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俊的话晁盖表示认同。江陵府、鄂州以及襄阳城中都储备不少军器,现在也都派上用场了。

    晁盖脸上神色严肃,“看来这刘延庆是准备齐全了。打就打,还会怕他不成?”当即就传出一连串命令来,比如疏散城墙附近的百姓,组织城内青壮,布置兵马按街巡哨。还有招呼砲车阵地,只待宋军的砲群进到距离之内,就发砲猛轰。

    语毕,就顺着城头巡察去。一路上,见那各处敌台、马面、敌楼、箭楼上的官兵皆各司其职,没一人懈怠,甚是满意。

    这淮南军被掺进来一些人后,再由萧嘉穗几经整顿,总算有了一点强军模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叫晁盖见了心头大慰,自觉不枉自己的一番辛苦。

    巡城一周,晁盖再回到南城门时,午时都已经过了。张俊已经叫人准备好了酒肉,晁盖也不客气,抓起一张油亮金黄的煎饼,卷起大块猪肉,沾了蒜汁,就大口撕咬起来。

    有人说,宋朝人不食猪肉,因为苏东坡的那一首诗么: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很多人就以为宋朝猪肉真就没人吃呢。却不想一想,这猪肉若真没人吃了,怎的还会有人去养猪?实则是,宋朝人吃猪肉不要太多。

    那东京城中,南薰门外,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十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

    当然,那些有钱人家不食猪肉,也是宋朝时的社会实情。可原因真的是中国自古鄙视猪肉么?那是胡扯。或者说是后世网上穆吹们的论调。

    实则呢,自西晋灭亡以后,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经过300多年的战乱先一统于隋,又一统于唐。建立隋唐的杨氏李氏家族虽然是汉人,但早已严重胡化。胡人自然更爱吃羊肉,皇族如此,吃得起肉的贵族、官僚们也是如此。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如此在苏轼出生前的数百年间,猪肉逐渐没落。。。

    后世就有学者指出,在魏晋——隋唐时代的华北地区,猪的饲养仍较为普遍,但数量与两汉时期相比已明显下降,不成规模,与黄土高原畜牧地带的大规模养羊无法同日而语。与两部农书对养羊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养猪。

    但此一时彼一时。

    对比赵宋喜食羔羊,陆谦却鼓励百姓们大肆养猪。

    农耕社会,狗能看家护院防盗,鸡能下蛋换盐油酱醋,牛马用来耕田种地运输,鱼鸭需水域,羊的食物种类单一、单只产肉又少,能给大多数人提供肉类蛋白质脂肪的,只要杂食性强不挑食、性情温顺不乱跑、单只产肉量大的猪。

    在梁山军逐渐扩大的过程中,猪肉始终是梁山军的肉食主要供给源之一。即便是现今海洋捕捞业逐渐发达的现下。

    今日的午餐,守城将士饭菜自然有的荤腥。与晁盖所食一样,也是猪肉。区别尽是普通将士所食的猪肉是腌肉,而晁盖吃食的猪肉是鲜肉。

 第四百七十四章 砲战

    (全本小说网,HTTPS://。)

    晁盖狼吞虎咽的吃下五张饼子,大盘里的猪肉也所剩无几,端起酒碗喝酒吞下,忽闻外头号角声冲天而起!

    城墙上猛地就有人高声喊叫起,晁盖闻声丢下酒碗,几个大步窜到城楼外,朝西军阵中一望。//全本小说网,HTTPS://。)//但见那一座座盾车、鹅车、箭塔、砲车等,在无数西军士兵的推动下徐徐向前,大批的步甲军士也齐步上前,此起彼伏的号子声震天响亮!

    西军终于动手了!

