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狭路相逢勇者胜!

    殷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挥着剑又杀入了敌阵!

    殷纣的悍勇激起了麾下的宋卒的斗志,宋军将士们浴血奋战,如狼似虎,在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却还是杀死了许多的赵人。

    “杀啊!给我截住他们!”

    赵军这边的将军,裨将赵甲,亦是一员猛将,在见到殷纣如此悍勇,而无可匹敌的模样之后,心中的好胜之心顿起,故而不顾在中军指挥兵马作战,反而挥着一柄长戟,便拍马出战。

    “来的好!”

    殷纣亦是艺高人胆大,浑然不惧赵甲的威势,在砍杀了两个敌人之后,便与赵甲短兵相接起来。

    殷纣是一名战将,冲锋陷阵的能力一点都不差,至少在年轻一辈的宋将当中,还是名列前茅的。赵甲碰上了殷纣,还敢来单挑,还真的是不知死活!

    在激斗了十个回合后,赵甲便被斩落马下。

    殷纣趁机带着残部突围,只留下了满地的尸体,还有后面一直追着的赵军将士。

    长平城内。

    “报上将军,前线战报!”小校叉手道,“我前军在都尉城附近偶遇宋人的侦察部队,发生激战,最后我军歼敌三千人,但裨将赵甲战死!”

    “我军损失如何?”

    “阵亡将士五千余,伤者一千人。”

    “可是全歼?”

    “不,尚有几百敌骑远遁。”

    “我知道了。”韩徐为挥了挥手。

    站在一侧的年轻将领,廉颇出声道:“上将军,没想到宋人竟然如此厉害。在被我军杀伤的情况下,以寡敌众,不仅反杀我赵军这么多的将士,还不见崩溃之象,就连赵甲都死在乱军中了。”

    闻言,韩徐为一脸凝重地道:“宋军的确很厉害。据我了解,他们的侦察部队都是虎贲军出身,或者都是十里挑一的勇士,能爆发出这么强的战斗力不足为奇,可是,在死伤如此惨重的情况下,宋军依旧能不全线崩溃,这一点,倒是令我唏嘘不已啊。”

    “绝不能与宋军硬碰硬!”

    韩徐为沉声道:“我军有地利,可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消耗远道而来的宋军!传令下去,全军散于各处险要之地,修筑壁垒,以长平为中心,不可主动出战!”

    “诺!”

 第0670章 残阳如血

    残阳如血。//全本小说网,HTTPS://。)//

    一片又一片人的废墟,残檐断壁般的支离破碎。

    倒下的人,眼里映出妻孩那浅笑着的模样,随即成为破灭的灰烬。而那还在挥舞着武器砍杀的残兵们,只有绝望的呼喊和幻灭在身盼响起!

    “杀啊!”

    宋赵双方的衣衫褴褛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在这么一条狭窄的过道上厮杀着。

    原来的壁垒,早已被石弹、震天雷摧残得残破不堪,早已不堪重负地倒下了。

    四周都是残垣断壁,残肢断骸,各种各样的断剑断戟都横陈在这片战场上,干涸的血液,浓郁的鲜血,都喷洒在墙壁上,构成了一副妖娆而又显得十分残忍的画卷!

    尸体横陈,哀嚎遍野!

    当最后一名赵卒被杀死的时候,在场的宋军将士们终于如释重负一般地松了口气!

    白起带着众将,就站在距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山坡上,眺望着四周的风景,映入眼帘。

    白起淡淡的道:“孟子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确如此。”

    “诸位,这注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我们的王上已经为此赌上了国运,不赢得此战,不灭赵国,誓不回朝!”

    这两个月来,宋赵两军战于长平,其实宋军在白起的统率之下,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战果的。

    农历七月,赵军失利,被宋军攻破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宋军攻占,宋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八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于是,白起率军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韩徐为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宋军。任凭宋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

    这么一看,似乎这场长平之战,赵军已经完全落了下风。

    实际上,韩徐为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宋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

    而两军长期相持,对于远征千里的宋军来说,实际上意味着走向失败。

    宋军历来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势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导致士气的凋败和进攻实力的摧折。

    白起长期求战不得,宋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这时,背后的黄煌又站出来道:“将军,军中的粮秣又告罄了。”

    “我知道,我已经修书一封给王上,请求王上再调派粮草淄重过来。相信很快就能有大批的军需粮秣抵达长平了。”

    就在白起甚为忧虑的时候,赵国的都城邯郸那里,一场关于打不打长平之战的辩论已经开始。

    主和派的奉阳君李兑站出来道:“大王,今赵宋两军战于长平,我赵国首战失利,韩徐为将军只能率军坚守壁垒,不敢出战。是故宋强而赵弱,为我赵国计,臣请议和于宋,平息干戈。”

    闻言,赵王雍不由得黑着脸道:“议和?奉阳君此言差矣!寡人何惧宋国?现在只是首战失利而已,于我赵军损失并不大!寡人欲再起大军二十万,增援长平前线!一战而大败宋军!”

