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他的主力部队正由刘一鹏、王进才、高进库等手下率领,在征讨江西北部腹地的大明义军,城中只有四千人马。

    但只要他能坚守半个月,待主力回返之后,杨廷麟的这些新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让金声桓非常意外的是,城外传来阵阵炮声。他脸上立刻出现惊慌之色,他对大炮非常熟悉,这是重炮!比自己手上那几门红夷炮还大的重炮,而且数量不少!

    明军在失去北京、南京两处军器局之后已无铸造红夷炮的能力。金声桓用力掐了自己一把,很疼,不是做梦。他这才猛地跳起身来,大声呼喝手下军官分头守城。

    仅五日后,吉安城南一段还未修补好的城墙在八门火炮的集中轰击下终于倒塌。金声桓、王得仁弃城而逃,仅以身免。

    感谢:知足鸟同学,158****同学,senner同学,林志姗幻想同学,泪水渲染同学,天气有机磷同学,makerd同学,飞&;影同学,为我投的推荐票,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你们就是我前进的动力!

 第54章 宋应星

    (全本小说网,HTTPS://。)

    苏承羽在徐尔路的协助下很快选好了一百六十名工匠,其中还被硬塞了二十余名炮匠。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没办法,现在赣州军器局就炮匠最富余。

    苏承羽倒也不介意,这些炮匠多会制范、浇铸等工作,在制作火铳的过程中也能用上。最不济让他们踩脚踏镗床总是胜任的。

    由于没有足够的车马,这些工匠得自己步行二百来里去龙南,苏承羽留下一半的亲兵沿途护送。他还给每名工匠发了二两银子的盘缠,让他们安顿家小,尽快启程。

    徐尔路将苏承羽等人送至军器局门外,不住回头观望,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见苏承羽就要登上马车,站在不远处的一名双目矍铄,面相和善的老者不停地向徐尔路使眼色。

    后者终于走上前去,对苏承羽揖礼道:“殿下,学生还有一不情之请。”经过这一段时间,他在苏承羽面前已自称学生了。

    苏承羽停下脚步,笑道:“客气什么,你说吧。”

    “学生有一忘年交的好友,有件事想征得殿下首肯。”他看苏承羽神情无异,转头朝远处示意,那立于道旁的老者忙快步上前。正是近来和徐尔路夜夜秉烛而谈之人。

    那老者到了马车旁,撩衣跪倒施礼,“草民宋应星,拜见陈州王殿下。”

    “老人家快请起。”苏承羽伸手扶起他,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心中暗道,宋应星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他猛然眼前一亮,一把拉住老者的胳膊,惊呼道:“《天工开物》?你是那个宋应星?!”

    老者被唬了一跳,怔怔道:“正是拙作,难入殿下法眼。”

    “不不,这可是大明少有的好书!”

    开玩笑,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可不是“拙”作,是大著作!

    没想到竟在此处遇到这位明代的大科学家。苏承羽忙问道:“对了,徐尔路说你找我有事?”

    宋应星揖礼道:“老朽近来得习殿下传徐司务的‘解析几何’、‘元素周期表’、‘热力学三定律’等大术,心中甚为震撼。”他揖得更低了些,“恳请殿下允许老朽将这些学问编辑成书,以教化我大明万民。”

    苏承羽当然希望自然科学知识能在大明广为流传,这些知识越普及,大明的工业化进程才能越顺利。

    这个宋应星倒是帮他做了件大好事。

    苏承羽忽然想起宋应星自称“草民”,他继续问道:“宋先生现在赋闲在家?”

    “在殿下面前怎敢称先生?”宋应星连连摆手,又惨笑道,“老朽是赋闲,却没有家了。凤阳陷落,老朽辞官返回奉新。不料南昌城亦破,老朽眼下是携家人在赣州避难。”

    避难?苏承羽心里又不厚道地想起了那句话: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宋应星这种人才,一定得搞到自己这来。

    他干咳一声,“其实我也正想将所学编撰成册,除了宋先生刚才所说的,还有不少东西尚在我脑中。不如我徐徐说与宋先生知?”

