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既不肯主动放弃,又不肯去死,我们也很为难。那就只能打,不然又怎么样呢?”

    六指接过话来道:“这一战打得一般好,天下诸侯丧胆,三年之内必不敢战。”

    “这一战打得很好,天下诸侯不但短期不敢战,还必然要被我们拖入到军备竞赛之中。”

    “逼他们修筑城防、变革军制、改革制度,这就使得他们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

    “更多的人口服役、更多的财物用于军备、更多的力量用于修筑新式城防,更多的贵族和王权之间的冲突,看上去短期之内可以增强敌人的力量,可长期对我们却是有利的。”

    “我们这些师以上的干部,必须要明白,随着火药和几何学的传播,组织方式的改变、军制的改革,今后的战争模式必然是要改变的。”

    “以砀山为例,这样一座城,假使里面有一万守军,我们这些年总结出来的攻城手段,只有炮兵两倍优势、步卒至少五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十几日内攻破。”

    “那么,通过攻打砀山展示我们的攻城手段,让各国陷入在重要边塞休假类似砀山这样的堡垒,对于我们将来作战到底是利还是弊,我们需要讨论一下。集思广益,才能拓宽思路。”

    “大家都谈谈吧。”

 第五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中)

    战略与战术不是一回事。(全本小说网,https://。)

    墨家讲究民主集中制,但上之所是皆是和上有过则谤焉的度把握起来很有难度。

    这一次围城战略,以及围城之后利用各国使节组成的参观团迫使各国花费高昂的代价修筑新式火药时代堡垒的事,按说这些师级干部并不需要讨论。

    但泗上一直奉行的就是连长接受旅帅副旅帅的教育这样的制度,这一次讨论也是希望能够开拓这些师级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

    六指问过之后,一名师长举手后道:“此事依我看,利大于弊。”

    “泗上的体系、税收、人均粮食产量这都不是其余诸侯能比的。”

    “即便以我们泗上之富庶、民众之一心,依旧也只能选择在菏泽陶丘方向修筑足够的堡垒。”

    “换做魏韩,他们倾全国之力,恐怕也只能选择在边境地区修建几座、在都城附近修建。”

    “但这样会极大地耗费他们的国力。如果给钱,那么赋税必重;如果不给钱,民众必怨。”

    “修筑这样的堡垒,不是以往夯土筑城,皇父一族执掌宋国二十年,与我们多做贸易,也不过堪堪修了两座有棱角的城邑。”

    “而且,这种城邑,非是我们攻不下,只是攻取有些麻烦。他耗费国力去修,最多也就阻拦我们一个月两个月,并无什么意义。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野战。”

    这名师长的话引来了许多人的赞同。

    他们作为高级军官,很清楚修建一座这样的城邑防御体系需要花费多么大的代价。

    以泗上的富庶程度,也只是选择修筑了沛邑、彭城,以及菏泽陶丘齐鲁西南方向的一片堡垒区。

    整个修筑的方式需要国力作为基础,而国力基础需要变法作为底蕴,然而变法又必然损害旧贵族的利益,同样修筑堡垒需要极多的人力,民众也会不满。

    长期来看,如果能够把各国拖入到边境堡垒城邑竞赛的境地,这是有利的。

    其实在这之前,各国已经被拖入了这种军备竞赛,只不过各国修筑的多是长城。

    楚长城、齐长城、魏长城、赵长城……这些长城是冷兵器和青铜时代防御体系的最优解。

    伴随着火药、铜炮、几何学、爆破攻城法、坑道接近法的普及,使得长城体系的性价比变得很低。

    从四方城到星状堡,这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当年墨家和越国的泗上霸权战争中,适用新式攻城法数日破城,天下震动,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墨家在市井报刊中写的“理性的胜利、几何学的胜利、天志的胜利”。

    由原本依靠经验的攻城法,变为了几何学的角度、夹角、平行、垂直、边长、接战长度等等,将高深莫测的战争学术变为了可以推论的九数几何,为的就是理性思维的胜利。

    短期看,各国都会发展,可能对泗上不利。

    长期看,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市井之中的有闲阶层越来越倾向于墨家,这对泗上极为有利。

    如今这一次攻城参观和拖各国进入堡垒军备竞赛,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这件事就像是后世的郑国渠。

    就算各国知道这是泗上想要消耗各国的力量,疲敝各国,问题是就算知道也得修——尤其是如果砀山很快被攻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旧式的防御体系和守城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物质基础。

    不修的话,有楚人在之前齐墨战争后不久曾评价过,以楚国二十年前的两筑法建造的国都,可能在墨家攻城部队的攻击下撑不过两天。

    齐墨战争,泗上开创了新的战争模式,长途奔袭、野战决胜、围齐救费、围城打援等等调动敌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的作战方式。

    这种作战方式下,攻城战和守城战的重要性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当年齐国能够守住平阴、守住历城,泗上哪里有机会作出直插临淄的姿态?

