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也有几位大员因和朱琳渼“赌气”而消极怠工,不过黄道周的吏部和杨廷麟的户部都还算配合。对礼部和刑部这两个“冷衙门”,朱琳渼根本就无所谓。

    至于那些没有“搬”来南京的部门,比如都察院和七科给事中,朱琳渼直接交给了锦衣卫代行职责。相比起一支笔杆子评判对错的言官来说,锦衣卫效率更高,也从不搞什么“风闻奏事”,说你有问题就一定会拿出证据来。

    这下轮到天兴府的朝臣们郁闷了——朝廷的各项事务虽仍源源不断地送到他们这里来,但苦于顶头上司没在,他们什么事儿也决定不了。再一问自个的头儿在哪儿呢?都在南京。

    没办法,他们只能把公务打包发到南京去请示——不发去也不成啊,事情耽搁了可是要他们背锅的——而后等上面做了批示盖了印,再发回来由他们执行,也有不少事情就不发回了,南京那边的小吏们执行力可不差。

    在“扣留”了朝廷主要重臣,并且朝政已能大致运转起来之后,朱琳渼心里也愈发有了底,其他一些“对付”闽籍朝臣的措施开始同步实施起来。

    天兴府。

    翰林院侍讲李崇期府邸正设宴赏海棠。

    席间,众官员频频举杯,把酒言谈,但眉宇间却都带了一抹忧色。

    “张大人,下官听闻辅政王殿下前日又调了一批朝臣入南京,您在吏部,可听到什么消息?”

    “是有此事。”张大人点头叹道,“说是去南京述职,有谭锐藻、童自珍、毛鹏、鲁天岑……等八人。”

    周围的朝臣们闻言愈现愁容,方才张大人所提到的这些个人虽官职各有高低,隶属部门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是闽籍。

    一名矮胖的官员皱眉道:“这已是第四批了,共五十余人北上‘述职’,却几乎未见闽籍……”

    “是第五批,”张大人纠正道,“一共五十八人,其中仅有两名闽籍。”

    “诸位,如今各部主事官皆在应天府,又不断有人被调去南京,朝政只从天兴府过道手而已,长此以往……”

    “你们还没看出来吗?辅政王殿下行的是‘掐头去尾’之策,我们这些中间的人几乎成了摆设。”

    “这般下去,朝廷哪儿还有我等容身之地?”

    李崇期恰在此时举杯而来,“豪情万丈”道:“诸位大人可别忘了,这九成的朝臣还在天兴府!

    “而辅政王那边能扣住内阁及七部主事官多久?只要我们继续据理力争,众志成城,不断上表请命,不信辅政王能无动于衷。这朝政早晚还得再回天兴府来!”

    “对!李大人言之有理!”

    “我们要继续请命!”

    众人正相互打气,就见李府管事匆匆而来,向群臣作了个罗圈揖,又伏在李崇期耳边低语几句。

    后者登时惊道:“什么?朝廷要在南京增开一科殿试?!”

    感谢:黑咲隼,顾以安然,136****1423,十一月的smile,林志弗凌幻想给我的慷慨打赏!多谢你们长久以来的支持与鼓励。今天是在下的生日,收到你们的打赏,让我很暖心啊!祝你们国庆节快乐!

 第546章 对峙长江

    (全本小说网,HTTPS://。)

    其他朝臣闻言也是愣在当场,这殿试三年一次,上次殿试乃在是隆武元年,距今一年半都不到,这眼下又要开科?!

    很快,有人反应过来,问那管家道:“消息可靠?”

