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虽是不如那些墨者懂道理,却也知道夫妇一心的道理。既是跟着你,便是再坏的日子也跟下去就是。”

    “适那日不是说了吗?总要在爱你的爱,和爱好日子的爱之间选一个,天下没有两美的事。我选啦,就跟着你。等村社的人迁走,咱们好好过。”

    “至少,墨者可是教会了你种宿麦,教会了你用磨盘,那磨盘他们总不能拉走。将来等新迁来的人一到,你也是种田的好手,只要那些人不说,谁又能知道呢?”

    女人劝过了桑生,又叫来了孩子,揉了揉孩子肿起的脸道:“以后啊,没有孩子会再那么说你了,以后的孩子都会和你一起玩。不准再说你爹了。听到没?墨者说的那些同义啊,不可能的,哪有天底下都定下的对错呢?你便是杀了人,我也要藏起你,才不会像那些墨者说的一样当儿子的杀了人,做父亲的要把儿子交出去……”

    一句句劝过之后,女人心意已定,整理了一番乱蓬蓬的头发,从家里找出了一罐粟米。

    她上次已经哭过了,这一次便不再哭。

    而是要端着这罐粟米去感谢,感谢墨者教会他们种宿麦,教会用磨盘,教会鱼篓捕鱼,教会连枷磙子。

    用不记恨的感谢,去求适。

    她知道,哭是没用的,那就大大方方做个别样的女人,只求墨者为后来人隐去桑生的故事,让桑生在村社的新人中,不但还是那个爱干活有力气的桑生,更是那个懂得种宿麦做鱼篓推磨盘的桑生。

    …………

    隐去了名字和墨者身份的公造冶领着六指,还有骆滑厘三人一组,在沛地已经转了许久,冷眼看着。

    骆滑厘正在那发牢骚,不是发吃苦的牢骚,在他成为墨者后这种牢骚便不发了。

    他在发不能快意杀人来除恶的牢骚。

    “当年我在乡里的时候,但凡有勇者我就去挑战。那时候我做的不对。但若是有横行乡里的,我也会持剑杀之。先生说要行义,怎么就不能杀那些人?”

    骆滑厘这些日子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想杀人的怒气,这里远离商丘,又是三不管之地,风俗古怪。

    乡老、大族,把持着对祝融的祭祀,每年都要叫人献上财物,说是祭祀,实则乡老、大族便私分掉。

    每年得钱甚多,那些乡间之人又笃信,早已形成习惯。

    骆滑厘走南闯北,见过的世面极多,哪里不知道其中的道道。

    这里祭祀祝融,虽然名字不同,可在骆滑厘看来与晋地西秦祭祀河伯是一样的。

    黄河有河伯,晋地多祭河伯,也是和这里一样的敛财办法。

    原本只是在晋地的习俗,慢慢沿着黄河传到上下游,秦灵公时代,更是组织了秦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河伯娶妻活动。

    秦灵公差点将自己的女儿作为河伯妇沉入河底,从那之后原本只是晋地的习俗也在秦国开始扎根。

    民间祭祀多有巫祝、乡老、地方大族把持。

    娶妻是假,敛财是真。

    骆滑厘既见过世面,哪里不知道这里面隐藏的东西,心中第一次对墨者的身份有些不满……若当初不是墨者的时候,自己提三尺剑,早将这些借机敛财之人诛杀,逃亡天下,何至于现在还不准动手?

