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弱国,小国就是这么悲哀啊,如果宋国跟秦国一样处于边陲,偏居一隅的话那该有多好,至少不会跟现在一样这么被动了。

    “苏贺,你有多大的把我能说服楚王、魏王?”戴偃问道。

    苏贺回道:“齐魏有世仇,说服魏王并不难。但是魏国正在遭受西方的秦人东征的骚扰,恐怕不能派出多少兵力支援。”

    “那么楚王呢?”

    “楚国,大国也,楚王这个人也是无利不起早,所以想要说服楚王以及楚国群臣答应出兵援助,怕是要下血本,只有利益才能让楚王动心了。”苏贺低着头道。

    戴偃已经明白了苏贺的意思了,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国君之位就好了,虽然处在这个位置上风险太高了,随时还有被别人推翻的可能性。但是戴偃不得不硬着头皮在这个位置上坐着,就算是如坐针毡也不是下去了,因为他知道,一旦他戴偃倒台了,就是他被杀死的时候,车裂?五马分尸?都有可能啊。

    丧权辱国的时候不能在大朝会上说,当然,也有戴偃在很大程度上不信任朝中的大臣们的缘故,所以在苏贺低下头的时候,戴偃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了,旋即宣布了退朝。

    戴偃随即传召苏贺还有另外两位亲信子烈、子干入宫,就在沙丘宫议事房坐下了。

    子烈和子干都是戴偃的堂弟,自幼关系都很好,在戴偃篡位的时候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子烈年仅二十岁,长得很魁梧,面相粗狂,性情彪悍,武力值很强,从小对于戴偃这个堂兄很是推崇,而在戴偃成功上位之后,被破格提拔到了宿卫统领的位置上,防止唐鞅等人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宫禁之内。

    子干则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跟秦国的嬴疾有的一比,目前担任大行人的职务。这就是后世的外交部长,宋国的一切邦交事务都是由子干把持的。

    “苏卿,不知道你将要怎么说服楚王与魏王出兵援救我宋国?但说无妨。”刚刚坐下,戴偃就有些迫不及待地发问了。

    没办法,事关身家性命,由不得戴偃不小心谨慎。这时候哪怕是出卖国家利益,戴偃也不在乎了,这时候只要保住自己的小命,他就心满意足了。

    苏贺也不卖关子,郑重其事地道:“君上,臣以为,魏王那边倒不怎么重要,只需要派出一名使者,请求魏国派兵在齐国的边境上骚扰,做出大举入侵的态势就好了。可以带上美女百名,十几箱金银珠宝,还有保证魏军出征所需的粮草即可。”

    “这……真的管用吗?”戴偃有些狐疑地道。

    闻言,苏贺摇了摇头,道:“君上,正如臣方才在朝堂上说的那样,魏国的主力都在西面防范秦人,不可能真的出兵援救我宋国的。但是我们只要争取到了楚国的出兵,魏军在齐边境骚扰就有了效果,即便齐王野心再大,齐军战斗力再强,也绝不可能无视楚魏两国的威胁,想要侵吞我宋国的疆土的。”

    “那,你要怎么争取到楚国的出兵呢?”

    苏贺忽而鞠躬道:“君上,臣请你宽恕我的罪过,不然我不敢说。”

    “但说无妨。寡人不怪罪你就是了。”戴偃嗔怪地看了苏贺一眼,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意这些小事。

    “楚王,是一个贪婪的人,没有利益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

    “臣请让君上牺牲三个利益,去换取楚国的兵马支援。第一,迎娶楚王姬女,向楚王称臣;第二,割让相城、丰邑方圆四百里土地予楚国;第三,承包楚军出征的粮草军需!”

    “嘶——”戴偃对此没什么概念,但是他的两个堂弟子干和子烈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子烈性情刚烈,听到这话不由得指着苏贺骂道:“苏贺,你究竟是何居心?!我大宋的疆土皆是来之不易的,乃是我历代子氏先祖浴血奋战,得以开拓的疆土!你这空口白话的,说割让就割让?还有,向楚王称臣,那是多么屈辱的事情!我大宋立国七百多年,有襄公霸主之辉煌,还从未向哪个国家称臣过!你怎敢搅碎君上向楚蛮子称臣?荒谬!我泱泱大宋,岂容你这般挥霍?”

    颇为理智的子干也皱眉道:“苏大人,你这主意确实不怎样。且不说称臣,光是楚军的粮草恐怕以国库的内存都很难供应了,更何况,割让相城和丰邑方圆四百里的疆土?这话你倒是说的轻巧,但是你可曾想过,这两个地方绝大多数都是国内世家的封地、采邑,把这两百里疆土割让给楚国谈何容易?难道你以为那些猖獗的贵族老爷们会让你任意宰割吗?”

    “就是,若是被那些世家的人知道你的馊主意,他们还不把你撕个粉碎?”子烈不满地哼道。

    “君上明鉴!”苏贺颤巍巍地道,“臣得君上知遇之恩,倍感惶恐。方圆两百里的疆土,已经是我大宋五分之一的疆土了,但是臣以为楚国的胃口不小,不下血本恐怕是不行的。楚王,需要的是诚意!”

