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岛上的厮杀虽还在继续,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而花荣、史文恭对天祚帝的反击也进行的顺利,一度迫的回离保连北安州都放弃了。西面的鲁大将军也传来消息,西域的高昌回鹘与黄头回鹘要派使臣前来觐见陆皇帝。黄头回鹘直接是要跪的,李乾顺都要被逼的走投无路了,如是他就一边使人防着齐军,一边筹集全部的力量,猛攻黄头回鹘。

    这黄头回鹘本就是西夏人的手下败将。其本是甘州回鹘,在归义军衰落后,以独立的姿态,将河西走廊基本控制在了手中。是同中原地区的五代政府和北宋王朝,甥舅相称,贡使往来十分频繁。宋真宗时,甘州回鹘遣使曹万通入宋朝贡,与之建立了反党项联盟。此后,就屡屡向党项发难,给其以沉重的打击。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党项的势力日渐壮大,而甘州回鹘内部却因缺乏统一的集权和割据势力增长而日渐衰退,最终在党项人的一次突袭中,甘州陷落。

    老巢被破的甘州回鹘大部分逃往葱岭以西,也就是投奔了高昌回鹘。另一部则退向西南,同原先驻牧于沙州、瓜州的回鹘人汇合,退守瓜、沙以西以南的地方。这也就是黄头回鹘。大致地盘便是后世的甘肃西南部,与青藏西域交汇的地方。

    这地方距离党项人的核心区域太远,李元昊鞭长莫及,但现在李乾顺到了瓜、沙二州,不想被齐军追的走投无路,他就只能向西进攻。

    而高昌回鹘到底块头巨大,让李乾顺不敢妄自开战,就只能把刀子落在势弱的黄头回鹘身上了。

    后者此番遣派使臣来,那多是要内附请降,好以保命安身的。

    这让陆谦怎么不心情大畅?这军政两面都是那么的顺心,钱财上更是充裕,他觉得他现在就是无敌!

    接下来只要一年一年走下去,以中国的体量,他所有的念想,可不都都是水到渠成的么?或许等个十几二十年,那美洲在中国人看来,就也不是甚神秘的所在了。

    陆谦能明显感觉到一个事实——当他想明白了了一些问题之后,他的神经就再也紧张不起来了。就是他自己想要紧张,那都紧张不起来了。这就像一个亿万富豪不可能再有过去凌晨三四点爬起来捡摊的吃苦耐劳了。而且这种‘惰性’怕还会随着时间的转变越来越深。

