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论军政,这样的术士法算原本不可以乱议,可现在有病乱投医,已到了这一步,那些贵族的种种条框实在是难以解决之下,便不得不想到这样的人物出谋划策。

    便叫人去叫那法算前来,入军帐中。

    “公子午”仍出疹痘不能见风,身边谋士便待其问道:“闻你平日多习墨家之术?”

    那法算点头道:“正是,墨家之义不论,其九算之学却有过人之处。我颇多研习。”

    谋士又问道:“多年前潡水一战鞔之适破城之术,就是墨家报上说的理性和天志的胜利那一次,你可有所研习?”

    法算又点头道:“颇有心得。”

    谋士问道:“赢邑城可破乎?”

    法算起身一拜,许久才道:“亦可破,亦不可破。”

    一听这话,谋士不怒反而大喜,这总比那些废话要强,至少还有个破城的可能。

    谋士便问道:“何谓可破?何谓不可破?”

    法算道:“闻当年墨翟止楚攻宋,与公输班腰带为墙而对垒,今日赢邑战事,我请从墨翟之法。公子一看便知。”

    他朝着“公子午”所在的方向拜了拜,却没有一种可以飞黄腾达以至今后被重用的兴奋,仿佛只是在履行一个程序。

    谋士略惊,以为此人必有大才,有隐士之风,心中更喜。若不然,一个小小的军中法算,能够入得公子午之眼,定是要兴奋地跳将起来。

    不多时,腰带为墙、土方为城,各色器具作为军阵,一一摆出。

    那法算先是再“赢邑”城外大约四五百步地地方摆出了齐军的位置,说道:“请诸君观之。”

    “当年滕与武城一战,鞔之适数日破城,以为神迹。他将墨家的破城术这样的不传之秘传告天下,只为了证明所谓天志和理性的重要性,这是我所敬佩的。”

    “那篇文章我读过不下三十遍,在家中演算百次,略有所得。今日不谈当年,只谈赢邑,若适来攻城,用的还是当年的手段,应该如何。”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距离赢邑三百步的位置先画了一道沟,说道:“若用适当年的攻城术,先要挖掘一道壕沟。在壕沟附近构建土垒,放置火炮,以压制城上的箭矢。”

    “军中的炮,可能压制赢邑的火炮?”

    谋士们纷纷摇头,军中的炮他们哪里会用,接战第一天集结使用想要直接轰开城墙,就被墨家城头的炮兵反击,七零八落,如今还能凑出个七八门,又哪里压制的住城头墨家的火炮?

    一人道:“难道没有炮,就攻不得城?之前数百年不曾有炮,也不见城邑稳如泰山不可撼动。”

    那法算冷笑一声道:“二十年前之城,岂能和赢邑相比?若无炮,倒也不是攻不下,且看下一步。”

    他的手指在那倒壕沟的中间,朝着赢邑的方向斜着画了一道壕沟道:“令军中善于挖掘之人,挖这样一道斜着靠近赢邑的壕沟,不知道几日可以完成?宽要两丈、长要四百步……”

    旁边的谋士虽然不曾学过几何,却也本能地感觉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若是挖一个两丈、长四百步的壕沟,需要很久,而且看样子要接近赢邑这样弯弯曲曲如同之字至少也得挖六七道才行,忍不住问道:“那为何不直接挖到城下?”

    法算冷笑,如同看白痴一样回道:“直着挖,墨家的火炮纵射直接砸进壕沟,有多少死多少。之前我已问了,你们也知道我军炮少,竟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曲折,方可少受城头炮击。”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曲曲折折画了七八道之后,终于抵近了城墙一百步左右的地方,问道:“挖掘这么长,需要多久?”

    谋士大约算了一下,说道:“四五日?”

    法算摇头道:“墨家最善攻城守城,他们岂能不知道趁着夜晚反击填埋?短兵相接,这二百步之内正在墨家火炮之下,只能在壕沟内接战,以墨家备城门之士的短兵技战之法,四五日?我看至少要十日能够挖到就不错了。若是有炮,便快的多,可没炮,无法压制城头,就要慢得多。”

    “所以我说,亦可破,亦不可破。墨家大军已近平阳,以适的攻城之术、火炮充足,平阳城十日必破。而十日我们也就刚刚靠近城墙之下百步,距离破城还早,墨家大军返回,我军必败,所以赢邑可破、亦不可破。”

    那谋士沉默一阵,问道:“你且继续说,若已挖到了城下百步,又该如何?”

    法算手指依旧沿着他画出的曲折道:“沿着这样曲折的壕沟,我军可以沿着壕沟前进,不至于被城头火炮所伤。只是这壕沟挖掘,也需手段,越靠近城墙越要深。”

    其中的道理,这法算也懒得讲,谋士也不曾问,法算的手指点到了距离城墙百余步的壕沟处道:“在此地,构建土垒,若有铜炮,可在此地部署,压制城头。一旦压制,步卒继续挖开,使得壕沟挖出一个可以出击的缺口,百步冲击,火炮压制,便可靠前,全力猛攻,或可破城。”

    那谋士苦笑道:“你亦知我军少炮。”

    法算道:“少炮,那就不能冲击。只能另谋他法,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

    谋士不解,法算反问道:“在此掘开出口,我军无炮,墨家的炮猛轰缺口,谁人能冲出去?冲出去后也必然零散不能成阵,又有何用?”

