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匡章扶起了白起,长嘘短叹,感慨万千地道:“白起将军,真是好久不见。这一回若不是你及时增援,又大破魏军,又败韩军,只怕我匡章的一世英名,都要在此役中付诸东流了!”

    “上将军过奖了。白起愧不敢当!”

    “你当得起,当得起的。”匡章搀着白起的胳膊,一起步入府衙,一边还叹着气道,“白起啊,老夫真是有感于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老了,本以为还要为了大王的皇图霸业再操劳几年,现在看来,大可不必也!你白起比我匡章更为优秀,更为合适做大宋国的国尉呀!”

    “上将军何出此言?”白起连忙摆手道,“上将军老当益壮,我宋国又有良将无数,白起资历浅薄,能力有限,尚需磨砺,国尉之尊怎敢觊觎?”

    “哈哈。你还是太过谦逊了!”

    匡章笑着道:“白起,当初老夫就看出你是一个好苗子,将来必为我宋国之良将,国之栋梁!没成想老夫还是看走眼了,你不是良将,而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战神!我大宋国的战神!”

    “上将军……”

    “白起,你老实告诉我,对韩魏联军赶尽杀绝,又溺毙韩卒二万人,这不是你的主意吧?是不是王上授意你做的?”匡章忽而肃容道。

    闻言,白起迟疑了一下,回答道:“上将军,这一切全是白起的自作主张!”

    “你!”

    匡章瞪了白起一眼,又不禁怅然叹了口气道:“白起啊白起,你怎能这么干?你可知道,你今日的所作所为,固然是为了我大宋国好,也能成就你的赫赫之功,赫赫威名,你白起是一战成名,一战就名动天下,成为了与我匡章一般的天下名将!”

    “但是你可曾想过,你如此作为,会给我宋国将来的征战带来多大的阻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矣!你只华阳之战,便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韩魏联军全军覆没,几无生还者。以往列国之间的征战,不会赶尽杀绝,多少会留一些活路,可是现在你连俘虏的敌军将士都杀害!这会给我宋国带来多大的隐患你知道吗?”

    “白起知道。”白起冷着脸道。

    “既然你知道,又为何如此作为?”

    “正是因为白起知道,才不得不为之!”白起掷地有声地道,“上将军,这个乱世何以长达四百多年不曾终结?战争愈演愈烈,国家的一切都是为了战争而准备,都是为了杀伐而准备!乱世何以结束?天下纷乱,何得康宁?”

    “白起,你只是一个将军,这不是你我应该考虑的事情。”匡章摇摇头道。

    “上将军,你的话恕我不敢苟同。白起生而为人,不避乱世,常言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白起主杀伐,应为人计。过去列国之战,只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如襄陵,曾属楚地,后来为晋所取,接着属魏地,而后被属楚地,又归魏地,现在又为我宋国所有!”

    “何以也?城头变幻大王旗!屡战不止!是故白起窃以为,夫杀伐之事,攻人为上,攻城为下也。”

    “好吧。”匡章无奈地叹了口气。

    随后的半个月,宋军乘胜追击,攻取了魏国的卷县{今河南省原阳县旧原武西北}、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和长社{今河南高官葛市东},还有韩国国的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

    魏国被迫献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与宋国求和。

    与此同时,秦、赵两国之军相继退去,打道回府,各回各家。楚国又遣使向宋国求和,宋王偃不允,最后不了了之。

    大朝会上。

    宋王偃高坐上位,群臣分作两列,整整齐齐地站在陛台下面,山呼“王上万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话刚刚说出口,相国苏秦便站了出来,垂手道:“王上,郢都又遣使来朝歌,欲求见于王上,相谈宋楚两国重修盟好,止戈议和之事。”

    宋国已经对楚国宣战,楚国已经服软,但宋国依旧是不依不饶的,在没有签订城下之盟{停战协议}之前,宋楚两国实质上还处于战争状态。

    闻言,宋王偃极为干净利落地摆了摆手道:“不必了!你让楚使回去告诉楚王,宋楚之战,事关国本,寡人绝不善罢甘休!”

 第0610章 损人损己

    “王上,三思呀!”苏秦作揖道,“与楚之战,利不一定大于弊。(全本小说网,https://。)我宋国若执意再战,不同意楚人议和之请,恐楚人视我宋国若仇寇,枕戈待旦,日后我宋军若是再伐楚,只怕死伤更为惨重!”

    “请王上为我大宋国的万千将士性命之计,同意楚国议和之请求!”

    闻言,宋王偃不由得肃容道:“寡人正是为我大宋国千千万万的将士的性命计,这才不同意楚人的议和之求!”

    此言一出,顿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群臣骇然。

    “王上何出此言?”苏秦瞪着眼睛道,“若是王上不同意楚人的议和之求,则楚国上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必将为这个消息所煽动!届时楚地全民皆兵,以人海之战术,顽抗我伐楚之师,何以战之?战可胜否?”