    或许这就是不少帝王壮年英明神武,而却晚节不保的原因所在吧。

    外朝一切顺利,后宫也多出了两个孕妇。陆皇帝多少次鞠躬尽瘁,终于大功告成,答里孛先是有孕,接着入宫不久的赵福金也爆出了身孕。前者不提,后者却是叫人吃惊不小。

    那消息传到外头,一种说法就不可避免的流传了起来。赵氏终于有一条好退路了。

    新朝有了一个流着赵氏血脉的皇子,陆皇帝恁地不能对赵氏手下无情不是?那般情况下,大艺术家可不就是进退自如了。

    齐军攻蜀,他能抗就抗,抗不下了投降就是!陆皇帝还能杀自己的便宜丈人不曾?没人会把赵九的死当一回事儿,赵九因病而亡,这是大艺术家都认定的事实么。

    这消息一经流传开来,就引得无数人认同。实乃大艺术家给人的印象便是如此糟糕,他本人那就不是一个刚烈宁死的。

    等安保司上报陆谦的时候,他这才知道民间谣言沸沸扬扬,竟是将大艺术家想的如此糟糕。

    但如此言论都能在民间自发的传播的沸沸扬扬,就也可见赵宋那糟糕的声誉了。拿大艺术家来比陆皇帝,端的是胆小的兔子和山林之王的差距。

    眼见着快是黎明了,翼翼乌云遮天空。炸起一声响雷,雨丝飘落下来,片刻,雨下的越来越大,雨点和珠子一样砸下来。

    陆谦被响雷惊醒,看了眼身旁依旧睡的死沉的程婉儿,眼睛一闭,继续睡去。虽然今日里他是去不得校场了。

    济州新兵营的五百火枪兵经过了三月的初步训练后,现在集体转入御前司亲军中。

    陆皇帝本来还想着去调教调教他们,现如今的火枪兵还没有具体的战法,新兵营也是在拿他们当弩兵来训练。事实上就现如今的火枪性能看,他们也就是在取代弩兵的效用。

    准确地说来,火枪兵还不如弩兵好用。火枪的射程、精准度都不如劲弩,它唯二的好处就是破甲强和造价低廉。

    对比劲弩,火枪的造价叫任何人看了都不忍放弃,更不要说那后续的一系列保养耗费。

    且破甲力极大,不逊于神臂弓。可一张神臂弓的造价能打制十几支、甚至是几十支火枪。而弩兵的选材也远要比火枪手严格。后者是个人都能成,女人都行。而前者则必须要力强的,不然你拉弩都拉不上。

    这场雨下了两天,陆皇帝雨停后还是快马赶到了亲军校场。看到五百名士气高昂,一个个昂首挺胸,望向他的双目中全是满满崇拜的士兵,心中却涌起了一股别扭。

    持着火枪的披甲兵,纵然后者披挂的都是棉甲,整体卖相似还是不错,但依旧叫陆皇帝觉得辣眼睛。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里就必须如此,棉甲重量轻,看着单薄,且能防箭矢,是很有必要的。真要是如后世搞出那无甲衣的火枪手,才是让人送死的。

    西方火器时代的军队都撇开了盔甲,是因为他们双边都持有枪炮,再坚固的盔甲在枪炮面前也会变得不堪一击。故而,两边就都舍去了甲衣。可现在齐军的火枪手要应对的威胁只是弓弩,那甲衣并非无用,而是大大的有用。

    事实证明,新兵训练营依照弩兵的训练方式训练出的火枪手,还是卖相不错的。

    列队整齐,变阵精准有速,无论是三段击还是武断击,玩的都很溜儿。射速也能保持一个相当高的水准线。

    “威力果真不俗。”被火枪兵一排排齐射打过后的木偶已经‘千疮百孔’。陆皇帝用手插进木偶上的抢眼中,手指都能没进去七八。

    乍然一看穿透力似不如弩矢,可不要忘了,弩矢锋锐和圆溜溜的铅弹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你等觉得如何?”他向林冲等人问道。

    “威力确实不俗。只是臣看那火枪复装弹药所需步骤繁琐,期间但凡有一处错误,便难击射。这若是训练不足,战场之上,火枪手胆颤心怯,手忙脚乱里恐难以建功。”

    这般的步骤还是陆皇帝几经简化的。若是原本历史上的火绳枪,怕只是一个复装就能叫人信心尽失。

    林冲话音落下,余下几将全都点头。看着火枪的填装,直叫他们想到了炮兵。临阵能打出三炮还是四炮,这可是判断一支炮兵战斗力的关键。

    “那就看训练了。”

 第七百四十三章 财大气粗陆皇帝

    (全本小说网,HTTPS://。)

    滑膛枪不比线膛枪还讲究个枪法,朝着目标开火,就是滑膛枪的枪法。(全本小说网,https://。)这玩意儿的准头很感人,指望着它能准确的百十米距离上击中敌人,还不如去做梦!

