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天,男馆和女馆都已经开始有人饿死,冻死,剩下没死的,也是饿的没点力气,连想逃的心思都没力气想了。

    秦日纲也有些发冷。尽管他的身旁便有从百姓家木柜拆下来的木柴点燃着,他还是一阵发冷。

    三万五千余名太平军将士被围困一个多月,十余场与清妖的战事下来,也只死伤了三四千余人。但这几天,被冻死冻伤的太平军将士,便达到了三千人。

    秦日纲从来没想到,英勇的廣西老兄弟们,没有死在和清妖的战场上,却死在睡梦中的寒冷里。他有些绝望地想着,天京方面,会不会根本就没派出援军?那自己和一干将士,在静海城中坚守,还有何意义?

 第341章 北伐军援兵

    事实上,秦日纲还真有些冤枉了天京的东王杨秀清。

    占领天京城时,太平天国号称大军五十来万,但除掉牌尾三十多万外,实际能战的牌面将士,总共也才十六万余人。

    北伐分两批派出近4万人马,西征又派出2万3千多人,加上镇守扬州和镇江的3万多人马,长江水面的水师3万人马,天京城内总共也才4万战兵,牌尾和各王府亲兵等倒占了不少。

    扬州城前阵子被江北大营攻破占领,天京城一下直接被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正面夹击。虽然有从扬州逃回的近2万太平军,让天京城内守军一下增加到近7万人,加上这几个月以来,东王杨秀清又在天京城内招募训练了3万新兵,虽然还不能出征,但守城是没问题的,这样,天京城内太平军总共达到近10万人。

    一收到秦日纲派人紧急传来的求援急报,杨秀清刚好已经调动上万精兵再次攻夺扬州,调北王韦昌辉率领2万精兵主持西征之事,攻占安徽和九江等地。

    而天京仅有的太平军,要防备在城南虎视眈眈的江南大营。然后,便发现天京已经无兵可派,只能再拖延一段时间。

    但当听到秦日纲等北伐将士被困静海城后,杨秀清才意识到事情严重。而此时,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率兵万余奉命进攻江北大营,却久攻不下,杨秀清便命令曾立昌,以及调集京防军及扬州撤回天京的一部分军队,并从安徽西征军抽调部分军队,组成北伐援军。

    很快,十月底,便凑齐了一万五千余人,由夏官右正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陈士保、冬官副丞相许宗扬三人统率。

    杨秀清交代,去救老兄弟,救回也不必北伐了,急速回天京。

    曾立昌也知道在静海的兄弟情况危急,立即北上,十一月初,从浦口经滁州出发,一路北上,直奔天津救援秦日纲等人。

    这时,清兵都集中在江北大营,其他的也大多被胜保调至天津府一带围剿秦日纲等北伐太平军,因此,整个安幑几江苏一带都没有重兵把守,于是,曾立昌领着一万五千生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势猛烈。

    几天功夫,太平军援兵便穿过安幑宿州,接着又攻克茳苏的萧县、砀山县境,从丰县的蟠龙集、包家楼二处渡口,渡过黄河,进入汕东地界。

    这时,由于途中皖北、豫东捻军及清军溃勇、苏北鲁南饥民、失业民夫纷纷加入,北伐援军人数已激增数倍,达五万人。

    攻克丰县侯,曾立昌率领五万太平军援兵,又进入山东单县境内。

    这时,单县县令卢朝安,闻讯纠集地主团练武装,前往阻击。卢朝安伺援军大队已过,在刘集、曹马袭击了援军后队。后队援军仓促应战,牺牲数百人。大队人马及时“折回接仗”,乡勇溃不成军,被打死300余人,残部在卢朝安率领下逃回县城。

    曾立昌又率兵攻打巨野县城,巨野知县朱运昌、学官辛本杶等率团练固守。曾立昌凭其优势兵力,展开猛攻,终于破城门而入。朱运昌及巨野县教谕、典史、外委、把总、团练头目等人均为太平军擒杀。

