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二哥约束不了手下向陆顺德投靠,无奈之下,他也只得表示跟随陆顺德。

    陆顺德接收了各营的义军,还有各类义军打捐来的价值上百万两财物。更惊喜地是,陆顺德的亲兵,在陈开本部大营和林洸隆所部大营内,发现了从港岛上抢夺的近百杆洋枪和三百余箱鸦*片。由于洋枪没子弹,便像是宝贝摆设一样的被陈开和林洸隆收在帐内,而鸦*片已经被一些义军抽了不少。

    陆顺德将那些抽食鸦*片的义兵揪了出来,与不愿意随自己投奔太平圣国的义兵一道,稍微给点盘缠,令其自行归家。

    至此,昔日十数万的陈开义军,烟消云散,剩余的近四万义军,全部由陆顺德率领,一起投奔太平圣国。

    。。。。。。。。。。。。qq书友群535472564,欢迎进群。

 第169章 试验洋枪

    (感谢宁肯跪着死、*征程*、華阳三位大大的打赏!谢谢!)

    。。。。。。

    罗大纲、林凤祥、左宗棠、白晖怀、刘胜邦、崔大同等人陪同冯云山在距离巡抚衙门不远的箭道,进行洋枪的试射。

    一名妙曼的身影也跟着出现在箭道场中,却是给冯云山作丫鬟的古代版“周彗敏”。冯云山已经知道,她真名叫程岭北。

    听说冯云山要和众人一道去箭道试验新购买的洋枪,冯云山的便宜儿子冯癸方也想跟着去看看热闹,平时跟着姨妈照顾冯癸方的程岭北,便自告奋勇地要跟来,说是给圣王和大公子端茶倒水,冯云山一时心软,便让她跟来。

    没想到,这丫头茶水没倒,一到箭道便死盯着洋枪一动不动,一副跃跃欲试兴奋模样,显然跟来的目的不是伺候自己,而是为了看看洋枪。

    唉,这古代的美女,怎么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不是应该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吗?怎么会像眼前的这位古灵精怪地,完全便是个假小子模样?甚至连小脚都没缠过?

    冯云山也顾不了她。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放在了那几杆洋枪上面。

    箭道的一端空地上用石灰划了一道白线,旁边摆了二张桌子,白晖怀早已命人摆了4杆洋枪和1杆鸟枪在上面。

    圣军当中已有的五种枪型,鸟枪、查尔维尔mle1816燧发滑膛枪、查尔维尔mle1842击发滑膛枪、布朗贝斯燧发滑膛枪、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各有一杆,都在这里。

    箭道对面,放了一排硬门板,最近的距离白线为50步,冯云山估计了下,也就大概七十米的样子。其他硬门板分别距离白线为100步,150步,200步,300步,400步,500步,门板上根据冯云山意思,中间用墨汁画了一个真人大小的图案。

    来进行火枪试射的是从冯云山亲卫中选出来的一名鸟枪好手,二十余岁,名叫程大山,以前是名猎户,鸟铳打得精准。

    昨天,冯云山又让那名美国来的洋人史密斯,教会了几名亲卫如何射击洋枪。程大山也是其中学的较好的一个。

    程大山首先拿的是鸟枪,装好药,点燃火绳,朝100步的硬门板射去。趁着换装火药的空档,另两名亲卫去门板一检查,没打中,铅弹掉落在门板旁边,想必是鸟枪射程不够,连一百步都没到。

    程大山很快填好第二发火药和铅弹,也不瞄准,凭着感觉朝50步外的门板开火,砰地,弹丸正中门板。两名亲卫上前一看,门板上的人形图象的胸口部位,有两粒弹丸嵌入木头内,另外周边只留下一点印痕。

    看过亲卫们抬来的门板,冯云山知道这50步已经差不多是鸟枪的杀伤极限了,最多不会超过一百米的样子。

    鸟枪射完,程大山第二个试的是查尔维尔mle1816燧发滑膛枪。这下,由于是纸包子弹,填装火药和弹头明显比鸟枪的快了许多。

    虽然也是才学会如何射击洋枪,程大山看起来已很是熟练。咬掉末端的纸壳,将火药从前面倒入枪管,压实,将剩下的弹头带纸壳一并塞入枪管内,朝100步外的门板大致上瞄准后,扣动扳机,砰,不用人上前查看,站在远处便已看见硬门板的人形胸口出现一个圆洞。