    1814年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写下一段话:“想用一支平常的枪【滑膛枪,射击200码外的人,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命中的机率都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火枪兵而言,经历战场的磨砺固然十分的重要,但日常的刻苦训练对于他们来说,才是夯实火枪兵战力下限的根本。

    因为在齐军中,只说眼下的时代,是不需要火枪兵挺着刺刀去拼命地。

    如是,只半个月后,这支新鲜出炉的御前司第一火枪营,便被送去锦州了。他们在平日的训练中做的确实不错。能够在一字里,也就是五分钟时间中,顺利击发十次。陆皇帝还能说什么呢?这般操作已经挺快速好伐?现在火枪营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战场上,依旧能保证如此的速度。

    陆皇帝自然就把他们扔去战场上了。

    这个时候,上半年的财政报告也被内阁递交到了陆谦的手中。毫无意外,上半年的耗费是超表了的。

    上半年的开销,只是军费花用就超出了两千万贯,再加上数百万石的粮食和上百万匹绵布——梁山军时代的军饷本全是银钱的,但当陆谦的摊子铺开之后,当每年收取的粮食已经远多过开销支用后,陆谦就自然而然的把官吏军兵之饷俸,改成了现钱+粮食+布匹了。

    因为这更省钱啊。国家税收上的粮食与布匹,那成本价格必然是低于市场价格的,用粮食和布匹来抵消现银,陆谦这还省钱了呢。

    何况每每收入大把的粮食与布匹,不尽量的花费出去,放在国库中下崽吗?

    也所以,齐军现下的养军开销,耗费之大比起北宋养兵之费,也只高不低了。

    然而齐军数量却远没有宋军多,至少没有宋军纸面上的兵力众多。那五军都督府里,前军都督府所属以骑兵为主,自然不满五万;后军都督府辖下以水师为主,总兵力也远没到五万人。

    剩余三军都督府所属人马是十五万,加上御前司亲军,再有各省的守备军,总兵力也不到六十万人。而那大怂朝的禁军,纸面兵力可足足过百万人啊。

    河北三十万,西北至少三十万,京畿也有三十万,只东京城殿前侍卫马步司三衙禁旅就有十余万人,这个京畿是包裹了京东与京西四路。这般算上淮南、东南和西南的驻军,这些个地方兵力是少,却怎么着也有十几万人吧?

    几乎是两个宋兵的待遇来养一个齐兵,而且后者所得的钱粮布帛还是没打折扣,没人敢贪墨的。如此再算上陆皇帝对于军属在田亩和粮税上的优待,如此厚养出来的大军,若是还不能打不能战,就有鬼了。

    当然,一个皇朝的财政支出,除了军费外,还有其他的许多费用。比如说行政费用,当官的也要吃饭不是?

    陆齐官员的待遇比不上赵宋,人老赵家是“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但质量不够数量来凑,陆齐一朝的官多啊。与赵宋的冗官相比,陆齐一朝是真的官多。

    一县之地,除了正堂官和他的副手外,还有警务、税务和司法等系统,而即使是县衙里,六房也被升格为单独政务机构,各房之首是正儿八经的官儿。

    这陆齐似是比赵宋更是冗官,只是老赵家的官是光拿钱不干活,官僚群体恶性膨胀,人员远远超出正常工作需要。而陆齐一朝却是就有那么多的官位。

    而且官员工资与地方的税收挂钩,陆皇帝在官职上没有分上县下县,但在工资上却有划分。最高的与最低的之间,差的总有两三成之多的。这也算是一种鞭策手段吧。

    但陆皇帝也不是朱元璋,只给官员一年发几十两银子糊口,那是逼着官员们去贪钱。陆齐对官员们的待遇不能堪比赵宋,但也足够让当官的过上体面的生活。

    再有,各地的水利交通建设,以及教育和卫生医疗,医学院陆皇帝已经开了好几家了,在一些个大城市里也设立了公共医院,这些都是要钱的。

    毕竟现在的陆皇帝不是水泊里的陆大王,已然坐拥天下,只剩川蜀和桂西没有收复,对早已经走上了正规的大齐朝廷来说,要维持统治,很多支出都是无法避免。

    不少项目上也与军费一样,超出了预计。

    若是只对比上半年的财政收入,陆皇帝能愁死。但他现在却完全可以把那个数字无视了。

    不说佐渡岛的金银开采,也不说人力商行的收益有多高,只说一银行体系,这可是挂着国家招牌的吸金兽。不说那存款贷款事宜,就是一个金银与钱钞,那收益之高就是个叫陆谦能浪上天的数字。

    特意说明,银行兑换一两银子的纸钞,那赚取的可不单单是一两银子。

    有这一两银子做储备金,银行就能印出三两银子的纸钞来。

    过去的时间里,不是没人拿着纸钞去银行兑换金银,只要交了手续费,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那些个商人们现下是越来越信任纸钞。毕竟他们若是要进行大数额的交易,对比拉着铜子和金银去和人家细细盘算,远没有直接清点钱钞来的方便快捷,也安全不是?

