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君偃闻言,摆了摆手道:“寡人虽然有称王之心,宋国也有为王国之实力,却怎敢自己称王?王者,互王也!彭城相王,龙门相王莫不如是。”

    “现在天下忽然多出了两个王,秦王和韩王,诸位认为天下的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子偃这样问,是因为他有着作为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的。历史上,在秦惠文王时代,由于秦国在龙门相王之中风头出尽,同时也成为众矢之的。

    在随后的与齐楚蘖桑会盟之中试图连横以失败而告终,虽然那之后齐楚以实际行动打击魏国,而使得魏国所倡导的合纵战略也没有取得成功,但显然连横之难度丝毫不亚于合纵。

    可以说,龙门相王,就标志着合纵与连横的正式对立。

    合纵者一般是三晋和其余国家,连横者自然是秦齐楚三大霸主国。

    子干的眼光倒是有独到之处,他知道相国黄庸不是很擅长这些伐交方面的事情,于是说道:“君上,龙门相王的影响十分深远。本来在当年的彭城相王的时候,按照约定,应该是齐、魏、秦三国尊王的,但是秦君赢驷不知是何缘故,在路上耽搁了,晚来了两日,于是魏王瑩顺势尊齐君田因齐为王,即现在的齐王。”

    “秦国是有足够称王的国力的。天下皆知,而今秦齐楚三强并立,秦国乃是西方的一霸,秦王是可以称王了,但是韩国并不是很强大啊,其国力跟我们宋国都差不多,为什么老魏王要尊韩王康为王呢?从这里就能看出端倪了。”

    好吧,在这个战国乱世,谁的拳头大谁是老大。但是光是拳头大没用啊,你得揍人,得让人家心服口服的!

    魏国做到了这一点,除了楚越这两个偏远之地的国家之外,第一个在中原称王的。齐国和秦国痛扁了魏国,把偌大一个霸主魏国打得一蹶不振,于是有了彭城相王,魏王瑩尊田因齐为齐王。

    现在的龙门相王,也是秦国的强大国力的体现。这些年秦军一直没怎么消停过,冲着韩赵魏三晋一通毒打,尤其是魏国被打得那叫一个凄惨,满地找牙的。

    所以三晋服了,大家看到秦国都这么强大了,赢驷又有称王的心思,于是张仪出使三晋,说服了三晋的君王,这才顺理成章地成就了龙门相王的事情,让秦王好好的在天下人的面前露了一回脸!

 第176章 合纵 连横

    子干分析道:“自去年赵肃侯甍逝后,魏国便调整了邦交的策略。(全本小说网,https://。)魏王采用了公孙衍的谏言,几个月来不断拉拢赵国和韩国,试图促成三晋联盟,以抗衡愈发强大的秦国、楚国和齐国。”

    “韩赵魏三国由晋而出,有着‘晋阳之战’的团结,魏文侯以来三晋形同一体,而以秦齐楚三国之其中一国无法抗衡三晋,毕竟是独木难支。魏国的邦交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想要联合韩国和赵国,攻击比邻的齐国、楚国或者是秦国。”

    “而龙门相王就是一个引子,在龙门相王之后,魏王和韩侯会盟于巫沙,魏王瑩尊韩侯为王。臣听说魏王也曾向赵国示好,想要尊赵侯雍为王的,但是赵雍认为赵国的国力不足以为王,与诸王一较长短,故而推辞了。不过魏国还在极力拉拢赵国,根据邯郸方面放出的信号,赵侯也是支持三晋为一家,休戚与共的。”

    宋君偃微微颔首,龙门相王所带来的影响十分的深远。

    在去年诸侯联军伐魏,而大破魏军,宋国取得河内地之后,魏国上上下下便意识到了一股危机。没错,现在的魏国已经不是那个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霸主魏国了,魏武卒也不复当年的悍勇了!

