    田和又道:“昔年,姜齐无道,成子诛之。”

    “成子有德,故天帝赐福,一如文王而有百子。”

    “百子俱为兄弟,同心同德同志,仁爱万民,庶民拥戴,故可以取齐之千里;继齐之社稷。”

    “昔年古公亶父,生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生文王,泰伯、仲雍为兄弟之情而避居于吴、断发纹身,文王武王始得天下。”

    “这是兄弟和睦的例子啊。”

    “昔年齐桓为天下霸,生诸子,五公子之乱三十年,桓公死后蛆虫从身上爬到窗子上、齐国被各国侵占了土地甚至连鲁国都可以侮辱齐国。”

    “这就是兄弟不和睦的例子啊。”

    “只要兄弟和睦、同姓同德同志,莫说泗上墨家不过八百里之地,便是暴如商纣广有天下,难道就不可以战胜吗?”

    “你们都是黄帝之后、都是帝舜之脉、都是商均之裔,你们的身上都流淌着先公满和武王大姬的血,你们俱为兄弟。”

    “如今你们的兄弟田午被墨家侮辱,难道这是可以忍受的吗?”

    “兄弟阋于墙、外御欺辱。田午纵然犯错,那是我们田氏一族的事,难道墨家是可以指责的吗?”

    他环顾四周,正义凛然,大声道:“墨家义师虽强、鞔之适攻城之术无双,但却未必不可战胜。”

    “各家召集私兵甲士、各家拿出粮食草料、各家征召封地之民,难道临淄就是可以攻下的吗?”

    “这不是为齐而战,而是为了田氏家族的荣耀、为了你们的兄弟而战!”

    “墨家霸横无德、无礼、无义、无知、无情、无君、无父,皆禽兽、贱民。天命昭昭,墨家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天命……”

    田和还在那里说什么兄弟同心同德同志的话,太子剡心中却颇为不屑。

    利益面前,兄弟岂能同心?真要同心,那各国的公子之争从何而来?

    听到田和还在那说,田剡心道:“你有什么资格提古公亶父?你有什么资格提泰伯、仲雍?”

    “真要是兄弟同心,我为太子,难道田午不该避嫌,去蛮荒之地断发纹身,以示自己绝无争位之心吗?”

    “不是我不想做周公武王这样的兄弟,是你田和田午非要做公子无诡啊!”

    “今日墨家要诛田午,你说我和田午是兄弟。”

    “平日你分封土地、暗中培植部署以为将来政变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我和田午是兄弟?怎么没想到你是我叔叔我是你侄子?”

    他心中暗骂,更是不屑。

    他想,再说,兄弟同心,别人可以说,你田和有什么资格说?

    悼子是你亲兄弟吧,你干了什么?

    公孙孙是你亲兄弟吧,你干了什么?

    项子牛是你亲兄弟吧?你干了什么?

    田氏子孙这些年死在你手里的、你的亲兄弟死在你手里的,难道还少吗?

    平日谋权谋利的时候,不论同姓同德兄弟之情,今日用的上兄弟之情、同族之义便再提及,这怕是晚了吧?

    只是此时,田剡并不表态,沉默不语,也不跟唱《棠棣》之歌,以示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救回兄弟。

    而其余的田氏贵族,闻田和之言,或有符合,或无符合。

    人需要贴上标签去看,若贴上标签,很容易看到符合田和的,多是封地在长城之外平阴之西的。

    而那些沉默不语的,多是封地在长城之内、胶东之地的。

    不少人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