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姜阳也不在乎这些了,他猛地挥剑喝道:“今我吕阳(亦可称姜阳)在此盟誓,谨遵太一上帝之号召,讨伐不仁不义不忠不信的伪齐国,复我吕氏基业!……杀!”

    “杀!杀!杀!”一阵煞气冲天而起,随着姜阳的话音刚落,在祭台之下的将士也举起了手里的武器,热情澎湃地高声呐喊着。

    宋国遭逢大旱,接壤的齐国南部也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灾,田因齐虽然极力赈灾,但是于事无补,流离失所的黔首终于在姜阳的蛊惑之下,奋起反抗,掀起了一场反对田氏齐国的波澜壮阔的战争!

    西元前325年十月二十五日,姜氏后人姜阳在大孤山起兵三万,自称“奉天大将军”,任命吕子义为前将军,韩朋为后将军,宋人盖陧为中将军,陡然起事,发布檄文,讨伐有失德行的田氏齐国。

    起义军先里应外合攻破了军事重镇汾阳,斩首几千,得降兵两万。

    而后姜军又分兵攻占了齐国的盖城、博陵、成邑、圂阳等十几座城池,沿途收拢灾民青壮,得圂阳仓之粮秣,声势浩大,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便拉起了整整十万人的军队。

    ……

    得知姜阳骤然起兵的消息,本来就为了赈灾粮的事情焦头烂额的宋君偃,顿时觉得手足无措,急忙召集张烈、匡章等人入宫议事。

    “谁能告诉寡人,为什么姜阳仓促起兵了?而且寡人事先怎么一点讯息都没收到!”子偃脸色阴沉地道。

    黄庸赶紧拿出了一份竹简送到子偃的手里,说道:“这是刚刚收到的奏报。也是姜阳够谨慎,起事的当日连一点风声都没透露,我们安插在姜军里面的将尉还没得到什么消息,就被派遣到了战场上,姜阳事后才给我们送来的战报。”

    “哼,他这是翅膀硬了!”宋君偃的眼神里透出了一股危险的光泽,鹰眼一般,他说道,“这个消息还是他成了气候,接连攻占齐国的城、博陵、成邑、圂阳等十几座城池,收拢青壮、降卒,拥兵十万才奏报过来的。寡人还真是小觑他了,这都还没立国呢,就已经如此乖张忤逆了,若是真成了气候,那还了得?岂不是要学着现在的田氏齐国跟我们宋国作对吗?”

    “君上息怒。”苏贺皱着眉头说道,“姜阳这回是仓促起事,趁着天灾人祸拉拢民心,而且齐国上上下下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起兵的!齐王若是回过神来,现在看似声势浩大的姜阳军恐怕就如土鸡瓦狗一般,中看不中用了。”

    宋君偃闻言,深以为然地点头道:“不错。寡人并不看好姜阳军。姜阳早就在两个月前就给寡人上了几份奏牍,说是齐地遭逢大旱,正是起兵讨伐田齐,复兴他们姜齐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寡人当时还没寻过味儿呢,没想到他竟然一下子给了寡人这么大的一个惊喜!可惜,有惊无喜。”

    “寡人不止一次地劝诫过姜阳,让他继续蛰伏。原本在大孤山的旧部不过一万,被我们宋国派过去的将尉操练了几个月而已,战斗力还没形成,再加上姜阳仓促起兵,聚拢的不过是食不果腹的灾民,还有降卒,现在姜军的战斗力堪忧啊。”

    姜阳还是太心急了,操之过急。

    原本按照宋君偃的计划,姜阳应该在大孤山蛰伏至少两年的,这还不到半年呢,就趁着齐国南部发生大旱的时机起兵了,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但是这个时机还没有成熟啊!

    你妹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猪脑袋!宋君偃在心里对姜阳破口大骂道。

    他万万没想到,姜阳的胆子这么大,志大才疏的,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

    是,现在姜军的确是势如破竹,一口气攻下了齐国的盖城、博陵、成邑、圂阳等十几座城池,还出其不意地击败了驻防边境的齐军,收其降卒,聚拢青壮,已经有了十万人的兵马。

    但是这算成什么气候?

    冷兵器时代,虽然人多势众是一大优势,但也是劣势啊。

    这俗话说得好,兵贵精,不贵多。

    君不见在历史上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吗?阴晋之战,五万魏武卒大破五十万秦军;巨鹿之战,几万楚军大破二十多万秦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五万击败曹军二十三万;官渡、夷陵之战亦然,还有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军大破八十万前秦大军!

    军力太庞大了,这没什么,但是兵力太多了,又没有足够的完善的调度系统,难以令行禁止,这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了!

    而且你看看姜阳的军队里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兵马?

    流民、降卒、贼寇……良莠不齐,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很难形成统一的号令。更何况姜军刚刚成军,连一个最基本的指挥系统都还没有形成,就这样一口吃成了胖子,丫的也不怕撑死!