    魏国山河日下,整体的国力倾颓之势已经不可挽回了。

    在这个时候,被立为太子的魏嗣便举荐公孙衍出来,作为谏议大夫。

    犀首(公孙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满腹韬略,口才极佳,他主张魏国联合韩国和赵国,效仿魏文侯的时候,重组三晋联盟,以抗衡愈发强大的秦齐楚三大霸主国。

    老魏王被犀首说服了,于是他开始命人向邯郸和新郑奔走,自己也不遗余力地拉拢韩侯和赵侯。

    龙门相王可以说是一个契机,秦王驷把魏螢、韩康和赵雍,韩赵魏三国的君主都请到龙门观礼,尊赢驷为秦王。

    虽然那个时候并不像《大秦帝国之纵横》里面的秦王那么张扬,魏王和韩侯那么屈辱,给赢驷牵马驾车,但是看着昔日自己鄙夷的秦国,一下子这么耀武扬威地成了王,他们的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儿。

    魏王瑩受到刺激了,于是他邀请韩侯和赵侯会盟于巫沙,赵雍推辞了,而韩侯康接受了,随即为韩王。

    这王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啊!宋君偃在心里感慨着,口中说道:“这么说来,三晋联盟已经形成了?”

    子干点了点头道:“表面上来看,三晋联盟已经形成了。在公孙衍的极力敦促之下,韩赵魏三国以秦国为假想敌,有意伐秦!”

    子偃道:“秦国虽然国势日盛,但绝不是三晋联军的对手,只要秦军龟缩在函谷关里,凭借函崤之险峻,当可以使三晋联军不战自退。”

    子干知道宋君偃说的有道理,但是心里还是很疑惑,不由得说道:“君上,我们宋国不应该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三晋联盟已经形成,如当年的霸主晋国一般,天下莫能与之匹敌,三晋若是攻秦不成,继而伐我宋国,该当如何?要知道想要三晋的内部不自乱,就必须要一个共同的敌人。”

    “这个共同的敌人不是秦国、齐国、楚国便是我们宋国。去年我们宋国的军队刚刚跟三晋联军大战了一场,各有损伤,若是三晋伐秦失利,难保不会转攻我们宋国啊。毕竟宋国比秦齐楚要弱上不止一筹,届时以一敌三,如何是好?”

    张烈闻言,也赞同地道:“子干大人说的没错,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眼下三晋的大敌乃是秦国,但是三晋联盟已成,不说秦齐楚这三大霸主国,就连我们这些比较弱的宋国、中山国和燕国都开始人人自危了!”

    “张烈,你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吗?”宋君偃垂询道。

    “君上,为了应对强大的三晋联盟,臣以为,应该结好赵国,最好在三晋还没有彻底形成联军之前,与赵侯会盟。同时,也请君上修书一封,派使者前往咸阳与秦国订立盟好的国书,宋国与秦国当守望相助,以此破除三晋之合纵之势。”

    “大善!”宋君偃知道眼下随着龙门相王的结束,战国乱世也将进入另一番新的局面:伐交!

    不过子偃还是有一些顾虑的,毕竟他知道秦国日后很有可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当然了,现在大家还是看不出来的。若不是子偃是穿越者,有着先知先觉的眼光,都不认为一个偏居一隅的国家将来能横扫天下,使海内归一。

    现在是秦齐楚三大霸主国并立于世的局面,三国都有可能一统天下,可是随着韩赵魏三晋联盟的形成,原来的中原的超级大国晋国似乎又回来了,人人自危,历史的走向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了。

    伐交其实是有着两条主线的,一则合纵,一则连横。

    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是合一强以攻众弱!

    现在三晋的两个国家加起来都可以媲美秦齐楚中的任何一个大国了,更别说韩赵魏三国都联合起来了。这就是合纵。

    而连横呢?大概就是秦国联合齐国夹击三晋,或者秦国联合楚国对抗三晋。

    当然了,到了战国的中后期,经过秦昭襄王时期的白起的不断削弱,秦国愈发的强盛,而列国愈发的弱小,于是最后连横指代的是秦国,合纵指代的是关东六国,秦国以一敌六,不可谓不强势!

