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本·帝系篇》把炎帝和神农氏连到了一起,认为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班固说炎帝“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氏”。对古老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一种传说认为最初炎帝做了华夏族的帝王,黄帝只是炎帝属下的诸侯。

    炎帝的事迹,古书中有一些不同的记载,一般常常把炎帝与神农氏说成是一个人,如《帝王世纪》即说“炎帝神农氏”,因此,像教民食五谷、创制耒耜等农业发明的功绩,也就自然归于炎帝身上了。

    据说炎帝一族传了八代,共五百三十年,“无制令而民从”,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但是传到了第八代炎帝榆罔时期,“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可是榆罔却不能阻止,而且后来榆罔也开始不断“侵凌诸侯”,于是,诸侯纷纷脱离榆罔,归顺于黄帝。

    黄帝修明政治,整顿兵力,鼓励生产,安抚百姓。

    经过一番准备,率领诸侯在阪泉与炎帝榆罔交战,经过三次大战,终于打败了榆罔,黄帝遂取而代之,做了帝王。

    也有人说黄帝与炎帝本是兄弟,所以双方的部落联盟很快融合为一,后世称炎黄子孙即来源于此。

    之后,黄帝又经过一系列南征北讨,制服了不顺从的诸侯,天下复归于太平。

    黄帝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治理天下,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传说黄帝还创造发明了舟楫、杵臼、弓箭、房屋、门、棺椁、文字,为华夏文明的发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有关黄帝神话传说的主要部分,莫过于黄帝与炎帝、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了。

    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中,黄帝“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图腾的部落为前驱。以雕、鹖、鹰、鸢为旗帜”,战争的规模显而易见。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则异常惨烈,“血流漂杵”。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施出了神功魔法。起初,蚩尤施展法术,即刻大雾弥漫,人马相对而人影莫辨。黄帝便令风后制造出指南车,识别了方向,将蚩尤打败。

    随后,蚩尤又请来了风伯、雨师,一时间,风雨大作,急风暴雨把黄帝的人马搅得人仰马翻。黄帝又请来了天女“魃”,止住了暴雨,指挥大军以雷霆闪电之势,冲乱了蚩尤部下的阵形,乘胜捉住了蚩尤并把他杀掉,将其头颅埋在涿鹿。

    炎帝、黄帝作为功绩卓著的贤明帝王,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炎帝、黄帝死后,黄帝的一些后代子孙如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等,又先后做了帝王,他们不忘炎帝、黄帝对于华夏文明的开创之功,把炎帝、黄帝奉为始祖,率领臣民依时节祭祀、供奉。

    这样,炎帝和黄帝就成了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了。

    后来,由华夏族发展而成的汉族、中华民族,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直尊奉炎帝、黄帝为始祖,于是也就自称为“炎黄子孙”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这一日宋王偃在外面微服私访,听见了书院里的这阵阵的读书声,不由得站在那里发怔。

    不错不错,就是这个味道!小小年纪读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干嘛?

    “邹衍,各地的书院都修建完毕了吗?”

    邹衍闻言,垂手道:“回大王,还有一些诸如吴郡、会稽郡的偏远地方还在修建当中,不过国家已经暂时征用了原来的私塾,想必是不会耽误学子们的上课的时间的。”

    “嗯。”宋王偃微微颔首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尤其是学子们的时间更为可贵!若是他们少壮不努力,岂不老大徒伤悲乎?”

    听到这话,邹衍不由得敬若神明地跪下来说道:“大王!您真的是出口成章啊!臣暂且记下了!”

    随后邹衍又忙不迭地向不远处的私塾先生借了狼毫和纸张,开始记录下宋王偃刚刚所说的经典的句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王,依臣看,这完全可以张贴在每个书院的过道上,和每个班级的教室里,作为名言警句使学子们日夜聆听大王的教诲,不时地对您歌功颂德!”

    “……”

    溜须拍马到这种地步,亦是奇葩。不过这样高调的做事,宋王偃表示:寡人喜欢!

    “善!”

 第450章 彩头

    “好,下课!”

    这一日,微寒,子干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课本和教案,然后站起来跟讲台下面的一群少年郎说道。全本小说网;HTTPS://。m;

    “老师再见!”

    子干微微颔首,随即离去。

    子干现在除了是宋国的廷尉,掌刑狱之权,还当了书院的差,他的学生都是权贵子弟。

    如宋王偃还未成年的儿子,子楚、子微、子然等人,如骠骑将军干骜之子干恬、干虎,如相国黄庸之子黄权,如大都督匡章之子匡梁,这些人无不是权贵子弟,还都是极为显赫的那一种。

    故而他们的老师都是子干、万章这样的名师大儒。

    “子楚公子,今天我们去那里行侠仗义呀?”干恬见到子干离去,便急不可耐地凑上去对子楚询问道。

    子楚跟一个小大人一般,老气横秋地摆了摆手道:“今天就不行侠仗义了!咱们朝歌城实在是治安太好了,咱们管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一点意思都没有。”

    “那要去哪儿玩吗?”

