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军在平定江汉之后,组织服役民夫在汉水筑襄樊城,随后挟破江汉俘楚王之威北上,大破楚南阳之君,夺邓、穰。

    宛那里本有墨家的冶铁作坊,也原本是楚王重要的财源之一,围攻宛城的时候城中矿工和冶炼工匠暴动,遂得宛,进逼鲁阳。

    然而刚刚在西河战胜了魏国的秦国忽然出兵,占据了楚国的商地,楚王被俘人心恍惚,根本难以抵抗,秦国一得西河又趁乱取商,打开了通往南阳盆地的重要路途。

    大军担忧秦国干涉,没有进逼鲁阳,而是屯兵于穰也就是曾经邓国的国都。

    秦国得商之后遣派民夫修筑武关,实际上秦国和墨家控制的南阳只隔着一些楚国贵族们零星控制的城邑了。

    早在几个月前,墨家便夺取了楚国最早的都城丹阳,为了防止楚人切断汉水。

    丹阳向西北,就是商,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的卫鞅破魏之后得到的封地,也是张仪戏楚所谓的“商於之地六百里”之处。

    历史上楚王之所以会如此眼热这六百里,一则是这本是楚地,二则这里是楚国最早的都城,也是缩酒苞茅的产地,更是直扑蓝田兵抵咸阳的要害。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秦国和墨家对抗的前线,虽然此时秦国还没有确切的态度会,甚至趁乱先取了楚国的商地,但之后就很难说了。

    南郑的墨家这些年一直在和巴国征战,也已经把势力扩张到了上庸一代,丹阳一夺,基本上控制了汉水流域。

    如果真的和秦国爆发战争,可能会很激烈,南阳地势平原,有可能会易手,故而将南阳地区的铁矿冶铁作坊的工匠们集体搬迁到了此时刚刚筹备建立的鄂邑,以备不测。

    这次迁徙是长久性的,因为南阳地区很可能会成为拉锯战场,故而将这些人的家庭也都搬迁到了这里。

    依靠江汉地区的粮食,尽快将鄂邑建成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工商业基地和南阳争夺战的军工大后方。

    除了这些,刘三还看到了许多尾随而来的小商贩、手工业者等等。

    这里很快就要成为一座城邑了,一座粮食难以自给但是工商业畸形发达的城邑。

    不过这些道理刘三暂时还不能够清楚,他现在还在服役劳作期间,可能等他完成了服役之后,这座城邑才会真正建设起来。

    现在他们连队的任务,仍旧和以前差不多,是背石头修路,修一条从河边通往到铜矿山的不远的铁轨路。

    这座铜矿山从上古的时候就开始开采,刘三知道这些矿山如今开采到地下水面之下了,想到那一日在船上卸下来的古怪的东西,他想终于可以看到那东西是怎么提水的了。

    修路过程的第一次休息,刘三和连队中几个也颇为好奇的人一起到了矿山,几个月时间那些烧煤提水的古怪东西已经安装起来。

    和他们一样好奇的,还有一些南阳来的人。

    南阳的语言和蕲春不同,但双方都能够用泗上的语言交流,并不障碍。

    远远就能看到冒着黑烟的烟囱,以及不断上下拉拽水桶的绳索,刘三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旁边的人也是一般模样惊奇不已。

    “这玩意只要煤足够,可以及得上七八匹马,而且日夜不停,不会疲倦。只需要一个专门的人往里面填煤就是。”

    “原来还需要个女人负责放水的,但现在不用了。”

    一个人正在得意洋洋地讲着这个东西,刘三心中暗惊道:“这东西能及得上七八匹马?日夜不停?”

    放眼望去,只见这矿山的四周至少耸立着六七十个烟囱,略微一算,刘三心中也是震惊。

    若是六十七个,那便等同于五六百匹马,而且马还不能日夜不停,这些铁东西至少省了一千匹马!

    而一千匹马每年要消耗的饲料需要很多人种、马匹还要人去喂养,关键是马还不能提水,还得靠人用辘轳。

    可人的力气又怎么及得上马?单单是靠着些煤,竟是省却了好几千人,这好几千人不需要提水,都可以挖矿,又等同于多了一倍的人去挖。

    刘三已经熟悉了军中的编制,心头暗暗咂舌道:“这些东西可及得上三个旅的人啦。”

    他在这感慨的时候,刚才在那得意洋洋讲述这个机器的人正在和旁边的人闲聊。

    刘三侧着耳朵听着关于这些东西的新鲜事,心想若非是墨家来了,自己这辈子怕是也不敢想会有这样的东西。

    “这东西越多越好。泗上到处缺人,为了弄人有些人乘船跑到很远的地方买人。一个人就算长工,一天也要至少十五斤粮食的钱……”

    “可惜这东西还是太费煤,除了在矿区能用,别的地方也难用。泗上还好,船运煤也方便,可是终究不行。”

    另一个人道:“是啊,不过这东西安全,不容易炸。靠的不是蒸汽顶的,而是靠的往里面泼冷水让水汽变成水,其实还是靠空气压的。”

