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思。

    一身轻盈的白色纱衣,白肩轻露,如雪般的肌肤与白纱衣搭衬。露出的白皙玉脖,干净,洁白,不需任何首饰。

    这个清冷高贵的女子,正是齐王的第六个女儿,田文姜。

    “阿姐,你看我的这身打扮漂亮吗?”在文姜的背后有一个妩媚动人的少女在原地转着圈,同时还撩起了裙子,似乎想要展现自己那诱人的身材一般。

    少女巧笑倩兮地道:“我听说宋国是尚金的,服饰是白色的,想来那个宋君偃应该喜欢穿白色衣裳的女子,所以才挑选了这么一件素白的衣裳。果然,看上去还是不行啊,大概也只有阿姐你这样冷艳气质的美人儿,才能驾驭得了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白色衣裳了。”

    文姜听到这话,淡淡的摇了摇头,说道:“何必刻意去讨好别人呢?你原先的打扮就很好看了。”

    少女的黛眉轻皱着,文姜的这话不假,可是作为君主的女人,不去讨好君主岂不是得不到宠幸?然后就跟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妃子一样,忍受着极致的孤独,然后孤独终老吗?

    少女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绝色美女。她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

    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少女不是别人,正是齐王的小女儿,田妹姜。

    妹姜故意将话题拉到宋君子偃的身上,所以揪着手心道:“阿姐啊,你说我们这个还没见面的夫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的事迹在临淄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应该也算得上英明神武吧。不过,此人却是父王的心腹大患,父王可是无时无刻不想除之而后快呢。”

    “这也证明了他的厉害,不是吗?”

    文姜点了点头道:“应当是一个举世无双的伟男子。”

    妹姜似乎有些娇羞的样子,说道:“既然是一个伟男子,那我们姐妹都即将嫁给他了,难道阿姐你不应该开心的吗?怎么还是一副愁眉不展,闷闷不乐的样子呢?”

    “妹姜,你有见过阿姐开心的样子吗?”

    “呃……阿姐你就是个面瘫!”妹姜哼了一声道,“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姊妹俩,性格差距竟然这么大!阿姐啊,你看你就跟周幽王时候的褒姒一样,就是不知道这个宋君偃肯不肯为了你烽火戏诸侯了。”

    闻言,文姜瞟了妹姜一眼,面无表情地道:“阿姐的确不知道笑是什么感觉。更何况,我们此去宋国,是有使命在身的。妹姜,别怪做阿姐的没提醒你,你,千万不能对子偃动情!感情的事情,认真你就输了。”

    “那蒙挚呢?阿姐你对蒙挚将军动情了吗?”妹姜歪着脑袋好奇地问道。

    “蒙挚吗……”文姜的眼神闪过了一丝迷惘的神色,唇角翕动了几下,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妹姜笑眯眯地道:“蒙挚爱慕你的事情在临淄城里可是人尽皆知的了。蒙挚对阿姐你可是有着救命之恩的,而且啊,蒙挚这个人我也见过了,相貌堂堂,武艺高强,据说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他本人呢,又很得我们父王的青睐,年纪轻轻地就已经当上了宫中宿卫的副统领了,可谓是前途无量了。”

    “……”文姜无语了。

    “阿姐,你老老实实地我说说,对这个蒙挚,你到底有没有感觉?”

    文姜点了点头。

    妹姜见状,又是一脸惋惜地道:“可惜了,你即将跟我一起嫁到宋国去了。此生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跟蒙挚这家伙再见一面了。”

    文姜看着这个多嘴的妹妹,真是颇感头疼,她说道:“既然要嫁作人妇了,先前的情缘就不得不摒弃了。我跟蒙挚,只是有缘无份而已。”

    “阿姐你可真是淡定。”妹姜一脸服了你的表情,摇头道,“唉,可怜的蒙挚将军。阿姐,我听宫人们说,蒙挚听到了派父王派你我去宋国联姻的消息,昨夜就冒着雨跪在了父王的御书房外面了,长跪不起,可能现在还跪着呢!”

    文姜的眼中划过了一丝波澜,却还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妹姜自讨没趣了,于是又道:“阿姐,你说男女的那事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呀?”

    “……”

    “小妮子,发骚了不是。”文姜娇嗔道。

    “嘻嘻,那春宫图你也有看过的嘛。阿姐,我们这不都是为了更好地侍奉宋君偃吗?都是你啦,你不肯跟着宫外的妇人学习房中术,父王就非要逼着我去学,真的是羞死人了!人家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啦!”