    署理汕东巡抚崇恩,连忙急报咸丰,言太平军势大,锐不可挡,急求调派兵力增援。

    但此时哪有兵可以派?除非将围困秦日纲的胜保大军或者僧格林沁蒙古铁骑派去,但这样一来不是就放走了秦日纲的北伐军么?咸丰自然不会这么干,于是,咸丰便连下圣旨,急催胜保和僧格林沁不惜代价,强行攻克静海城,争取尽快剿灭北伐的太平军,而后回师向南,再将太平军援兵歼灭。

    同时,咸丰正式授予任命崇恩为汕东巡抚,令其督促汕东境内各州府县兴办团练,合力攻击来犯太平军援兵。同时,也从菏南调集了地方兵勇五千余人,加上汕东地方绿营兵及团练二万余人,布置在直隶鲁北一线,堵截北伐援军北上,为僧格林沁和胜保大军进剿静海的北伐军争取时间。

    当曾立昌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而这一带清兵只有少量地方营兵和民团乡勇支撑防线,兵力极为薄弱,援军一再攻城陷地,攻克州县十余座,占领东昌府治所聊城,又北上进攻临清州城。

    绥远将军善禄、汕东巡抚崇恩两人合兵一处,共计近三万人,见太平军援兵五万人,不敢正面对战,都撤入临清城内。

    太平军援兵越来越多,已达6万余众,逼近临清城。而临清城内的一些绿营兵,闻知太平军援兵来攻,心中仓惶不定,每天都有数十人逃匿。

    汕东巡抚崇恩见此情形,知道临清城不可守,但接到细作报知,这6万援兵中,只有一万五千是原来真正的太平军,其余的都是一路吸纳的捻军和饥民盲流。于是,便想出一道主意。

    当天,汕东巡抚崇恩和绥远将军善禄两人率领城中的三万清兵,主动撤出临清城。并且,临走前,还将临清官库里的银钱、丝绢布匹等物,全部在城中四处抛撒,造成一片混乱。

    等曾立昌等人率领6万太平军进了城,近4万才加入太平军没几天的这些捻军和盲流,自加入太平军以来,从未经训练,毫无军纪,一见城内到处都是财物,连忙四处哄抢。

    曾立昌等人连连下令全部上交,但无人理会。

    因为这些新兵大多保留着自己原有组织和领袖,不愿服从太平军首领的指挥和约束,肆意破坏军纪。

    在临清城内,不但哄抢地上的财物,还抢掠百姓,冲入民宅,杀害城内居民,抢夺财物和女人,甚至,和前来制止的太平军督察队对攻。

    抢到钱财的新兵们,再也不愿北上,反“彼此暗约,千百成群,乘间陆续潜逃”。太平军将士尾追劝说却反而被其所伤。

    到最后,临清城内只剩下3万不到的太平军,竟然逃走近半。

    而这时,临清城内的粮食和火药却早已被崇恩和善禄两人领兵藏匿或搬走,太平军援兵粮食、火药“日益不继”,造成给养严重缺乏,加上不断有新兵逃走,更是雪上加霜。

    汕东巡抚崇恩和绥远将军善禄率人在北面援兵的必经之路京杭运河的一处险地埋伏,曾立昌、陈士保、许宗扬三人分为前、中、后三军分别通过埋伏处时,清兵在河谷两岸开炮伏击,将中军从中间拦腰截断,枪炮齐发,太平军仓惶之际,大败,四散奔逃。

 第342章 北伐军突围(感谢盛开的爆米花打赏!)

