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是骄兵悍将,谁服你?

    “够了!肃静!”冯巩愤怒地咆哮道。

    见状,这些将军们倒是安分下来了。毕竟冯巩还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做得太过分的话,大家的脸面都不好看。

    冯巩瞪了王啻一眼,微微喘息道:“也罢。既然宋人挑衅,不应战的话未免也太堕了我们魏国的名头了!王啻,你此一出战,只许胜,不许败!”

    “诺!”王啻叉手了一下,然后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

    冯巩真的是拿这些骄兵悍将没办法,颓然坐在了蒲团上,正好各位将领想要出去给王啻助助声势,他也便招呼大家去到了营寨的上头,观看熊子丹跟王啻两人之间的对决。顺便观察一下诸侯联军的声势和兵力。

 第108章 魏人无种乎

    魏军大营之外,旌旗招展,戈矛戟盾之类的武器应有尽有。//全本小说网,HTTPS://。)//

    站在最前沿的是宋国的将士,战车横陈,杀声震天,他们都最精锐的虎贲军的士卒,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熊子丹的每一次高举起手里的方天画戟,他们都会声嘶力竭地喊着“杀”,然后饱含战意地刺出手中的兵戈,直指苍穹!

    而在虎贲军的背后,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诸侯联军的战士。他们身穿各色的服饰,战衣精良截然不同。

    装备最精良的是宋国的将士,他们精神饱满,英气逼人,身上穿着的是制式的崭新的黑色战甲,白衣黑甲,手里拿着的是锐利的长戈或者长矛。

    装备最简陋的当属滕国的将士,他们大多是面黄肌瘦的样子,叫喊起来也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就像无病呻吟一样,仔细看过去,哎哟我擦,还有不少的家伙在里面滥竽充数呢。

    嘴巴只是翕动着或者大张着,其实并没有扯开嗓门去大喊大叫。

    滕国的将士真的是混得很惨。滕国本来就是小国寡民了,平时又不打仗,财富都集中到了公卿大夫这些贵族们的手里,黔首们是怨声载道的,活都快活不下去了。

    别看滕国是一个有名的“善国”,但是她对于国内的老百姓确实不咋地。瞧瞧,庶民都被逼到了这种地步了,国力如何可想而知了。

    在这个战国乱世,除了一些常备军,在战时的时候国君有着征召黔首从军打仗的权力的。

    这就跟上古时候的老规矩一样,不过在那个时候,可以当兵打仗的都是一些贵族出身的人。

    古时候作战,都是驾着战车,然后双方野战,正面厮杀。呃,说是厮杀应该不对,应该是互相切磋,很多时候就跟打架斗殴一样,死的人也比较的少。

    大家都是贵族嘛,要注意君子风度,而且说不定对方的阵营里面还有跟你沾亲带故的亲戚呢?

    所以,在古时候的战争,其实不能叫做战争,只能说是“贵族之间的玩耍”,玩着玩着你可能就死了。在厮杀的时候,说出自己的身份,对方还可以高抬贵手,饶你一命。

    那个时候打仗,就跟贵族在踏春一般,好玩得很。

    而且,当时的国君征召士卒打仗,那都是士卒们自带干粮和衣甲武器的,什么军需粮草国家都可以不发放,除非是打什么拉锯战(当然了,一般是不可能有什么拉锯战的,因为阵型都摆好了,冲锋陷阵一番战事就差不多结束了)!

    直到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争霸之后,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的碰撞也愈演愈烈,天下列国对于兵力的需求也更加大了。

    这就导致了各国都鼓励黔首多多生育,早生早育,生了男孩国家还能发放补贴,奖励财帛。

    天下的人口由此暴增。

    但是国家的政策还是不变的,但是放松了征兵的要求。

    到了现在,每个国家为了征召到更多的兵员,都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了。

    以前还要身家清白,祖上是贵族的,还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习过君子六艺,熟读诗歌经典。

    现在倒好,只要有手有脚不残废,不管你是贵族、庶民、野人还是别的什么国家的黔首,哪怕是一些刑徒囚犯,在必要的时候国家都会接受你,成为军队里的一员。

    当兵打仗,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

    但问题的关键是,国家没有那么多的闲钱打造战甲,制作战衣,打造武器,还给你提供足够的粮草军需啊!

    这怎么办呢?

    很好,除了常备军,还是每家每户自带的吧!

    现在天下各国流行的都是这样的,常备军由国家统一操练,发放军饷、战甲、战衣、兵器和粮草军需,至于别的临时兵,则是自备干粮,自备武器和衣甲。

    按照惯例,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人出力的,如果您老五十岁了膝下无子,很好,你这个老家伙也必须上战场了!

    现实很残酷,所以在列国之中,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自带衣甲粮食,每家皆有青壮,以准备随时入伍。

    而滕国的士卒惨到什么程度呢?

    惨到他们身上的盔甲都是祖父那一辈传下来了的,据说还是祖父从死人的身上扒下来的,然后手里的长矛也生锈了,保养得不是很好,或者说是没时间去保养,一整天在田地里耕作都让你累得够呛的了,哪里还有闲工夫去保养这些看上去没用的东西?

