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以,在陆谦心中的政治版图上,钟相这个人,是毫无地位的。如果可以,他是很乐意牺牲掉一个微不足道的罗国公,而把钟王两军中一些可用之人淘换出来的。

    自然,此事且还需要细细筹划。现在,陆皇帝只是叫他们三路兵马荡平一个小小的南越。

    那贵州之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蔓延与发酵,讲真的,这可说是伤透了士林的心了。因为安保司与谍报司在其内的插手,事情在口口相传中早已经变了味道。

    那发起政变的幕后黑手不再是行动力暴强的耿南仲,而是他的好学生赵桓。而暗下黑手,叫陈过庭他们一命呜呼的主谋,也不是别个,还是赵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么。把黑锅全都压到赵桓的头上,这对于赵宋的打击才是最重的。

    更不要说徐徽言的影响也在泛滥中。他与种师道在脱离了齐军的追击后,就分道扬镳。后者引残兵赶去贵州,他则率军径直盘下了象州、柳州二地,且挫败了齐军后续发起的几次进攻。有谍报司通风报信,还能有甚个差错?

    可外人不知道此中内情啊,且都以为徐徽言赤胆忠心呢。

    他遂即再趁机向贵州小朝廷表功,并挥洒钱粮,招募当地丁勇,镇压地方少民,实力很快就涨回了五千人,甚至还多。

    这已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须知道,现今贵州城内也才五六千军士,算上种师道带回的千多人,总兵力也不会超过八千。如此兵力兀自要应对邕州处的求援。

    那南越国在几番等待,却依旧不见贵州小朝廷有所反馈的情况下,终是耐不住燥性向邕州伸出了爪牙。他们这是想趁着齐军未定广南西路时候,尽可能的多捞取一些好处。

 第六百六十六章 良绅善士,弃暗投明

    (全本小说网,HTTPS://。)

    陆皇帝的大军尚且没正式向广南西路进发。(全本小说网,https://。)可他发出的檄文却早就传遍了各州县。

    号召各地良绅善士,顺天应命,对伪宋群起而击之。而那后者地方上也未尝没有想借机而起,希望能趁着南宋最后的余晖捞一把好处者。

    故而整个广南西路的局面,实非一派风平浪静。那徐徽言盘踞象州、柳州的借口,便是镇平地方叛逆。苗傅在向北进发,抵到桂州后的首要事宜,也是如此。只有刘正彦省了心了,邕州面临着南越军的威胁,当地的青壮早被知州上官衡动员起。在外敌面前,其内部倒是平和了。

    只是后两者虽都做到了安定地方,手段却远不如徐徽言之凌厉,那是叫谁人看了也都要称赞他一声好赤胆忠心。

    到底南宋已经到了奄奄一息之境,很多人都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像当年那善耆和载沣都要对汪某人和黄复生“格外开恩”,以免遭到革命者更大的报复,为自己日后留一条退路。可人徐徽言却狠得下心,下的去手。这要不是对赵宋忠心耿耿,何以至此?

    是以,贵州城很快就有了回应。先是摘掉了徐徽言头顶上逆臣的帽子,把责任推给已死的陈过庭等身上,而后就是加官进爵,直提到了节度使之位,封定阳候。虽说赵宋的爵位不值钱,这却也是盛宠了。

    那齐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追在徐徽言与种师道的屁股后头,打到了梧州。彼时贵州城内是一片惶恐不安的,深怕齐军能一路杀到贵州。赵桓都已生出了就此作罢,上表投降的念头。却不料他们打到梧州就停了下,而稍后歇了口气的徐徽言亦很是争气,接连挫败了齐军后续的进攻。叫贵州小朝廷立时转危为安。

    现下的徐徽言已经是静海军节度使了。年不及三旬的他,已然建节,对于赵宋武臣而言,可是一大殊荣。

    要知道,现下的南宋小朝廷里,徐徽言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三人了。仅次于种师道与刘延庆。