    “所以,既然无炮,那就不能这样挖掘缺口,而是退回来,继续挖掘许多与第一道平齐的壕沟,多运士卒于壕沟之内,防止墨家反扑填埋。”

    他在最前面一道斜着的壕沟后,又画了七八道,说道:“这么多,或可保证墨家的反击有足够的士卒抵挡。这又需要至少三日。”

    谋士们看了看,似乎明白过来,这样多挖掘几道平行的,可以使士卒直接接近城下的壕沟,若不然就需要从三百步外支援,肯定不行。

    法算也不解释许多,只说:“算上之前,已经过去了半月,只怕不但平阳城破,墨家大军可能都已经返回踏破我军大营,所以我说无用。”

    “就算半月还可继续……我们也守住了壕沟,那么便再继续向前挖掘,靠近到百步之内,选派精锐弓手抛射压制城头,士卒突击攀爬,这样前面没有损伤,只有最后的八十步左右有所损伤,伤亡便小,但也不是一两日能冲破的。”

    “士卒向前,再派人继续向前挖,藏身于壕沟内的士卒源源不断冲击城墙,不惜死伤一万,或可破城。但就算破城,也至少在二十日之后了。所以我说,城可破,亦不可破。”

    谋士闻言,忍不住大怒道:“有如此良策,何不早说?公子午最喜士,难道你的话公子会不听吗?若是早说……”

    那法算哼声道:“早说何用?赢邑城在前,有破城之法,但墨家义师大军不能击破,那么赢邑城就算有可破之法,却也没有时间破。胜负之数,不在赢邑之下,而在伐最之时。伐费那一刻,我军已败,我说之何用?庙堂之算已败,便有奇技奇术,又岂能扭转?”

    “我有破城之术,却无破城之力,公子恕罪。”

    说罢三拜之后,反身出营,留下一众目瞪口呆茫然无措的谋士。

 第二百一十七章 谈笑破城(上)

    有的时候,战争无趣的就像是棋类中的兑子,赢邑和平阳都是城邑,也都是双方必救必攻的城邑。全本小说网https://。

    赢邑破前平阳先破,那么墨家便获胜。平阳破前赢邑先破,那么齐军便胜。

    这是简单的道理,却又不可更改。

    平阳城下,适率领的三万余大军已经集中在城外。

    孙武子言: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平阳城中可以拼凑出大约两万守城的兵力,适手中的军队也就两倍,但却选择了进攻。

    五日之内拿下平阳,这是战前军中会议定下的事,也关乎到战局。

    固然赢邑守御严备,可时间拖的越久出岔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越快攻下平阳,临淄军团的覆灭也就越早。

    虽然诸侯战乱天下局势使得墨家有足够的时间再拖延下去,但击败了临淄军团一样可以继续赖在这里先不走,等待基层稳固之后再走。

    对于平阳城,适倒是没有太放在心上,如今齐军军心已乱,平阳城又是一座很老的城邑,曾在齐鲁边境,久经战火,但如今地理位置已经不是在齐鲁边境,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紧急修缮,可也就那么回事。

    火药一出,春秋时代的筑城术和防御体系都已经过时。

    夯土的城墙虽然高大,可是夯土墙却直上直下,只有略微的倾斜,并不能抵抗炮击。

    没有外围的防御,孤零零的一座城,使得大军可以很快占据城外的所有地利。

    木头搭建的瞭望塔上,适拿着水晶磨制的千里镜看着城内的情况,军官们和参谋军官以及传令兵们就在左右等待。

    十余年前他将攻城术传遍天下,因为那种攻城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多先决条件,他一点不怕,反倒是不如用来宣告天下理性的胜利。

    如今面对着夯土的、没有为火药时代准备的城墙,信心满满。

    参谋军官们已经提前测量了城下的土质,是很适合挖掘的黄沙土,虽然下了一场雨,但也只是湿润了一下表层。

    平阳不是诸侯的主城,按照礼制不能够建造太高的城墙,而且不能够像商丘、郢都这些城邑一样打礼制的擦边球,加之也没必要建造那么宽大的城墙,城墙的厚度也就三米。

    城墙用的是两版垣筑法,用版筑夹在两侧,在里面填土夯实,这样的城墙的缺点极大,一旦一处被轰开,从轰开位置开始两侧都会纷纷倒塌。

    城门处的城墙更厚一些,城门也用的是巨大的木门。

    适指了指城墙下的壕沟道:“但凡攻城,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只用步兵或是炮兵。炮兵轰击的时候,步兵不能干等着;反过来也一样。”

    “让第四师的两个旅准备泥土、砍伐木柴树木。炮击开始压制的时候,士卒先把壕沟填平。”

    “我看了看,城上也就三四门炮,这倒是省了许多事,挖掘平行之字接近的壕沟就不必太深、倾斜角也可以更大一些,不必太锐。”