    后军许宗扬率四千余人,直接撤出河谷。中军,陈士保被炮弹击中,身受重伤,手下也大多是新加入的流民和捻军,经不住败仗,纷纷四散而逃。只余下前军,较多的从天京带出的太平军老兵,在曾立昌的率领下,往回猛攻,将中军三千余人救出峡谷。

    但陈士保伤势过重,救回时已经咽气。

    清兵占据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太平军损失惨重。太平军援兵中仅剩的一些捻军和流民,一见如此,纷纷逃跑或是向清兵跪地求降,太平军援兵再一次严重减员。

    经此一役,太平军援兵损失惨重,只余一万一千余人。

    至此,太平军北伐援兵可谓彻底失败。

    曾立昌准备率余下的一万一千太平军继续北上,救援秦日纲等北伐军。但许宗扬不同意再北上,认为都是新兵,没什么战力,而且兵力太少,再去也是送死,决意率兵回京。

    曾立昌无奈,只得与许宗扬一同率领一万余名太平军士兵,又沿京杭运河,南返。

    不料,途中,被汕东巡抚崇恩和绥远将军善禄两人率清兵不断追击骚扰,加上沿线各府县地方官和官绅,纷纷组织各自团练进行拦截,太平军援兵不断消耗越打越少,并且,最关键的是太平军援兵没了补给,已经弹尽粮绝,只得一路洗劫些村寨,聊以糊口。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太平军越是没了补给,越是要在村寨里强行捐纳些粮食,但沿途乡绅便越是组织地方民团起来反抗。太平军寸步难行,士兵越打越少,全面败逃。

    过黄河时,被清兵堵上,船只不够,许宗扬抢夺船只先行渡河,而在后掩护的曾立昌陷入重围,许宗扬竟不派兵救援,自行逃回安幑,曾立昌领兵英勇战死,所率领的六千部众也全军覆没。

    至此,这次的北伐援兵可谓全面惨败,主帅、副帅都阵亡,只有许宗扬一人率二千余名士兵逃回天京,而且也马上被东王杨秀清以逃跑畏战将其治罪,还是天王出面求情,才留下一命,被关入天牢。

    对于被围困在静海的北伐将士,杨秀清也无能为力了。天京城中已经无兵可派,对于北伐将士,他只能寄希望北伐军能突围而出,起码他的两名心腹爱将黄文金和朱锡锟两人能率兵杀回。

    但这也只是希望而已,杨秀清心中清楚,他的这两名爱将和一干北伐老兄弟,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

    北伐援兵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传到天津府。胜保得知后,大大利用这一消息,每天在静海城外让人大喊太平军援兵失败的消息,动摇城内北伐军士兵的军心。

    然后,还射入传单,对城内秦日纲等人进行劝降。

    秦日纲得知曾立昌率领的援兵几乎全军覆没,连曾立昌和陈士保两人也双双战死,大吃一惊,紧接着,便是无边无尽的绝望。

    没有多少粮食,节省着吃;没有什么火药了,就用长矛捅用刀砍用石块砸。秦日纲一直鼓励着手下将士,东王派的援兵就要来了。包括他自己,也这样激励自己。

    按照计划,本来就是他们第一批北伐军杀到天津府城,第二批北伐援兵就应该到达,然后两军合兵一道,攻打清妖巢穴,一战灭满清皇城。

    可如今,天津府城没攻下,被困在静海现场内,一直期盼的希望,援兵,竟然惨败,这个消息比断粮还要可怕,将秦日纲的一切希望全部破灭。

    秦日纲绝望了,没有了援兵,再固守静海,哪怕坚持到开春,又有何意义?也是一样全军覆没的境地。

    “投降?”这不可能!

    秦日纲心里明白,如果他只是像黄文金这样,只是个副丞相之类的,也许投降满清,就算作为榜样,还会受到满清的优待,高官厚禄不说,至少一个道台是跑不掉的。

    但像他这样,从金田起事开始,就是太平军的主要头领之一,一路上杀死无数清兵,甚至旗人,破天京城更是以他为首,直接杀灭天京满城的上万旗兵旗人,满清朝廷恨之入骨,不可能真正接受他的投降。

    尤其是现在,他刚被封为燕王,已经算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级别,真的投降满清,就算眼下暂时不追究,也必定会秋后算账,因此,秦日纲才一开始就没打算过投降。唯有死尔!

    不如战死,还能留个好名声!