    君臣六人又商议了一些具体的细节操作,于是派出子干为使者,出使邯郸,跟赵雍约定于年底会盟于邺城。

    至于秦国方面,宋国君臣倒不是太担忧,毕竟秦国有着崤函的天险挡着呢,三晋联军心怀鬼胎,不能致力于削弱秦国的势力,能打得进去才怪!到时候宋国只需要派兵去边境做做样子就好了。

    宋君偃又道:“还有一件事。现在鲁国已经发生了季氏之乱,鲁公姬仇已经出逃曲阜,打算入我宋国,请求我们宋国派兵护送他回国,并且铲除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这鲁国三桓。寡人想知道你们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这个容易。”张烈向着几个重臣看了看,嗯,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于是他笑着道,“君上你是天子任命的方伯,有替天行道,主持公道的权力和义务,现在鲁国已经发生了内乱,鲁公也向我宋国求援,于情于理,我们宋国都应该施以援手的。”

    这件事情早就在宋君偃和张烈的谋划之中了,这个季氏之乱还是他们一手促成的。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是等着鲁公姬仇带着一帮子公卿大夫赶到商丘,然后发号施令,发兵征讨鲁国三桓这些不义之臣。

    当然了,搞到最后宋君偃也不会让姬仇得偿所愿的。

    鲁国有点大了,虽然宋国也当得起鲁国的大哥,但是这个小弟的名声似乎比大哥的名声还要响亮啊,这可不行。

    于是张烈就谏言宋君偃,将鲁国一分为四,鲁国最大,季氏稍次之,叔孙氏和孟孙氏都跟卫国差不多一个档次的,上不得台面。

    连国号宋君偃都给他们想好了,鲁国还是鲁国,只不过疆域大幅度缩水了。季氏原来有一个费国,但是还要分封,便封一个伯爵,宿国,都宿城。

    叔孙氏被鲁国分封于臧地,也是伯爵,便以臧城为都,立臧国。孟孙氏也差不多,伯爵,建都郈城,立郈国。

 第177章 贤君

    “啊!快来人!”

    “救命!救命啊!”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在宋国的彭城,大地突然塌陷下去,地动山摇,接着是飞沙走石,风尘滚滚,随着大地的震颤,伫立在彭城里里外外的屋舍、土坯房都摇摇欲坠,开始不堪重负地垮掉了!

    地震!前所未有的地震!

    灰头土脸的黔首哀嚎着,不管是男女老幼,都争相奔走,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大地的余震不止,房屋的坍塌,一切都是这么的突如其来。

    这个时代的建筑物虽然大部分都是土坯房,亦或是茅草屋,但是一个地震也是很致命的,尤其是老百姓们一点预防措施都没有,天灾来了,就不知所措地往外奔走。

    “上苍啊!太一上帝啊!我们到底是做了什么孽啊!”一个浑身血痕的男子怀里抱着死去的妻子,哭天抢地地道。

    在整个彭城,都出现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幕。天灾是无情的,不是人力所能够抗衡的!

    在一片残垣断壁上,许多黎民百姓都自发地跑到那里去抢救他们的家人、亲戚、好友,抢救不到的哭嚎着,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云霄。

    还有一些黔首,人是抢救出来了,但是伤痕累累的,没什么医治的措施,人也就这么死掉了,走的还很痛苦。

    人的生命太脆弱了,尤其是在这种罕见的天灾面前,更是毫无抵抗之力。

    宋君偃很快就得知了彭城发生特大地震的事情,大惊失色,他赶紧吩咐下去,道:“传寡人诏命,即刻征召国中的医者,动身往彭城医治伤员,自太医院以下举国黔首,凡是会医术的在彭城救治一名伤员赏钱五十!”

