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打造防线,到时候我们秦军再想要东出收复失地,岂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吗?”

    “王上勿忧。”张仪回答道,“一直龟缩在函谷关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臣有一策,可迎刃而解此危局。”

    “请说。”

    “五国联军不可能一下子聚集到函谷关之外的。宋楚两国距离函谷关更是路途遥远,所以臣以为大王可以派遣一路军队去伏击楚军,使楚军不敢轻举妄动。”

    “五国联军,看似声势浩大,其实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那就是人人瞻前顾后,不敢挺身而出充当出头鸟!宋、楚、韩、赵、魏五国都在力避战损,简而言之,就是五国不够团结!”

    “不错。”

    张仪胸有成竹地道:“这就好比五个士兵围攻一个将军,每个人都想杀死将军,取其首级回去领赏,但是他们又不愿意第一个冲上去厮杀!明明是利益均分,但是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大的气力,你花这么小的气力,两者得到的利益是一样的?”

    “是这个道理。”

    秦王驷问道:“相国欲离间攻秦之五国乎?”

    “不必离间。”张仪摇摇头道,“王上,只要到时候我们击退了楚军这一路,诸如宋、韩、赵、魏便会人人自危,自乱阵脚,这正是我们秦国反败为胜的良机啊!”

    张仪都说的那么直白了,秦王嬴驷又焉能不知道?

    嬴驷说道:“不过相国,还有宋国呢。寡人知道这一战韩赵魏三国是不会轻易罢手的,不过宋国应该没那么难对付吧?”

    秦王果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一点就透。

    张仪微微颔首道:“可以贿赂宋国。”

    “如何贿赂?”

    其实秦王早就猜到张仪是什么主意了。是的,秦国与宋国并不接壤,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甚至在更多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结成攻守联盟,对付这个强大的三晋联军。

    宋秦两国鞭长莫及,八竿子打不着。割让城池土地是不现实的,给予重金呢,宋王偃肯定不缺,什么美女珠宝玉器宋国都不计其数,甚至比秦国都多得多。

    而且这些东西,宋王偃未必能瞧得上眼。

    那么张仪想拿什么去贿赂宋国,使得宋国退兵呢?

    张仪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古怪地看了秦王嬴驷一眼,问道:“王上可知道宋人缺少什么?又最需要什么?”

    “这个……寡人不知道。”

    “是战马吗?”在旁边的司马错出声道。

    “不错。就是战马,宋国缺少的就是战马!”

    嬴驷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相国的意思是,用我们秦国的马匹去贿赂宋人?”

    “只能如此了。”张仪一脸无奈地道,“宋人现在什么都不缺,唯独缺了战马!臣听说宋王一直有意打造一支强大的战车兵,和训练大量的骑卒,但是宋国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宜产马,故而宋国只能向燕国还有北方的东胡、娄烦等异族购买马匹。”

    “但是供不应求。宋国与北地的燕国与胡人部落还隔着齐国和中山国,从海路上走的话耗时费力不说,还要花费重金,中途还可以死了不少的马匹,所以宋国虽然财大气粗,都没敢如此挥霍。”

    秦王驷不想听张仪扯淡,他黑着脸道:“果真要以战马贿赂宋国?需要多少匹战马?”

 第374章 赳赳老秦

    秦国的马匹很多,良马更多。(全本小说网,https://。)

    秦国的陇西和上郡都有着一片适宜盛产马匹的草原,在秦人治下的草原部落更是连年向秦国朝贡无数的良马。

    在天下列国中,骑卒最多的当属秦、赵、燕三个位于西北的边陲国家。他们与戎狄杂居、比邻,往往以武力摄服,就能获得足够的战马!

    不过在这个马蹄铁和马蹬还没有发明的战国时代,骑兵的双手还没得到完全的释放,所以骑兵的威力并不是很大。战马的用处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战车兵上面。

    在春秋战国时代,便流行着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的说法。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战车有千乘万乘,而是说明了他们的军事实力的强大,军力之鼎盛。

    谁都知道战车兵的战斗力很强悍,可是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耗费重金去打造战车兵。没办法,太烧钱了,战车兵就跟后世的坦克一样,只能适用于平原作战,在一些狭窄或者是险峻的地形里,战车兵根本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啊!

    现在可不是那个讲求仁义的时代了,兵不厌诈,没有谁会真的跟你排兵布阵,摆开阵势,真刀真枪地干一场的。

    所以说,秦国的良马很多,但是很多良马都派不上用场,养着也是养着,现在送给宋国一些倒是没什么。

    反正宋秦两国并不接壤,就算将来宋国的战车兵或者是骑兵起来了,深受其害,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韩赵魏三国!

    “至少要两万匹战马!”

    “嘶。”听见张仪这么狮子大开口,嬴驷吓了一跳,又道,“相国,两万匹战马是不是太多了?虽然我们秦国现在拿的出来,但是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才换取宋人的退兵,不是太吃亏了吗?”