    那亲兵统领担心长官安全,上前说道:“招讨,且下城吧。”

    “不急。”晁盖摆手道。

    他可不怕危险,更不要说那西军从五六里外的大营进到城下,这战事,今日一下午都不见得真能打响。目光瞄向旁边的张俊,就看他正神采奕奕的喝呼发令,指挥手下军官兵事进行布置。对于西军的声势,丝毫不觉得惧怕。

    晁盖很是觉得心慰,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战场上表现不俗,叫他很是自喜。当然,那身处千里之外的白胜更是高兴,没想到自己还选拔出一人才来,眨眼就蹦到兵马副使了。

    张俊此刻心头没有半点惧怕,只有振奋和激昂。攻下庐州城,他为先登,浑身沥血,轻重伤口五处,继功被晁盖拔为兵马副使。可张俊丝毫没有满足,做到了副使,他还想做兵马使。现任的庐州兵马使由栾廷玉兼任,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诱人。

    栾廷玉显然不会长久处之。如此这接下的战事就变得至关重要。若是能再建功勋,那庐州兵马使的位置对他而言就触手可得了。

    只要想及此处,张俊浑身就都燃烧着斗志,野心化作熊熊业火包围着他。恁地是只恨西军不快点来到城下,如何还会惧怕厮杀。

    城墙上,各处敌台马面上的将士都紧张地戒备着,一张张床弩处,绞盘手们扯开弓弦,放入一支支短枪一般的踏橛箭,其箭头处串着幼儿脑壳般大小的燃烧弹,外表罩着藤条壳子,通体被油脂浸染。

    城墙内的砲车阵地上,一座座梁山砲也人员就位,只待城头上的观察哨传回信息。

    这些观察哨兵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兵,可以正目测敌军推进的速度、方位,以方便指挥砲车进行反击。与这些人做配的是一张表格,拿到后世火炮时代,这就是所谓的炮表。而在这时候,休说普通人脑子里根本没有立体几何这一概念,就是陆谦,早把数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的他,能够提供的也仅仅是简单的勾股定理啊、圆的各种方程式。再复杂的抛物线解析,那早忘的一干二净。是以,梁山砲能够追求的便只有规格化和标准化。

    尽可能的叫石砲的性能处以统一状态。

    而后用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得证,此类石砲目标处正前方二百步远时的炮弹、配重标准,正前方三百步远时的炮弹、配重标准;偏左十度时的炮弹、配重标准,偏左二十度、三十度、四十度时的炮弹和配重标准,等等。

    轰天雷的工作可一点都不轻松。叵耐这一张砲表之价值,可比万金。

    如此,晁盖便扎根在了南城门上,直到太阳日落,那西军还在城南瓮城五百步开外。

    如此之距离,神臂弓、梁山泊都是白搭,床子弩倒是可以射到,可晁盖举起的千里镜中看到西军阵前竖起的一辆辆高大的盾车,觉得还是省点力气的好。

    当天晚上,晁盖值守南城门。栾廷玉提兵城内,防止有人生乱。那濠州钟离之乱,韩滔平叛固然极是迅捷,可内中一关键人物却是在城内,内外夹击这才叫叛军瞬间乱了阵脚,为韩滔创造了天赐良机。

    当然,如此喜讯也都比不过那人的身份来更叫晁盖震惊,他姓时,双名文彬,时文彬。

    竟然是当初在郓城做知县相公的时文彬。

    当初他因为梁山事大而被远远地发配去,时文彬本没想过还有一日能回到中原来。可陈正汇的摇旗呐喊,叫岭南的不少发配犯官都起了心思,且他们这些人的监管力量本就是薄弱,可是给了不少人可乘之机。至少时文彬就是其中一个。

    当然,他的本意不是投奔梁山军。时文彬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身份可是很尴尬的。且梁山军大势已成,也不需要一个小小的前任知县来充颜面。他时文彬不是李梁,作为第一个投效梁山军的进士知县,李梁现下已经是山东行省的左布政使了。而他时文彬若是被陆谦撞到,说是会被一刀剁了都有可能。

    他能投奔的只有黑三郎,可惜人不顺喝凉水都塞牙,时文彬刚赶到淮南,就听到消息,宋江生了场大病,已经去职回乡将养了,那托塔天王晁盖来接他位置。

    时文彬无可奈何只能在钟离落脚,化名林山。数月后,就是钟离城的那一幕了。

    晁盖听闻了后是怎样的震惊不提,战事来临,叫他对时文彬人都被发配了岭南,却还能在那种蛮地笼络上几个汉子,以至在钟离城中一举建功的事儿全拉在了脑后,却唯独记住了一个要点——谨防内中生变。