    “回楚大人,旁的布政使司早半个月便已行文,福京是最后一个收到信的。(全本小说网,https://。)”管家道,“说是为‘庆祝大明收复旧都’,以及‘弥补江浙学子被建虏耽误的两年’,特增开一科……”

    四周顿时一片沉寂,大明时下拥有江南九省,开一试,少说也得有数百贡生入应天府,这么多人才还不是任由辅政王挑选。同时天下士子多了这么一次进身的机会,定会对辅政王感恩戴德,说不定此时就有大批读书人正为殿下“恩举”奔走相告。

    好一会儿,那张大人才喃喃道:“等这榜开了,及第之人不正好补缺……”

    他虽未言明,但所有人都清楚这补的是谁的“缺”。

    “近来北上的那些赣、粤籍朝臣怕是最乐见此事……”

    “这般下去,怕已无我等容身之地了……”

    众人当下再无饮宴的兴致,匆匆向李崇期辞行,各自回府思量对策去了。

    次日,竟有超过百名朝臣上表朱琳渼,表示愿往南京协助朝政。而更多的官员则一改前期大谈迁都弊病的态度,改为疯狂吹捧朝还旧都的必要,连什么“龙脉所在”、“天相如归”之类都扯上了。

    李崇期府上,曾与他一同向曾太后请命延迟迁都的一众官员又凑在一起“热议”。

    “近来奏请北上之人愈发多了,咱们再这么等下去,恐怕要竹篮打水……”

    “王大人都说了,所有朝臣都在请调南京,我等此时上表怕已晚了。”

    “对了,咱们可以向殿下提些迁都良策,他自然明白其中意思。”

    有人苦笑一声,“也晚了,能想到的良策早已被人算尽,哪儿轮得到你我?”

    “这,这可如何是好?”

    良久,李崇期忽然望向面前几人,缓声道:“诸位,圣上不还在天兴府吗?若能在此项上做出文章,辅政王殿下还能不记我等之功?”

    余者立刻眼前一亮,“李大人妙计!我这便回去写奏疏。”

    “对!我们一道上表!”

    ……

    朱琳渼望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不禁冷笑,这些大多是请调南京的官员所上,不过他却几乎一份都没准,尽皆扣下不发——原先你爱答不理,如今让你高攀不起。

    增开的一榜科举正如火如荼铺开,虽说礼部尚书及礼部侍郎仍在消极抵抗,不过有徐尔路这颗他一早安插在礼部的“钉子”,这准备工作仍是顺风顺水。

    而且朱琳渼还干脆借着主持此次科举的由头,顺势升了徐尔路礼部右侍郎,而对迁都颇多非议的原右侍郎李光春则调去了大理寺任了个闲职。这也是给朝臣们提个醒——胆敢别着干,就等着蹲冷衙门吧。

    同时,他还趁近来“实缺”极多的机会,将姚启圣、马麟等格致人才塞进了朝廷。

    如今迁都大计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天子北上,便可将天兴府改为陪都,再将朝廷彻底搬来南京。

    奏请天子驾临南京的奏疏应该早已到福京了,却不知为何一直不见动静,或是曾太后那边有什么想法?

    朱琳渼正思索间,就闻石霖禀道:“大人,余将军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快让他近来。”

    余新匆忙进了书房,抬手敬礼,又将一份军报呈上,“大人,虏贼怕是要拼命了。”

    朱琳渼忙打开来看,不禁也是皱起了眉头。

    那军报所言,虏伪豫王多铎已从漠北率军返回北京,所部近四万人马。另虏贼由山西、河南、山东各地大肆征调降军,并拨京营近万人马,发往江北方向备战。

    他最后看了眼日期,已是两天前的消息了,估计多铎此时已经离开了北京。

    他随即沉吟道:“漠北那边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失去对多铎人马的牵制。不过建虏要在江北死拼却不意外。多铎所部加上建虏京营有近五万,再汇合吴三桂的关宁军以及山西、河南等绿营,倒也凑了不少人。”

    像是要回答他的疑问,随后便有锦衣卫送来北京密报。朱琳渼大致看了一遍,又转手递给余新,“线报说多铎在漠北大败喀尔喀部,令其退兵乞和,察哈尔部也都重新臣服了建虏,多铎得胜而返。