    参谋官们记下来,适反身道:“参谋部的人,计算好城墙和壕沟的距离,算算城墙高度和距离之间的角度,挖掘的深度和宽度都算好。”

    “以城上无法攻击到壕沟内为准,再往下多挖两尺就行。”

    之前的观察中已经选定了一点破城的位置,适便道:“在那里开突击口、需要预备多少道平行的壕沟准备士卒,这都是你们的事。你们定下来、算准了,这就是你们要做的。”

    这些年轻的参谋官们都是科班出身,这些年学的都是墨家的战术、九数、几何等等,他们对于参谋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很理解,适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战争中不断学习。

    这些年轻人难免有些紧张,一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您不是说过纸上谈兵吗?这关乎到万人性命……”

    适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可怕的?九数和几何不会骗人。角度挖的对,城上的就是打不到,只要算对了就好。”

    “大略我已经说了,难不成各个师各个旅各个连要怎么打,怎么挖坑、怎么埋火药、怎么布置火炮,也全都需要一个人去做?各有分工,去做吧,算对就好。”

    一句九数和几何不会骗人,让这些年轻的参谋军官们战胜了之前的恐慌,这句简单的仿佛废话一样的道理,便是适十余年前潡水一战攻城之后所宣扬的“理性的胜利”。

    等到参谋官们去准备图上作业的时候,几个师的主官都围过来,这一次第一师打主攻,其余的师都是配合。

    适也没用围三缺一之类的手段,在其余三面只安排了不多的部队。

    “平阳不是卢城,卢城若破,卢城的士卒贵族可能会逃亡临淄,收拢军力,所以要围而歼之。”

    “平阳我们不需要全围,但战略上处在四面被围之中,就算贵族们逃亡,也最多逃向东牟、赢邑。士卒嘛,无心恋战,只要城破,他们并不会多加抵抗。”

    “各部安排的事,也都说了。战略战术也都定下来了,如何最快的速度破城,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散了吧,都去准备。”

    主官们各自敬礼后便各自离去,作为墨家最是精锐的第一师,他们这一次承担着破城的任务,他们所要负责的只是主攻方向,对于队友和友军充满信任,他们不需要考虑侧翼,只需要考虑怎么最快地攻下城邑。

    师长和师代表回去后,先和各个旅的旅帅们分配了任务,各个旅的旅帅再将任务在旅内会议上讨论,细分到各个连队。

    各个连队再分配到最小的作战单位,二十五人的司马。

    虽然各国都有司马长这样的军事单位,甚至都有伍长十长之类,可实际上真正打起来最小的战术单位也就是旅,再往下根本难以指挥。

    这时候打仗必须要结阵,用阵法,不是他们不知道阵法有时候笨重,而是因为只有依靠阵法才能够维持士卒不乱,能够将作战任务分配到连一级的此时已算是天下强军。

    在第一师中打主攻的,是两个人高马大的掷弹兵连,他们是军中选拔出的精锐,勇力无双,训练他们的都是原来墨家精锐的备城门士。

    备城门士后来不再组建,分为两部,一部留在军中继续训练掷弹兵,另一部分种子去了习流舟师训练在船上的剑盾兵,此时剑盾兵是战舰作战的主力,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接舷战都不可被替代。

    两个连队的掷弹兵连队是第一师中的精锐,守城的时候用于城门万一被攻破混战中的决死反击,攻城的时候作为优先登城的那部分,或是步卒交战焦灼时候用于撕开对方方阵的。

    在内部被称作掷弹兵,但在外部诸侯那里,多被称作“先登营”、“先登士”之类,这是比较符合无火药时代的称呼,也更为直接。

    两个连队内的墨者比例很高,在连长和连代表从旅会议中归来后,便开始着急连对内的墨者和司马长,部署各自的任务。

    到了连长这一级,他们只需要知道大致的大略,知道自己具体的细务即可。

    四十多个人围在一起,地上画好了一个简单的图例,连长便道:“到时候,炮兵会猛轰城墙,工兵也会集中一点挖掘城墙埋藏火药。一旦城墙被炸开,我们就需要从缺口冲进去。”

    “城内还有第二道矮墙,齐人可能会在那里组织防御,我们就是要靠投掷铁雷和近身剑术冲开,占据第二道墙,沿着塌陷的城墙爬到主城上控制高处。”

    他大致地比量了一下他们两个连队所要负责的进攻宽度,以炮击和火药轰开的城墙为基准的一个宽度,两侧的事他们不需要管,那自有别的连队负责压制。

    将各个司马的负责的方向分好,有负责主攻的,有负责登城的,留下了一部分作为后备。

    一司马长问道:“到时候后面掩护我们的是咱们旅的吧?”

    “嗯,其余连队的火枪手会集中一点掩护咱们,矛手需要咱们控制了缺口之后再上去,他们就在后面的壕沟里列阵。”

    连长解释完,又道:“旅帅的意思是一旦破城,矛手们上去的时候,缺口就和咱们无关了。城墙也和咱们无关,咱们稳固了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