    “不可!”李兑急声道,“大王,这正是中了宋人的下怀呀!宋军之领军者是白起,此人自统兵作战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每一战成功,杀敌无数,号称人屠!这是一个狠角色,列国闻之,莫不丧胆的狠角色!”

    这时,已经老迈的相国肥义出声道:“大王,老臣认为奉阳君的这话说得在理。大王想御驾亲征,率军与宋军决一死战,但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派重臣去朝歌与宋人议和,或者是带上珍宝和国书,前往秦、韩、魏三国,合纵抗宋!”

    “如此一来,宋必有所顾忌,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赵王雍想了想,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自己的赵国还没有到破罐子破摔的地步。

    与宋国议和,这是赵王雍绝不想干的事情,他考虑的事情极多,若是换作别的,性格较为软弱的君主,或许会直接跟宋国服软,但是赵王雍不会!

    在原来的历史上,长平之战前期,赵孝成王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说“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赵孝成王最终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于是赵国的处境孤立。

    赵王雍雄才伟略,眼光独到,他自然也看到了与宋国议和这一弊端。若是赵国决心与宋国进行大战,或许秦、韩、魏三国会出兵帮忙,而一旦赵宋议和,估计大家鸟都不鸟赵国的。

    “好。”

    赵王雍沉声道:“寡人决心与宋国一战!寡人这就派人携带珍宝,出使秦、韩、魏三国,请三国出兵合纵伐宋!”

    宋国都城朝歌,沙丘宫。

    宋王偃召集匡章、苏秦等重臣入宫议事。

    “寡人已经得到消息,赵人欲合纵秦、韩、魏,组成四国联军!对一赵国,我宋国已经力有不逮,绝不可再与四国联军再战。故而寡人欲伐交,不知相国何以教寡人?”

    闻言,苏秦当即作揖道:“王上,臣以为,可借力打力也。今天下五国中,可虑者只有秦、赵两国,韩魏不足为虑也,然则不足为虑者亦有用处!今韩魏皆惧宋,臣以为,可以遣使去新郑、大梁,威胁韩王和魏王,使其不敢出兵合纵。”

    “那秦国呢?”宋王偃面沉如水地道,“秦国,国力雄厚,远胜韩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秦赵联军,吾宋国亦不能单独应付。”

    “对秦,王上可联合韩魏两国,先联军瓜分周地,再出兵堵秦军于函谷关之内,使其不敢东出,如此,这些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善!”宋王偃不由得拍手称快。

 第0671章 国力比拼

    为了破坏赵国的合纵计划,宋王偃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新郑、大梁,胁迫韩魏两国,不得参与赵国的合纵。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同时,为了遏制可能东出的秦国,也为了诱惑韩、魏,宋王偃还将周王室的领地作为诱饵,请韩魏两国吞并周地,自己寸土不要,以换取韩魏两国出兵,拒秦军于崤函之内!

    公元前303年十一月,宋、韩、魏三国联军兵不血刃,拿下洛邑,在解决了一些顽固分子之后,宋王偃做主,将周地平分给韩魏两国,自己则是迁走了周王室的九鼎。

    当然了,原来的禹王九鼎,其雍州鼎已经被秦人通过暴力的手段抢走,所以宋国只得到了其中的八个宝鼎,放置在宋国的太庙中。

    对于周天子姬延,宋王偃倒是没有难为他。与原来的齐王田辟疆、楚王熊横和燕王姬职一般,周天子也被宋王偃封君,封地在彭泽。

    只有一个县,还是远离故国故土的县,就算他们的本事再大,都不能翻天了!

    解决完这些事情,宋王偃又与韩王仓、魏王嗣会于洛邑,三国举兵二十五万于武遂一线,防止秦军东出救援赵国。

    当然了,宋王偃并不是傻瓜,也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韩王仓和魏王嗣更不是蠢货,韩国、魏国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自然看得出来宋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不过,能反抗为什么不反抗,能苟延残喘下去,为什么不苟延残喘下去?