    “这跟我上月收到的漠北的消息出入较大,真假难辨,不过多铎率军南下却是事实。

    “还有这上面提到建虏派了多路密使四出,眼下仅能确定其中一支是去朝鲜,一支是去漠北,余者却不知其目的了。”

    余新又看密报后段,皱眉道:“大人,建虏还在莱州兴船厂,令郑芝龙打造战船。加上先前种种,其所图定然不小啊。”

    朱琳渼点了点头,“我军经过句容大战伤亡不轻,眼下新兵还未补充上来,正处在修整阶段,另还有迁都事宜分去朝廷大半精力。虏贼就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兴师动众而来。”

    他起身吩咐道:“召集参谋司与兵部议事,我们得认真应对才行。”

    “是!”

    兵部作为执行迁都命令最快的部门,已在原先紫禁城南侧一处抄没的虏官宅邸上建起了署衙。

    此时明军各主要将领汇聚一堂,正神情严肃地望着辅政王殿下。

    “建虏兵力部署大概就是如此,”朱琳渼指着身后地图道,“建洲主力大概不到四万人,另有七千蒙古骑兵。而吴三桂所部关宁军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战力不在建州兵之下。至于其他降虏汉军,因山西等地仍有义军,估计也就能抽调出五六万人。

    “按照其行军速度,河南虏军近日既能抵达扬州一带,最远的多铎部大概半个月后也能赶到。”

    他扫了眼众将,接道:“是以,南直境内,苏州、常州及芜湖城中的虏贼必须在半个月内全部剿灭,以免影响我军整体部署。”

 第547章 下大棋

    (全本小说网,HTTPS://。)

    邓山立刻大咧咧地拱手道:“殿下,只要再制些硝化棉送去这三地,旦夕即可破城,哪儿用得了半个月?”

    硝化棉?朱琳渼断然否决,“硝化棉极不稳定,用力摇晃就可能爆炸,不宜长距离运送。/全本小说网/https://。/

    “上述仅有距离最近的常州可派姚启圣带器具过去,就地制造炸药使用,其余两城却仍需以兵力强取。”

    张家玉随即献策,“大人,芜湖就在长江左近,可调罗明受罗将军战船前往。如当初攻南昌一般,以芜湖微城定然坚持不了许久。”

    “嗯,此法可行。”朱琳渼又转对其他将领布置道,“麟翼,着你率一营炮兵前往苏州增援,尽快破城。

    “邓将军,你率部护送姚启圣等人前往常州,炸城的事情你手熟,便交给你了。”

    陈雄飞和邓山一齐敬礼,“属下遵令!”

    “待南直隶全部平定,张煌言与西路军便可北上会师,他们二人所部有……”

    朱琳渼说着望向余新,后者忙答道:“共有马步军共近一万五千人。”

    朱琳渼点头继续,“龙南、建安两地还有三千五百龙卫军及破虏营新兵正开赴南京,至多二十天内即能抵达。至此,我军的战力当可恢复至句容大战之前,甚至还有超出。”

    他随即正色道:“虏贼虽失去江南重地,元气大伤,但越是如此,他们便越会抵命相搏。重伤野兽的临死反噬往往最为致命!

    “眼下多尔衮搜罗重兵陈于北岸,随时可能南下偷袭,我们须在长江沿线妥善布防以对,其中的重点当在南京、镇江、江阴三城。”

    与以前的战略思路不同,这次朱琳渼并未寻求主动破敌,而是暂时稳守以待。

    首先明军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水师方面。贸然进攻江北的话,一旦长江被建虏战船堵截,哪怕只是十天半个月时间,大军也很可能因粮草辎重不济而至溃败。

    而更主要的原因,乃是眼下时间已经转到了大明这边。大明光复南京之后,在政治、经济、人口、士气等各方面都变成了优势,现在急的是建虏。

    按照朱琳渼的规划,应先集中精力完成迁都大计,巩固朝廷核心,而后妥善整合既有的九省之力,聚雷霆之势挥军渡江北上,定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收复大明河山!