    “制械所那些人按着巨子的命令要搞的那东西,是靠气顶的,这就难做。有专门的工匠用黄铜的费时数年做了一个,确实是好,可就是做起来太麻烦。”

    之前说话那人摇头苦笑道:“没有办法,合用的镗床现在还是不能加工的太好,也就没办法不漏气。刮刮大炮还行,刮这东西,可还要精细的多。”

    “现在制械所弄出来许多的器械,靠着那个黄铜的试验着,确实好用。巨子说的没错,如果那东西真的可以量产,真的将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人可以做之前十个人甚至几十人才能做的事。”

    另个人笑道:“没用啊。只有车却无牛马,就像是空长了一个下面的玩意却没有妻子一样……”

    两个人开着粗俗的玩笑,刘三听的目瞪口呆,每个字他大约都能听得懂,可是连在一起却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听这个意思,好像是泗上正在搞一种比这个小巧的烧煤的东西,而且一旦搞成就可以像是燧石枪那么多,那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九牛二虎之力?

    看着那台不断上下的冒着浓烟的器械,刘三忽然间明白了军中讲义时候的讲的一些道理。

    一些墨家必胜的道理。

    军中的教官说,原来一个人用石头和铜,一年只能耕种三十亩地,却收不过几百斤粮食。

    如今泗上用牛马和铁器,一家人足可以耕种百亩,一家人就相当于那些诸侯国三四家人,多余出来的粮食就可以售卖。

    就像是他们修好的那条铁轨路一样,一旦修好,就可以省却许多运送煤石的马,这些马又可以投入到别的,或者耕地,或者征战。

    讲义课上,教官说这是泗上富庶的根源,也是大利天下的正确的道路,以说知之术来看,墨家的路是正确的,可以走下去真正使得天下大利的。

    刘三之前难以理解,只是隐约明白了一些,而当今日他看到这些冒着浓烟的器械后,他一下子明白了那些之前那一理解和明白的道理。

    道理就这么简单,却又怎么有效。

    刘三心里有些迷茫,自己似乎什么都不会,自己将来又能干什么呢?

    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震惊之后,难道自己真的愿意再回村社去耕田吗?自己本来就不愿意耕田,可自己能做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回到了驻地,找到了连里的墨者代表,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墨者代表笑着问他:“你认识多少个字了呢?”

    “一百个。”

    墨者代表点点头道:“学的很快。其实服役期到第三年的时候,非征战野战连队也会有培训的。”

    “比如教授你们怎么耕田。以及学一些手艺,略学之后也可以送去当学徒。认字多的会优先安排,如果不愿意回去耕田的话。也可以留下来当工人,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去泗上,那里到处缺人,只要去了,就有事情可做。”

    刘三鼓足勇气问道:“泗上是不是比这里要富庶许多?”

    连代表的眼神立刻明亮起来,说道:“是啊,但天下终有一日会和泗上一样富庶,到时候便天下大利了。”

    说完这些,连代表思绪飘到了数千里之外,想着泗上的亲人现在在做什么呢?应该已经收割完宿麦了吧?各个反动的诸侯们面临着这场震惊天下的大事会做出怎么样的反应呢?战国野心家

 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力干涉

    泗上这些日子一切如常。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虽然上下都清楚各国肯定会选择干涉,因为这一次墨家做的有些太“过分”,明确表达了要将楚国的贵族统治连根拔起的态度,完全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各个诸侯和贵族很清楚,如果再不干涉,墨家占据了江淮、江汉、泗上、江口这几处大平原的话,再给墨家三年时间,墨家真的就可以做到睥睨诸侯,不再需要纵横之术了。

    然而各国的反应是迅速的,可动起来却受制于诸多问题而极为迟钝。

    邾城之战以一种极为滑稽的方式收场,泗上料敌过宽,政变之后的楚国实在是不堪一击。

    在处置楚国贵族的态度上,算得上是彻底激怒了各国的贵族阶层。

    泗上发展了三十年,每年大量的金钱收入投入到教育之中,自成体系的平等兼爱同义的思想理论;自我融洽的利己利他社会发展的理论;夺权有效的劳动创造财富的基础推论;后世完善如今借用的文字语法……

    这一切,都使得大批的楚国贵族对墨家、对天下而言,毫无存在的意义。

    甚至有不少人认为,那些人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心怀不轨将来可能图谋造反、反攻倒算,以至于将天下的概念弄出一个楚国的分裂势力,不如审判后统统处决。

    杀掉的理由就是“劳动创造财富”而引申出来的“封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原罪。

    墨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也源于这场统一战争的前奏拖延了太久而积累的大量识字人口和官僚系统。

    如果没有这些,就算打下了楚国,估计也得和秦灭楚一样,以至于“郡县之治皆由梁出”这样的一郡政策居然都依靠前国贵族的可怕情况。

    而现在,墨家不需要请楚国的贵族当官,甚至于泗上培养出来的大量后备官员阶层巴不得这些贵族都死绝了,本来坑就不够,难不成还要再请他们占坑?

