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君偃心里的那一把无名业火早就按耐不住了,随即告别了众人,带着子恒、子启,还有刚刚复命的子干上了马车。他随即暴怒道:“可恨!这些喝人血的官吏还有贵族寡人必杀之!誓必杀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君上息怒。”子干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子偃心里如是想到,不论是强大的齐国,还是坐拥富庶之地的宋国,国家的强大和富庶都没有给予他们什么好处,该干嘛干嘛去,日子照样还是要过的。

    苛政猛于虎也!但是宋君偃心里很是愤怒,这苛政并不是他想要的,而是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吏,欺下瞒上,自己做的坏事!

    这个时代不一样,有苛政,老百姓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大可以换一个国家。但是在统一之后就不一样了,陈胜的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由此而来的,跑都跑不掉了,不如拼个鱼死网破,至少还能有一线生机!

    戴偃沉声道:恒儿、启儿,今日你们俩都看见了,听到了,寡人想问问你们,若是你们处在寡人的这个位置上,你们会怎么做?”

    子恒是嫡长子,第一个回答责无旁贷,他说道:“君父,儿臣以为,宋国当变!我大宋可效仿齐国,轻徭薄赋,减轻黔首的生活负担,同时应该惩罚犯事的官吏,严惩不贷。此外,儿臣觉得君父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监察体系,从上到下,监督宋国官吏的施政和政令之通达,是否贯彻落实,是否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最后,君父也要重新修订法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犯事的贵族一个也不能放过!”

    戴偃点了点头道:“很好。启儿,你的看法呢?”

    子启闻言,摸了摸脑袋,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只好道:“君父,儿臣的看法跟兄长是一致的。那些胡作非为的官吏太可恨了,竟然敢欺瞒君父,任意征税,岂不是在败坏君父的名声吗?”

    “嗯,你们知道就好。”宋君偃心里稍微舒缓了一下,至少两个孩子都是可以栽培的,孺子可教也。

    子偃又道:“那么国君跟黔首,哪个贵,哪个贱?”

    宋君偃问出这句话,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子启第一个回答道:“当然是君重民轻了!国君乃是一国之君,万金之躯,黔首不过黎庶,千千万万,这就好比一锭金子与一堆沙子,孰轻孰重?所以儿臣以为黔首贱而国君重!”

    戴偃并没有回答,而是继续把头望向了子恒这边,他的神色有些平淡,不知道在想什么。

    子恒恭恭敬敬地道:“回君父,儿臣以为,国君与黔首不应当区分贵贱。国君是人,黔首也是人,不过身份不同,所以有着高低贵贱之分,儿臣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反正在我眼里,君父是应当尊贵的,庶民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那些王侯将相都是天生的贵种吗?戴偃说出了这句话,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对于两个孩子的回答,宋君偃未置可否,唐太宗曾经说过,“民为重,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种说法,但是现在可是战国乱世啊,贵族势力占据了主流!

    若是后世的楚汉争霸是项羽赢了天下的话,这又是贵族的天下,可能也就没李世民什么事情了。

 第31章 剑不利乎

    年关将至,在宋地走访一个月的李敖终于抵达商丘城,接受宋君偃的册封。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西元前328年末,继位仅一年的宋君偃力排众议,拜魏人李敖为亚相,地位仅次于相邦。戴偃诏命,李敖负责宋国的变法一应事宜,赐予君子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见君子剑如见国君!

    为此,宋君偃又一次召开了大朝会。

    子偃肃容道:“今日寡人召开大朝会,不仅为了拜李敖为我宋国的亚相,更是为了变法之事!宋之变法,已经迫在眉睫。寡人知道,你们之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反对变法,认为变法是触犯上苍,变祖宗之法更是冒犯我宋国的历代先君,都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但是,形势所迫,古语云,穷则思变,诸卿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兴亡,心里可否戚戚焉?”

    “这变法,不会触犯上苍,也不会冒犯我大宋的历代先君,触犯的只是你们这些公卿大夫的利益而已!不知道寡人说的对否?”

    戴偃居高临下地扫视了底下的群臣,见到他们都低着头,不敢言语,这个朝堂都成了他的一言堂,也好生无趣。

    不过,宋君偃可没有想过这些,他睁着犀利的眼神,掷地有声地道:“寡人知道你们的心里都不服气,若是因为变法,国家剥夺了你们的贵族世袭权,连子孙后代的权益都无法保障了,这样谁会容忍?就好像,寡人的这个位置必须禅让出去,不能传给寡人的孩儿一般,寡人也无法容忍!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容忍就不去容忍的。”

    “你们这些贵族大夫为什么害怕失去世袭的权益呢?寡人向你们保证,只要贤明而有才干,对国家有功劳的人,寡人绝不会吝惜封赏!你们这些公卿子弟出身贵族,本来就拥有先天的优势,难道害怕争不过那些庶民吗?你们在害怕什么?”

    “寡人的耐心是有限的。若是有做出对国家存在危害的人,敢于阻挠变法的人,寡人一定会让他知道寡人手中的剑是不是锋利的,有多锋利!?”