    “黄奇寿、靳武——”

    “末将在!”

    “令你们各领三千人马分守江阴和镇江。”

    “是!”

    “甘辉率两千骑兵驻于小河寨,随时两边接应。还有陈逸手里修复南京城的事宜也需加紧……”

    南京、镇江、江阴自西向东在长江南侧一字排开,也都卡在渡江南下的战略要冲上,只要这几处稳固,南岸自可确保无虞。

    众将随后又就防线细节商议多时,直到晚膳时分方才散会。

    虽长江防线布置已十分完备,但在返回应天府衙的途中,朱琳渼却总觉心中隐隐不安——北京来的密报说建虏派出大量密使,仅知其中有去朝鲜和漠北的,其他消息则一概不明。

    他能感觉到多尔衮在下一盘大棋,但自己暂时还看不清棋面。

    就如这往漠北去的密使,按理说若喀尔喀部被多铎击败,应是他们遣使去北京觐见,便是多尔衮派人去漠北宣赦令之类,也必是大张旗鼓而行,却为何密见?

    至于去朝鲜,多为要粮要兵之类,倒是不稀奇。而还有其他密使又是去了哪里呢……

    另外还有水师那边。自从上次遇到飓风,至今也有大半个月,罗明受也派了船出去,却只找到了广信号和三条七八十吨的小船。

    据广信号的官兵所言,他们与水师主力被巨浪冲散,不过邵武号、广州号等主力战船应未受到太大损伤,然而始终还未收到水师的消息。

    难道水师主力被风暴毁掉了……朱琳渼忙挥去这个可怕的念头,若失去水师掩护,明军在长江一线将会极为被动,没有小半年时间都难缓过劲来。

    待车驾停在了应天府衙门外,石霖招呼亲兵在车旁摆好木阶,打开车门道:“大人,到了。”

    他话音未落,余光正瞥见对面街角处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当即侧身挡住朱琳渼,指着那两道人影大喝一声,“谁?!”

    一队亲兵动作快如闪电,那两人还未及转身,十多支火铳便已顶在了他们头上。

    “军爷饶命!”其中一人惊声高呼,“我有要事找辅政王殿下!”

    “哪里的小贼,莫不是来行刺的?”有亲兵将两人上下搜了一番,并未发现兵刃,又问道,“说,你是什么来历?!”

    “小、小的名叫梁修行,乃是山西梁家所来。啊,家兄讳修言。”

    片刻,一名亲兵将他所说转述给辅政王殿下。

    梁修言的弟弟?这不是先前“配合”自己给苏尼特部输送物资的八大“蝗商”之一吗?朱琳渼饶有兴趣地望向那两人,为首者的样貌确实与梁修言有几分相似,却不知他为何冒险跑来南京。

    他遂对石霖示意,“带他们去偏厅,问问有什么事。”

    “是!”

    待朱琳渼用了晚膳,正要回书房处理公务,就见石霖至近前道:“大人,那姓梁的只说要见您,旁的什么也不招。您看,是否要用刑?”

    朱琳渼抬手阻止,“带他来我书房吧。”

    “是!”

    石霖刚转过身去,却有亲兵在屋外禀道:“大人,锦衣卫北镇指挥顾大人求见。”

    大明的情报头子来了定是有要事。朱琳渼遂吩咐石霖:“先将那姓梁的关起来。”又冲屋外道,“让顾大人在正厅稍候。”

    “是!”

    顾炎武一行共有三人,其中一人朱琳渼还有印象,应是北镇千户谢宏。

    未等三人跪拜施礼,朱琳渼先扶住了顾炎武道:“顾大人不必多礼,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回殿下,乃是荆州忠贞营高一功有急情禀奏。”顾炎武向身后示意,“此人是高将军内侄高崧,午时刚随谢宏自湖广赶来。”

    感谢:顾以安然同学给我的慷慨打赏!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第548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