    故而在向内阁咨询了国库库存的钱粮后,财大气粗的陆皇帝大笔一挥,做出了一个叫大艺术家,乃至让天祚帝和阿骨打听闻后都打了个寒颤的决定。

    扩军,他要再次扩军!

    那御前司亲军要从三万步骑扩充为五万人,增添两万陆军,内里定下了十个营的火枪兵。

    同时,前军都督府在选锋军、健锐军之余,再立踏白军,以前军都督府右副都督花荣为将。

    将花荣从燕京前线调回,以呼延灼伐锦州有功,扶正总管之位。史文恭从右变左,他空出的位置则有耶律马五充任。而耶律马五空出的位置,就有岳飞来接任。就像陆皇帝把栾君实、王贵送到了杨志麾下,他也把岳飞、徐庆、姚政送去了燕京。

    杨志在出兵夺取了燕山以南地区后,就让宣赞带领骑兵,继续向西专心征讨河套北部原西夏黑山福威军司一带的党项残部。也就是李察哥带领的北逃党项。进展那也是顺利的很。

    尤其是燕云降服,那大多数的契丹遗族虽然本本分分的选择当顺民,可总是有些人愿意靠刀子吃饭。这些人看不上天祚帝,后者的名声就如大艺术家一样,早就坏掉了。

    若是说那厮从上京、中京逃来南京,这还情有可原。但是在南京之战刚开启,他就又马不停蹄的逃去西京大同府,之后更是向西逃入了夹山。一个胆怯的帽子就牢牢的戴在了天祚帝的头上,这般来,他还凭甚得到契丹平民的拥护呢?

    平民可不是贵族,汉化很深的契丹贵族,还是有一批是天祚帝的死忠的。可平民就算了。这些契丹人就是那纯粹的草原游牧民族心理,抛弃一个胆怯的首领,他们做的轻松自如,不带半点烟火。

    那些要靠刀子此番的契丹人,第一选择自然不是正黄旗,那正黄旗待遇是很好,可没人权啊,真的没人权。一样是靠刀子此番,怎么看齐军都比正黄旗强!但齐军也不可能将所有愿意吃卖命饭的契丹人都给收入军中,无奈之下的契丹人就只能去投正黄旗。让宣赞一时间是兵强马壮!也更是打的李察哥焦头烂额左支右绌。

    陆齐的大肆扩军,消息已经传出就让大江南北的健儿高呼万岁。

    陆齐大军待遇优厚,军人地位崇高,尤其是军功章制度被实施开来。那些挂着一等、二等军功章退伍的老兵们,真是直面当官儿的也不怯啊。

    而与大规模招兵一同展开的还有一个火炮普及计划。他计划在各行省都建立起一支精锐守备军,作为省守备司的直属力量。至于怎么算才能是守备军中的精锐力量,那就要看火炮了。

    如今陆齐治下的各行省,守备军兵力大体已经有了固定。那最多的如关中、冀北的守备军,兵力皆能高达四五万人。而最少的如中原、淮南、江南等行省,那兵力也只是一两万人。

    早期似一州守备军都能高达十个营,乃至更多的事情,是再也不会重现了。如早期的齐鲁,一省守备军直超过了七万去。但现在便是兵马最多的省份,兵力也不可能多过五万。

    且关中、冀北这般多的守备军,在边患彻底得到解决之后,也会大幅度消减下来。

    这不是单纯的从财政角度出发,而更是一种政治需要。

    这般情况下,那各行省守备司直属的精锐军力,就不能太多了。五千人是个限制,少的三千人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