    “寡人今日便给诸卿一个机会,只要你们在宋国是否变法这个论题上,辩得过寡人新任的亚相李敖,寡人便放弃变法强国的念头!但是,若是尔等辩不过李卿,日后还敢阻挠变法的话,寡人绝不会姑息养奸了!”

    “李卿,开始吧。”

    “唯!”

    李敖昂首挺胸地站了出来,对于辩论,他相信除了根正苗红的纵横家出身的人,放眼天下,没几个人是辩得过他的!

    亚相,地位仅次于相邦之下。这是宋君偃专门给李敖量身打造的官职,这在列国是没有的,列国都只有一个相国,治理国家,不过在宋国却有一个酒囊饭袋,尸位素餐的相邦唐鞅,戴偃找不到借口除掉唐鞅,只能暂时委屈一下李敖了。

    没办法,子偃虽然心里知道唐鞅跟齐国态度暧昧,很有可能已经做出了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了,但是他找不到证据,所以也奈何不了唐鞅。而这个时候罢免唐鞅,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宋君偃虽然为人霸道,但不是一个傻瓜,本来因为变法的事情就已经引得国内的公卿大夫忌惮了,这时候再罢免唐鞅这个贵族的领袖人物,只怕到时候会发生一些动乱。而这动乱的后果也是子偃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知道世家大族的力量有多么恐怖,毕竟他也曾经借宋国贵族之手驱逐了剔成君,成功篡位的。

    对于宋国这些公卿大夫那根深蒂固的势力,戴偃很是忌惮。虽然他现在牢牢地掌控了军权,在军中也建立起了足够的威信,可是妄动刀兵,最后伤到的还是宋国的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贵族势力散布在宋国各地,各个角落,他们的旁支甚至都扎根于庶民之间了。人们都说“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这坐天下不是碌碌无为地坐着,因为这样迟早会亡国的。

    这坐天下其实就是变法,就是中兴!能成为中兴之君的,能力上大抵跟开国之君差不多。

    现在宋国立国已经七百多年了,弊端很多,这些贵族的势力也越来越庞大,就跟当年的晋国一样,六卿把持朝政,封地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三家分晋,曾经的中原霸主国晋国的灭亡。

    宋国,非变不可!

    李敖正色道:“诸位,我认为宋国不能不变法!我大宋处四战之地,北有强齐,贼心不死,南有霸楚,锐意进取,西有大魏,霸主余威。此三国者,齐人威胁最大,刚刚侵犯我宋地,楚国为盟好,却不知能好几时?至于魏国,正在被立志东出的秦军摧残,苦不堪言,扩张的势头也在东方!”

    “当今天下,列国皆有霸诸侯而一匡天下之志!然则不为称霸,只为灭国,只为开疆拓土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大国越大,小国越小,直至灭亡!不争,就会亡国!今秦楚魏韩列国皆变,变法而强国,列国皆变,何故我大宋不可变法?是何道理?!”

    “李敖!你一个魏人怎敢在我宋国的朝堂之上妄语?怎敢擅变我宋国的祖宗之法?”唐鞅憋不住了,站起来横眉冷对地道。

    李敖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李敖虽然是魏人,但是身在宋国的朝堂上,又作为君上的亚相,为国君分忧责无旁贷。何来外人之说乎?不似相邦大人,身为宋臣,又是宋人,又是相邦,却不思为君上排忧解难,反倒处处为难,不知道相邦安的是什么心?莫非你是齐国派来的细作吗?还是你已经投靠了齐国人了?”

    “你血口喷人!?李敖!匹夫!”唐鞅气急败坏了,向着高高在上地坐着的宋君偃道,“君上,这李敖污蔑臣,请君上为我做主啊!”

    见状,宋君偃憋住了笑意,正襟危坐地道:“相邦此言差矣。你与李卿皆为宋臣,都是寡人的臣子,又何来魏人宋人这一说呢?这传扬出去岂不是让列国笑话寡人怠慢贤才,笑话我宋国不能容纳有才干的臣子?在寡人的眼里,无论国别,只要有能力又忠于职守的,寡人都一视同仁!”

    “可是,君上……”

    唐鞅还想说什么,戴偃就不耐烦地摆手道:“今日之议题乃是我宋国是否变法。不在其他,与这个议题不相干的事情还是不必多说了!”

    有宋君偃撑腰的李敖不由得会心一笑,说道:“怎么样,相邦大人,你想怎么反对我提出的观点?”

    唐鞅无可奈何地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变法恐怕会引起国家动乱!昔日吴起变法,便是一例,君上,难道你要做楚国的楚悼王吗?楚悼王是不得民心的。”

    唐鞅的这个辩驳显得很苍白无力,李敖轻而易举地反驳道:“吴起变法,楚国动乱了,却也强大起来了!自吴起变法之后,楚国愈发的强大,接连击败当时的霸主国魏国,收复失地,连战连捷,国力大增!若君上肯为楚悼王,臣也愿意做吴起!”