    如是,栾廷玉巡了城北巡城南,到了城东逛城西,却是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大意。

    军中长史宋清,也是忙活到了深夜,当他被城外传来的叫喊声给惊醒的时候,只感到自己眼睛差刚刚闭上。而事实是,他却是才刚刚入睡。

    夜色已深,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孤独地在云层间游弋,洒下清凉如水的月华。

    此刻正是万籁俱寂时,城外的宋军安静,城内的守军安生,只有淝水仍在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月光照撒冰面,如镜面样儿反射的光泽在黑色的夜里显得格外醒目。一阵寒风袭来,冰凉如刀。

    忽然的,宋军营中响起了动静来,千里镜不能叫人透过重重夜幕,看清楚一两里地外的细节。他们只能听到沙沙的脚步声。

    不多时,“咯吱咯吱”的车轮转动声就响了起。庐州南城墙上已经一片火光,晁盖立在城头,看着城外黑乎乎的夜色,虽屁的影子都看不到一个,但只听声音就能知道宋军在做什么。

    “放烟花。”

    晁盖下令后,心中就满是对陆谦的佩服。用烟花来做照明弹,真是一叫人想都难想的妙招。

    便是西军也不知道此招数,因为这批特质的照明弹是刚定型,而后从益都运送来的。

    就听得‘嗖嗖’两声急响,两支照明弹在黑色的夜空中拉出两条亮丽的尾痕,飞出老远,而后轰的一声爆炸开来。就像天空中劈下一道闪电,照亮了老大一片。

    只是可惜,这明光并没有造出宋军器械的影子来,只是叫晁盖隐约的看到模糊轮廓。

    都不需要晁盖再发号施令,那炮手就主动的在照明弹后加装纸筒。一截一截纸筒,内里装着一束一束的火药条,多节分布的火药束条,其次第燃烧所产生的推动力和续航能力,足以让照明弹的射程大大增强。

    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号的二踢脚。

    如是,又一枚照明弹发射了出去。现下,随着齐鲁与日本间的贸易开展,高品质的天然硫磺叫火药的性能有了进一步发展。陆谦已经开始醒悟,这火药之初时候的爆炸威力不行,多半与硝石、硫磺的品质有关联。

    虽然硝石、硫磺的提纯还待日后的研究,然可喜的是,火药组好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第三枚照明弹的射程径直超过了三百步远,炸响的时刻,无数被西军士兵埋头推动的盾车、石砲就全都暴漏了来。

    虽然那一瞬间很短暂,却已经被射手们看准。挥动木槌,狠狠砸在床子弩的悬刀上。一枝枝带着熊熊燃烧的大火球的踏橛箭,被床子弩设了出去。

    弓弦震动的声音都被踏橛箭射出去时的尖啸给湮没,一支支短枪一般的弩矢,或许可用弩枪来称呼它们,划过黑夜,多钉在了盾车厚重的前方挡板上。

    接下就是一场,‘点灯’与‘吹灯’的较量。

    踏橛箭前头连带的火球足以叫西军暴漏行迹,他们的应对办法便是立刻将之扑灭。

    可主动权却已经牢牢被晁盖把握在了手中。

    当西军的车群前端已然进入守军砲车射程之内时候,砲车指挥并不急于发砲,而是稳住!等待距离进一步拉近,务必要给敌人更大创伤。这一轮下去,用的可不是石头,而是打磨圆润的石弹。这东西一枚的造价远胜过石头十倍,更是那冻泥水弹的百倍、千倍,得教它物有所用才是。

    刘延庆望着庐州城,眼睛里闪过凝重。这梁山贼真的是给他以出乎意料。晁盖用兵甚是老道,他几次设法引诱守军出城来战,晁盖都是纹丝不动。

    只是在城上城下架起无数硬木串楼。

    而今日他准备妥当了,终于要发起攻势了,他却来了这一手。刘延庆想到那三枚烟花,还真的是不错的法子呢。

    “这梁山贼怎地还不发砲?”与梁山军几经交手的姚古甚是疑惑。对于梁山军的梁山砲,他是印象深刻,打的又远又准。前者不说,只说这庐州城一战,非是梁山砲威力惊人,他们何至于丢掉城池?