    适知道自己的水平,也没有治病救人将贵族教育之后为利天下添砖加瓦的雄心,再加上这和后世的革命不同,后世是识字人口等同于旧统治阶级不得不略作妥协;而现在则其实类似于外部侵略之后重新确定国族国家的概念,故而对旧贵族的态度可想而知。

    但是考虑到一下子杀太多也不好,最终还是做了决定。

    有封地的士阶层以下的,让他们自食其力,剥夺贵族身份成为平等的人民,剥夺其之前积累的土地和生产资料以及财富,从零开始一切平等。

    鉴于回到村社可能会凭借基础和传统意识逐渐垄断村社的权力,所以不准回家,全部送去煤矿进行劳动改造。

    五年后可以释放,愿意耕种的就分配一块土地和移民一起耕作,从新获得新的平等国人的身份;不愿意的就可以获得“自由”,饿死的自由:要么去作坊做工,要么下矿井背矿,要么没有无偿占有的农夫劳役就只能饿死或者乞讨,饿死也是一种自由,这不能剥夺。

    大夫以上的真正贵族和封君们,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全部送到海外荒芜之地。

    如果他们的祖先能够披荆斩棘立国建邦,那么他们要是有本事就继续在海外延续他们的邦国,建立新楚;如果没有本事结果饿死病死了,那只能证明他们太过废物,原来靠着点铜器都能够打下一片疆土、泰伯一行人从西边跑到吴地就能成开国之君,如今又有铁器又有火枪的,做不到那就没有办法了。

    为此还特别告于天下,如果有忠贞之士愿意一辈子侍候楚王、坚守尊卑礼仪、不相信平等的,可以尽快报名来泗上,墨家每人送种子若干火枪一支铁器一件,免费和楚王一起送走。

    如此一来,不免天下震动,贵族们明白墨家的獠牙已经张开,他们的敌人不只是墨家还有那些生来比他们低贱的人。

    这场战争也就不再是诸侯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而是一场新规矩和旧制度之间的决战。要么尊卑有序,要么人人平等,彼此相悖,便不可能存在另一种可能。

    可以说墨家对楚国贵族的处置有些骇人,就算是当年吴越之仇,吴国部分贵族的利益也没有被侵占,只是换了个主人效忠。不存在这样规模的彻底换血的大清洗,可这一次墨家居然连灭国不绝祀的传统美德都不遵守,贵族们彻底震怒了。

    然而愤怒的力量虽然强大,却并不能敌得过生产力的碾压,更难敌之前谋划的种种布局。

    墨家为了征伐楚国挑唆的战争和之前的局势,给墨家争取了极多的时间。

    之前几年,先是怒斥了中山国复国之后没有实行更为深刻的变法,是为不义,这等同于给赵国释放了一个信号,让赵国去攻打中山而墨家不会干涉。

    义与不义,全靠墨家的一张嘴。

    本身中山复国这件事的后续政策就不可能义的了。中山复国靠的是墨家的武器支援、求利的商人们联合投资要求回报,这些商人不是去做慈善的,而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的。

    复国的主力贵族们,更不是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去做人民的公仆的,中山复国他们是要做真正统治的贵族的。

    商人得到了许多的专营权,若是能够忍住求利之心而不去过分盘剥,那才是真正见了鬼了。

    贵族得到了大量的封地,若是能够放弃自己的利益,主动变革有利于人民,那这些贵族也就不再是贵族。

    而自从墨家开始开辟南海之后,各个诸侯国的大部分商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对外贸易和开办作坊或者是在南海购置土地长工,中山国那边的那点利润逐渐被几个在北方的大商人独占。

    目光长远的都明白早点抽身,因为他们知道墨家的政策不允许中山那样的经营方式。

    到如今墨家终于怒斥中山不义的时候,很多提早卖掉股份而转营南海贸易的商人都松了口气。

    他们选对的路。

    隐阳之战后,赵国最终确定了往中山扩张的战略方向,因为赵国知道中原这地方看着富庶但实际上却是个火药桶,稍不注意就会惹火烧身。

    魏国公子挚取消了自己中山君的虚号之后,隐阳之战墨家差点渔翁得利,秦国崛起,这种情况下三晋的关系有所缓和。

    三家合力做掉了晋国,瓜分了晋国最后的一点土地,贬晋侯为庶人,但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封地给晋侯以延续祭祀。

    随后秦国开始隔三差五的袭扰西河,和墨家默契地进行着东西对进的战略,墨家给魏国放完了血秦国不会等到魏国休息过来,而是会借着魏国的虚弱继续放血。

    三晋关系的缓和,墨家认定中山不义的宣告,使得赵国有了入侵中山的底气。

    赵与中山大战。

    于此同时,秦国集兵五万,渡过渭水,与魏战于阴晋,魏武卒三万覆灭,秦国大胜,魏国在西河的最强大的一支野战部队覆亡。

    自此,魏国在西河已经没有了战略进攻的能力,甚至没有了有效防御的能力,只能依靠一些山川的险峻扼守。

    魏武卒不是农兵,是类似于府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