    这洋枪果然威力比鸟枪要大得多。冯云山看看这大概150米距离的硬木板,便被击穿。看这穿过的洞口情形,应该还有威力。

    接着,程大山再装好弹药,朝150步远的门板开了一枪。亲卫将门板抬来一看,子弹已经打在门板边上了,精准度差了很多,弹头倒是勉强将硬木板打了个小坑,都没有嵌入木头之中。le1816燧发滑膛枪的最大杀伤射程也就200米,而且精度也不高了,要是再远,便够不着了。

    第三个试验的是查尔维尔mle1842击发滑膛枪,跟mle1816燧发滑膛枪其实差不多,不过因为避免了隧发枪原本枪尾部分泄漏的能量损失,从而使弹丸的初速更高,射程更远。更重要的是,和燧发枪相比,这枝击发枪在火帽发火的瞬间便引燃黑火药,实现精确瞄准射击。

    结果出来,mle1842击发滑膛枪竟然能射中200步远的人形图案,相当有300米远的有效杀伤射程。

    而且,击发枪由于简化了装填步骤,射击速度也快了一些,将原来的2…3发每分钟的燧发枪射速,提高到3…4发每分钟。

    第四个布朗贝斯燧发滑膛枪,试验下来,跟查尔维尔mle1816燧发滑膛枪差不多,只是在一百米以内的精度,要比查尔维尔mle1816燧发滑膛枪好一些。

    最后一个试验的是德莱赛m1841针发枪。

    冯云山对这个火枪充满期待。

    程大山显然有点不是很适应这种后装子弹的火枪,有些笨拙地将纸制定装子弹装入枪机内,合好后,扣动扳机。

    200步,硬门板上人形胸部被击穿!

    罗大纲、林凤祥等人饶有兴趣,开始指指点点起来;一旁的程岭北也忘记了手中的茶壶,只是盯着箭道场中眼巴巴地盯着。

    300步,硬门板人形胸部又被击穿!

    罗大纲、林凤祥等人瞪大了眼睛!他们想不到这洋枪居然能打这么远!而程岭北也是发起愣来。

    400步,硬门板还是被击中!

    虽然没有击穿,弹头只是嵌入木头内,但杀伤力还是够了!只是有些偏差,打中了木板的边缘部位,稍稍有些遗憾!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罗大纲、林凤祥等人张大了嘴巴,发出不可思议般的感叹:哇!怎么可能打这么远?

    他们见惯了平常圣军射击鸟枪,那30余步的射程,如今见到洋枪随便射个3,400步,不由感叹:想不到这样鸟枪和洋枪的差距这么大!

    原本是满清副将的崔大同,更是感慨:难怪清军打不过洋人!不说其他原因,单从这武器便没办法相比。

    而程岭北更是哐当一声,手中的茶壶掉落在地,摔成碎片。她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向冯云山赔罪认错。好在大家心情不错,并没多说什么。

    平常沉默寡言的冯癸方,这时却也欢呼雀跃,最是兴奋。

    冯云山见了不由会心一笑,自己虽是他名义上的父亲,但心中却无半分亲情,只是觉得他是孤儿,自己替从前的冯云山照顾一下而已。况且,自己也没时间陪他,一切,要靠他自己。

    相对而言,冯云山是最为平静的。

    他早已明白洋枪的威力,眼下只是检验一下,顺便让手下的这些主要将领开开眼界。

    。。。。。。。书友群535472564,欢迎各位大人!

 第170章 英军来袭(强推,求支持!)

    感谢痴书入道、*征程*、華阳、第一近卫坦克旅、宁肯跪着死、西德几位大大的打赏!感谢你们!