    而他所得的封号也很有趣。静海军节度使,或者更该说是静海节度使。后者是唐时所置,管理交州等十二州。也即是说,静海军治下就是现在的南越国了。

    只能说赵桓、耿南仲还有点傲骨,对于南越国的趁火打劫,态度始终坚定如一。

    现在南越国兵将已经杀入邕州,二者间可谓是撕破了脸皮,一些潜规则就也无须顾及了。

    那南越独立后,静海军节度使之号已经很长时间不见听闻,就如归义军节度使与定难军节度使一般。然而现在这封号重出江湖,也没甚忌讳的,横竖两边已经起了厮杀。

    就在陆谦定下大计,叫人传令王庆、钟相与方腊军相继南下时候,种师道已经拖着残躯,带着一支部队赶去邕州了。

    邕州作为当年那场战争的伤心地,至今伤疤尤未愈合。上十万人被屠戮,愈十万人被南越军掳至南越,历时两年有余,那日子之难过,怕是人人都刻骨铭心。

    故而,此番南越军再来侵入,邕州境内就有大批青壮踊跃参军。没有人在当了一次任人宰杀的猪羊之后,还去想着做第二次。

    也是如此,现下的邕州是烽火遍地。

    作为与南越接壤之地,邕州的辖境且是很大的,地方少民自然不少,当年的侬智高便是依靠这儿的少民,一举席卷广西南路,顺着西江东下,一路直奔广州的。

    现在南越国再来侵入,损失的又岂止是当地汉民的利益,那受苦受难更多的还是他们少民。

    谁叫这邕州地界,一直就是汉民少,少民多呢?更别说当初的厮杀后,邕州汉民数量至今没有恢复。

    彼处知州复命上官,单名一个衡字。性情宽厚,虚己以听,故邕州系民心所向。

    那北地起了变革,天下大乱,东京城那里还顾及得到邕州这等偏远之地。那上官衡在此地任职已经六年有余。

    错不是刘正彦忽的领兵前来,上官家在邕州这地界上,那便是如土皇帝一般。

    只是上官衡这土皇帝做的心气不顺,南越国在边界集结兵马,其欲所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偏偏文官出身的他对于武事是一窍不通。

    如是,刘正彦来的正是时候。叫上官衡连暗中勾搭陆齐的心思都且放了下来——本来邕州就是暗流涌动,赵宋连连败阵,丢城失地,民心早已涣散,当地汉族、少民各大家族,都在急于求得一稳妥退路。但现在,南越军的趁火打劫,却叫后者不得不凝成了一股绳。

    一切的一切以当务之急为重。

    但即便如此,在南越军优势兵力进攻下,邕州边境州县,门户之地也纷纷陷落,现下南越军都已经拿下了太平寨。此处名义是是军寨,实则已是一县城也。

    ……

    同样隶属于广南西路的琼州,李家。

    大宅内,明亮的红灯笼高高挂起,长长走廊上,连成一线。徐徐夜风吹来,星火晃动,树木枝叶沙沙作响。

    一座三层高的楼阁上,半夜时候灯火明亮,此时李家家主李明孝,正与几位兄弟对坐说话。

    李明孝今年六十上下的年纪,但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五十出头,须发泰半尚黑,面容红润,一副儒雅和善的模样。

    和他围坐一桌,是两位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其中,老三是比李明孝仅小一岁的李明忠,另外一个是李家老一辈的七名兄弟里排最幺的李明廉。现今不过四十出头。

    李明孝与李明忠看他如看自己儿子一般。

    而孝悌忠信礼义,这就是李家七兄弟取名的由来。

    因着是嫡亲的兄弟,又自小亲近,长大后,虽然也是分家,可三人抱团的紧,从未起甚纷争,纵然小辈们私下里有一些小摩擦有,可对外之事上却是同仇敌忾。故而,琼州李氏的大权也牢牢握在这三房手中。

    今日李明孝将二人召到自己这里,自是有着极重要的事情,要与他们商量。

    此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明孝的双眼更是明亮了。

    年纪小的李明廉先将杯盏先放下,开口问道:“大哥,今日你找我与三哥过来,是为何事?”