    群臣闻言,都是面面相觑,不少的人都已经在点了点头,显然都赞同苏秦的这个观点的。

    与楚国议和,这是大家的意愿。

    毕竟这场战事持续过久,宋国轮番击楚,歼灭韩魏之军,自身的死伤亦是颇为惨重。别的不说,光是抚恤金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而再跟楚军作战,南下破楚的话,势必再举兵数十万,战线拉的这么长,这场战事势必旷日持久,宋军最后能不能取胜还很难说。

    毕竟,楚国之疆域幅员辽阔,高山重重,宋军进击的话,很容易深陷楚地的战事,如一只脚踩进了泥沼一般,不可自拔的。

    这就是楚国的优势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周天子的六师,还有后来的霸主之国,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等人几度伐楚都不了了之的缘故!

    “寡人不惧楚地之军民顽抗到底!”宋王偃打手一挥道,“苏秦,你要知道,将士们付出的生命和鲜血,能换来的是什么?是高大的城池吗?是丰饶的土地吗?是极多的人口吗?是府库的钱粮吗?”

    “不!都不是!”

    宋王偃高声道:“城池、土地、钱粮,寡人很在乎,但是都不及人口也!好,寡人与楚国议和,止戈罢战。但是汝等可有想过,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一代新生的楚人又接连不断地诞生出来,继续与我宋国为敌!”

    “城池、土地和钱粮这些东西没有了,可以出兵掠夺!但是没有人口,何以立国?寡人之为破楚也,势在必行!不可给楚人以喘息之机!”

    宋王偃固执己见,群臣都拿他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这时,谏议大夫公仪休又站出来说道:“王上,臣有事启奏!”

    “请讲。”

    “臣要弹劾征南将军,右更{十四级,白起因功连升两级}白起!”

    公仪休大义凛然地道:“白起不顾战争之法则,滥杀无辜!予后撤之韩军,三度追击,斩尽杀绝,最后还在黄河溺毙二万被俘虏的,手无寸铁的韩国降卒!此举,有失天和,有灭人情!白起此举,乃是陷王上于不仁不义境地!陷我宋国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闻言,宋王偃没有直接回应公仪休的弹劾,而是将头望向了白起,淡淡的道:“白起,汝有何话说?”

    白起这么干,其实幕后的主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宋王偃!

    但是打从心底,宋王偃还是不愿白起将自己指使他“攻人”的事情供出来的。没办法,他宋王偃作为一国之君,如此残暴,不仁不义,不说天下人能不能信服他,估计宋国的臣民知道这事是宋王偃指使的,都会浑身发抖,战栗不已的。

    所以说,宋王偃需要一个背锅侠。而这一口黑锅,明显是要白起来背的!

    白起暗自叹了口气,心中颇为幽怨,但是公仪休既然已经弹劾了他,就不能视而不见。

    白起当即站了出来,回答道:“王上,臣情知溺毙二万韩军降卒为暴行也,亦是知晓对韩军、魏军斩尽杀绝,不合乎战争之法则!然,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宋王偃还没说什么,公仪休便愤愤不平地道:“白起!汝此言荒谬!大谬!残害手无寸铁的降卒,汝还有理了?”

    宋王偃摆了摆手道:“白起,你继续说。”

    白起又道:“王上,诚如你适才所言,城池、土地、人口与钱粮,孰轻孰重?过去的人不分轻重,攻城掠地为上,掳掠人口次之。而臣以为,夫战者,当以攻人为上,攻城次之!”

    “自周平王东迁以来,这个乱世已经持续了四百多年,狼烟四起,干戈不止,天下纷乱,何得康宁?白起的夙愿,王上的夙愿,天下人的夙愿无不想终结这个乱世,使海内归一!”

    “而如何使海内归一,九州无战事?以德服人不可,昔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人都曾为霸主,威服诸侯,然则大战不断,周天子已为摆设!要平定这个乱世,换天下人一个太平天下!臣以为,唯以战止战,以杀止杀不可!”

    公仪休沉声道:“白起,这就是你溺毙二万手无寸铁的韩军降卒的缘由吗?”

    “是的。”

    “可是你可知道!白起,天下人皆知我宋国残暴到连降卒都杀,如此滥杀无辜,天下人岂能心服口服?若他日再有战事,敌军在不能投降的情况下,岂不是拼死反抗,届时会死伤我多少大宋国的锐士,你可知道!?”

    “这些白起都知道。”

    白起郑重其事地道:“王上,白起之所为者,不在乎自己的功名利禄!白起曾为庶民,自知民间疾苦,列国之中,苛捐杂税甚众,既有兵役,又有劳役,似此番楚国为了阻挡我宋军之进击,征发了无数的楚人作为劳役,服兵役,虽无大战,却是死伤惨重。”

    “天下苦于战乱久矣!人人皆为攻城掠地,独我白起一人攻人也。王上!臣以为,只有歼灭列国之军,消灭其有生力量,方可横扫天下,一统宇内!”