    还有更惨的士卒,他们连战甲都没有,只能跟己方的士卒穿一样的战衣来辨别,头上也拿着头巾包裹住了,不然混战的时候被自己的人杀死了就很尴尬了。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国当中的所有国家都开始透支自身的人口,但凡青壮,皆要从军。

    从前是贵族出身的人在打仗,打仗是很有荣誉感的事情,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大家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升官发财什么的都是不敢想的。

    古时候当兵的贵族锦衣玉食,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有一定的武艺。

    但是现在的战国乱世,人命贱如狗,只要你是青壮,你是一个男人,只要你能挑能扛的,就可以从军了,不论出身,在一些时候,国家有征召,作为黔首的普通百姓也必须强制性地服兵役或者是服劳役。

    庶民们常年不得温饱,还有自备衣甲干粮,这如何承受?

    这就导致了兵员素质的急剧下降了。

    此时,熊子丹骑在曾经是齐王的坐骑的“乌骓”神驹上,昂着头,拿着方天画戟指着挂在营寨门口的“魏”字旌旗上,高声喊道:“魏国的鼠辈们!某乃是大宋国的镇东将军熊子丹!某听闻你们魏地多勇士,能征善战者多如过江之鲫!可是今日一见,哈哈哈哈!”

    “不过如此而已!你们这些缩头乌龟!胆小如鼠!某熊子丹的威名都把你们魏人的胆子给吓破了!若是某君上驾临,岂不是让尔等屁滚尿流?”

    “哈哈哈哈!”背后的方阵里,联军的将士们发出了巨大的哄笑声,似乎是在肆无忌惮地嘲讽着龟缩在大营里,不敢迎战的魏国人。

    在寨楼上把守的魏国将士,听到了熊子丹的叫骂,一时之间也是气愤不已的,他们恨不得冲下去把这个猖狂的家伙给大卸八块。

    熊子丹的这一阵叫骂的确是犀利、伤人,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代,华夏的文明刚刚萌芽成型,极度缺乏骂人的词汇。

    因为大家都自诩谦谦君子,咳咳,就算是那一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也大多出身贵族,学过礼仪诗书,懂得礼义廉耻,他们骂人的话不是不会,只不过注重自己的仪表,不屑于对对方破口大骂而已。

    即便是一些粗鄙的将军,通过战功的积累升迁的将军们,他们也很少跟熊子丹这般大放厥词,不顾形象地叫阵的。

    魏军虽然这些年来连连吃了败仗,但是败在强秦、霸齐、雄楚这些霸主国的军队的手里,他们没话说,毕竟秦齐楚的国力和战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魏国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

    但是宋国和这些鲁、薛、滕、卫这些弱小的国家不一样啊,在以前魏国人是很看不起这些国家的!

    在魏军的将士们看来,在大营之外的诸侯联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对峙这样的军队,还要龟缩在大营里面,他们深以为耻!

    憋屈啊!

    虽然败仗连连,但是大魏国的将士们还是心高气傲的,我们可是曾经的霸主魏国啊!昔日的荣耀可不能任由这些乌合之众,“土鸡瓦狗”给践踏了啊!

    熊子丹可不管这种,一个劲儿地在魏军的大营门口叫阵,他嘴里大嚷道:“哈哈!看看你们这些魏人的窝囊样!世人都说庞涓死后魏国后继无人了,某原先以为不是如此,看来传言不假啊!”

    “你们这些没卵蛋的家伙!魏国也是英雄辈出的大国,文侯、武侯,还有今魏王瑩三代而治,威震天下!可惜了你们这些后辈不争气啊,尽是一些狗熊!魏国有种乎?无种也!”

    熊子丹骂的非常的难听,几乎把看得见的魏国人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魏军士卒的心。

    在古代,骂人的词汇不多,也就“匹夫”、“贼子”、“竖子”、“卑鄙小人”这一类的词汇,在现代人看来这都是小儿科,可以一笑置之。

    因为现在骂人的字眼、话语可多了,那些骂人的话甚至都成了口头禅了,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像什么“妈了个巴子的”、“草泥马”、“日尼玛”、“丢你老母”这一类的骂人的话语数不胜数。不过你骂人就骂人吧,还经常把对方的老妈给问候了,这就让人很愤怒了。

    现代的喷子多,古代的喷子也不少,只不过古代的喷子更为儒雅一点,注意形象,向上古时代的君子贤人们看齐,但是现代人就满不在乎了,那些个网友,几乎个个都是键盘侠……

    而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跟魏国的王朗骂阵,阵前叫骂,结果自诩能言善辩的说客王朗被诸葛亮骂得活生生地气死了。

    诸葛亮除了一通呵斥的话语,最关键的字眼还是“老匹夫”,还有最后一句让王朗气得吐血的话,就是“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仅此一句,就把古稀之年的王朗给活活气死了。

    古人心里所能承受的辱骂之词可想而知了。

    而现在熊子丹骂的最犀利的一句话,就是“魏人无种”,男儿何不带吴勾?

