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少男尝过之后,熊良夫轻啜一口,颇为满意又夸赞了几句。

    临武君见熊良夫高兴,又将话题转到了刚才射猎之事,多说了几句后,终于步入了正题。

    “说起射猎,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之前我喂养了几头猎犬,可是喂养他们的奴仆总是偷吃那些猎犬的食物,以至于猎犬吃不饱。每次狩猎的时候,这些猎犬总是会把猎物咬死后自己吃掉。”

    “我以为这些猎犬不忠,却不知道不是猎犬不忠,而是因为这些猎犬没有吃饱。幸好还可以狩猎的时候吃一些,若是不能狩猎却又一直吃不饱,只怕哪一日我去牵它们的时候,恐怕还要咬我一口呢。”

    这话里有话,但又没有说的太直接,就看熊良夫怎么接。

    若是一笑而过,那就是个笑话趣闻。

    然而熊良夫却没有一笑而过,听了这个故事后,叹息道:“犬若如此,不过是偷吃猎物,或是咬人一口。”

    “封君大臣若是这样,只怕还要给社稷带来动荡呢。”

    “昔年申公巫臣事,不就是因为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所以叛逃到了晋国,教授吴人用战车,以至于楚疆无日不乱?”

    “寻常的事中,总是隐藏着一些道理的,只怕这些道理不能够被人察觉,以至于遭到祸患。”

    临武君心中暗喜,王子良夫既然举了申公巫臣的例子,那正和之前有人来传讯于他的消息一样。

    临武君说的是猎犬,实际上说的是封君,如果熊良夫接话那么说的就是封君,若是不接话说的就是猎犬。

    熊良夫对于这番话可接也可以不接,但他不但接了,还主动把话题引到了申公巫臣叛逃一事。

    申公巫臣叛逃,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可现在,楚国依旧也有叛逃事件,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叛逃,无可避免地要说起之前因为变革而叛逃的屈宜咎。

 第六章 许能喂饱

    此时守卫的人都已经散开,两人身边除了那个美少男外,就剩下一些临武君这边的心腹人在伺候。全本小说网;HTTPS://。m;

    临武君原本不是封君,但也是颇有势力的贵族,楚国七八十个封君,那都是楚国的顶尖贵族了,即便临武君不是封君的时候,也和顶尖的贵族圈子相差不远。

    按说他算是军功爵的得益者,也是楚王变法之后的得益者,否则如何能够得封临武?

    然而等他一旦爬到了封君的位置,态度就已经和不是封君的时候完全不同了。

    现在整个楚国的贵族们都在反对变法,认为这是“阴谋逆德,好用兵器,逆行天道,违背祖宗之法”。

    小贵族和士人们当然希望变法,但是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真正强大的还是王族、屈、景、昭等大家族。

    很多原本封地在精华地区的贵族被迫迁徙到边疆,若是临武君这样的地方,要不是墨家在南海开拓使得这里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附近的山里正好有金矿,他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从楚国的角度看,这样做确实可以增加楚国的力量,使得边疆地区得以开拓,扩大兵员,加强中央权力和财富。

    可楚国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数个各自利益的人的集合,动谁的利益谁就要咬人。

    本来贵族们是期待游说太子臧的,然而太子臧的太子地位源于他的父亲而不是源于这些贵族,所以必须紧跟在楚王之后,言听必从,坚决支持变法。

    前一阵楚王重病,却没有死,治愈之后,许多贵族便开始了活动。

    一方面诉说太子臧不能生育,恐怕将来会酿成萧墙之祸,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赵国之乱还不是因为兄终弟及导致的?齐国的五公子之乱,不也是因为太子年幼以至于大乱?楚国自己也曾出现过继承权战争,王子定的事历历在目,所以贵族们希望楚王能够再考虑一下。

    另一方面,贵族们将目光投向了王子良夫,这个除非太子臧意外否则不可能成为楚王的王子,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这一次让王子良夫代王巡边,很是蹊跷,也很诡异。

    不少人觉得,这似乎是个信号,是说明这可能是王上有替换太子的心思。

    也有人觉得,这可能只是个故意让人误判的行为,以求压住那些反对变法的贵族,给他们一个假象,不要让他们折腾了,给他们一个把希望寄托下下一任楚王身上的假象。

    可不管真假,不少贵族都开始和王子良夫接触,或是半遮半掩、或是直接在公开场合反对变法之事。

    楚王也是无可奈何,谁反对变法就抓谁?要是有这样的集权能力,那还变什么法,当年墨家给出的最坏可能就是要做到半壁楚国都反叛的情况,楚王恐怕下不去这个狠心。

    再者,楚国的外部环境也不允许,楚国不是秦国,可以由着吴起和胜绰等人用最暴烈的方式变法。

    原本墨楚同盟尚在的时候,那时候还可以用“变法以利万民”的口号请求墨家出兵,但是四年前会盟之后,墨家的口号有点太吓人了,楚王也开始有了退缩,只怕再搞下去要出大事。

    贵族内部根深蒂固,远非一届君王就能够处理的。外部环境,各国虎视眈眈,楚国可不敢学秦国,守住洛水渭水,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谁反对就杀谁,担着暴虐之名。

    这种情况下,忽然让王子良夫巡边,不得不让许多贵族生出许多想法。

    熊良夫自己举了申公巫臣的例子,其实也是在迎合临武君的话。申公巫臣想要夏姬而不得,于是反叛;可这些贵族们又何尝不想要自己的世袭权力和世袭封地呢?