    李明忠眼睛也尖锐起来,“大哥,有甚个事,说出来吧,我们兄弟二人,齐心合力,那便没有迈不过去的沟坎。”

    “是不是族里又生了甚歹事?”

    李明忠和李明廉看着兄长,只等着他回答。他们三房现今可是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李明孝的目光,从两位兄弟面上扫过,点头应道:“为兄今日将你们都召过来,那实是有件大事要与你二人商量。”

    见他表情凝重,李明忠与李明廉也表情一凛,坐的越发直了。

    李明忠试探的问着:“听大哥的意思,似乎此事怕不是家族内事了?”就其他几房的人,可不能叫他大哥脸色如此肃重。

    “大哥,你直说吧!”李明廉眉宇里莫过一股杀气。

    他李家可不是纯良的。早前是归化的熟番,因为黎字在琼州太是显眼,故而改为了李姓,在琼州也传承了五六代人。不止洗白了身价,进入了汉人士绅的圈子,更是与黎峒藕断丝连,暗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故而李家在琼州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李明孝叹的说着:“这事,与当今大局有关。我李家虽基业在琼州,与那广南局势离得尚远,但不曾想到,那齐军偏偏放着贵州不大,先将矛头指向了琼州。那一旦起了兵戈,可就是一场浩劫啊。我李家与琼州官府纠葛不浅,一着不慎,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故而,为兄要提早想一下,如何留得一条退路……”

    “大哥,现广南局势已经明朗。我李家要保全自身,定是要投效大齐的啊。”李明忠疑惑的问着。这事儿不是早就有说定的么。等到齐军来到,他们就率先归附。横竖他李家名声不差,依照新朝之律,顶多罚没些钱财。

    “三弟啊。这事我等是早有定义,可现在却已另生波折也。”李明孝也想不明白,这新朝水师赫然要直扑南越,那是怎样的一手笔。但是这送上门来的功劳,他李家若白白放过,李明孝这当头羊就做的太不合格了。

    “大哥是说?”听闻了李明孝一番说话,李明廉兴奋的挑起。

    “南越乃中原之故土也。早前只是那赵氏怯懦,这才放任李氏专国。如今新朝洪武皇帝又是何等的刚烈?党项、契丹且不放在眼中,小小的南越,不束以待毙,尤要来趁火打劫,侵入我疆土,岂不是自寻死路?”

    “现下新朝水军要直扑升龙,一举覆灭逆李。琼州之重要便无需言表。王主事特意传来吩咐,叫我等串联一二良绅善士,弃暗投明,变伪为真,安定琼州,好为征讨大军稳定后路。”

    大战一起,琼州就是海路运转的中转地。

    非只如此,王定六还传来消息,言欲从黎峒招募尖锐丁勇,编入军中效力,日后自有厚报。

    却是因为担忧南下的各路大军,一时半会儿的适应不了亚热带的雨林气候。故而招募琼州岛上的黎民,以为前驱。

    李明忠与李明廉听到此,那是无不大为兴奋。他老李家在黎峒有老深老深的关系了。

    李明孝目光看向了老七李明廉,“七弟,这是一千载不遇的良机。我与你三哥都已经老了,你却要抓紧机会。”李明孝自有儿子,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的成色,不能说是废物,却都比不上老七。这点上李明忠也是如此。

    “你好就是我李家的好。莫非你发达了,还能一脚把你大哥你三哥踢出去不曾?”

