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上说,对于这个可能让天下彻底大乱的推知,她已经直接交给校介,希望由他来做决定,决定这篇文章是否传于天下。

    天下大乱,近在咫尺。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乱前夕(二)

    从高柳往西,过了云中、河套,再往南,便是秦国。全本小说网;HTTPS://。m;

    天下将乱,秦国自然也在天下的范围之内。

    庶俘芈等人吃着火锅谈论着那些发生在千里之外故事的时候,高柳的天才刚刚黑。

    然而在秦国的新都城栎阳,因为时差的关系,天已经黑了。

    威严的宫殿内,灯火摇曳。

    秦君面色凝重地坐在正首,身下是十余名心腹臣子,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辩论。

    “我大秦之兵,今后到底是用劲弩弯弓?还是火枪?”

    这便是今日君前对的主题。

    秦君的心情很好,魏赵翻脸,让秦国一直寝食难安的三晋同盟解体了!墨家对齐一战毁掉了齐国,随后又在赵国对魏国捅了刀子!

    前几日墨家的使者前来,邀请秦君派人前往中原会盟,隐隐透出了墨家想要和秦国结盟的想法。

    秦楚联姻,关系一直不错。

    齐国这一战后废掉,若是能和墨家达成同盟,那么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开启第二次更为深刻的变革,不惜内战!

    不管结盟之后墨家会不会守信,都会让魏国心存忌惮,魏国已经完了,从战略进攻全面转为了战略防守,文侯时代的局面彻底没了,西河易手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至于墨家的那些惊世骇俗的道理,秦君不在乎。周天子算个屁?不过是魏国手里的棋子罢了,秦要图强、秦要变法,那就不可能再去尊重旧贵族。

    远交近攻,先西后东,待吴起所编练的西河武卒逐渐耗尽之后,便是秦国向东的时候。

    有墨家在那里搅乱着中原,秦国赢得了时机。

    而且,不久前秦君利用和墨家合作组织的西行商队已经返回,所带去的丝绸、璆琳虽然都不是秦国所产,买来价格已经不低,但依旧获利十倍。

    越过荒凉的西戎,用不了多远就有水草丰美之地,最关键的是那里的小国部落太好打了。依靠马镫、火枪、车阵、火炮,几乎是摧枯拉朽。

    秦国变法之后需要的是人口,需要的是农奴,需要的是军功授田之后在军功新贵家里劳作的农奴仆役!

    各色货物、各色军备,需要用粮食去换。但是,如果西行贸易顺利,就可以用黄金白银去买墨家的各种军械、货物。

    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着秦国的美好未来未来。

    而在这美好的未来之前,秦君需要解决的,就是秦国军制的问题。

    既要变法,军制必然要改。

    吴起、胜绰等人都知道墨家火器之利,吴起当年攻打大梁城也正是靠的火药破城。

    于是吴起、胜绰等人跪坐在左侧,他们支持秦军日后全部都用火枪,淘汰弓弩,不再生产,将全部的军工力量生产火枪、新军制以火枪作为主要的杀伤手段。

    而跪坐在右侧的,则是坚持要用弓弩的那些人,这些人有自己的考虑,并不只是因为保守,而是真心的觉得秦军日后全用火枪并不好。

    右首一人先道:“一名上等弓士,百步之外亦能伤人。火枪百步,什么都打不到。”

    “火枪攒射,需要先塞火药、捣铅弹,如此时间,上等弓士已射十余箭。”

    这人说完,望向吴起。

    已经暮年的吴起笑道:“此言得之。”

    众人一怔,心说他怎么能支持别人的想法?

    却不想吴起转言道:“然而一名上等弓士,需要训练多久?”

    “开阡陌、破井田,变革法度,服役征召,礼崩乐坏之下,一战又需要多少人?”

    “齐墨之战,齐军十万、墨家近六万,十万之师,需要多少弓手?我去过泗上,知道泗上军制,这六万不过是常备之军,若是全面动员,灭国之战,只怕十万亦可得。”

    “阡陌既开、井田既破,征召来的士卒,又有几人能有养叔之射艺?”

    “然而火枪则不然,农兵征召,授予火枪,三月即可开火。”

    “上等弓士,你看似只是个弓士,实则需要百人供养,分封建制之下,才能养士。不稼不穑,专职习武。”

    “开阡陌、破井田,这供养一士的百人,皆可从军。”

    “纵然养叔复生,他一人能够对的过百名持枪的农兵吗?”

    “弓,寒暑三年方可成。枪,铁匠敲打三月即可得。”

    “若人人都是养由基,火枪何用?”

    “可天下又有几人有养叔之艺?待变法后,又有几人能练出养叔之艺?”

    “时代变了,弓不可用。”

    秦君微微点头,他心中其实早有所属,只是担心自己想的不够充分,所以想要听听这些心腹臣子的意见。

    乡射、射艺这些看似美好的手段,伴随着秦国即将的变革就要消失。

    全面的征兵制、全面的动员制、高额的赋税之下,哪个村社的人会有闲工夫去玩射箭?

