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仪见到楚王犹豫不决的模样,随即垂手道:“大王,请你不要考虑多时。现在,在蓝田那里,每一日,每一时,每一刻都不知道会有多少的秦楚两军的将士在流血牺牲!楚王你多迟疑一刻,便会死上更多的楚军和秦军。”

    “大王你完全可以试想一下。当今之天下大势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宋国一家独大,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制衡宋国的了!如当年之晋国,晋国亦是一家独大,不过好在也有秦、齐、楚三国可以制衡。晋国在当时没有灭国之力。”

    “但是现在的宋国呢?宋国何其之强势也!伐齐一战,几乎捣破临淄,灭掉了齐国!若非是宋王就此收手,见好就收,可能现在齐国已经宣告灭亡了!秦楚大战,最后便宜的能是谁?是韩国、魏国吗?是宋国吗?他们都是其中的得利者。”

    张仪口若悬河地道:“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我秦楚两国交战一年多,也浴血奋战了一年多,但是你们楚国真的占到什么便宜了吗?王上,你要知道,这天下最宝贵的,不是城邑,不是耕地,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人,而是万千将士的性命!”

    “无兵何以战?何以得到城邑,何以得到耕地,何以获得金银财宝?!我秦楚两国本为霸主国,而今遭逢战祸,已经沦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这绝不是外臣的危言耸听!楚王,现在韩魏两国二十万联军已经攻克了你们楚国的邓地,直逼楚国腹地。而道路被阻断,没有一粒的粮秣可以进入秦地的!而就算你们楚军又效仿燕国子之之乱之时,在我秦国的土地上奸淫掳掠吗?这是不可取的啊!”

    “张仪,这是秦王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主张?”楚王疑惑的问道。

    “自然是我王的意思!”张仪掷地有声地道,“大王,外臣绝没有欺瞒你的意思。已经强势崛起,一家独大的宋国且不说,光是眼前的韩魏联军你们楚国能对付吗?楚国,已经尽起举国可战之兵而攻秦,现在楚军的主力又受阻于蓝田,不得寸进,这仗再这么打下去,最后受伤害的还会是楚国!”

    闻言,楚王熊槐不由得眯着眼睛道:“张仪,你说这话寡人便不爱听了。何以说最后受伤害的会是我楚国?现如今,我楚国的主力大军已经迫近了秦国的蓝田,距离你们的都城咸阳不足百里之地,数日便可一战而下!”

    “那么大王你认为能扛得住这种消耗吗?秦有锐士,你楚国亦有狼兵,两者交战,不外乎两败俱伤而已。但是你楚国的邓地已经被偷袭得手了!只要韩魏联军长驱直入,便可直下你们楚国的郢都!你们楚国拿什么去抵挡?只靠着为数不多的老弱病残的士卒?还有一些老弱妇孺吗?”

    “……”

    熊槐又沉默了。

    张仪见状,随即又加把火道:“楚王,只要你答应从蓝田撤兵,我王愿意将鄢陵、曲沃、卢氏、汾阴等三十五座城池双手奉上!尽归楚国!而且还将撤去还在汉中负隅顽抗的秦军,将汉中之地也尽数归还你们楚国?”

    “当真?”

    “张仪没有半句虚言!”

    楚王熊槐被忽悠过一次,不敢轻易上当,于是又道:“张仪啊,你们秦国如此大方,是否另有所图?这可是整整三十五座城池呢!方圆将近八百里的疆土了吧?秦王肯舍弃?”

    张仪随即苦着脸道:“楚王你有所不知。现在我秦国已经是力不从心了!经丹阳、蓝田之战,我秦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这些城池土地可能以后守都守不住,倒不如大方一回,做一个顺水人情交割予你们楚国呢!”

    闻言,熊槐嗤之以鼻地道:“张仪,你以为寡人还会再相信你吗?且不说你们其中有什么阴谋,光凭秦王和你张仪的为人,寡人便信不过。”

    张仪垂手道:“楚王你若是信不过外臣。可以遣使与张仪一道去鄢陵、曲沃等地!”

    熊槐摆了摆手道:“兹事体大。寡人要与群臣商议商议!张仪,你可别给寡人耍什么花招!这段时间你必须住在驿馆那里,哪儿都不许去,不许踏出驿馆半步!”

    “诺!”张仪低着头在那里,虚掩的袖子之下,不由得露出了一种阴谋得逞的笑意。

    在张仪走后,楚王熊槐随之将令尹昭阳、左司徒屈原二人召进宫里来。熊槐陈情了此事。

    “事情便是如此。秦国想与我楚国停战议和,而且愿意将丹水一线的秦军撤回去,将汉中之地归还给我楚国,还大半个河东地,即汾阴、曲沃、鄢陵等诸多旧韩魏两国的城池都割让给我楚国,说是秦国现如今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所以想进献给我楚国。对此,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看法?”楚王垂询道。

    令尹昭阳闻言,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老半天,没说话,只是在那里思索着什么。

    而屈原一向是不主张伐秦的,故而在听到秦国愿意屈服之后,当即说道:“大王,我们还是见好就收吧。现在秦楚两军的将士们正在蓝田鏖战,僵持不下,而韩魏两国又联军克我楚国之邓地,现在即便我楚国想战,亦是力不从心的。”

    “既然秦国请和,何不答应下来呢?”