    “难道你忘了吴起的下场了吗?”唐鞅恶狠狠地道。

    李敖寸步不让,喝道:“吾愿意做商君、吴起,以身护法。若我李敖一人之死,能换得宋国的富强,李敖死不足惜!”

    “……”

    李敖又道:“楚悼王并非不得民心,他是不得楚国的那些既得利益的公卿大夫的心!就好比现在,你们对君上根本就很不满,欲除之而后快,不知道我说的对也不对?”

    “污蔑!你这是污蔑!”唐鞅也崩溃了。

    “何来污蔑?你们知道变法能富强国家,却要牺牲你们这些世袭的公卿大夫的利益,何苦来哉?”

    唐鞅真的是说不过李敖,不由得向着宋君偃一礼道:“君上,三思啊!宋国之国法不可变!变则生乱!难道君上想要让我们这些拥立公室的大夫们心寒吗?我们的祖先都曾为了宋国的富强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为了宋国的历代先君立下了汗马功劳,难道你就忍心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不能享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吗?”

    宋君偃还没说话,李敖就嗤笑了一声,说道:“相邦此言差矣啊。你们这些公卿大夫的先祖的确对宋国有功劳,但是几百年过去了,难道国家和君上还有亏欠你们的吗?不,没有!”

    “在接下来的变法中,我草拟的变法内容里,会格外提到,先祖的殊荣,最多泽被三世,一世降一级,上大夫碌碌无为,其子为中大夫,而碌碌无为,其孙为下大夫,又碌碌无为,直接贬为庶人!就算是你,相邦大人,你的子孙也最多世袭三代,若三代之中无有功劳者,直接成为庶人!”

    “你……”唐鞅真的是气急了。

    “诸卿还有什么好说的吗?”老实说,李敖的能力是超乎宋君偃的想象的。这么强大的气场,这么犀利的言辞,果真是能舌辩群儒的男人!

    群臣沉默。

    子偃高声道:“既然如此,寡人即命亚相李敖主持变法事宜,赐予君子剑,有先斩后奏之权,任何人胆敢阻挠变法,杀!”

 第32章 变法

    宋君偃拜李敖为亚相,标志着宋国变法的开始。//全本小说网,HTTPS://。)//李敖变法由此在宋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为了不激化国内的矛盾,也为了留下一些回旋的余地,李敖将变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监督百官以及各地的官吏,废除就有的繁杂的官职,取而代之的则是效率更高的官制。

    为此,李敖变法中将相邦改为丞相,为百官之首,统领文臣,可以过问国内大大小小的事物,辅佐君王处理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与丞相同一等级的还有统领千军的大都督,以及新建立的监察制度,其主官称之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直接向君王负责。

    在丞相、大都督、御史大夫三大臣之下,也有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大都督就不必多说了,战时调兵遣将,平时操练兵马,跟后世的兵马大元帅,兵部尚书相差无几。

    丞相之下,由于李敖废除了大司马、大司寇、大行人等职务,取而代之的则是。

    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卫尉负责都城的安全,统领禁军,掌管军器、仪仗之事;郎中令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

    治粟内史管理国家财政,主管国家的田税以及各种财物支出,跟后世的户部尚书、财政部长一个职能;廷尉掌管刑狱之事,与大司寇的职能差不多,换了一个称呼而已;宗正不必多说了,每个国家都有,具体负责国君的祭祀,维护宗庙,一般由公族中最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宗正的设立,也是为了管理数目庞大的公族子弟;

    大行令则是负责邦交,出使别国,或者接待别国来使的主官,一般由口才了得的人担任;太仆则是负责水利、工程,手工制作,还有一些军需器械,兵甲也是太仆在管理,类似于后世的兵部尚书。

    少府则管理宫中的日常用品,管理君王出行的车架、仪仗,负责接待他国来投奔的人才;太常则住杀伐之事,直接向君王负责,战时给君王出谋划策充当顾问。

    卫尉、郎中令、治粟内史、廷尉、宗正、大行令、太仆、少府、太常,此为九卿,地位仅次于丞相,呃,现在应该还在亚相之下,不过等到扳倒了唐鞅,李敖顺理成章地继位,那么就不需要亚相这个看上去多余的官职了。

    九卿向丞相负责,而君王也可以直接越过丞相向九卿发号施令。

    御史大夫的主管则是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弹劾渎职、贪污、犯法的官吏,察纳雅言,劝谏君王,御史台也有十大御史,地位次于九卿。

    这是中央的官职,在地方上,李敖推行郡县制,将不大的宋国疆土划分为三个郡,分别是陶郡、睢阳郡、淮北郡。在郡下辖若干县,郡设郡守、郡尉、郡丞三司,又设立监察史,县一级也设立县令、县尉、县丞三司,三方制衡。

    地方之下,十里设里长,一乡设亭长,亭长之下有着三老,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

    宋国变法的官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君权的至高无上,中央集权大大的加强了。宋君偃很是满意。

    三公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