    他心想:商量,商量,这要商量到什么时候?既是恶人,又是弊端,杀了不就大利天下吗?这还有什么要商量的?适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凡事要墨者相商的提议可真不怎么好。

 第七十五章 白骨熔炼祝融血(二)

    骆滑厘心中虽有一丝怨气,可终究是墨者。

    巨子既已决定沛地之事乃是大义,就不能够顺着自己的性子来。(全本小说网,HTTPS://。)

    面对着曾经一根棍子就把自己打的伤了两个月的公造冶,骆滑厘的脾气也收敛许多。

    他是个喜怒形于颜色的人,脸上的不高兴连六指这样的孩子都能看出来,更别提与他朝夕相对十余年的公造冶了。

    看着不太高兴的骆滑厘,公造冶觉得讲道理的事自己并不太擅长,比不过适,更比不过先生。

    但既然自己带着众多人先行一步,前来沛地也是以自己为首,总要说点什么。

    “骆滑厘,我问你。无故杀人,别人是否怨恨?”

    “自然怨恨。”

    “若犯大禁,斩于市,其家人可会怨恨斩杀的甲士?”

    “不怨恨。”

    “这是为什么呢?”

    骆滑厘觉得道理很简单,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可要让他用嘴说出来,却极难。

    考虑了半天,这个为什么还是没有说出口。

    总觉得就在心口,可嘴就是不知道怎么张动,急的是满头大汗。

    公造冶笑道:“你勿急。听我说。因为犯大禁被杀,人人都知道那人犯禁不对,所以被杀也不会怨恨,反而只会告诫自己以后不要犯禁,免得落得斩于市的下场。是这样的道理吗?”

    骆滑厘急忙点头,说道:“对对!就是这样。以墨者的大义来看,那些敛财之人不该死吗?他们借用鬼神之名来欺骗世人,也是要得到鬼神惩罚的啊。我们替鬼神去惩罚他们,难道不对吗?六指,你说,这些人该不该杀?”

    六指挠头道:“该杀是该杀,但是不能杀。我们村社的桑生,也是犯了错,可是适也只能用村社的办法来惩罚他……”

    骆滑厘呸了一声,骂道:“不快意。你长大之后可别做这种不快意之人。”

    公造冶摇头失笑,看着气鼓鼓的骆滑厘,半晌才道:“你说得对,以墨者之义,这些人该死。但墨者的义,是天下主流的义吗?是这里这些自愿祭祀之人的义吗?”

    “如果是,杀了那些人,众人不但会拍手称赞,还会告诫自己不要再这样做。如果不是,比起无故杀人还要严重,众人会怨恨我们,也不会告诫自己不要再这样做。”

    “所以,要先和他们讲明白了我们的义,然后再行诛杀之事。”

    骆滑厘一听这个,嘲笑道:“讲义?公造冶,你剑术了得,我佩服。可论及讲义,我可不觉得你很会。那次你和我讲道理用的木棍,这一次难道就不能拿着剑去讲道理?”

    六指很是好奇,问道:“用剑怎么讲道理?”

    骆滑厘拍手道:“简单了!这一次先来的二十多墨者,都是剑术好手。找到那些巫祝、乡老,抓到众人面前,拿剑抵在他们心口窝。不说实话,不说这是骗人敛财,就一剑刺进去。杀个三五个,剩下的保准一个个都说实话。这就是用剑讲道理,哪有那么麻烦?”

    话音才落,公造冶拿起剑横着轻拍了一下骆滑厘的头顶,笑骂道:“不要教坏孩子,先生当时让你成为墨者,可没用这样的办法和你讲道理。”

    “先生说,要行义,就要如同筑城墙一样。运土的运土、夯实的夯实,各尽所能。我是不能讲义,辩五十四去了楚国,可适讲起道理还是可以的。适要不行,还有先生,总有办法的。”

    “我们等着就是,等先生来了再做计较。定有两全其美之谋。到时候,有用到你的剑的时候,别到时候那些巫祝之中另有勇士,你杀不了还要求我出手……”

    半是劝告,半是鼓劲激励,骆滑厘这才安了心,吹嘘道:“我又学了这十余年的剑,这地方应该无人能胜我。适那日不是说什么杀鸡焉用宰牛刀?到时真要杀人时,不用你出手,我来就行……”

    公造冶笑了几声,他本就是个看似粗鲁实则心细的人物,见骆滑厘已经劝住,便想着后续的墨者也快要来了,这件事到底怎么解决才能两全其美呢?