    熊槐闻言,又睥睨了屈原一眼,说道:“芈原,你认为秦国真的会将鄢陵、曲沃、汾阴等地交出来吗?”

    屈原垂手道:“王上,现在的河东地根本就没有多少的秦军。也就是说,秦国已经阻挡不了韩魏两国收复失地的步伐!臣想,秦王之所以愿意将这大半个河东地献出来,必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故而卖一个人情予我们楚国的。”

    “寡人也有这种想法。”

    楚王熊槐微微颔首,又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令尹昭阳道:“令尹大人,你老成谋国,不知道对此你有何见解?”

    “秦人狡猾,诡计多端。不过老臣对此倒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令尹昭阳摇摇头道:“或许是老臣想太多了吧。王上,不管秦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们楚国一定要尽快将正在伐秦的军队撤回来。此番倾国之兵伐秦,实在是太过冒险了!幸好韩魏两国皆不敢轻易往死里得罪我们楚国,如若不然,被敌国大军兵临城下的耻辱,还有当年吴军破郢都的耻辱都可能再现啊。”

    楚王倒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君主,当即道:“令尹大人责备的是。此事是寡人太过鲁莽了。寡人这便下诏命,让景翠带兵回国!”桀宋

    zj190128g

 第533章 秦国的优势

    “秦楚终究还是停战议和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宋王偃接到三十余万楚军撤出蓝田、武关,让出了商於之地,而回到汉中一带休整的消息,便已经知晓秦楚两国正式停战议和了。

    “苏秦,你可知道秦国开出了什么条件才促使楚军撤退,并且让出好不容易攻克的武关和商於之地的吗?”

    宋王偃又向着苏秦垂询道。

    在这偌大的宫殿里,只有他们君臣二人。现如今宋王偃已经不再一如往常地召集几个重臣议事了,倒不是信不过这些重臣,或者是他们没办法给宋王偃排忧解难。

    而是宋王偃现在是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刚愎自用了。

    若不是考虑到苏秦是相国,一向是眼光独到的话,可能宋王偃有事情都不会找苏秦商议的。

    苏秦闻言,随即摇摇头道:“这个……臣不知。不过眼下秦楚两国议和,楚军能退出秦地,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现在韩魏联军还盘踞在邓地,虎视眈眈,若是楚军再占着这些秦国的要害之处,赖着不走的话,极有可能会腹背受敌的。”

    “自然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宋王偃含笑道,“不过,根据黑衣卫给寡人的消息。十分的有趣!”

    “秦国不仅舍弃了汉中之地,而且还将原来的韩魏旧地,汾阴、鄢陵、岸门、曲沃等三十五座城池竟然全部割让给了楚国!”

    “秦人会有这么大方?”苏秦瞠目结舌地道。

    宋王偃颔首道:“就是如此大方,还大方过头了。苏秦,前不久寡人刚刚得到的消息,秦相张仪秘密潜入新郑,而后又入大梁,其一举一动皆被我黑衣卫所监视。而你知道韩魏两国为什么会突然发兵攻楚吗?”

    “秦国啊,将韩国原来的失地,平阳、皮氏、汾阴,还有之前的鄢陵等十七座城邑,方圆四百里的疆域,竟然尽数割让予韩国!而后张仪又入大梁,声称将魏国原来的岸门、安邑、雕阴等十八座城池,全部割让给了魏国!这是何等的大方啊!”

    “……”

    苏秦暗自思衬了一下,随即道:“王上,你是说……这是秦人的阴谋?”

    “这是唯一的解释。”宋王偃笑了笑道,“秦王真是好计策,慷他人之慨!这就好比一块骨头,秦人将一块骨头丢出去,让楚、韩、魏三条狗去争抢,你说最后会怎样?”

    闻言,苏秦顿时一脸凝重地道:“秦人歹毒也。”

    “寡人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宋王偃沉声道,“现在天下列国的原有平衡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秦齐楚三大霸主国的国势已经倾颓下来了,而我宋国却是愈发地强大,寡人很担心,列国会不会响应秦王或者是楚王的号召,合纵攻我宋国啊!”

    听到这话,苏秦亦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王真是深谋远虑。既然列国能合纵,那我们便可以连横以应对之。”

    “与谁连横?”

    “赵国。”苏秦说道,“经过胡服骑射,又辟地数千里的赵国已经十分的强大,现如今赵国的国势丝毫不逊于秦楚两国,而仅次于我宋国。若是列国合纵攻宋,当联手以赵国为最好!”

    “相国言之有理。不过……”

    宋王偃又摇摇头道:“只一个赵国,可能太势单力孤了。而燕国现如今压根儿就没什么作用。寡人欲先发制人,合纵韩赵魏三晋,而攻秦国,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攻秦?”