    如果平阴、卢城之类的城邑可以防守三个月以上,各国诸侯必然会作出反应,墨家的处境就会极为不利。

    如果齐国可以有信心守住临淄,那么大军就不必回援,到时候先撤军的就是泗上义师……

    种种这些,都是第一次中原大战之后各国的经验总结。

    于是修筑新的城邑防御体系,这就是各国就算知道墨家这是在疲敝他们也不得不做的事。

    尤其是一些交通要道,如果能够有一个这样的堡垒要塞,就算墨家要绕开,那么必然要留下一部分部队围城、监视、守护自己的补给线,这就会导致兵力分散,攻势越来越弱。

    但也正像是这个师长所言的,修筑这样的堡垒,不是哪一个诸侯都修的起的。

    泗上可以那么修,靠的是宣扬民众一心、靠的是超额利润、靠的是商品倾销利润。

    国力的差距就体现在这,譬如如今的韩国,让韩国二十年内修出来泗上的菏泽陶丘防线的筑垒区,整个韩国必然要民怨沸腾、贵族造反。

    修堡垒需要人、钱。

    可人和钱从哪来?

    农兵体系之下,人还需要承担赋税、粮食生产、军械制造,空出来这些人别的地方就要减少。

    贵族封建体系下,贵族封地自己修不起这样的城防体系,国君派人去修贵族会同意吗?贵族就算同意,国君会傻到给贵族们修一座将来可以对抗中央的堡垒城邑?

    这和后世修郑国渠、和西门豹在邺城修水渠导致人民怨怒还不是一回事。

    水渠修好了,灌溉农业立竿见影,最多三年民心尽复。

    堡垒城邑呢?民众去服劳役修筑,家里的税继续要缴纳,贵族的高利贷天天逼债,自己的土地被那些不需要服劳役的人买走抢夺……民众若是能愿意就鬼了。

    当年宋国就是农闲时候修了一下商丘城,民众们就狠狠地发牢骚,顺便还一顿嘲讽监督他们筑城的贵族,细数那贵族的丢人事儿。

    如今墨家的思想传播的如此迅速,每一次集结数万人一起干点什么,那就是一次墨家宣义部的狂欢,各种理念会像野火一样在民众中传播:本身民众被束缚在土地上,所知的天下不过是百里之内,正愁宣传困难呢,诸侯们主动帮忙把民众集结在一起,这些诸侯可不就是墨家宣义部的成员吗?

    所以这师长说,长远看,各国内部矛盾必然要绷不住炸掉,几乎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

    这是战略方面的。

    有人认同,也有人补充。

    另一名师的墨者代表道:“除此之外,城邑堡垒的作用,只是迟滞我们的行军和补给,但最终决胜的还是依靠野战。”

    “野战需要的是新的军制,新的军制又必须和新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相符合。你不可以想象农兵制度下的常备军,也不可想象井田制被破坏、村社瓦解之下的乡射射手,这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的堡垒修建起来昂贵,配套的九数、几何、火炮炮手的教育;火枪手的训练、一支可以解围可以野战的常备军……这些涉及到的都不只是修堡垒这么简单。”

    “短期看,可能会对我们将来作战产生影响,比如如果齐人在一些重要城邑修筑了新式城防,我们就需要更久的时间攻下,齐人就可能集结更多的军队。”

    “可中期看,这件事必然要催生各国的内乱。君权、贵族、庶民、税收、劳役……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政令就可以解决的,欲变法,没有不流血的。”

    “长期看……长期看,我们已经使得天下大利,那些城邑堡垒也不过只是九州的一部分,可以拆了,也可以留着,并无意义。”

    “既然我们短期之内并不想和天下诸侯作战,那么短期内的弊端对我们就没有效果,等同于不存在。”

    “既然我们不可能允许旧贵族们继续这样统治天下、残害天下民众,那么长期的利弊也不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既然只考虑中期,那么利必然是大于弊的。就算城邑再坚固,也需要有人去守卫,各国内部一乱,就算城邑再坚固,那也就像是泡在水里面的纸一样,轻轻一撕就会碎掉。”

    这不是他们这些高级军官在学堂里学到的东西,但也可以说这是他们在学堂里学到的。

    泗上的高级的军政大学教授的都是方法,就像是百家争鸣常说的“道”、“术”之别;“器”、“道”之分一样,他们学到的可能只是方法,但方法却可以分析出许多他们需要学但自己就可以领悟出来的道理。

    泗上的这些高级军官心中的预期,是十年之内和诸侯决战,最多也不过二十年。

    因为……当年禽滑厘重病之后,适提出的第一条意见就是防止再出现禽子高龄重病这样的情况,巨子的任期最多两任二十四年。

    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年,高级军官们都明白,难道巨子会放任这样一个大利天下的机会让给下一任吗?