    “大王啊,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张仪沉声道,“现在宋国已经强势崛起了!将来我们与宋国打交道的地方会更多,趁此机会,我们秦国当与宋国结成盟友,共同抵御来自三晋的威胁。”

    “秦宋两国不接壤,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是最为有利的条件。一旦秦宋两国互盟,东西可夹击三晋,南下可以进取楚国,难道大王认为这不是对于我们秦国大有裨益的事情吗?”

    张仪说得头头是道的,嬴驷暗自思衬了半晌,觉得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当下的时局,还是远交近攻更为适合秦国的国情!

    上一次的桑丘之战已经让秦王彻底明白了,即便秦国的国势再怎么强大,兵锋再强悍,但是一旦劳师远征,还要借道别的国家的话,那么肯定会一败涂地的。

    譬如说这一回,即便秦国真的打退了五国联军,也只能继续削弱韩赵魏三国而已,对于千里之外的宋国还真是拿他没办法。鞭长莫及啊!

    既然打不到,那就结交吧。

    “善。”秦王驷点了点头道。

    “只有两万匹的战马还远远不够,为了巩固秦宋两国之间的关系。臣请大王从宗室当中挑选一个女子,亦或是……让玉漱王姬联姻宋国。”

    “……”

    “当真要联姻?”

    “能联姻那是再好不过了。”

    闻言,秦王嬴驷有些纠结地道:“寡人的长女玉漱才十五岁啊。宋王偃与寡人都差不多的年纪,如何好将玉漱嫁给他?”

    “咳咳。”张仪莞尔一笑道,“大王,不一定非要嫁给宋王偃的。现在宋王偃的诸公子能婚配的已经有几个了,我听说太子恒还没有娶妻,大王可以将玉漱王姬嫁到宋国去,作为太子恒的良娣,日后,她将会成为宋国的王后!”

    “大善!”嬴驷听到这话,不由得两眼放出一阵的精光。

    既然事情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秦王驷当即肃容道:“诸位,此乃国家危难之关头,我等当戮力同心,共赴国难!张仪。”

    “臣在。”

    “你即刻启程,前往朝歌面见宋王。务必说服宋王偃撤去函谷关之外的宋军!”

    “诺。”

    “司马错。”

    “臣在。”

    “你留守咸阳,总督一切军务,咸阳的防卫工作都交与你了。”

    “诺!”

    “嬴疾、魏章。”

    “臣在!”

    “你们随同寡人一道出征!此战,寡人当御驾亲征,不破敌军终不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此时,宋王偃在干嘛呢?

    宋国刚刚迁都到朝歌不过两个月,各个王公大臣都倍加忙碌,宋王偃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宋国的发展重心已经西移,要逐鹿中原,与赵国之间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原又多是广袤的原野和丘陵,适合战车与骑卒的纵横冲杀,虽然宋国有虎贲军这一支天下强军,但是宋王偃认为光是有强大的步卒还是不够的,宋王偃渴望能建立一支强大的铁骑部队、战车部队。

    所以,随着宋国的战马的不断增多,他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么一个想法。

    重甲骑兵!没错,就是重甲骑兵!

    这年头,在没有马蹬和马蹄铁的情况下,想要与战车兵一决高下骑卒的胜算是不大的。宋王偃苦思冥想,还是觉得重甲骑兵比较靠谱一些,没有马蹬和马蹄铁,那就用精湛的骑术来凑,而且在他的设想里,重甲骑兵不需要太多,几千人就好了。

    宋王偃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想到什么,就会马上去做。所以在批阅了堆积如山的奏章之后,他又带了一队宿卫前往城东的武器作坊去巡视。

    武器作坊的管理者是墨家出身的雍齿。自从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秦墨),邓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齐墨),活动于战国中后期。

    李敖变法,宋王偃又不拘一格地任用贤才,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被他网罗到了宋国。宋国现在的墨家弟子可不少,其中以楚墨、齐墨居多,除了一部分从事手工制作的墨者,更多的墨者还是干着行侠仗义的事情。

    不同于其他国家喜欢重用能治国安民或者是统兵作战的贤才,在宋国,只要你有着一技之长就能得到重用。

    像宋国的武器作坊,他们要什么宋王偃就会给什么,有求必应。但是只有一点,那就是武器的质量不能出差错,工期也不能延误,不然从大工令(武器作坊的管理者)到普通的工人,统统都要受到惩处!

    轻则罚款,重则杀头。当然了,现在宋国经过新政减缓了刑罚,不太严重的话杀头还不至于,不过肯定要受刑,受皮肉之苦的。

    宋王偃已经很久没有驾临武器作坊了,这一来的动静可是很大的。这不,大工令雍齿立马带着一干官吏出来迎接了。

    “王上!”

    见到他们向自己行礼,宋王偃摆了摆手道:“雍齿你陪着寡人一起巡视作坊就好了。其余人都各自忙去吧。”

    “诺!”