    子楚闻言,想了一下,随即说道:“不如我们去下棋吧?”

    “啊,下棋?”

    干恬愣了一下,然后苦着脸说道:“公子,这下棋有谁能下得过你的?我们可不想自讨苦吃啊!”

    “切!”子楚不屑地道,“谁要跟你们这些臭棋篓子下棋了?我们去棋馆,那里自然会有棋艺精湛的棋手跟本公子下的!你们就看着吧!哼,跟你们这些臭棋篓子,毛都还没长齐的家伙下棋真没意思!”

    “我父王说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不能坐井观天,所以要下棋,必须要找厉害的人去讨教讨教!”

    听到这话,干恬与在场的匡梁、黄权和干虎都面面相觑,随即一阵迟疑。

    干恬道:“公子,我知道城西有一家如意棋馆,生意异常火爆,人流极多,不如我们就去那里下棋吧。”

    “好!咱们走!”

    现在是西元前315年,子楚生于宋王偃二年,即西元前327年,故而子楚今年是十三岁,十三岁的年纪在这个战国时代已经不算小的,在这个岁数的时候,子昂、子启和子契都差不多上战场厮杀了。

    不过子楚不一样,子楚天生聪慧,自小就有“神童”之称,他虽然长得跟宋王偃很相似,手上也有两把子气力,看上去很壮实,但是子楚却不喜欢打打杀杀的!

    子楚自小就被自己的母亲贞姬所宠溺,可谓是顺风顺水,就连身边的人都讨好他,巴结他。

    譬如干恬、匡梁这些权贵子弟也不例外!

    虽然干恬和匡梁等人的年纪比他大一点,但是身份不够他尊贵,再加上子楚向来是唯我独尊的性格,骄纵得很,故而这些书院里的权贵子弟无不对他唯命是从的。

    这么小就懂得拉帮结派,成何体统?

    不过宋王偃已经不想多管子楚了,以前子楚还小的时候倒是倍受宋王偃的宠爱,但是近些年来不知道为什么,宋王偃渐渐疏远了子楚。

    这一切使得子楚的性格大变,变得愈发地骄纵、狠辣,这些作为父王的宋王偃都无从得知。

    俗话说得好,站的越高,摔得越疼。曾经子楚有多么受到宋王偃的宠爱,现在被冷落了,心就有多冷!

    子楚恨宋王偃,恨母亲贞姬,更恨自己的太子哥哥子恒!若不是宋王偃这些年来更在乎培养子恒,也不会使宋王偃冷落自己的!

    子楚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绕是如此,子楚还是有一些头脑的和豪气的。

    子楚平日里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带着干恬、匡梁等一群小弟四处走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算是一些夫妻抄家了,或者是看到谁在骂街什么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管上一管,堪称是朝歌城的小太岁!

    子楚就这样带着一帮人走进了人满为患的如意棋馆。

    “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我们的子楚公子吗?今儿个公子怎么有空来这儿下棋啊?”

    子楚刚刚进了棋馆溜达了一下,便突然听见背后响起了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似乎是在嘲讽他一样。子楚皱着眉头,转过身,便看见了一个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带着一帮少年、家仆进到棋馆来。

    “我们认识?”子楚疑惑地道。

    闻言,那个少年郎脸色一黑。

    旁边的干恬见到子楚将这个少年郎的印象忘掉了,不由得上去耳语道:“这是纪氏一族的少主,纪馥。他父亲纪然是现任淮北郡的郡守,祖父乃是当朝都察御史纪文。”

    “哦。”子楚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实则是一头雾水。

    不过到底是都察御史的孙子,亦是权贵子弟,不容小觑。不过对于干恬、匡梁这样的权贵子弟来说,一个都察御史的孙子的确有些微不足道,子楚记不住这个人,没什么印象亦是情有可原的。

    “纪馥,你有什么事情吗?”

    纪馥冷笑了一声,说道:“子楚公子是在找对弈的人吧?正好,我亦是找不到对手,不如你我对弈一局如何?”

    “象棋还是围棋?或者是六博?”

    “时下流行象棋,便以象棋对弈吧。”

    二人决定以象棋对弈,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实木的棋盘,棋盘上面勾勒出河界,连棋子都摆好了。

    纪馥又道:“子楚公子,这一般的对弈一点意思都没有,不够刺激,不如下一点彩头如何?”

    “彩头?你想要什么?”

    “一局一百金!”