    戴偃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过了半晌。

    “苏贺,你的要求寡人都准了!”戴偃似乎很屈辱的样子,说道,“现在要派谁出使魏国,派谁出使楚国呢?”

    “魏国那边容易,子干大人作为大行人可以出使。只要打通魏国群臣的关系,见到魏王,作出即将国破家亡的凄惨模样,再晓之以害,相信魏国肯定会出兵的。至于楚国那边,臣决定亲自出马,具体的操作我已经有了计较,请君上放心。”

    闻言,戴偃这才松了口气。

 第3章 山雨欲来

    戴偃说服了子干与子烈,他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戴偃失国被杀了他们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全本小说网,https://。)

    为了防止那些旧贵族们狗急跳墙,戴偃决定先打预防针。

    四人又谋划了一个下午。戴偃命子烈在宿卫的基础上,大量征召壮丁入伍,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保证每天都有一顿肉食(这在别的国家除了精锐部队是想都不敢想的),还有钱币可以拿,戴偃的要求也很简单,在三个月之内组建一支直接听命于国君的精锐,人数八千,不多不少,以魏武卒的选拔方式组建。

    魏武卒的选拔方式是怎样的呢?

    根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

    这样的选拔方式很苛刻,堪称千里挑一,但绝不是没有的。

    戴偃现在迫切地需要钱粮,组建一支魏武卒一样的军队谈何容易。

    现在宋国的国库并不宽裕,别看宋国的商业十分的繁荣,堪称战国时期最富裕的国家,但是经过世家大族的蹭蹭盘剥,进了国库的钱粮实在没有多少。

    这些旧贵族都是戴偃变法的拦路虎,偏偏现在又除不得,齐军侵略,虽然让戴偃寝食难安,但也未尝不是一次机会。让戴偃有借口扩军,至于这支精锐部队将来有什么用处,很快那些旧贵族就会感受到了。

    啊,一想到钱粮的问题,戴偃就感到很棘手,想让那些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的旧贵族出钱粮是不现实,他们巴不得国君的权力被削弱了呢。

    没办法,戴偃只好变卖了宫里的珠宝绸缎,换了钱粮,幸好宋国立国已久,历代宋君又剩下了不少的宝贝,戴偃才能出钱粮打造一支强军,这支强军的名字戴偃都想好了,就叫做“虎贲军”!

    枪杆子里出政权!太祖的这句话绝对是适用于每个时代的,戴偃现在深以为然,这可是战国啊,大争之世,手上没有兵权,睡觉都不安全。

    “告黔首书:今齐人来犯,其势滔滔,吾君有安邦之使命,然则不自强不足以立于当世。故吾君有诏,自即日起,征召各地黔首入伍,不论出身,不计罪过,但凡精壮,皆可于宫门报名。”

    “从入伍者,按月发放刀币(宋国货币)三十枚,餐餐管饱,午时食肉糜!”

    诏命一出,顿时轰动了整个商丘城,家家户户的精壮男子无不半信半疑地前往了宫门前。没办法,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虽然宋国已经是比较富裕的国家了,但是底层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能填饱肚子,不至于挨饿,在这些朴实的老百姓看来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

    三十枚刀币啊,足够一家子生活两个月的了。能够养家糊口,还能每天吃肉,何乐而不为呢?

    宫门前。

    乔装打扮过的戴偃与子烈站在客栈的一角,看着眼前这热闹的场面,戴偃不由得感慨地道:“子烈,看来黔首们参军的热情很高涨啊。”

    子烈皱着眉头道:“列国都岁岁有战,无年不战,进入我宋国的黔首也不在少数。是君上你开出的待遇太好了,不过相应的,君上,您对于虎贲军的选拔也太苛刻了呢?万一人数不过八千怎么办?”

    戴偃闻言,摆了摆手道:“寡人已经命人在各地张贴了告示,前来参军的人数必然不少。”

    “可是,君上。”子烈苦笑着道,“军需和钱粮尚在筹划阶段,但是这些钱粮是支撑不了多久的,以您开出的优渥待遇,恐怕不到半年,钱粮就所剩无几了,这还没有考虑到出战的因素。如果打仗的话,三个月可能现有的钱粮都消耗一空了呀。”

    “哈哈哈,这个不必你担忧了。子烈,咱们宋国有那么多钱袋子,粮食大户,难道你就没一点想法吗?”戴偃挑眉道。

    “哦,君上你的意思臣弟明白了。”子烈这才明白了戴偃组建这支虎贲军的真正意义。

    ……

    相邦府。

    此时的相府里面,唐鞅已经秘密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大臣边让、鱼宵、鱼虎、来叔齐等二十余人在客厅里议事。

    “诸位,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子偃正在组建一支新军,以应对来犯的齐军,在商丘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是咱们的这位君上野心不小哇!”唐鞅冷笑着道,“齐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子偃这才想要组建新军,不觉得太迟了吗?”