    。。。。。。。。。。。。。。。

    果然,左宗棠一脸惊喜地靠过来,道:“圣王,这洋枪威力奇大无比。要是圣军将士能全部装备这种洋枪,不,哪怕只装备一半,我们圣军便足以横扫满清了。”

    冯云山笑道:“是啊!不过,季高,洋人那边我们要继续购买,但自己也要抓紧建立兵工厂,早日实现自行生产火器。”

    左宗棠点点头,他现在明白圣王为何最近一直和洋人打交道了,就是因为这些洋枪!

    罗大纲、林凤祥、白晖怀、刘胜邦、崔大同等武将也全部围了过来。

    “圣王,这洋枪,就快点分给将士们吧!连我都手痒痒了,想搞2杆杀清妖!”林凤祥急切地说道。

    “是啊,圣王,早点分下去吧。”罗大纲也附和着:“想想,圣兵们用这样的洋枪,打得清妖屁滚尿流,是多么爽快的事情!”

    崔大同不由暗自庆幸自己降了圣军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正当冯云山准备开口说分配洋枪的事情,一名信使快马加鞭直奔箭道而来。

    “报……。,禀报圣王,宝安有紧急军情送到!”这名信使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急信是驻扎在宝a县城的陈玉成手下林始发派人送来的。

    进军广州府后,林始发由冯云山的亲卫卒长升为圣一军的旅帅,在攻打各个炮台时,屡次立功,现在已经成为代理师帅了。攻下宝a县城后,林始发便听从陈玉成的命令,率一千圣兵驻防宝a县城。

    “什么?陈开居然死了?陈显良也死了?”冯云山看着急报,大吃一惊:“还是被林洸隆和赖文鸿两人害死的!这赖文鸿又出现了?”

    “陆顺德干得不错!立了大功啊,这下义军这个隐患也除掉了,圣军多了4万将士!嗯,连这个赖文鸿也抓住了?很好,将他送到广州来!”

    冯云山连连夸奖。

    这时,箭道场外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却是又有两名信使骑快马赶来,一脸急切地喊道:“报,圣王,洋人打过来了!”

    却原来是梁培友率领艇军,占领了香山一带后,将缴获的财物,用红单船经过珠江入海口,运往广州。半途中遇到洋人的兵舰舰队,洋人二话不说,便开炮射击,梁培友的艇军一下便损失惨重。梁培友见情势不对,组织手下艇军逃往就近的虎门炮台,洋人一路追击,信使被派来报信的时候,洋人已经开始进攻虎门炮台了。

    肯定是英国人!竟然真的攻过来了!

    幸好,一天前,那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偷偷给自己透露过英人那个港岛副总督,对太平圣军敌视的信息。

    自己也马上派人通知了驻守珠江沿线炮台的陈玉成和谭绍光严加防范,但时间太快,估计他们并没做好准备。冯云山不由焦急起来!

    洋人特别是英国人的军舰火力他是很清楚的,历史上的三艘军舰便耀武扬威能打到广州城下,除了满清的抵抗不力外,船坚炮利可不是吹的,也是主要的原因。

    前阵子英人不是才和义军火拼过,有两艘主力军舰受损,怎么突然又能组成舰队了?冯云山想不明白,但是他知道,必须想办法顶住,不能让洋人的军舰杀到广州城下。

    稍微想了想,冯云山命令罗大纲火速抽调准备筹建水师的圣兵,搜集民船渔船,前去虎门炮台附近支援梁培友和陈玉成等人。

    又让林凤祥紧急抽调枪法好的三千鸟枪手,全部配备好洋枪和子弹,特别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火速行军赶往虎门炮台救援。

    然后,冯云山又命白晖怀、崔大同两人,调集五万圣军将士和广州城中5万民壮,赶往珠江口沿岸,分别在猎德炮台、长洲等上游江面只有数百米宽的平缓地段,搭设浮桥拉巨绳拦截江面,又砍伐大量树木扔入江内,积塞河道,阻碍洋人的兵舰通过。又在城内搜集火炮,继续往猎德炮台、长洲旁的水军寮炮台添加远射程的火炮。

    最后,冯云山还是不放心,他传令刚刚统领义军的陆顺德,命他派部分义军在九龙一带警戒,伺机攻打港岛,逼英军后撤救援。

    布置完,对于能不能挡住英军的军舰,冯云山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心里有些憋屈:不能再这样被动的防御了,看来得尽快发展水师力量才行!

