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血裔-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他们的一举一动还不是要落入咱们眼中?”

    程孝廉当即否决了这个法子:“如此下去,人人自危,防民于口甚于防川,一旦他们承受不住揭竿而起,咱们是要吃大亏的。再说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咱们不能自断臂膀。”

    “臣同意,这件事确实办不得,不过杨大人说得安置锦衣卫的事情确实有道理,咱们只是安置却不告知百姓,便不会引起恐慌。到时候无论明着暗着他们都躲不过咱们的眼睛,他们要和朝廷作对,就是自寻死路!”

    “倒是能够在他们之间安插眼线,只是如何拉拢这些人,总得有个章程不是?”

    说到这里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陈承安倒是笑了:“这件事倒也好办,臣看过不少史料记载,那些人之所以不愿意与朝廷合作实在是朝廷要的太多了,咱们就如当初在四川设置皇商一般,将其中的利益分给他们一些,一朝廷的名义来做事,一旦发现有官员暗中与士族勾结,便可当即罢官免职,将原本那些臣子能够拿到的银子放在国库里面,这样朝廷有钱,那些人心中也算是有了着落,百姓也不用被过多的剥削。”

    程孝廉倒是笑了一声:“陈先生你这个主意好是好,但是你就不考虑你们自身的利益么,要知道在之前这些银子可都是流落到你们这些大臣手中的。”

    陈承安哈哈笑了一声:“人家都说少年好色,老年爱财,臣还算是年轻,并不打算拿这笔银子,再说了这银子也太烫手了一些,拿的多了不过是自掘坟墓,倒是像给闯贼那般人物置办家业一般。”

    当即定下了决策,又经过了几番商讨,便将这份文书发往天下各地,各个府的知府知县之类的人物全都在本县张贴布告,声明朝廷要选两到三家人物作为本府县的良善人家,选出的人家可以得到朝廷钦赐的良善人家牌匾。

    良善人家的牌匾意味着什么?张家是做布匹生意的,刘家也是做布匹生意的,若是张家有了这块牌匾,便可以在与刘家的争斗之中占尽先机,别的不说,一旦出了官司到了官府那里,官府会心向谁还不清楚么?

    简单的一块牌匾迅速瓦解了这些世家的联合,没办法,这年头可不是春秋战国,你不背后捅人家刀子,难保别人不在背后捅你刀子,一旦被人家拿了这块牌匾,侵占了你的生意也说不准,想要拖家带口去周朝那边,也只能这么想想罢了。

    周朝那边虽然现在名声好了,但是生意可不好做,一桩生意官府最少要扒下三层皮来,在商言商,就算你口号喊得再响亮,去了那里赚不到银子也没人去不是?

    大明这边别的不说,官府还算是清明,做生意的基本上没有太过为难的,虽说是商税提高了一些,这明面上的银子交的多了,暗地里拿的课就少了。甚至有人拿了还能状告到官府衙门。

    相对于这种光明正大的税收,商人们更加害怕那些暗地里的黑手,毕竟一旦到了暗地里,人家要拿多少银子还不是人家说了算,赶上服侍不周到,让你倾家荡产也不是不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破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

    既然不打算走,那就必须要争这块良善人家的牌匾了,至于什么孔圣人的府邸被朝廷拆了,那都是朝廷的事情,管他们这些人什么事,读书人一向看不起他们这些做生意的,让他们自己头疼去吧,就算家里有读书人,这年头总不能跟朝廷对着干,科举也没法参加了,家里的生意也不做了吧?

    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种声援孔府的声音当即消沉了下去,大明境内又恢复了当初的样子,这些世家都把目光盯在了别人家身上,就等着抢这块良善人家的牌匾。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84章 甘肃急报

    (全本小说网,。)

    大明境内的地方因为这一番举措算是平息了乱子,但是别的地方没有生存的威胁,有些百姓开始被煽动起来。

    虽然他们并不了解明朝,但是这个时代信息流通十分闭塞,许多人得到消息的渠道也只能听人家说什么便信什么,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大明的印象迅速跌至谷底。

    底层的百姓喜欢用黑白来评价事物,一个人不是好人那肯定是个坏人,所以评书在他们这些人之中很受欢迎,因为塑造人物上面很有特色,人的好坏都很分明。

    而大明既然断掉了天下的文运,那就肯定不是好东西了,至于之前流传的什么免税之类的传言,大家也都当做是大明朝的阴谋,心里大多数想着那些着急迁移过去的百姓,早晚要把这些被免去的赋税连本带利吐出来,还得让大明朝廷逼得倾家荡产。

    夏国相很敏感地抓到了这个时机,当即就派人演戏,这些人化装成灾民归来,说是带着万贯家产到明朝的境内做生意,结果被官府扣住了人和货物,直到把家里的财产全都榨干了,这才放他们归来。

    那些百姓全都暗自庆幸没有听信传言举家迁往明朝境内,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人惯有的想法,许多人没有赶上第一批迁徙过去的风潮,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夏国相已经下令封锁了边界,这些人没有过去自然想要找点东西慰藉自己,如今终于有了机会,更是对这家做生意的被大明朝廷迫害深信不疑。