    井田制的毁灭,又有几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练习射艺,以此成士?

    右首那人又道:“即便如此,可弓弩却能排成数列齐射,而火枪最多三列同射。”

    左首的胜绰冷笑道:“弓是弓,弩是弩,岂可弓弩并列?”

    “弓可以排成六列、十列,可后面的人也只是仰天而射,又有什么用?”

    “若用弩,便只能和火枪一样,只能前面两三列齐射,难道你要让弩手在后面抛射吗?”

    “弓弩分开,弓不可用,吴起已言。”

    “至于弩……弩箭太贵、弩身制作也需两三年,而且弩箭射程未必有火枪远。弩可以适用于变法之后的军制,但却不如火枪更适合。”

    “墨翟当年木匠圣手、机械之圣,泗上墨家却不用弩,这不能不考虑啊。”

    “制作一支弩的工匠人力,可以制作五支火枪。”

    “磨制一枚箭镞的工匠人力,可以制作百发铅弹。”

    “况且,就算是弩,那也需要手张,常人又能拉张几次?”

    “南济水一战,墨家与齐人对阵,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据说那几个连队每人都打没了身上携带的六十枚铅弹,弩手的话,又能发射几次?”

    右首那人摇头道:“你只说了火枪的好处,却没说坏处。我说,临阵之际,弩手可射三发,而火枪只能射一发。”

    吴起大笑道:“军中之事,你不如我。武卒之强,在于纪律、军阵。”

    “昔年铜炮刚出,有人进言说,既有铜炮,结阵之法不可行矣。我却说,越有铜炮,越需要结阵,需要在炮击之下仍然保持结阵的军旅,方能称之为强军。”

    “火枪射速虽慢,但若结阵,以军令束之,临敌三十步方可攒射,那么齐射之下,对方阵型松散,又如何能破戈矛之阵?”

    “辅之以铜炮、马镫骑士,以步阵守、以骑炮攻,方为日后天下交战的上流。”

    “齐墨之战,我早知墨家必胜。缘何?他们的士卒可以在炮击之下仍然结阵、他们的士卒可以进退有序,以纪律和阵型弥补射速的不足。”

    右首那人起身冲着秦君一拜,又冲着吴起一拜道:“您说的这些,我不能够反驳了。但是,火药一物,天下除了泗上墨家无人能制。”

    “这就如同自己不会炼铜,一旦开战,若墨家不售卖给我们呢?若是商路断绝,即便我们能买,可却运送不到呢?火药昂贵,墨家垄断,他们求利,这又需要我们拿多少珠玉金银去换?”

    吴起正要说点什么,就听到秦君轻咳一声道:“如此看来,火枪不是胜于弓弩,而是更适合变法之后的军制,这已可算是定论了。唯独就是火药制作之法,只有墨家掌握,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是这样吗?”

    这一次左右两边的心腹臣子一致称是,这的确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虽然现在秦墨蜜月,以“开矿、修水渠”为理由购买火药墨家不但应允、而且明知道这是用于作战也大量出售,可是秦国诸人实在不想受制于人。

    不为别的,就为如今大争之世,做君主的谁人没有天下之心?要取天下,有些东西就不能受制于人。

    秦君忽而大笑道:“有件事,倒是可以解决这些苦恼。”

    轻拍一下手,片刻后一人步入室内。

    这人胜绰倒是见过,吴起却没见过,胜绰见过这人的时候,还是在魏国安邑,也只是偶尔一瞥,知道这人是公子连心腹。

    有些事,秦君会告诉胜绰,有些事不会。所以有些事胜绰会问,有些事便不会。

    这人进入后,就在众人面前,恭敬地放下了两件丝帛包裹的东西。

    随后两个打开,一个里面是一堆灰黑色的粉末,另一个里面包裹着一个青铜钩,样子有些奇怪。

    刚才众人都是在讨论弓弩和火枪,自然将目光投向了那一堆灰黑色的粉末。

    因为那堆粉末看着……像是火药。

    吴起起身,问道:“难道……”

    秦君点点头道:“没错。这就是火药,而且不是从墨家那里买的,而是他自己制作的。”

    胜绰惊道:“不可能!火药一物,墨家管的极为严格,并无几人知晓。以我所知,知晓内幕的,莫说千金,就是封地为君他也不可能背义;那些负责制作的,也是藏于那座隐秘的工坊之内,一辈子都不能出来。”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乱前夕(三)

    胜绰的震惊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叛墨,太知道墨家内部那些真正掌握了核心机密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了。全本小说网https://。

    然而那个带着这堆粉末和那个怪异铜勾的中年人却道:“先生说的没错,然而这并非是从墨家那里偷骗来的配方。我是方士,我破解了火药的秘密,墨家一直在骗我们!骗天下人。”

    “火药,只需要三物,硝、炭、硫。根本不需要盐、丹砂、陶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火药现世已有二十年,可这二十年间,天下都知道火药用除了硫硝炭外还有六种物质炼成的。