    “你呀你……”文姜真的是被搞得哭笑不得了。

    这时,齐王派的内侍已经来到了此处,传了齐王的口谕。文姜的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时候蒙挚肯定还在御书房外面跪着淋雨,她这心里也隐隐作痛。

    唉,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文姜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随即跟着内侍打伞出去了。

 第101章 国运

    宋君偃三年四月初,魏国不宣而战,以一支不到三千人的魏武卒精兵偷袭宋国的马陵城,不克,随后魏国以冯巩为大将,率大军八万进攻马陵城。全本小说网https://。

    宋国镇南将军干骜带着数万军民在马陵城负隅顽抗,激战数日,魏军久攻不下,宋魏两军由此对峙了起来。

    消息传到了商丘,宋君偃赶紧召集相国李敖、大都督匡章、军师祭酒张烈、大行人苏贺还有廷尉子干入宫商议要事。

    “战报大家都看过了。魏人大兵压境,幸好有在大梁的黑衣卫的细作回报,说是魏军最近调兵遣将,把一部分的精锐都从河东调回来了,而且他们的粮草是往东边押运的,我们这才猜到了魏国可能要攻打阳亢之地!”

    子偃略带赞叹地看了张烈一眼,多亏了张烈以己度人,能想到魏军这个时候的战略意图,不然宋国真的是要倒大霉了。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昨夜魏人的几千魏武卒精锐突袭了马陵城,好在干骜带兵将其歼灭了,目前马陵城的数万军民正在跟魏军对峙。寡人召集大家前来,就是想要商议一下,怎么抵御魏军的入侵?”

    马陵城距离宋国都城商丘并不是太远,八百里加急的话,八九个时辰就能火速将战报传递回来了。

    宋国的黑衣卫已经遍布天下了,经过这两年的发展,黑衣卫的情报网络已经不弱了。

    在商丘城里黑衣卫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在别的国家,尤其是其国都也有不少的据点,当然了,黑衣卫除了一些便衣,更多的,还是潜伏在各个他国大臣的府邸上。

    宋君偃的灵魂来自于后世,知道情报的重要性,所以不遗余力的打造宋国的情报网,不惜代价地给黑衣卫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财力统统都是最好的,这就受到了成效了。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回魏国从河东调回了一部分防守秦人的魏武卒,又把粮草往东边押送,不是有意齐地,就是剑指阳亢之地。

    当时的宋君偃在张烈的劝说之下,也让干骜未雨绸缪地将两万多的兵力进驻马陵城,巩固工事。

    相国李敖说道:“君上,臣以为,这场战事绝不能打!我们宋国已经经不起消耗了,国家几经战事,连番大战,损兵折将,消耗了巨大的钱粮,此一战,不动辄七八万的军队恐怕很难将魏军击退。”

    “但是出动这么多的军队国库不知道又要消耗多少的钱粮,国库已经入不敷出了。再度征兵,穷兵黩武,只怕各地的黔首亦是苦不堪言呐。所以臣建议,命干骜将军牢牢守住马陵城,同时立即向魏国大梁派出使者,晓以利害,还可以一面向秦国的咸阳派出使者,觐见秦君,这样也能给予魏王一些压力。”

    子偃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也曾批阅过奏章,料理的国事不少,虽然不比李敖这个相国清楚当前宋国的状况,但是也了解,宋国不能再战了。

    虽然说宋国奖励耕战,有着完善的军功制,但是频繁地征兵和打仗,地里的庄稼谁打理?荒废了耕地,导致颗粒无收的话,国家又怎么拿的出钱粮来奖赏立功的将士?

    不能奖赏立功的将士,谁还会给这个国家这个君王卖命地打仗?

    而且几次与齐军的大战,宋国也死伤了不少的青壮,虽然还没有元气大伤,却也伤筋动骨了,一时之间想要征召足够的兵力还真是很困难的。

    大都督匡章摇头道:“臣不敢苟同相国的谏言。魏人主攻,我宋人主守,即便魏国可能迫于秦国的压力,再加上攻城不利,屡战不下的情况下魏军可能会撤兵,但是这要多久呢?半年?还是三个月?大梁距离马陵也不是太远的,只要魏王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给前线的军队支持大量的粮草军需。”

    “君上,我们跟齐国人的战事刚刚结束还没半年,钱粮消耗巨大,乃至于去年秋天的守成仅仅能自给自足,若是再战,只怕人心涣散,黔首们可能都要被逼的把刚刚种到地里的种子给吃了!”李敖苦口婆心地劝道。

    李敖跟匡章,一个是文臣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所站的位置相对来说是对立的,自古文武分家,所以李敖觉得不能打仗,而匡章却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打仗。

    匡章反驳地道:“若是不战,魏军猛攻马陵城,战事就这样一直僵持不下的话,也会耗费无数的钱粮!到时候我们宋国也会落到无粮的窘境,与其这样,倒不如放手一搏,争取一战而破魏军。”

    “把国家放在刀尖浪口上,这如何使得?”李敖很是不满地道,“打这一仗,就跟豪赌一般,把我宋国的国运都赌上去了!大都督,我们宋国已经输不起了!就跟你奇袭商丘一般,太过冒险了。”

    “……”被戳到痛处的匡章并没有反唇相讥,而是沉默下来了。

    子偃见状,心里叹了口气,看来匡章还是没有放下内心的芥蒂,没能真正地对他们宋国产生归属感。宋君偃向着一旁做沉思状的张烈问道:“张烈,你认为我们是战还是不战?”

    张烈是军师祭酒,负责参谋军机大事,凡是打仗的事情他最有发言权了。

    张烈说道:“君上,此战抗魏,我们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战则速战!”