    那一战里,庐州守军在无奈中还兵行险着,要夜袭梁山军砲车阵地,结果兵马刚摸出城,梁山军的石砲就发起生来,一兜兜的散弹劈头盖脑的打下,叫准备偷袭的宋军不战自溃。

    姚古都被一块砖头打在了肩膀上,半边身子都要坏了,养了许久才见好。

    对于梁山砲的射程他是记忆深刻,现如今西军的石砲很快就要进入预定地,很快就可以砲击庐州了,对方怎的一点反应也没有?

    他旁边,姚平仲、刘锜、范琼等将都跨坐着战马,关注着即将爆发的大战。听了这句,姚平仲道:“怕是要等我军再进一步。”

    话刚说完,众将突然望见庐州城墙之后,腾起一片火球。如同交叉的两片箭雨,从城门楼两侧飞起,落到了城楼正前方。久经战阵的将领们还有什么看不懂的,砲石泼上火油,可不就是这般。梁山军这是把石砲阵地立在了城楼的两侧,如此交叉射击就可以覆盖城楼的正面,很有效的遮掩瓮城的安全。

    而稍微的转动方向,就可以对城角、城墙中段产生掩护。可比直接将石砲群立在城门楼后头强多了。

    这庐州城内鼓声一响,众炮齐发,一颗颗石弹腾空而起,挟着巨大动能和势能,呼呼风响,声威赫然。

    砸到地上,都可以感到地面在震动。那盾车也好,炮车也罢,中则四分五裂,无不碎木横飞,立即倒塌。

    圆滚滚的石球多还能就势向前滚去,这也是石弹与石头、冻泥水弹最大的不同。

    前者滚动很短,后者每每都会四分五裂。

    而石弹却可以如一道滚石,划出去老远,但凡有人被撞着,必是成为肉酱!而车辆之物被撞,也定会毁坏当场。

    如此一颗颗石弹就等若在宋军序列中划出一道道血**壑来。

    当然,这种伤亡对于西军整体来说还是很微不足道的,且现下又是在黑夜里,士兵们看不到那血腥的凄惨景象,反倒叫他们的承受力上扬。

    几支火把在军中点亮,轻松伤兵被搜索来,要被抬下去。

    王德下一刻脸颊就猛地抽动起来,他面前的一士兵,浑身上下已经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衣甲被蹦飞的碎木扎成了渔网,人明显是救不活了,只是还剩下一口气,双目正直直的看着夜空里的星星,伸出手,伸出手去要触碰……

    “阿爸、阿妈……”这是一青羌番人,他口中发出如此的声音,似乎不知道自己已经倒在一片血肉泥污之中,而是回到了家庭,回到了父母亲人之中。

    整个人已经丧失了神志,痛都不会喊了,唯有那只手,还顽强地伸向天空……

    寒风中瞬间就充斥了血腥气息,王德脸颊抽动了来。

    “向前,继续向前——”

    军中已经有人在大声的叫喊了。“灭火,灭火……”如此喊声也在队伍中响起。

    后方的姚古一张黑脸也涨成了紫红色!眼看着对面的砲弹一颗颗下来,打的前军的盾车、砲车一辆辆崩碎趴窝,心头焦急如焚!

    乱了!乱了!

    他能明确的感受到,前方队列的秩序乱了,人心更乱了。

    “希晏,上前去。”

    姚古毫不犹豫的下令,叫儿子上前弹压前军。这有一定的风险,可姚平仲半点犹豫也没,打马引着一支兵马上前。借着月光,还有队伍中那微弱的火光。

    远离前线的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