    “命,获水大营即刻派遣一万兵马火速赶往彭城,抢救遇难者!”

    “命,治粟内史府衙抽调所有能用的牛车马车小推车,押运粮秣前往彭城赈灾!”

    “命,获水大营即刻派出御手,捎上医者前往彭城救治伤员!”

    “命,不惜代价征集救治所需的草药,送往彭城!”

    ……

    宋君偃一口气下了好几道诏命,都是即刻奉行的,可见他对于此事的重视非同一般。

    彭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宋国曾经的都城、政治中心,而后又是仅次于陶邑的商业重镇,人流极多。

    彭城是宋国前三的大城邑,仅次于商丘和陶邑,其人口多达七万,是一座上等的城邑。现在地震来袭,不知道要死伤多少的人,宋君偃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只能是硬着头皮下达诏命了,都是以口头的形式传达下去的。

    宋君偃下达口谕之后,还是心急火燎地在御书房里踱步,他还是放心不下。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发生地震呢?这特么一点征兆都没有啊!

    而且子偃的心里没底啊,这彭城不知道多少年没发生过地震了,似乎自宋国以来除了一些旱灾或者是水涝还真没有别的天灾,纵观整个宋国,发生地震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毕竟不是沿海或者是川蜀这些内陆地区,还有板块运动,所以地震并不频繁。

    上天不保佑啊!

    老实说,子偃真的很揪心,除了地震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外,他更担心这次的地震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这个时代的人都还是迷信鬼神的,你别管他是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他们都是相信冥冥之中有着上帝和鬼神存在的。

    一个国、一个家、一个人是有气运的,而天灾的降临能说明什么?

    哦,如果宋国经常发生地震什么的这些自然灾害的话,这倒没什么,关键是宋国的自然灾害很少啊。

    更严重的是,宋君偃这些年来穷兵黩武,杀戮过甚,尤其是坑杀四万齐军降卒的事情,更是惹得天怒人怨,连自己这宋国的臣民当中的一部分人都有了非议。

    现在上天突然降下地震,岂不是在预示着他宋君偃是一个残暴的君王,是不受上天所庇护,被上帝所唾弃的吗?一国之君的罪孽,应该让所有的臣民遭殃的!

    宋君偃越想心就越乱,他坐不住了,于是他招呼韩腾,带着几十个宿卫便拍马前往灾区彭城。

    彭城。

    “让开!让开!”

    “君上驾到!”在一个刚刚搭建起来的粥棚那里,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攒动,落魄而衣衫褴褛的黔首们正在排着队,拿着破碗一个接着一个地打粥,突然一队穿着华丽盔甲的宿卫冲了进来。

    黔首们一听到是国君驾临,不由得跪在了地上,山呼道:“君上万年,万年万万年!”

    子偃这个时候还穿着玄色的服饰,头戴紫金冠,宽大的冕服穿在身上,龙行虎步之间还有些不适应。子偃穿过了人流,站在施粥棚的最显眼的地方。

    他虚扶了一下,高声道:“子民们,天灾无情,不是我等人力所能抗衡的!除了抢救的将士,还有一大批医者和大量的草药正在来彭城的路上,寡人向你们保证,一定拯救大难不死的生还者,遇难的黔首寡人也会妥善安置的。”

    “你们暂且安顿在这里,寡人已经征用了军队的帐篷!温饱你们也不必担忧了!一大批的赈灾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着彭城这边运来,子民们,天灾降临,吾等应当戮力同心,同心协力,再建我们的家园!寡人向你们保证,一定还你们一个一模一样的彭城!一模一样的家园!”

    宋君偃如此绘声绘色的演讲,着实打动了这些底层的黔首的心。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狗,更别说是在这个贵族横行霸道的先秦时代了,在广大的老百姓的心目中,还没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概念,逆来顺受的思想已经根植于他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了。

    现在看见宋君偃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