    …………

    沿着泗水河边,马拉的双辕车吱吱嘎嘎,偶尔路过几个村落,双辕车总能引起许多人的围观。

    适没有坐车,而是沿着河边行走,看看临河的情况。

    有时候量量河床河堤,有时候挖开泥土,有时候又在一些泗水的急转弯处看看那些水流冲击淤积的泥沙。

    沛地就在泗水附近,所以秦一统时才有泗水亭。

    古泗水是淮河的重要支流,到适熟悉的后世时,古泗水已经不见了。

    自汉武帝时黄河第一次夺淮入海,再到后世不断地黄河水灾、宋金元三代战乱,原本的古泗水只留下了一条高出地面四五米的废河道,诉说着黄河水患的危害。

    沿途的水草丰美、后世的黄河故道,两者交错时空相交于此时此刻,让适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时候连秦王都舍得用自己的女儿来祭祀河伯,黄河之患实在太可怕。

    沛地附近便是滕国、薛国,后世的枣庄如今还叫兰陵。

    巨大的微山湖还未出现,要等到黄河夺淮入海之后才会形成,这时的微山湖还是一片土地肥沃、尚未开发的肥沃湿地。

    如果没有夺淮入海事,这里将是最好的一片农田,尤其是铁器出现后开垦方便更是如此。

    泗水水流并不湍急,逆流而上也非难事,河道中也没有太多的礁石险滩。

    向下通入淮河,再向下有当年吴越争霸中原挖掘的人工运河邗沟通入北方。

    沛,不是大邑,也不是强权贵族的封地,管理混乱。

    靠当地的乡老、大族、巫祝等自治,形成了当地人的利益集团。有些类似与楚国的一些大县,县公名义上是楚王任命的,但基本是世袭的,如果有什么大事发生,楚王需要先派出军队提防那些自治的大县才敢出兵。

    昔年晋楚争霸,这里是晋国打通与吴国沟通的必经之地。晋楚争霸了多久,这里就乱了多久,那些被灭的小国的贵族后裔居住于此,情况极为复杂。

    后来宋大夫向戎组织了消弭兵会,本来这些地方晋国是准备给向戎作为封地的,但向戎坚辞不受。

    就因为这地方太乱,作为封地并不是好地方。当年楚国准备让第一代鲁阳公封在大梁,第一代鲁阳公一看大梁这地方肯定是和晋、卫、郑等国争霸的地方,也坚决不接受而是要了鲁山鲁关附近的封地,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当初向戎不要,沛地一代在宋国,便是国君的直属。

    既然是宋国国君的直属,当然不可能是好地方,而且国君也管不过来,只能是个聊胜于无的半自治之地。

    需要防越、需要防季氏分出的费、需要防楚有出兵权和开战权的县公,每年能收上的税赋不多,又不是宋人故地,殷商后裔氏族不多,所以宋公学着齐国的办法,对这里用了另一套管辖手段。

    原本齐国分为东西两地,东边是齐国的腹地,西边是一些新征服的或是从鲁国抢回的地方。

    东边除了之前崛起、至今被齐国认为是“猛虎之国”的越之外,就是大海,没有威胁。西边则是各国争霸的地方,今天可能归属自己,明天就归了别人。

    因而齐国在东边实行军役,作为自己的基本盘。西边则实行双倍税,也不怎么需要那里的人服军役,毕竟原本有些地方是鲁国的,用当地人去打鲁国,齐国也不可能放心。

    沛地彭城,在宋国大规模迁徙商丘民前往之前,也是差不多的形式,每年缴纳一定的税就好,出兵的时候出个百十辆战车走走形式就好,反正精华之地在商丘陶邑,这破地方管不过来也只能这么办。