    既然有个时间的预期,再分析利弊就有了范围,若是以五十年论,堡垒和军改催生了各国变法,那么对于泗上肯定不利;问题是五十年的事,这些人觉得并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五十年太久,三年太短,十年二十年却正好。十年,恰恰会是最为尴尬的时候,旧法疲、新法未定的时候。

    修筑堡垒、改革军制,最终比拼的是国力,国力的比拼拼的是制度、科学、技术、组织力,以及……哪一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把该流的血流完,不流血怎么变法呢?尤其是要变的,是有能力让王权也流血的封地贵族的法,哪能不流血呢。

 第五十五章 战略与战术(下)

    正如火药的出现改变的城防体系和诸夏的筑城考工,新式符合几何学九数和理性的城防也将带来战争模式的改变。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讨论的多了,这些在战场上杀出来、在军校中学出来的师级干部逐渐开始琢磨到了这种战争模式的变化。

    彭城军团的主帅便道:“若是使得各国在边境地区修筑新式城邑,我们就不得不考虑诸侯援兵的问题。”

    “依旧是拿五年前对齐战争做例子,假使当年齐人已经在汶水、济水方向修筑了堡垒,我们暂时攻不下来,就会给临淄以喘息的机会,集结军队。”

    “同样,在外线作战,我们必须要考虑后勤,不能说直接绕过堡垒,那样我们就会至于死地。”

    “孙武子言,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若是不管后方,直插临淄,我们便要陷入死地。死地需战,然而若是临淄也是这样的城防,我们至少也有准备半年的攻城时间。”

    “到时候,我们欲战而不得,除非齐人痴傻竟要出城与我们野战,否则各地贵族合兵以援、诸侯出兵干涉,我们也只有退兵一途。屯兵于坚城之下,久攻不能,此兵之大忌也。”

    这也的确是个问题。

    泗上一直以来的假想敌,就是天下诸侯,而且向来认为真正大战的时候,天下诸侯必然要一起干涉泗上。

    齐墨战争是取巧之战。

    当时魏赵翻脸、中山独立、魏楚开战,泗上确信各国都不可能干涉,于是才直插临淄,迫使齐军退兵。

    如果没有这样的外部环境,那样用兵是绝对错误的,甚至是会让泗上的局面毁于一旦的。

    不能够把希望都寄托在敌人的内部矛盾中,可以利用,但却不能作为常规经验。

    彭城军团的主帅所言之事,就是泗上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大问题。

    如果是堡垒对堡垒、类似于后世长平一样的对峙战,其实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对抗一国尚可,对抗诸侯联军就是错误。

    泗上在战略上的构想,必然也只能是长途奔袭打会战野战,绕到外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一旦齐、魏、楚、韩经过砀山一战,在中原的要路上修建几座堡垒,卡住交通线,那就大为不妙。

    六指见众人也都想到了这一层面,便道:“其实这么想是正确的。”

    “但是,巨子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们的动员体制和制度,决定了我们可以动员相较于二十年前来说更多的部队。”

    “那么,这些城邑的作用就要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

    “以我们熟练的攻城法,在炮兵占优、步卒五比一的比例下,是可以在一个月内攻陷这样的新式城邑的。”

    “但是,攻城这种事,精锐的野战部队和二线的动员士卒其实相差不多,最多也就是组织一些精锐的先登营。”

    “因而,如果以后作战,我们的动员体系可能就会是一种常态。”

    “作为主力的几个野战军团,负责穿插和会战野战,而二线部队负责驻守后勤线、围困城邑。”

    “同样是新式的城防,意义却多不同。”

    “假使临淄和平阴的城防体系一致,那么平阴和临淄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平阴可以视为一个齐人集结前出的兵营、一个卡在交通后勤线上的支柱。但临淄,却是齐国的都城。”

    “我们通过这一战,要证明一件事,即便是新式的城防,我们依旧可以在一个月内攻下,只有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二线士卒监视我们前进路线上的城邑,围而慢慢打。主力直插敌人必救之地,围城而打援,或者不惜代价在短期内攻陷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