    齐国的军队虽然在前几年遭遇了几次大败,损兵折将,无力图谋别的国家,但是自身的底蕴还在,子偃相信,这个时候齐国只需要遣一名良将,然后出动三万的正规军就能击溃看似强大的姜军了。

    “姜阳还是太心急了。”张烈叹了口气,说道,“君上,现在的姜阳军中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若是君上你非要扶持姜阳复辟齐国的话,就必须做好动辄五万以上的军队援救姜阳军的准备!姜阳军现阶段是不可能对付得了强大的齐军的。”

    出兵?谈何容易!

    宋君偃权衡利弊之下,还是认为出兵援救姜阳军很不值得,现在宋国仓禀里的粮秣因为接济灾民都快告罄了,这个时候再出动军队去援救不自量力的姜阳军,这个买卖不划算啊!

    宋君偃于是黑着脸道:“没办法了。寡人已经仁至义尽了,是姜阳这厮太作死了!先观望一下吧,若是姜阳请求庇护,可以接受,但是绝不能出兵援救。”

    张烈等人微微颔首。

    “鲁国那边的战事如何了?”宋君偃又问道。

    “鲁国三桓在南武城之败后,果真向齐国求援,齐王也派出田汾为大将,领兵两万驰援曲阜,目前我们宋鲁联军正在跟齐军在曲阜之外的芒山对峙。看来齐人是不想太招惹我们宋国的,不然绝不会出动这么少的兵马。”

    子偃点头道:“将鲁国一分为四的事情要尽快落实下来。寡人等一下就让苏秦出使临淄,许诺齐王,割让鲁国的三座城邑予齐,齐国退兵,我宋国也退兵,如此一来,当可皆大欢喜。”

    呃,这是政治敲诈。不过宋君偃是拿着鲁国的利益作为谈判的资本的,这就是弱国的悲哀了,只能任由强大的国家摆布、剥削。

    黄庸忽而道:“君上,你看是否可以放弃鲁公姬仇许诺的平陆、亢父、南武、横邑四座城池,换取鲁国用几十万石的米粟?据我了解,鲁国多年不修兵事,无为而治,今年的旱灾也没波及到鲁地,鲁国历年来倒是囤积了不少的粮秣,在仓禀里都快发霉了。”

    “若是能换得鲁国的粮秣,我们宋国的灾民就能平安度过这灾荒的一年了。即使有所不足,我们也可以释放出一个不缺粮的信号,使得各国各地的粮商被迫压低粮价,开仓放粮,满足我们宋国这偌多的灾民的需求!”

    “大善!”宋君偃拍手叫好道。

    对于城邑、土地、人口,宋君偃很是看重,但是他还没有昏了头,利令智昏。有了足够的人口,还怕没有足够的耕地和城邑吗?

    城邑是人力打造的,耕地也是人力开垦的。

    平陆、亢父、南武、横邑这四座城池就先暂时寄存在鲁国那里,等到恰当的时机再抢夺过来吧。

 第189章 哀民生之多艰

    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宋国上上下下齐心协力,自宋君偃以下,所有臣民都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睢阳郡、淮北郡的灾民多达五十万,宋君偃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鉴于粮秣的不足,他向赵国、楚国借了六十万石的米粟谷物,又颁布征粮令,举国上下,凡出粮的人家都能获得不菲的补贴。

    宋国又不惜代价地向国内外的粮商大量收购口粮。同时派出使者向鲁国、滕国、卫国和薛国索要米粟谷物,呃,至少名义上还是借的。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商丘的仓禀又一次盈余了。

    为了更好地赈济灾民,宋君偃又诏命各地官吏、衙役集中灾民至睢水河畔,以开凿运河,修筑水渠,继而灌溉农田的名义,大量使用灾民,开设粥棚,给了灾民的活命的条件的同时,也开始引睢水、获水的水流,修建了通济渠。

    通济渠,原本就是在宋国的民生计划当中的关键一环。

    现在有着整整几十万人的劳动力,开凿一条水渠,灌溉睢水下游的大片农田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正是因为有了通济渠的灌溉,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宋国的粮食收入也年复一年地盈余,在后来,宋国直接在商丘建立通济仓,在彭城建立彭邑仓,在陶邑建立陶仓,宋国三大仓的仓禀里囤积的米粟谷物堆积如山,米粟之多,闻名于天下!

    但是现在,宋君偃还在为睢阳郡和淮北郡几个月没下雨,遭逢大旱的事情发愁呢。

    现在宋国朝野都有非议了,说是他这个君主不得人心,自他上位以来,宋国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导致现在天怒人怨,所以上苍这才降下这一场大旱灾来警示!