    “哦,难道你已经有办法击退来犯的魏军了吗?”宋君偃困惑地问道。

    “君上,根据我们先前的谋划,是要给我们宋国创造相对安全,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现在齐国正在休养生息,无力开战,楚国的军力也深陷越地,不能插手别的地方,周边的大国,只有一个魏国还能腾出手来阻挡我们宋国的崛起。”

    “所以,魏国必须得到制衡!”

    李敖好奇地道:“祭酒大人的意思是?”

    “联秦抗魏!”

    “看来祭酒的意见跟相国的意见差不多啊。”宋君偃感慨了一声,说道,“可是如何联秦?虽然我们宋国如今风头正劲,看似已经晋身一流强国的行列了,但是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我们宋国只是外强中干而已。这新设立的吴郡和东郡(阳亢之地)还没消化,民心未附,加上连年征战,只怕无以为继啊。”

    在这里羔羊想要求一些龙套的名字。

    毕竟春秋战国时代距离现代太过久远了,好多名将名臣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了,所以很多时候有些名字都是羔羊杜撰的,拜托了各位。

 第102章 战还是不战

    “秦国,大国也,虎狼之国也。/全本小说网/https://。/虽然秦国一直锐意东出,但是为魏国所阻,秦魏世仇,前几年的河西之战公孙衍统率的秦军还大破魏军,斩首八万。但是我们宋国凭什么在这种危急关头跟秦国盟好呢?秦人也凭什么出兵,在河东那边给我们宋国造势呢?”

    李敖为了劝说子偃摒弃动辄大军抗魏的想法,作揖道:“君上,请听我一言。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秦人便锐意东出,孝公时收复河西之地,秦君赢驷在位期间,亦是屡次大破魏军,只是魏国的家底确实深厚,硬是把虎狼秦军挡在了河东地之外,不得寸进。”

    “此番八万魏军伐我宋国,驻守河东的魏国主力大军却一动不动,可见魏国还是有着霸主的余威的。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君上,这说明了魏国是一块硬骨头啊,秦人啃不动,一个秦国啃不动,秦国的君臣肯定还会想方设法地打垮魏国,把魏国给啃掉!”

    “魏国之于秦国,就像是秦人东出的绊脚石,秦人想要东出函谷关,就不得不面对强大的魏国。魏国虽然几经消耗,却也不是一个秦国可以随便欺负的,所以这个时候,只要我们派出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秦国,让秦国的君臣相信我们宋国可以成为他们秦国可以信赖的盟友!”

    “君上啊,秦国其实是很需要一个盟友在东方有力地牵制住魏国的。魏国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独霸天下,但是后来被秦齐楚三大强国群起而攻之,所以衰落下来了。齐国跟楚国各修内政,好久没跟魏人干仗了,现在齐楚更是无暇顾及魏国的死活。”

    “秦人想要找盟友,我们宋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韩国、赵国跟魏国同出晋国,是为三晋,时常同气连枝,沆瀣一气,秦人信不过,燕国又太远了,跟魏国八竿子打不着,更何况燕国也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进取之心。还有一个中山国呢,有自保之力,却不敢出兵进犯魏国,她早就被打怕了。”

    李敖分析得很有道理,宋君偃点了点头,说道:“联秦是对的。不管能不能跟秦国结盟,我们宋国的使者此一去咸阳,魏国知道了也会忌惮的。”

    闻言,匡章又诘问道:“就算忌惮,魏人也不会撤兵的。魏国驻守河东的兵力足够抵抗秦军的大举进犯了,若是魏王一意孤行,真的想要夺取我们宋国的东郡,该当如何?”

    “这……”李敖有些迟疑了。

    子偃扫视了自己的这五位心腹重臣一眼,李敖、张烈、匡章、子干、苏贺,此时宋君偃心里是比较倾向于抗魏一战的,不过为了尊重大家的意见,他还是问道:“现在,战与不战,寡人也是举棋不定。是以大家举手表决,要战的,举手!”

    匡章第一个举起了手:“战!”

    “我附议!”张烈笑着举手道。

    李敖面沉如水地看着子干和苏贺这两个还在犹豫不决的人,子干跟苏贺都属于文臣,一个主刑狱之事,一个主邦交之事,子干跟打仗的事情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不过他这个人学得东西比较杂,文韬武略什么都会,可以说是一个万金油了。

    苏贺缓缓地举起了右手,说道:“我……附议。”

    “好,那便战!”子偃点头道。

    见状,李敖忍不住一脸颓废地道:“好吧,现在要战。这仗怎么打,大家总要商量出一个章程来吧?”

    匡章叉手道:“君上,臣请战!”

    宋君偃点了点头,现在的宋国已经兵多将广了,不需要他这个国君亲自上战场了。在一般的情况下,没到灭国之战,或者是关乎国家大事的战争的时候,一般君王都会坐镇国都,而不会轻易上战场去打仗的。

    制定作战计划的事情自然要由专业的人来了,所以子偃把目光放到了面色有些泛白的张烈的身上。

    “君上请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