    闻言,五大三粗的鱼虎不明觉厉地道:“相邦大人,子偃要组建新军干我们什么事!反正是他自己从国库里掏钱的,钱粮也是自己出的,据说他把自己在戴氏的家底全都拿出来了。啧,真是不怕打了水漂,现在我们的这位国君,大概是跟周天子也差不多的了。嘿嘿!”

    唐鞅黑着脸道:“愚蠢。你真的以为子偃心里没有计较吗?哼,子偃这个人喜怒无常,连本相都看不清楚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能想得到,子偃一定是所图不小的。”

    “相邦所言甚是。”一向多谋善断的来叔齐这时候站出来,摇了摇头道,“咱们这位国君的做法看上去的确有些匪夷所思。现在我们宋国,忠于公族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万(常备军,战国时各国都有常备军,一般是守军,在战时才会征召各地的精壮入伍打仗),自从子偃上位之后,娶了干氏的嫡女,对干梁老将军更是委以重任,所以子偃与干氏的利益是牢牢的结合在一起了的!”

    “大家想想看,我们几个世族的私兵(封地里卿大夫可以蓄养兵马)加起来也不超过五万,而且极为分散,如今绝大部分又被征召到了睢水一线跟齐军对峙。所以想要推翻子偃的君位,就必须要借助齐国人的力量。”

    唐鞅皱眉道:“子偃在这个时候扩充兵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来叔齐道:“相邦大人,此时宋国大难临头了,子偃为什么要在这个多事之秋组建新军呢?要知道齐人的军队已经推进到了睢水一线,随时都可能打破防线进攻到国都商丘!亡羊补牢,不是为时已晚了吗?”

    “你是说,子偃所要组建的新军,根本就不是用来对付齐国人的?”唐鞅吃了一惊。

    来叔齐则是点了点头道:“不错。齐人如今势如破竹,光凭干梁手上的那点兵力很难抵抗太久。所以说子偃压根儿就没打算把这支还没成军的兵马派到前线上去!而且据我所知,戴偃组建的这个新军,以老兵为骨干,择优录取,全副武装,待遇极好,完全是按照魏武卒的模式打造的,全是清一色的精兵呀!”

    “那,依来大夫你看,子偃到底是想干嘛?”

    “子偃立新军,我想他想要对付的应该是我们这些世代贵族!”

    “什么?子偃竟然敢这么做?要知道这可是触犯国本的事情!?难道子偃他要学秦国、魏国那样变法吗?”唐鞅已经震惊地瞠目结舌了。

    来叔齐微笑道:“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对于我们的君上来说,我们这些旧贵族是他变法路上的绊脚石而已,只是不知道他会成为秦孝公,还是会成为楚悼王!”

    秦孝公,这个国君不必多说,是他重用了卫人商鞅,变法图强,使得秦国从一个边陲弱国,变成了一个让关东六国都胆战心惊的超级大国!

    楚悼王也是楚国历史上很了不起的一位国君,是他奠定了楚国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楚悼王是怎么死的?

    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时的阻力应该比秦孝公变法的阻力还要大得多,那些吃亏了的贵族难免不会起歪心,而且他的谥号又是悼,他应该不是自然死亡或者是像秦孝公那样工作过度而死亡,弄不好是被下了黑手了。

    楚悼王其父也是不明不白的死了!虽说资治通鉴上说其父声王死于“盗”可“盗”的解释颇多。

    盗贼和刺客加上起义军等,不排除他是死于内部自己人手,所以他的死很可能和他父亲一样是楚国内部动乱势力所谓,加上其子随后尽灭七十余家贵族,为随后楚国的强盛做出奠基。

    所以,悼王必死于某个贵族或者贵族集团之手。

    “不管子偃是想成为秦孝公或者楚悼王,我们都必须要将这种情况扼杀于萌芽状态!”唐鞅颇为惊悚地道。

    旁边的鱼虎问道:“来大夫,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事情的呢?若是没有楚魏的援兵,他戴偃能不能继续当国君还不知道呢!怎么可能想得那么长远。”

    面对众人的疑惑,来叔齐神秘地笑了笑,说道:“或许戴偃就有这样的魄力跟眼光呢?”

    “这……”众人哑口无言。

    唐鞅又道:“不论子偃是怎么想的,我们都不能让他得逞!哼,边让,齐人那边是怎么说的?”

    “回禀相邦。”边让躬身道,“去往齐军大营的信使已经回来了。根据高唐的说法,齐王已经同意了咱们的请求,确保我们这些世族的利益不变,并且可以瓜分原先戴氏的封地,对了,信上还说了,在铲除掉宋君偃之后,齐王将会册封你为齐国的山阳君。”

    “什么?封君?!”唐鞅闻言,顿时一脸的喜不自禁。封君啊!这可是莫大的殊荣,更何况是齐国的封君呢?

    “剔成君那边是怎么说的?”

    “剔成君现在跟个提线木偶一样,齐王说什么,他也说什么,绝无异议,请相邦放心。”

    “但是推翻了戴偃之后,齐国要从中获取什么利益呢?”

    “齐国想要,淮北地还有……陶邑!”

    来叔齐闻言,震惊地道:“什么?齐王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