    姜阳在齐地起事的事情更是在天下一片哗然,临近齐国的宋国自然也受到了一些流言蜚语的影响。

    这个世道还是贵族至上的,没有谁敢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话来。就算是已经起事的姜阳,他本身就是姜氏齐国的后裔,起兵作乱在天下人看来这没什么,都是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而已。

    宋君偃这个时候也害怕宋国之中有人效仿姜阳,来一个起兵反宋,这样事情就闹大发了!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宋君偃也是害怕自己的种种行为,还有宋国今年的地震、大旱等自然灾害被迷信鬼神的宋国黔首们误会,误以为是他子偃失了德行,这才招致天降横祸的。

    子偃忽然想到了那一日月神在他面前占卜龟壳的事情,主大凶,没错,当时月神是说过有什么需要他们阴阳家帮助的话,尽管开口,去她的府邸找她。

    是时候了,于是宋君偃换上了一身便服,在十几个宿卫的开路之下,轻车简从地赶到了城西的一座不大却装饰典雅的府邸里。

    “月神大人呢?”宋君偃的宿卫自报家门,就被几个仆人引路进去了,子偃这个时候也来到了一处类似后花园的地方。

    但是他前面的仆役忽然停下了脚步,就在一座高耸入云的高楼之下的门口驻足着。

    “就在里面。小人不便入内,还请君上自己进去。”仆役毕恭毕敬地道。

    子偃仰着头,打量了这座足足有十层楼,几十丈高的高楼一阵子。这座高楼直插云霄一般,屋檐乃至于四角的栏杆缀着彩带,迎风翻飞,暗红色的木料坚固无比,支撑着这座高楼的木料显然也是从原始深山里砍伐的上等的巨木,作为支柱,支撑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楼。

    这座楼的装饰颇为华丽,却不奢靡,处处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风气,里面隔着门窗,依稀可见燃烧着的牛油蜡烛,在架子上挥发着余烬。

    门匾上书“摘星楼”。

    几个宿卫想要进去一探究竟,却被宋君偃挥了挥手阻止了。他不认为月神或者是阴阳家想对他不利,于是一甩衣袖,昂首阔步地走进去了。

    在最顶层的位置,宋君偃终于见到了那个永远是轻纱遮面,看不清具体的脸蛋儿的绝色女子,月神。

    “君上。”刚刚还在打坐的月神,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就起来微微给子偃行了一礼。

    “月神大人好雅兴。这摘星楼气度不凡,应该是有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喻楼之高的意思吧?莫不是修道之人,都有此等夺天地之造化的能力吗?”宋君偃兴致盎然地道。

    月神微微摇摇头道:“我等修道之人,却是只为了修身养性。登高而望远,俯瞰芸芸众生,难道君上没有这种能力和心志吗?这摘星楼只不过是为了给小女子打坐而建造的而已,若是君上看不惯,可以拆了。”

    “哈哈哈哈,寡人还没这么心胸狭隘。”子偃摆了摆手道,“若是月神大人喜欢站在高处俯瞰芸芸众生,寡人倒是可以在宫中建造这么一座高楼,以供奉月神大人你打坐悟道。”

    好吧,这已经是调戏之语了。在你的沙丘宫里建造这么一座摘星楼,还要月神去里面参禅打坐,这不是有纳月神做妃子的意思吗?

    月神故意没听懂,轻轻的道:“君上此来,只是为了跟小女子说一些闲话的吗?”

    “自然不是,寡人日理万机,可没什么空闲到处沾花惹草的。”子偃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戏谑的微笑,稍纵即逝,旋即又叹了口气道,“寡人这次来,是想请教月神大人,今年我宋国多灾多难,相继发生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旱魃之祸,天灾人祸,现在我宋国的朝野上下都对此有了一些非议。”

    “一个君主,若是失了德行,天怒人怨,他的臣民也不会效忠于他。譬如古代的夏桀、商纣,现在天下人所谓我宋国为‘桀宋’,寡人为桀纣之君,这些寡人都不甚在意,毕竟谣言止于智者。但是现在各种天灾不断,民生多艰,臣民当中也不乏好事者造谣生事。”

    “在他们的谣言当中,我宋国今年的天灾都是上苍的警示,是上苍抛弃了我殷商遗民,抛弃了寡人这个无道而不得民心的国君的征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寡人也无法控制住臣民的舆论,你们巫教刚刚在我宋国兴起,还没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也无法主导臣民的舆情。”

    “月神,寡人这次来,是想向你请教一下,如何避免谣言的扩散?”

    闻言,月神淡淡的说道:“小女子不知。这种事情君上你应该去求教相国大人,而不是求教我一个不知国事的小女子。”

    宋君偃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寡人也不愿月神你过于为难了。寡人想知道这天什么时候会降雨,所以想请你卜一卦,不知可否?”

    月神微微颔首。

 第190章 祭天

    商丘郊外。//全本小说网,HTTPS://。)//

    此时已经建造了一座庄严肃穆的祭台,祭台四方,天命玄鸟的旌旗迎风猎猎,附近的高大威猛的甲士持戟而立。

    在祭台的八方,还有一队又一队的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拿着武器,将人头攒动的黔首挡住,神色肃穆、冷冽,活像一尊尊陶俑。在祭台的坐北朝南的位置前方,有着一条漫长的红地毯,在红地毯的两侧,还有着手持长戈的甲士驻足那里,两侧也插着殷商标志性的天命玄鸟的旌旗,和大大的“宋”字旌旗。

    天气微寒,朔风凌冽。

    宋君偃穿着一身古朴而神秘的冕服,自己背后的宽大的袍子被两个宫婢捧着,亦步亦趋地在万众瞩目之中,顺着红地毯,心怀虔诚地沿着祭台的阶梯,走上了祭台。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