    木炭天下早已有之。

    硫磺天下早已有之。

    养硝之法,早已传遍天下,因为想要从墨家那里买火药,必须要用硝石换。

    除了这三种之外,剩下的几种都是各种渠道流出的。

    天下皆以为然。

    一则墨家虽然垄断火药生产,可是只要说是开矿、挖渠用,便可购买。金子、铜、锡、银、粮食、硝石、水银、皮甲……种种,都能换。

    是故天下并没有迫切知道火药配方的动力。

    二则……除了泗上之外,诸侯各军中火器的比例并不是太高,而且主要是作为辅助部队用。

    眼前这个人胜绰以前在魏国的时候曾见过,显然这是秦君的心腹。

    火药配方的破解,不是一两日之内能够完成的,胜绰心中暗道:“莫非君上早在魏国的时候,就已经在想办法琢磨火药配方?也是,昔年君上在魏流亡,一直关注西河变法之事……君上之心,岂是区区渭洛可容?”

    秦君此时待众人惊诧后,淡淡一笑,示意那方士继续说。

    方士道:“我本方士,好炼丹药。在安邑之时,便多闻墨家之事。后吴起破大梁、墨家败越人于潡水,君上便让我尝试炼制。”

    “为君者,谋国者,不可受制于人。”

    “世上想要破解火药之术的人不多,却也不少,只是他们都不得法,以至于被墨家蒙蔽。”

    “二十年前,鞔之适在泗水,以祝融血毒杀泗上巫祝。从那时起,我便多习墨家文章……”

    他说到这,别人听着倒还没什么,胜绰心中顿时明白过来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个方士,是公子连身边干脏活的。

    说是炼丹,实则也负责炼制毒药,贵族阴谋,岂能无毒?

    即便不用毒,也要防备别人用毒。

    昔年泗上祝融血毒杀巫祝之事早已传遍天下,恐怕这方士早已经尝试着炼制,而且墨家对于当年的事并不讳言,甚至如何炼制都写了出来,并且称那物为“磷”。

    胜绰心中明白,却也觉得正常,并不惊讶,只听那方士继续说。

    “天下那些试图破解火药之术的方士、丹士都是先入为主,以为制作火药就是需要那将近十种药物,如何配比,始终不行。”

    “我却知道,想要破解墨家的秘方,需得从墨家那里找答案。”

    “墨家有本书,叫《解三十问》,据说是鞔之适未入墨家之时,他的两位隐士夫子考验他的聪慧而问的三十个问题。”

    “有一件事,说是某日那个唐汉先生问鞔之适,说世人都知金有六齐。今有一金,与众不同,锡铜而成,其齐比例不知。问鞔之适如何才能够找出锡铜的比例。”

    “鞔之适用排水、称重之法,得出了锡铜的比例。这是《解三十问》的第一问,想来许多人都看过。”

    这倒是不假,很多人何止是看过。里面的三十个故事,不知真假,却都是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人看完之后通过一串串的故事,领悟那种“知其所以然”的总结、归纳、寻找规律的说知之法。

    那方士笑道:“那一日我忽然想到这个故事,随后又想到一件事。”

    “炼制所用的种种原料,其实都可以分开。”

    “炭、丹砂、陶土、硫磺,不溶于水。”

    “硝石、盐、芒硝类,皆溶于水。”

    “而不溶于水的,又可以分为炭浮于水、硫磺等沉于水。”

    “既然火药的配方里有将近十种物质,我何不把这十种物质分开?溶于水的只有几种,便少了许多,可以更容易推出比例;浮于水面的又有两种,也容易推出比例……”

    说到这,胜绰这个叛墨已经开悟,忍不住拍手赞道:“妙!大妙!化繁为简,找出规律,正是《解三十问》中第十七问的道理。”

    那方士笑着点头,又道:“于是我从君上那里取了百斤火药,溶于水中,待其沉淀漂浮不再浑浊,先取溶液。”

    胜绰点点头,硝石确实是关键,如果硝石不是关键,墨家缘何要将养硝之法传于天下?

    因为泗上的硝石不够用,还要用全天下的人帮他们养硝,而他们则用硝石制成火药,再用超额的利润卖出去。

    硝石、盐、芒硝,这三种到底如何配比,实在是个关键。

    那方士沉声道:“取一定额的罐子,盛装下相同的硝石、盐、和芒硝,我称重之后,发现他们的重量并不一样。这正是《解三十问》中的第一问,六齐之法。”

    “多次称量,我发现硝石最轻、盐次之、芒硝最重。而比例便是七十八、八十一、一百。”

    “如此,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诸位也都学过九数,有方程求禾之问题,与之一样。”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胜绰听到这里,拍手大赞道:“妙极!妙极!这就是个三元方程,只需要测量出你从火药溶水中析出的那些硝石的重量,便可知道硝石、盐和芒硝的多寡!”

    到了这一步,在场的每个人都已经明白,火药中最为奥秘的硝石、盐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