    宋王偃随后在雍齿和几个宿卫的陪同之下,亦步亦趋地走进了热火朝天的武器作坊。

    为日后的发展做铺垫。

 第375章 作坊

    经过打铁的火房的时候,烟雾弥散,火光燎燎,刺耳而急促的打铁的“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绝于耳。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宋王偃不太适应这种环境,皱了皱眉头,不过没说什么。

    打铁的工人赤裸着上身,在火房里自顾自地忙碌着。

    宋王偃来到了成品放置的仓库里,随手抓起了一柄青铜剑,打量了一下,又看见了在剑身上隐隐约约的一个名字,别的青铜剑上都镌刻着名字,相同或者是不同的名字。

    宋王偃见状,不由得诧异地道:“雍齿,为什么这些青铜剑上都有名字呢?是何缘故?”

    雍齿笑着垂手道:“回王上,这是相国大人吩咐的。因为在前几次的大战中,我们作坊打造出来的兵器质量不是很好,很多都已经损耗了,故而相国大人严令我们武器作坊提高质量,不可敷衍了事!”

    “为此,相国大人还给我们出了一个主意。凡是作坊打造的武器,剑、戈、戟、矛、弩箭等,都镌刻上制作者的名字,这样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可以找到当事人治罪。而且这样一来,我们作坊打造出来的武器的质量那是大大的提高了啊!”

    “善。”

    宋王偃点了点头。黄庸的点子还真多,人人皆畏罪,在原本的武器作坊里,批量打造出来的武器质量总是差强人意的,宋国的还算好的,毕竟财大气粗,又有着这么一批能工巧匠,打造出来的兵器寿命比其他国家都略胜一筹。

    但是黄庸还不满意,因为战争过于频繁的缘故,军械若是一直供不应求的话,这还怎么好作战?

    难道要让将士们拿着满是缺口的青铜剑上去厮杀吗?!

    故而黄庸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嗯,效果显著啊。至少在制造的武器上镌刻了制作者的名字,武器作坊里的人都会害怕被惩罚,而战战兢兢地制作武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了。

    宋王偃又道:“寡人听闻你们将原来越国的一批能工巧匠都网罗到这里来了,不知道他们可还听话?”

    闻言,雍齿更是笑容满面地道:“大王,越人擅长铸剑,这些原来越国的能工巧匠果然有一套独特的铸剑的法子。现在我们武器作坊打造出来的青铜剑,在质量上已经比过去好多了!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如今作坊里出去的青铜剑,无论是在使用寿命还是在锋利的程度上,都大大地增加了!”

    “原来的一柄青铜剑,能使用三年左右,一个锐士拿剑至少挥砍五下方能砍断的树桩,现在只需要挥砍四下便可砍断。青铜剑的使用寿命也延长了,至少能使用四年到五年!”

    “很好。”宋王偃听到这话,心里也很是满意。

    武器之坚利,武器装备和将士们的战斗力、士气一样,都是打胜仗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没有趁手的兵器,怎么杀死敌人?

    不知道除了近战武器,那些弓弩之类的远程武器有没有改进,宋王偃旋即又进入了另一家作坊里,将一把弩机拿到手上。

    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

    弩源于弓,威力又远远大于弓。在战国时代,弓弩制造实行了机械化生产。

    中原地区的韩国则是制造名弩的国家,有这么一句话,“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还有魏国的军队,作为战国早期变法成功的强国,更是大量地装备弩。

    秦国能一统天下,弩机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至少在面对来去如风,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的骑兵的时候,秦弩可以使他们有来无回,闻风丧胆!

    当然了,宋人善射,不过宋国同样配备了大量的弩机。虽然说军队里擅长射术的兵士很多,但是宋王偃并不满足于此,正如公仪休所说的,老宋人一直在穷兵黩武,伤了元气,连十五六岁的男丁都上战场了!

    宋王偃并不想看到老宋人消耗殆尽的情景,所以开始在原来的魏、楚、越等国的黔首当中招募士卒,反正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消化,那些黔首已经对宋国有了不小的归属感。

    宋国不缺兵源!

    “咻!”

    “夺!”弩机疾射,箭矢正中靶心。

    宋王偃将弩机放到一边去,垂询道:“准头还可以。不过雍齿,不知道这个弩机的有效射程是多少?”

    “回大王,可达到一百二十米!”

    “不够!远远不够!”

    “这……大王,这已经很好了。要知道,即便是韩人的弩弓,最多也就这个水准,这弩弓我们已经改进了不少,有效距离可达到一百二十米,已经与劲韩持平,超过了齐魏等国的弩机的射程了。”

    闻言,宋王偃睥睨了他一眼,沉声道:“这弩弓本来是韩人设计的。寡人费了好大的工夫才从宜阳那边挖来了韩国的匠人,他们制作出来的弩机和韩国一般,寡人还是不甚满意!你们改进了什么?”

    “雍齿,你要什么寡人就给你什么,寡人不管你怎么做。三个月之内,寡人一定要看见真正改进过的弩弓!或者是射程比较远的,或者是比较轻便的,你自己想办法!不然后果……你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