    闻言,子楚瞪大眼睛,嘴巴张了张,刚想说什么就被纪馥的一番话给怼了回去。

    “怎么?很为难?为难的话也不要紧。”纪馥故作哀其不幸的样子,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堂堂的子楚公子,一国之公子,竟然连一百金都拿不出来,还不如我这个纪氏的公子呢。”

    子楚最嫉恨别人小瞧他,故而听到这话,那一股争强好斗之心便涌了上来,竟然鬼使神差地道:“谁说本公子拿不出一百金的?好,就以一百金为彩头!”

    “公子……”旁边的黄权想要上去劝阻,却被干恬拉住了衣袖。

    干恬摇摇头,将黄权拉到耳语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子楚公子是什么脾气,怎敢在这个时候上去劝阻他?”

    “可是……”黄权苦笑着道,“子楚公子的棋艺你又不是不知道。干恬,平日里若不是我等都让着公子,只怕都没有今天这档子事!这叫什么事啊!子楚公子若是输了一百金,我们回去怎么跟贞姬娘娘交代?”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子楚公子虽然是一个臭棋篓子,不过我看这个纪馥应该好不到哪儿去,到时候我们便从中作梗,料他是不敢说什么的。”

    “善。”

 第451章 作死

    棋局开始。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子楚为红子,纪馥为黑子。

    这个时代的象棋是宋王偃发明的,不仅在宋国很流行,还风靡于天下。

    象棋属于二人对抗***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故而成为了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

    在当今的天下,象棋被列为公卿大夫们的修身之艺。同时,也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象棋这种棋艺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大街小巷常常可见对弈的象棋爱好者。

    宋王偃发明的象棋,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红黑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十条横线、九条竖线共分成90个交叉点。

    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每种颜色16个棋子,分为7个兵种,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因为擒贼先擒王)。

    虽然象棋才刚刚出来不过数年,但是深受广大士子和公卿大夫的喜爱,风靡一时,再加上宋王偃的极力推广,相信其受欢迎的程度很快就能超过围棋,成为华夏第一棋艺了!

    “子楚公子,你先请!”纪馥故作彬彬有礼地道。

    闻言,子楚倒是没怎么客气,直接抓着棋子炮二平五。

    “噢,炮二平五?那我就炮八平五。”

    “马二进三!”

    “马八进七!”

    子楚与纪馥你争我斗地下了一番象棋,子楚落于下风,被步步紧逼。

    “炮八进五!”

    看着棋盘上的形势,子楚愣了一下,然后苦思冥想,还是没能看出对方下的棋子有什么破绽的。

    看到子楚愁眉苦脸的样子,身边的黄权不由得提醒了一声,说道:“马七退八啊公子。”

    闻言,子楚顿时眼前一亮,然后根据黄权的提示马七退八,果真挡住了纪馥下一步的攻势。

    纪馥见状,脸色一沉,说道:“连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说法都没听说过吗?子楚公子,你不会输不起吧?”

    “谁、谁说本公子输不起的?”子楚哼了一声,然后瞪了旁边的黄权一眼,说道,“不要多嘴!”

    “诺,诺。”黄权没法子,只能哭笑不得地躲到一边去。

    没有了黄权的提示,子楚又很快落入了下风,被纪馥那边的黑子步步紧逼,几乎快要将军了!

    “炮五进四!”

    又碰到这种困局,子楚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纪馥见状,不由得笑眯眯地道:“子楚公子,还有几步棋我可就要将军了!你可要想清楚!”

    “士六进五!”

    “车九平六!”

    见到子楚碰到困局,下一步就要被纪馥将军了,黄权不由得在那里叹了口气道:“完了完了。子楚公子要输了!若是子楚公子在这里输了纪馥一百金的话,指不定回去之后,我爹会怎么体罚我呢!”

    旁边的干恬对此嗤之以鼻地道:“你爹相国大人那是一个斯文人!我爹干骜那才厉害,回家之后肯定拿大棒子抽我!唉,早知道就不带子楚公子到这儿来了,还偏偏碰上了纪馥这个扫帚星!”

    黄权闻言,顿时愤愤不平地道:“这个纪馥也太不像话了!难道他不知道让一让子楚公子吗?跟他们的公子下棋,谁敢不留手?”

    至于子楚那边,已经被将军了。

    “车四进六!”

    “将六平五!”

    纪馥嘴角一勾,最后拿着棋子落下,口中说道:“炮八平五!重炮杀,子楚公子,你输了。”

    “且慢!”子楚蓦地站起身,又给纪馥的两个炮挪了位置,然后说道,“我这两步不是这么下的,我要马七退二!”

    听到这话,纪馥也站了起来,又把棋盘上的棋子的位置给放了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