    君王和贵族的平衡,很难把握,尤其是在墨家的学说传遍天下的时候,更是如此。

    民强士人强,压服了贵族,便会想着遏制王权使之成为一个象征物。

    贵族强,便会想着继续分封建制,走小西周之路。

    这种平衡一旦做不好,就很容易出事。前者容易被墨家的人蛊惑利用,搞出来二十多年前的宋国之乱;后者则是君主也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周天子现在都完蛋了,真要是楚国搞成小西周,那用不了多久王权就全无尊严。

    熊良夫原本没有争位之心,因为他的兄长不论是出身还是受喜爱的程度,都比自己强。

    可伴随着楚国政局在几场胜利压制之下的暗流涌动,加上那些贵族们的支持,熊良夫自然也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没有贵族的支持,王位坐不稳,如今天下又有几个如当年叶公子高那样的忠心为国之人,甘愿功成身退?

    贵族们心中其实也更着急,适当的变法之后,楚王极大的扩充了王师的数量,原本精锐的车广也编练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和车兵,外加隶属于王权直辖的炮兵,都使得贵族们日益感觉到了威胁。

    楚王不死,自然不敢反叛。

    可楚王总有死的一天,每拖一天,王权的力量就增长一分,他们的利益将要受到的威胁也就越大。

    临武君在边疆还好,可即便在边疆,王权也已经开始把手伸到这里了。

    原本依着规矩,关隘的税收是归属于封君的,可是王权却开始直接管辖这个关卡的税收。

    原本依着规矩,封君只需要履行出兵的封建义务就行,封地本身就是作为自己俸禄的,但是有传闻说马上就要要求封地的封君们每年缴纳一定的军赋。

    这在以往都是没有的情况,以往的军制,决定了王权直辖的少数精锐,外加贵族的私兵、县公的县兵就可以作为征战的主力。

    出征的时候,直接征召民众就可以,花费不多。

    可自从楚国军改之后,有了直属于楚王的王师,采用的也是长期训练的方式。

    军服、火枪、火药、刀剑、铜炮、帐篷……这一切都在朝着泗上那边看齐,几年前的大战已经证明了泗上军制的强大。

    但是……这是用钱堆出来的。

    泗上是发薪金加上强制服役,以专职军官代替军事贵族,不授予土地,而是发钱,因为有钱在泗上除了土地几乎什么都能买到。

    楚王没那么多钱,现在还欠着泗上地区的商人一大笔高利贷,还没有还清。

    但是楚王有土地,所以需要让封君滚到边境,让出靠近都城的土地,以掌握这支精锐的王师,这就是矛盾。

    至于剩下的,棉布、火枪、刀剑这些,都需要钱去买,靠原本征收军赋根本不够,那些旧的工匠很多东西也做不了。

    这就需要钱,钱谁来出?总不能从精锐王师手里抠,楚王还是明白其中厉害的。

    学着墨家搞官营工商业,更是没谱的事,墨家的货物沿着长江四处售卖,楚国就算搞也根本搞不起来。

    想要食盐专营,这又需要集权能力,就现在封君遍地、地广人稀的情况,根本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楚王想要从封君手里抠钱,然而封君都明白这钱是用来干什么……那是在编练军队,一旦数目再增加一些,下一步就是要收权了,他们更不可能愿意把自己的钱换成将来射向自己的铅弹。

    可以说,楚王的这一次变革,当真是“天怒人怨”,贵族们极为不满,整个郢都都处在动荡边缘。

    这时候却又忽然让贵族们一直交好的王子良夫出巡,不得不让许多贵族浮想联翩。

    临武君之前也接到了其余封君的书信,诸多封君都在暗地勾连,若把名单列出来,都是些有实权、有封地的县公。

    熊良夫也是接受过王权教育的人,哪里会不知道和贵族们合作就是与虎谋皮?然而水已经被搅浑了,原本没有野心的他,也逐渐生出了本不该有的野心。

    而且在他看来,这一次出巡,只怕是父亲已经放弃了他,把他丢出来作为诱饵以让贵族们不再过分反对,因为但凡还有一丝可能,总不好就此翻脸。

    如果贵族们支持他,在郢都就可以和他交往,贵族不是官员,而是有自己封地、士兵的贵族,很多事君主根本没办法管。

    熊良夫当然知道这些贵族们在利用他,可他又何尝不想利用这些贵族给父亲施压?