    但一想到战死,秦日纲就痛苦万分!三十多年的穷苦生涯,让他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贵为王爷,又娶了好几个夫人,只要他想,夜夜都能笙歌。想到即将要战死,即将失去这种生活,他便无比的痛苦与绝望!

    这天,不愿干坐着等死的秦日纲,正考虑如何突围,忽然听闻城头上的将士来报,说是围困静海城的清兵突然撤走了二万人马,往东赶去。

    什么?撤走了二万兵马往东赶去?秦日纲立刻精神大振,请来黄文金和朱锡锟二人商量清妖的目的。

    秦日纲怀疑,东边必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否则,围困一两个月的清兵,不会在这紧要关头,忽然撤掉重兵。但到底是什么事情,会让他们如此?

    秦日纲想不明白,黄文金和朱锡锟二人也想不明白。

    不过,还是朱锡锟心思细腻,他断定东边发生了大事,让清妖不得不前去救援。

    黄文金也是建议趁机出兵,突围出去,并且往东进军!

    秦日纲有些犹豫,他怕的是清妖的诡计,但转眼一想,的确,就算是诡计又怎么样,再在静海,也是必死之局,不如放手一搏。

    于是,秦日纲下令偷偷整军,等到半夜突然杀出,同时吩咐派十余名探哨趁机四处查探,尤其是东边的情况。

    当夜凌晨,秦日纲和黄文金和朱锡锟三人各领一军,共三万不到的太平军将士,吃了顿饱饭,杀出静海城,往东而去。

    清军却似乎有些防备,太平军冲出静海没多久,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便杀了出来,而胜保的步骑大军也呼啦冲出。

    但对于北伐的太平军来说,所有人都知道,机会就在这一次,所有人都拼了命地往前冲杀,这一刻,北伐将士战力达到了一个顶峰,不用火枪,单凭长矛和牌刀,竟然一举冲破清军的封锁,连蒙古骑兵,也被凶悍的步兵击退。

    而有部分清兵却直往静海城中杀去,只想抄没太平军剩下的辎重。加上又是晚上,一时之下,竟然被太平军冲出了清兵的包围。

    但胜保大军和僧格林沁率领紧追不舍,秦日纲率部往东逃散。

 第343章 大沽口炮台的陷落

    直隶天津府,海河入海处的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是海河入海口,把守由海陆入京的水道要脉。

    早在道光年间,满清便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经过数年经营,到今天,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守备森严。

    炮台外用三合土和青砖,内用木料,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几座大沽口炮台,原本建造得坚固如山,但如今,十余年过去,已经年久失修,连驻守的守军也只能搭建个木草棚,遮挡点风雨,更别说挡炮弹了。

    这天一早,守卫大沽炮台的副将回天津府城看望他的几个小妾去了,临走时,他还嘱咐大沽协游击将军龙汝元,让人盯着点炮台,防止被围困在静海的长毛贼兵冲占炮台。

    游击将军龙汝元一听,倒也仔细安排起来。

    原本这大沽炮台的守军,除了大沽协清军外,加上民壮等有二千余人,但最近钦差大臣僧格林沁抽调兵力围剿静海的长毛贼兵,副将为了讨好钦差,便将大沽炮台的清兵和民团也派走千余人去支援围困静海。

    如今5座大沽炮台,只余一千清兵守卫,很是不足,因此,龙汝元想了想,派了三十余人散开,在距离入海口七八里的沿线布下哨岗,防范从静海方向逃窜过来的长毛贼兵袭击炮台。

    至于海上,龙汝元倒不担心,长毛贼兵都在静海方向呢。

    中午时分,龙汝元让亲卫摆开桌子,召集几名相好的手下一同饮酒,刚喝到酣畅处,忽然炮台瞭望塔上的一名清兵跌跌撞撞地跑进来,道:“大人,海上有大量战船驶来!”

    龙汝元大吃一惊,酒意醒了大半,连忙和几名手下披上盔甲,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