    按照适的理解,以及在商丘得到了消息,沛地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像是宋国六卿司城这样的大贵族没有,小贵族遍地,成分复杂基本不是宋人,被灭的那些小国原本的贵族在本地根深蒂固到处迁徙。

    那些被灭的小国虽小,可也五脏俱全,也有精通祭祀的专职巫祝,所以基本把持着本地的精神生活。作为宋国在此统治的连接下层的通路,也把持着征税权和征召权。

    没有这些当地小贵族,宋国根本无法统治。而当地复杂的情况,在七雄局势没明朗之前,也没有一个宋的大贵族愿意作为封地,再往后这里作为楚齐相争的重大城邑在于宋国短暂迁都后的经营,以大量的宋人填充打乱了原本的力量平衡。

    原本的那些被灭的小国,国家都不大,基本都是附庸国。

    但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里的小国贵族们一个个向来无法无天,一些小国的墓葬群中曾出土了十五个鼎……周天子也不过九鼎,这帮小国就敢随葬十五个,这些小国贵族的后裔之胆大也就可想而知。

    基本又都是些夏商时代的古国,作为附庸国名义上属于王土之周,实则根本不守那么多礼仪,祭祀之风更是严重。

    适选择这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是他是个喜欢迎难而上的人,而是如果不难不乱,大贵族根本不会同意。

    他倒是想要陶邑,可对方不可能给,就算给了那也成被人用锁链拴着的狗了……

    地方基层越乱,证明统治阶层越无力量,再怎么蹦跶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于是这片混乱的地方,在适眼中,便成了个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方。虽然如今只拿到了征税权,可将来还有楚人围商丘之事,届时借此良机再行手段就是。

 第七十六章 白骨熔炼祝融血(三)

    等适抵达沛的时候,墨子已经抵达了六天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一次前往沛地的墨者并非是倾巢而出。除了之前那些已经定下的事,斧矩斤还有一部分墨者要留在商丘,应对工匠会的事。

    加上公造冶提前带来的这些人,也不过一百五十人。

    沛城是小城,不大,周长也就六七里地,最长的一条城墙也不过两里。

    依山而建,在微山之南。微山只是个土丘,山上并无石头。沛作为小城,也不能有太长的城墙,各有制度。

    适还没进城门,跟随墨子先行一步的造篾启岁早已在那路上等着。

    远远地看到适领着的那些马车,急匆匆跑过来清点了一下问道:“路上没事吧?”

    “没事。人虽不多,可也没人敢动手。巨子呢?”

    “城外讲义。巨子说你要来了过去。公造冶在这边查到了一些事,这里不比商丘外。”

    适看了看这座小城,将手中的几片记录着数量的竹简递给了造篾启岁道:“你先带人过去,我片刻就去。”

    别了造篾启岁,适先去了墨子讲义的地方。

    还未靠近,就看到几名持剑的墨者在那巡视。既看到适,点头致意,叫适过去。

    适靠近后,发现三十多名墨者正跪坐于地,骆猾厘保持着请问的姿势,脸上的表情似乎已被说服。

    靠近后,就听到墨子说:“……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后鲁阳文君又问我……”

    适不知道别的诸子是不是也有称呼中国的习惯,但墨子确实是把华夏直接称之为中国的,而且一字不改就是原意,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有文化概念的双重身份。

    他一听墨子讲这个,心中便有些感慨,墨子这样的人物交游广泛,开口讲故事都和他这个鞋匠之子不同。

    他这个鞋匠之子讲故事,只能说些平常见的小事。而墨子开口,则一般都是“鲁阳文君见我的时候、鲁侯求我的时候、楚王和我交谈的时候、齐侯问我政事的时候……”

    感慨一阵,适便在一旁听墨子和这些墨者讲义,大致也听明白了前因后果。

    当年鲁阳文君曾说,在楚之西南又蛮夷之国,名叫桥。

    桥国的人有个习惯,生出的第一个孩子吃掉,称之为宜弟。谁把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