    为了防止韩国与魏国反水,宋王偃在韩魏两国里安插了不少的细作,尤其是韩王与魏王的身边,更是有着许许多多宋国的探子。

    一旦发现其有何异常,可随时禀奏宋王偃。

    时间进入公元前302年,宋赵两国之军对峙于长平的第二年。

    宋王偃这一日,正在会稽郡的一片田野上巡视。

    在宋王偃的身边,跟着许许多多的宋国的大臣。

    邹衍道:“王上,最近天大旱,中原各地欠收,好多地方的庄稼都是颗粒无收的。幸好,我宋国有江南渔米之利,倒是能使仓禀充实,各地仓禀的粮食还能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平前线。”

    “善。”

    宋王偃微微颔首道:“这些事情寡人是知道的。前不久,河内郡、陶郡和下邳郡等这些原本的产粮大郡,都有灾情上报,尤其是新得的燕地、齐地,其旱情更为严重。现在国家虽然处于战争阶段,但还能坚持住,所以寡人免除了旱情较为严重的一些地方的赋税。”

    “不过,子干,黑衣卫和你们御史台要加强对各地方的监察工作啊。一个庞然大物的崩坏,往往来源于其内部。”

    “诺!”子干作揖道。

    望着这片田野,宋王偃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江南是一个好地方,只是千百年来没有人开发。寡人欲开发江南!三年前,在牧野之战结束后,寡人便迁徙了几十万的刑徒和降卒到这里,开垦荒地,现在终于有了一番新的气象!很好!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一个江南,光是吴郡和会稽郡一年所产出的粮食,便足以供养我们大宋国的千万子民半年之久啊!”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在长平前线,现在宋赵两军加起来,兵力有五六十万之多,每日人吃马咀的,消耗巨大。现在中原旱情遍地,我们宋国耗得起,不知道赵国可耗得起吗?”

    闻言,在一侧的邹衍不由得笑出声道:“王上,赵国现在倒是还扛得住,宋赵两军对峙于长平一年多了,不过赵国的仓禀却不怎么充裕。臣听闻赵王已经在向各地加征米粟谷物,共赴国难了。”

    “呵呵,今年赵国倒是还扛得住。”

    “若是赵国没有冀北平原的支持的话,可能现在都撑不住了。”

    “邹衍,你是在责怪寡人当年放弃冀北平原的事情吗?”

    “臣不敢。”

    宋王偃微微一笑,这个景象,跟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几乎如出一辙。

    打仗,其实不仅是在战场上的博弈,更多的还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

    双方大军五六十万,这对后勤和粮草物资是极大的压力。因此这场战争也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

    在原来的历史上,秦赵长平之战,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兼并战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外交连连得手;旌旗麾指,铁骑驰骋,军事胜利捷报频传。

    100余年中,秦国蚕食缓进,重创急攻,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

    在秦国的咄咄兵锋面前,韩、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顾不暇,东齐力有不逮,北燕无足轻重。只有赵国,自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

    此时,秦要统一六国,首先就要扫除三晋,打通东进的道路。于是秦赵间一场大战即将发生。

    这就要比较比较两国之间的综合实力了。

    由于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化的社会,故而农业的占比较大,兵精粮足的情况下,真是不打胜仗都难!

    首先是经济实力。

    秦地处《禹贡》之雍州,土地属上上等。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之后几世经营,兵强国富。

    长平之战将发生时,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且水利发达,常以水道运送军需。

    赵国地处《禹贡》之冀州,农业资源不如秦、齐、魏等国。

    赵“地薄人众”,地处北方,虽疆域广阔而耕地有限,历来又农商并重,且其“民俗懁急,仰利机而食”、“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因此农业经济在六国中较为落后。

    虽然战国中期经赵武灵王改革,一度国力大盛,然而比之秦国商鞅变法,赵国改革局限于军事领域,政治经济改革则相对薄弱。

    之后又发生了沙丘宫变,赵国内乱,实力再度下滑,而赵惠文王继位后一直没有时机推行赵国的二次变法,于是赵国在战国后期“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再适应连年大规模争雄战争的需要”,战争储备并不充足,无力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

    再者是军事实力。

    秦军有“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地近西北,民风凶悍尚武,秦马优良,秦车迅猛,称得上是超级军事大国。且秦军被称为虎狼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