    ……

    “少將阁下,那些叛军逃往前面的虎门去了。就是当年我大英商人的鸦*片被满清烧毁的地方。那儿有好几处炮台,应该已经被叛军占领,是对我舰队最具威胁的地方。”英国的“泰利亚号”巡洋舰上,一名洋人向乍畏少将解说着。

    “最具威胁?哼,就凭以前满清的那几座炮台,几十门固定在那一动不能动的火炮?我的舰长,你会傻到将军舰开到炮口下,傻乎乎地一动不动让他轰击吗?”乍畏少将一脸的不屑,嗤笑道。

    “是的,少将!那我们直接开上前去进攻?”英军舰长请示道。

    “不不不,那些叛军也有一些小船只,虽然小,但数量众多。你难道忘了前段时间,我们一艘木帆炮船被俘和二艘快速战船受损的事情了吗?”乍畏虽然狂妄,但作为一名合格的英国海军副提督,军事素质严谨。

    他命令道:“我大英火炮射程远,就利用旗舰和木帆炮船上的火炮射程优势,在叛军炮台射程以外的地方轰击炮台,将旁边的船只先吸引过来,消灭了船只后再集中进攻炮台!”

    “让后面运兵船准备靠岸,先让柏贵和那些满清军士下船登陆,从后面绕道去进攻炮台,陆战队士兵跟在后面,配合军舰进攻炮台。”乍畏沉着地指挥着,“同时让那个满清的水师提督率领他那些没用的手下,驾驶他们的战船在前面开道,勾引炮台开火,试出炮台上的火炮射程范围。”

    英军舰长心里不由暗暗佩服这位港岛副总督,不愧为大英远东舰队的指挥官,能想到如此好的主意。

    便让那满清大官廣东巡抚和水师提督,作为先锋,冲到最前面,试试叛军的火力。他连忙答应下来,派人放下划艇向后面的几艘军舰传令下去。

    。。。。。。。。。。。书友群535472564,欢迎共建天朝上国。

    。。。。。。。《调教大宋》,写的不错,都有2个盟主了;

    《重生苏联》,重点是毛妹,喜欢的可以看看。

 第171章 虎门炮台激战(一)

    感谢*征程*、孤城梦月、书友110929200253140、華阳几位大大的打赏!

    。。。。。。。。。。。。。

    一艘约有后世7百吨的红单大船的船舱内,几名满清武官打扮的人,分席而坐。为首之人,乃是廣东水师提督吴元猷,他身边坐着一人,却是逃往港岛消失一段时间的廣东巡抚柏贵。

    原来,柏贵那日率千余清军,带着包令和另外几名洋人,逃出广州城,半路被太平圣军追击,折损了大半人手,幸好包令约好的英军军舰及时赶到,将他们救下带到港岛。

    后来又被陈开义军袭击,冲上港岛,柏贵恐惧万分,生怕被义军抓去被开膛破肚。他连忙找到副总督乍畏少将,提出要求乍畏派军帮助他收复广州。

    乍畏为人阴狠,当然不可能答应。

    柏贵自知丢失广州,失土大罪足以让自己被咸丰抄家灭族,便将英军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想想左右都是一死,他豁出去了。

    于是,他以满清廣东巡抚的名义,主动提出,将港岛旁边的九龙半岛以及整个琼岛三州十三县全部无期限地“租借”给英国,还答应破了广州城后,所有缴获均归英军自行处理。

    乍畏闻言一惊,继而大喜!他又提出,要出兵可以,但柏贵还得承担50万两白银的军费。柏贵此时已经债多不愁压身了,满口答应下来。

    双方顿时一拍即合,签订了一份《中英港岛协定》,并让柏贵除了签字画押外,还盖上了巡抚大印!

    前日,廣东水师提督吴元猷被陈玉成和梁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