    如果自己的兄长真的不能生育,自己又得到贵族的支持,熊良夫觉得父亲也会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

    如今宋国又有大乱,墨家的学说遍行天下,分封建制还能当楚王,可要是被墨家那群人煽动起来民众造反,那就可能要被杀,这种情况下贵族们若是再施加一些压力,熊良夫相信父亲也有可能另做选择。

    如果父亲真的是利用他来让贵族们暂时不要再乱跳,那他也正好和贵族们表明自己的态度。

    自己的兄长当初也做了选择,他们两个必须有一个选择和父亲站在一起,因为如果兄长当初不站在父亲那边,他自然就会站。

    而陈蔡平定、苍梧洞庭得手、新军日盛,作为太子的兄长率先表明了态度,他再表明就没有任何用了。

    今日临武君遮遮掩掩地讲猎狗的故事,熊良夫立刻接申公巫臣叛逃事,也正是在告诉临武君自己的态度:我若为王,必喂饱你们。

 第七章 合纵

    君王永远喂不饱贵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个明证。//全本小说网,HTTPS://。)//

    熊良夫清楚。

    临武君也清楚。

    但现在都必须假装不清楚。

    在熊良夫来临武之前,阳城君、平夜君、鄂君等一些实权贵族都已经有所表示,这些临武君也知道。

    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放在了明面上,变法必要损害贵族的利益,贵族也已经再用各种理由反对了。

    临武君对王子良夫的表态很是高兴,内部贵族们大抵都反对变革,就要看外部的环境了。

    “我在临武,听闻宋国有乱。不知道王上和宫廷之臣对于宋国事,有什么看法?临武偏僻,许多事并不能够知晓。”

    熊良夫来之前宋国的局面就已经很乱了,二十多年前墨家在宋国埋下的火药,如今已经燃烧起来,很难扑灭。

    熊良夫道:“我来之前,魏人使者也曾去往郢都,与父王商议此事。泗上已经无上无下,宋国若是再有此变,天下必然大乱。”

    “榆关大梁之怨,不过诸侯相争。宋国泗上之变,才是亡天下,这正是诸侯应该在意的地方。”

    “父王也遣派使者前往泗上,希望再如四年前菏泽会盟一般,不动刀兵解决宋国事,也算是符合墨家利天下之义,使得墨家说不出什么理由。”

    说是希望会盟解决,楚王是希望拉着墨家、魏国、韩国、齐国,一起瓜分了宋国。

    瓜分也好过被墨家独占,本身宋国就是墨家起家的地方,靠着泗上又最近,受到墨家的影响也最深。

    二十多年前的混乱,使得宋国许多地方各自为政,加强集权的可能性一直被墨家破坏,只是有强悍的武力压着,这才没有提早出现内战的情况。

    宋国内部也是乱成一团。

    有希望将“三姓共政”发扬下去,形成贵族共政的立宪虚君制度的,原本贵族的势力就足够强大,三姓共政之事更是早在墨家干涉宋国之前就出现的局面。

    也有希望如同泗上那样改革,彻底革除君主制的一些市井市民和一部分农民。

    还有希望土地均分的农家学派在那里吸引了许多失地农民的认同。

    以及部分贵族希望能够加入更为强大的楚、魏等国,继续保持自己的封地,换个国君的。

    林林总总,各种被压了二十多年的矛盾,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对于楚王而言,最为有利的解决方式,自然是希望通过类似四年前菏泽会盟一样,把宋国给瓜分掉。

    一则是楚王希望继续变革加强集权,不希望这时候卷入一场必然会引发新一轮中原大战的宋国事,宋国就是中原的火药桶,围绕着宋国开打,那绝不是两国之间的事,会把整个中原都引进来。

    二则是如果能够通过和约瓜分宋国,楚王声望更高,也可以有足够的力量压制贵族,才有可能完成远未完成的变法。

    当年郑国之乱的时候,楚国正忙着和魏国对抗,不久之后又丢了大梁榆关,王子定又反,使得郑国分裂的大部分好处都被魏韩所得。

    魏韩既然做的郑国,那么宋国楚王这一次也想要分一杯羹,尤其是还牵扯到越发强大咄咄逼人的泗上墨家。

    临武君听了熊良夫的话,摇头道:“此事……恐怕王上不能如愿。宋国险要,三晋、齐、泗上墨家、楚,谁都不能允许宋国倒向一边。”

    “昔年晋楚相争,宋国倒向哪边,哪边便是霸主。南可直入陈蔡、北可进取卫濮、西可逼大梁洛邑。”

    “如今墨家在宋国颇有势力,又岂能愿意让被人插手?墨家最希望的是宋国中立,使得各国都不能威胁沛邑、彭城,此事依我看,断断不能。”

    他是希望楚国卷入宋国内乱的,尤其是希望楚王能够亲自带兵北上在宋国和墨家开战的。

    一旦那样,泗上墨家的力量就会被吸引到宋国,楚王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继续集权,反而还必须要放松一下变革的进度以求贵族的支持。

    如果真要是一纸合约瓜分了宋国,那对于楚国的贵族可是大大不妙。

    虽然南海有墨家的势力,但是那里不过才刚开辟,实力不强,临武君觉得墨家也没有能力在短短四年之内从南海出兵北上攻打临武。

    所以真要打起来,他这边就是做个样子守卫一下边关,楚王就只能更加放松对他的监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