    宋王偃闻言,沉吟不语。

    公仪休又厉声道:“白起,但你可知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宋军固然无比强盛,但如何招架得住列国之军的顽强抗击?且不说他国,光凭楚国我们宋国一时之间都灭不掉!你若要以这种损人损己的战法去征辟天下的话,恕我不能苟同!”

    白起没有直接回答公仪休的话,而是转过头,向着宋王偃作揖道:“王上,你可想一统天下?”

    “寡人自然是想的。”

    “那何以一统天下?”白起摇摇头道,“公仪休大人,难道以过去的战法,存人不存地,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就能一统天下了吗?非也!孟子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城池没有了,可以打造,钱粮没有了,可以生产,土地没有了,可以掠夺或者开垦,但是人口没有了,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勉强恢复一些元气!”

    “我宋国不可过度执着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罔顾统一大业!”

    最终,公仪休还是没能争辩得过白起。不是白起的嘴皮子比公仪休的犀利,而是宋王偃的背后站着的人是宋王偃!

 第0611章 赵灭中山

    “什么?赵军已经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宋王偃刚刚退朝,回到御书房,连午膳都没顾得上吃,便接到一个让他倍感焦灼的消息。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宋王偃随即命人将苏秦召进宫里。

    说起来,这已经是赵国第三次进击中山国了。

    第一次是在胡服骑射的第三年,即燕地发生子之之乱的那一年,赵王雍攻取中山之地,军锋抵达宁葭{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同年向西攻取林胡之地,军锋抵达榆中{今内蒙古东胜一带},林胡王献马求和。

    为了防止列国的干预,赵王雍派遗使者楼缓至秦国,仇液至韩国,王贲至楚国,富丁至魏国,赵爵至宋国,进行外交活动。

    第二次是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兵分二路。南路军队由赵武灵王总领,以赵袑统领右军,许钧统领左军,赵章统领中军,向中山国腹地出击。

    北路军队由牛翦统率骑兵组成的军团,赵希统率胡、代兵马。

    赵与率军前往陉县{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骚扰中山国的大后方。北路军队在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城西}会合,攻取了丹丘{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华阳{今河北省曲阳、涞源西南}与鸱之塞{今河北省华阳县东北}。赵武灵王总领的南路军队,取得了鄗、石邑{今河北省鹿泉市南}、封龙{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东垣{今河北省正定县}。

    此次中山国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迫于无奈,只好割让四邑求和,赵国因为一时无法控制占领的中山国腹地诸邑,答应求和的要求,在取得四邑之后,便暂时撤军而回。

    中山国割四邑给赵,与赵国和平状态并未维持多久。

    第三次发生在前两年,迄今为止,赵军捣破中山国的都城灵寿,中山王姬厝狼狈出逃。

    但对于宋王偃来说的坏消息,不止于此。

    历史上的赵国五伐中山,方灭中山国,而这一回却是三次进攻便灭了中山国,可想而知经过近十年的胡服骑射,赵国变得多么强大!

    在原来的历史上,在中山王出逃之后,赵国攻取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中山国东部边地尽为赵国所得,赵国的边界向北推进到与燕国、代地相邻,中山国几乎被灭,中山王也死在齐国。史称“中山数割数伐”,“中山五割与赵”。

    赵国因多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赵武灵王为了国家民力的恢复,便“归息士民而复之”,扶植尚为中山国君作为傀儡。

    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国废除中山国君,将中山王尚迁徙到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县南},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终于亡国。

    而现在,提前十年变法的赵国,更为强大,直接三次大举进攻就把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灭掉了,将中山国地方五百里的疆土全部据为己有!

    赵灭中山,将国土连成一片,对于赵国的意义重大,但是跟宋国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是宋王偃知道,少了中山国这么一位对手,接下来赵国将插手中原的战场,开始逐鹿天下!而随着赵国的加入,天下大势必将为之一变。

    “苏秦,用过午膳了吗?”宋王偃在等着苏秦的时候,自己命人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食物吃了。

    苏秦扫了一眼桌案上的食物,不过是一壶白粥,三个烧饼,两个颇为精致的小菜而已。看样子宋王偃过的并不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过得颇为朴素,有上古贤君之风。

    “呃,臣吃过了。”苏秦讪讪地笑着道。

    “哈哈!你不想吃这些东西便直说嘛。”宋王偃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道,“这些东西都比不上你平日里吃的山珍海味,但偶尔吃一下,换换口味也好。来,苏秦,坐下吃。”

    苏秦随即拿起了一个烧饼,自己在一边咬着。嗯,自他入仕宋国以来,似乎都没有再吃过老家的烧饼了。

    苏秦不是显赫的贵族出身,他是一个破落户,祖上曾经发达过,但是到了他祖父的那一辈已经没落,故而苏秦年少的时候混得不咋地,若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