    没有人在乎这些人是不是他们城里的人,也没有人在乎这些人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大家只是坚信一件事,举家迁往大明的人已经遭受了苦难,这就足以慰藉他们了。

    至此为止,江南百姓往川蜀迁徙的风气基本上得到了遏制,谁也想不到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而夏国相更是觉得明朝的皇帝自毁根基。

    程孝廉这边则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杨有财也有些懊悔的神色:“或许咱们该平定了周朝再做这种事,现在江南人心已失,再想要平定江南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倒也不能这么说。”程孝廉淡淡地笑了一声:“现在拔起有现在拔起的好处,否则随着咱们的势力不断扩张,孔府尾大不掉,到时候朕就算是想要对他们动手也无能为力了,就算是咱们这种情况下,也是侥幸化解了大明朝内的危机,平定了江南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站出来拦着咱们,到时候也只能学着历朝开国皇帝,给孔府加封爵位了。”

    “臣倒是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孔府权势再厉害,也就是占据读书人心中的一个位置罢了,真正说到做官还得看朝廷的态度不是?这历朝历代都和孔府井水不犯河水,咱们也犯不着跟他们较劲。”

    “历朝历代的事情朕管不了,这大明的事情可朕说了算,朕说他们孔府不称职,他们若是改过了朕也能放过他们,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千年底蕴打算让朕跟他们屈服,那可就打错了算盘,礼义仁智信他们没办法起到表率,火器那些格物之道他们又不动分毫,对大明毫无用处偏偏要自己标榜天下文人典范,朕没把他们一起宰了已经是看在圣人的面子上了。”

    杨有财倒是没什么替孔府惋惜的意思,只是替大明有些不值罢了,毕竟因为这种事惹了一身麻烦:“陛下也不用太过担忧,若是想要纠正对咱们的印象,无论是凤阁还是锦衣卫都能通过只言片语转变他们对大明的印象。”

    “暂时不要这么做,现在风向对咱们不利,若是他们做这些事情,很容易被夏国相的人发觉,让他们随着大家的方向倒戈便是,等过了这阵风头再说。”

    “山东的局势倒是有些波动,那些百姓听了对咱们不利的风言风语,咱们就算是想要扭转他们对咱们的印象怕是也没有这么容易了。”

    “按照惯例先免除山东一年的赋税,谁能让他们自己吃饱肚子心中有数就好,密切查看山东的动静,尤其是那些想要弄出点事情的大族,一定不要放过他们,将他们扑灭在萌芽之中,不然一旦周朝反攻回来,随便找个姓孔的安置在孔府之中,咱们就更加被动了。”

    “臣这就跟袁将军传信。”

    这个时候一个锦衣卫走到了堂前:“启禀陛下,有甘肃的急报。”

    程孝廉眼睛一眯:“快呈上来。”

    杨有财打开了那封急报,检查了一番,递给了程孝廉,程孝廉粗略地扫了一眼:“立刻陈承安、贾胥和在朝的几位大臣请过来。”

    不多时这些人鱼贯而入,程孝廉一摆手:“先坐下,甘肃那边出了点事情,需要你们拿些主意。”

    这些人分宾落座,程孝廉咳嗽一声:“锦衣卫传来急报,叶尔羌汗国聚集十万兵马赶到哈密城下,沐小笛仅有三万联军,而且大多数是收服的叶尔羌汗国的奴隶,那边的意思是让咱们早作打算,应该是战事不容乐观。”

    这些臣子心说岂止是不容乐观,简直就是要全军覆没的结局,别说是三万奴隶军,就是三万大明军伍都不见得能够打得过十万叶尔羌汗国的人。叶尔羌汗国的人既然能够从明朝手里抢走嘉峪关以西的地区,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当然这也和信息闭塞有关系,这些臣子大多数高估了叶尔羌汗国的实力,毕竟他们是全盛的时候抢走的领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实力远远不及当初。

    不过他们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奴隶军的战力大家伙心中都有数,这些奴隶军大多数人已经被磨得根本没了血性,要让他们摇旗呐喊还行,要让他们上战场,只怕是挡不了多长时间。

    想到这里所有人脸色都难看了一分,如今这种情况之下,大明军伍实在是难以派出能够抵挡叶尔羌汗国十万兵力的军伍,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夺了甘肃不成?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85章 塞米尔

    (全本小说网,。)

    陈承安想了想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封急报是以谁的名义发过来的?”

    程孝廉看了一眼杨有财,杨有财赶紧又看了一遍那封急报:“是锦衣卫的名义发过来的。”

    陈承安点点头:“根据咱们之前得到的消息,沐小王爷已经率领军伍赶到了哈密城下,他应该比甘肃的锦衣卫更早的发现叶尔羌汗国的援军到达的消息,但是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发回急报,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他有信心守得住自己的防线,所以才没有发出急报?”