    这个时候,魏军大营的寨门终于被缓缓地拉开了。

    从寨门里面缓缓冲出了一个骑着战马的敌将,须发皆张地暴喝道:“贼厮休得猖狂!你爷爷王啻来也!”

 第109章 国力

    宋国都城,商丘,沙丘宫里。/全本小说网/https://。/

    宋君偃端坐在蒲团上,拿着狼毫(毛笔)在手里,眼睛仔细地阅览着竹简,竹简上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内政的事务。

    譬如说有御史弹劾某某官吏,列举其罪状;亦或是下臣的一些谏言,希望哪个城邑的赋税降低一点;还有的,就是反对国家施行的一些法令,指出不足之处,希望君上斟酌之类的奏章。

    成堆的竹简就摆在子偃的桌案上。

    据说,历史上的秦始皇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的奏章。

    奏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都写清楚,但帝王可以不需要细读。只知道你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干这个;或者说你遇到什么情况,请示应该怎么做。

    所以宋君偃只需要速读,弄清楚上奏的人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准奏”或者“不准”。

    不过子偃还是很佩服秦始皇还有后世一些比较勤政的皇帝的,他们本来可以当个昏君享受生活的,但是他们没有,沉重的国家大事压在他们的身上,担子太重了。

    据说雍正就是劳累过度死掉的。

    当然了,宋君偃也没有那么勤快,非要事无巨细地都要过目、打理,不是他想要偷懒,而是他的得力干将太多了,太给力了。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其实皇帝身边的大臣是很有能力的,但是譬如始皇帝、明太祖这些皇帝都不是很相信手底下的大臣,不肯放权,所以政务无大小,事无巨细地都包揽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一个人处理这大大小小的政务,何苦来哉?

    子偃桌案上的这些竹简,已经被相国李敖过目了一遍了,该怎么做,其实李敖都可以裁决的,只是有一些不容易裁决的奏章才送到子偃这里来的。

    绕是如此,宋君偃也倍感劳累啊。

    卧槽,与其处理这些让人头疼的政务,宋君偃更愿意在前线指挥大军作战,更愿意带着千军万马去冲锋陷阵!

    但是他作为一个国君,身负大宋国的国运,孤即国家,可不能这么任性。

    “君上,相国大人求见。”这时,嫪信从宫殿外面小跑过来说道。

    “噢,李敖来了,快传!”

    对于李敖,子偃是格外地敬重的。他时常在人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寡人得相国,如鱼得水也。

    若成汤之于伊尹,若文王之于姜尚,若汉高之于萧何。如果可以的话,宋君偃真的想拜李敖为师,虽然这个人不过三十几岁,但是身负大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

    这俗话说得好啊,达者为师。

    不过,即便宋君偃想要拜李敖为师,李敖也是不敢收的。所以在子偃的心里,更倾向于李敖做他的那几个儿子的老师。

    想到这些繁杂的政务,李敖一个人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宋君偃更是不由得百感交集了。

    不多时,李敖便款步走进来,一礼道:“君上。”

    “相国来了。坐。”对李敖子偃和气得很。

    李敖随即坐到了宋君偃的对面。

    “相国此来所为何事?”

    “君上,鲁、薛、滕、卫四国的粮草军需已经抵达商丘了,君上知道这件事情了吧?”

    宋君偃点了点头道:“已经有仓禀的官吏禀告寡人了。此番伐魏,粮草军需皆由寡人调度,不过各国亦自负所需的粮草,四国送到商丘来的这一批粮草,米粟约三十万石,战甲、武器也是一应俱全,就算送到前线去,也足够各诸侯国的四万大军消耗半个月的了。随后还会有更多的粮草军需抵达商丘的。”

    李敖道:“君上,这各诸侯国的粮草军需是足够了。但是我们宋国的粮草却大为不足啊,臣已经到仓禀去统计过了,除去日常的开销,仓禀里剩余的米粟和草料,只能足够十万人的军队持续作战一年!”

    “这还是保守估计的,现在大军远征在外,中途需要大量的民夫押运粮草军需,其间又将消耗掉多少的粮食呢?现在君上你又征召了数万的青壮征讨魏国,出征的兵力达到了十万人,以我们宋国仓禀里的粮草,估计只能维持三个月的伐魏战事了!”

    呃,这个问题宋君偃倒是没有想过,对于国家大事他现在已经了如指掌了,但是粮草这一类的事情他还是一窍不通啊。

    子偃试探地问道:“这个……相国,能不能向各地的粮商购买粮草?”

    闻言,李敖苦笑着道:“君上啊,这个臣也不是没想过。但是我刚刚把国库里的财帛给清点了一下,远远不够啊,想要购买上百万石的粮草不知道需要多少财帛!也是君上你挥霍得太严重了,提高军饷,军功奖励,还要求普通的士卒都要每五日吃一顿肉糜,这样就是给君上你一座金山现在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听到李敖这般埋怨的话语,宋君偃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说道:“相国啊,寡人这也是没办法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