 第六百六十七章 败家皇帝有天祚,有眼无珠是韩常

    (全本小说网,HTTPS://。)

    益都紫禁城,宣德阁里。(全本小说网,HTTPS://。)龙案上早就摞了几份有关契丹的奏折,身着便服的陆皇帝手里正持着一本打开的秘折,脸上表情看不出一个喜怒来。

    侍奉着的当值太监,站不远处,大气都不敢吭上一声。乐和也不仅屏住了呼吸。

    从看到这份奏折起,陛下的表情就有些不对。

    那么很显然,这奏折上所写的就是不好的事儿了。来自契丹的不好之事,陆皇帝能高兴才怪。

    正想着,之前看着奏折的陆皇帝抬起头,冲那房中的当值太监吩咐道:“宣杜兴入内觐见。”后者是谍报司卿么。

    后者最近可是喜事不断。谍报司在契丹、在岭南、川蜀,那活动都是喜讯连连,尤其是高丽,王俣已经连连昏阙,病入膏肓。也就是说,高丽之事,只差最后一步了。

    只是他不会想到,就在他关注岭南事宜的这两天,北地就爆出了一个大新闻。现在听闻陆皇帝宣见,那是利索的赶了过来。

    前后间隔了小半个时辰,有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在宣德阁外停了下来。

    当值的太监先走了进来,在陆皇帝的面前复命。

    “让他进来。”陆谦丢下一份正在看的奏疏。

    “臣杜兴,拜见陛下!”杜兴大步走入宣德阁中。陆谦寻他来是为了什么,鬼脸儿心知肚明。

    辽天祚帝那个怂货,这逼反耶律余睹后的风波还没有平静下,就匆忙赶去了西京大同府。他这是不把契丹的人心彻底折腾零散,誓不罢休啊。

    “起身说话。”陆皇帝想着天祚帝,着实搞不明白那位的大脑回路。“依你之见,北地的中京之战还能拖多久?”郭药师的密奏说的很清楚,辽军现下是军心涣散,休说是底层小兵,就是军中的大小将领们也一个个心无斗志。那中京之战虽然才开打不久,却似已经尘埃落定了。

    这叫陆谦很担忧女真人会不会一鼓作气的打进南京道。

    要说如今时空的天祚帝,似乎比正史上的更废柴,更叫人无语。中京道若是被女真夺取,契丹人的根本就没有了。那西京与南京道,是汉人居多。契丹人别看建国了许久,变换生活方式的却只限于契丹中的贵族。绝大部分的契丹宫帐,绝大部分的契丹本族人口,都生活在上京道和中京道。

    现在女真人已经要轻易拿下中京道了,那怎么看,契丹都不像是能拖到1125年的。

    也不知道正史上的契丹是如何在丢了根本地盘后,继续在南京道坚持两三年的。莫不是女真人有吃多了要消化?!

    陆谦如此想的时候,杜兴已经挺起身来。“陛下,以臣之见,那中京战局,怕是过不了八月,就可尘埃落定。整个契丹,也已命不久也。”

    实是天祚帝太过荒唐。这个时候还听从萧奉先的谗言,自毁长城,简直是老寿星吃砒霜,自己找死。

    陆谦没想到杜兴的预测时间竟是连八月都不到。但他知道,这等事上,鬼脸儿不会信口雌黄。

    “那你觉得,完颜阿骨打这般早拿下大定府,他会真的遵守约定,停在南京道外吗?”陆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等事儿,换做他自己,那也是否定的。

    他即使已经撑的吃不下了,也会挑拣出一支强兵,趁着契丹军心涣散的档口,一举拿下南京道和西京道,至少拿下南京道。

    因为这里真正的‘主人’是汉人,人数多达百万计数的汉人。后者虽然在二百年里被契丹人狠狠压制着,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在那片土地上的地位。

    契丹人是王座上的主人,汉人是王座下的贱土,可却也是支撑着王者的座椅。

    抛除掉汉人,就契丹人那二百年中只有耶律大石一个进士的‘能耐’,就知道契丹本民族的文明程度了。

    当然,别把契丹皇室、近亲宗室与一般的契丹贵族划等号。

    不说这个,就说如今的契丹,南京道中汉人的实力与忠诚,都可以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