    苏秦愣了一下,随即又道:“王上,这个时候如何能攻秦?只怕韩魏两国都不会随从的。现如今我宋国一家独大,天下列国恨不得弱我宋国,如何能合纵攻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宋王偃笑着道,“这世上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还少吗?或许在秦国强大的时候,摄于秦人的虎狼之师的赫赫威名,韩魏两国还有所顾忌。但是现如今秦国的精锐在蓝田之战当中,几乎折损殆尽!”

    “这雪中送炭的可能没有,但若是寡人振臂一呼,韩魏两国还不乖乖屈从?便如同秦国一般。秦人凶悍,屡屡东出,侵占了三晋多少的城池土地?杀伤了多少的三晋的将士?掳掠了多少的财富?可韩魏两国不都臣服在秦国之下,充当秦人的打手了吗?”

    “既然秦人能做到,那么寡人便能做得到!”宋王偃不怒自威地道。

    “那么王上你想如何做?”

    宋王偃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了,故而不假思索地道:“此番邺城之会,寡人当会盟赵王、韩王与魏王,以确立寡人的主导地位,联军攻秦!”

    苏秦可不知道宋王偃为何如此执着于攻秦。

    但是宋王偃其实心里在害怕。宋国现如今固然强大无比,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最强之国,但是历史上一统天下的乃是秦国,而秦人的那种百折不挠,越战越勇的特性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历史上的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战国霸主,从而建立了一个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秦国凭什么有那么大的能力?

    其一,地理优势。

    秦国位于崤山以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秦国崛起于西部边陲,拥有强大骑兵的秦人,对于周围的游牧民族有绝对的优势,从而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后方,秦国能毫无顾忌的展开对东方六国的征战。

    其二,危机意思。

    由于秦国以游牧起家,又处于中原文明的外缘,从建立起就被东方六国看不起,即使这样,秦穆公还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在秦献公时期,面对魏国的咄咄逼人,国家处于亡国的边缘。

    此时,长期的征战,秦国国力过度衰落,秦孝公时期面对六国分秦的屈辱,从此,在秦国国君奠定了很强的危机意思,从而决定了必须变法。

    其三,商鞅变法。

    变法图强是战国时期每个国家君主的意识,秦国也不例外。

    秦孝公招贤令,迎来了卫国商鞅。秦国此时,无论各个方面皆处于主体国家的下层,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由于秦国长期的贫弱,加上国君的强大支持,秦国变法得到了彻底的执行,秦国从此变得富强,变法的观念深入人心。

    由于变法的实行,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得到了广大亲人的极大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秦人有了一个整体的国家概念。

    加上,变法为秦国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利益,大量的各种人才,加上耕战得爵,使得秦国拥有统一六国的基本资本。

    其四,统一六国的战略奠定。

    秦孝公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打败了长期霸主地位的魏国,收复了原秦国的河西地区和函谷关,使秦国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统一六国的概念并不是秦国独有,其他战国国家也有,比如齐国。战略高度决定其收获大小,强大的魏国也只是在苦苦维持其霸主地位。

    统一六国的战略也为秦国的外交方式——远交进攻。

    其五,武器革新。

    秦国拥有合理制度化的兵器制造和创新技术,想想弓弩齐放,万箭齐发的状态就不寒而栗。

    还有一点就是,秦国长期对六国征战的征战的胜利,对东方六国的信心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都在尽量通过割地赔款的方式避免与秦国的直接对抗,以维持其在国内的统治,使得秦国人统一六国的决心和整体实力逐步增强。

    长期的分裂,必然会迎来统一的大势,秦国就是抓住了这个趋势。思想决定高度,实力决定。

    而宋王偃担心的正是秦国的这些厉害之处,但是他明知道,却对此无能为力。

    宋王偃不知道自己穷极一生能不能横扫列国,一统天下。而一旦将这个强大的宋国交到子恒的手里,他又有一些不放心。

    因为子恒面对的,将是秦昭襄王、赵惠文王还有燕昭王这般的雄主,现在宋王偃完全可以压制列国,但是他一旦甍逝的话,只怕宋国的国势将会就此倾颓下去了。

    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现在宋国已经全面取代了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大国。想想看历史上的齐国是怎么亡国的?

    齐国经过齐威王、齐宣王和齐闵王三代而治,国力达到最强,甚至已经可以同秦国号称“东帝”、“西帝”,两强并立的格局。

    在一些方面,齐国甚至要强大于秦国的。

    但是齐闵王作死,听信了苏秦的谗言,而灭掉了宋国,这样就导致了列国人人自危,五国灭齐。

    历史,还是会有一些惯性的!

    所以宋王偃现在是很想不遗余力地打击秦国的,最好能一鼓作气,将秦国灭掉!

    当然了,这个只能是想想而已。

    想想秦人骨子里的那一种血性,和不屈的精神,宋王偃便倍感压力。若是宋秦两国接壤还好说,以宋国的包容性,完全可以消化掉秦人,但是秦国是与三晋和楚国接壤的,而这些国家……实在是不靠谱!桀宋

    zj19012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