    程孝廉眼前一亮:“说的没错,沐小笛虽然年纪不大,但不是什么鲁莽的人,至今为止只是因为金矿的事情唯一一次将自己置于险地,现在看来他确实没有必要强撑着不往回发急报,难道说他真的有信心?”

    站在一旁的孔毓昱咳嗽了一声:“臣倒是不这么认为,也许沐小王爷年轻气盛,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就发急报回来,等到他真正意识到出现问题的时候怕是已经来不及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程孝廉的身上,现在就要看他怎么拿主意了,若是相信沐小笛,那么就可以按兵不动,否则定要凑出一队援兵,而这个时候,扫北军在蓟州镇,山河军在山东,毛有义带着他麾下的军伍在云南,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可能很快凑出军伍来支援甘肃。

    程孝廉想了想一咬牙:“总归凑来凑去也凑不出军伍来,先将山河军半数调往河南待命,剩下的就只能相信沐小笛了。”

    短期内山河军确实只能移动到河南,而扫北军因为要和图海作战连一兵一卒都抽调不出来,也只能依靠沐小笛了,若是连他也挡不住,怕是山河军再赶过去也有些晚了。

    而这个时候的沐小笛倒是没有太过紧张的意思,随着军中锦衣卫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来,沐小笛的信心越来越足。

    如今叶尔羌汗国的君王司马依完全是一个被架空的状态,他是一个教派的傀儡,而这个教派刚刚赢得对另一个教派的胜利,还没有清扫干净敌对势力,若是朝中并不是和气一团,如今虽然号称十万大军,但是叶尔羌汗国早在十多年前便陷入了巨大的财政危机之中,根本不可能养得起十万军伍,甚至连五万都够呛养得起。

    这也恰恰符合了历史的轨迹,噶尔丹带领大军一路平定叶尔羌汗国,基本上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也就是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而因为缺少中兴之主和治世能臣,现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沐小笛并没有太过紧张,这些日子一直在军中练兵,他虽然对于军事并不怎么通晓,但是手下的心腹总有两三个懂兵的,知道这些奴隶军最大的缺点在哪儿,为了锻炼他们的血性,甚至开出了高额的奖赏来举办了决斗赛程。

    这些努力在财物的诱惑之下迅速迸发出了巨大的勇气,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单单是丢了性命的就有三五百人,更别说那些受伤的人,可以说还没有打仗已经损失了两千人。

    但是沐小笛对于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一群绵羊因为损失了十几只绵羊而进化成了牧羊犬,在战场上的效果将远远超过一群绵羊的战斗力。

    倒是叶尔羌汗国那边的联军从都城吐鲁番走到了哈密用了二十日的时间,两地之间大概有八百里的距离,算起来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

    要知道当初满清突袭北京城,袁崇焕麾下大将赵率教突袭四百里也只用了六日,虽然赵率教麾下都是骑兵,但是叶尔羌汗国的大军在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日行四十里确实是有些不紧不慢。

    领军的主将是黑山派一名教徒,名叫塞米尔,领军的本事倒是没有多强,但是在教中的地位不低,他得到的消息是明朝的军伍只有几千人,所以当即便向朝廷情愿出兵,这种白捡功劳的事情当然是不能落于人后。

    况且与明朝的大臣对于叶尔羌汗国的理解犯了同样的毛病,以为现在的大明还是以前那个大明,当初他们可是硬生生从大明手中夺下的领土建立了叶尔羌汗国,想必大明的军伍也未必有多难对付。

    至于这一次大明的军伍为什么突然突袭哈密,大概是听闻有人朝内有人叛乱,所以这才急不可耐地过来捡便宜。所以塞米尔必须要站出来狠狠地给他们来一下,让他们涨涨记性,顺便巩固自己在教中的位置。

    不过走到半路上听闻明朝的军伍已经变成了三万人,塞米尔当即把第一次报信的人砍了脑袋,这不是坑老子么,说好的几千人,现在突然变成了三万人,自己兴高采烈地赶了过来,若是打不赢回去之后教中的那些眼红自己位置的人还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自己呢。

    很快又传过来了第二次消息,说新聚拢的大明军伍是因为征收了周边的奴隶,这才组成的军伍。

    气得塞米尔立刻下令将周围村镇的奴隶全都屠戮一空,当然正常人会觉得这人脑回路有些清奇,又不是附近的人造反,为什么要砍附近的人脑袋,但是在塞米尔看来,必须要给这些奴隶们一些警告,让他们知道主宰他们命运的一直是自己这些人,若是他们打算朝三暮四,那些被斩杀的奴隶就是他们的下场。

    当然周边的奴隶被屠戮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其他地方的奴隶也是不敢有丝毫的不满,经过了一百年的统治,他们早就习惯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塞米尔赶到了哈密城下的时候为了表示惧怕,沐小笛还下令撤退十里地,塞米尔哈哈大笑一声,觉得这明朝的军伍总归是胆子太小了,这种军伍也敢站出来占便宜,实在是欠收拾。

    沐小笛之所以撤兵十里也是打得这个主意,他虽然不知道对方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