    宋应星又拜倒在地,大喜道:“学生愿追随殿下,鞠躬尽瘁而已!”

    徐尔路在一旁见此情景不禁甚为羡慕,若非军器局这边他实在脱不开,他也想追随陈州王殿下,时刻讨教一二。

    苏承羽干脆让宋应星现在就回去收拾家当,带上家人一起去龙南。

    宋应星一家就寄居在徐尔路家里,距离军器局仅半里路。他逃难之际,更没什么细软,只不到一个时辰工夫,便带了一家人返回。

    路上,苏承羽和宋应星相谈许久。

    这老爷子数理化底子比徐尔路更为扎实,各种数理化知识融会贯通极快,即使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概念也是一点即通,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各种理论知识立刻便能联系到实际生产之中。

    这让苏承羽不禁感叹道:“日后明格院院长一职非宋先生莫属啊!”

    “明格院?”宋应星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大明有这么个部门。

    “大明皇家格致院,以后一定会建立的。”苏承羽豪情万丈道,“集天下能士,精研世间万物运转之规律,发展各类工艺技巧,修编成册以教百姓,强我大明!”格物致知,便是明代对自然科学的叫法。

    宋应星有些发懵。他一生酷爱自然科学,最希望将自己所学教给大明百姓,让他们能从中受益。只是以前朝廷只重圣贤学问,对自然科学根本不关心,使他一直怀才不遇。

    若陈州王说的这个明格院真能建立起来,那他一生抱负就终有了施展的机会。

    当他又想起苏承羽皇亲的身份,更觉得“明格院”很有可能成为现实,或许这就是天子的意思。

    宋应星眼中欣喜的光华跳动,心中感叹,上天待我宋某不薄啊!

    次日,一行车马赶回龙卫军大营。苏承羽没有惊动任何人,悄然来到了校场。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士兵们的队列已经算比较整齐了。眼下马塞多正带人练习跑步转齐步走,虽然步伐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些许混乱,但令人欣喜的是队列没有散乱掉。

    远处尘土弥漫,马蹄隆隆,应该是骑兵正在进行列队冲锋训练。虽然灰尘笼罩之下不甚清楚,但能看出马队基本保持在一条波浪线上。

    看来这几个外籍教官倒没有偷懒,苏承羽微微点头。

    校场另一角传来凌乱的踏步声,他远远望去,是数个还穿着便装的队列,人数合计能有上千,应该是新兵营。

    “看来新兵招募进展不错。”苏承羽话音刚落,便听到校场中间有人高喊“立定”,而后余新从队列一角跑了过来。

    “殿下……啊,指挥大人。”他单膝点地施礼,而后兴奋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苏承羽赶紧扶起他,“刚到,不想打搅你们训练,就先看看。”他心里却有些皱眉,这跪拜礼平时倒也没什么,但打起仗来分秒必争,哪有敬个军礼来得利索?以后还是得推行军礼。

    他对余新道:“创之,既然你过来了,就说说最近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吧。”

    “还真有不少事情。”余新立刻道,“首先是新兵。属下严格筛选,几乎三不留一,即便如此眼下也已招募精壮一千四百多人。但是能带兵的军官已显不够。来投军之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最近有宣教带人去了趟福京,近来又有不少闽人前来。”

    因为想和大家有更多交流,我建了一个书友群,群号是683142639。期待你们的加入,我们共商复明大计!

    感谢:爱在那一天同学,勇同学为我投的推荐票,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

 第55章 军礼 军歌 军旗

    (全本小说网,HTTPS://。)

    最初来投军的那批人已将自己在龙卫军营的所见所闻传回了家乡,什么军容整肃、伙食丰盛、士气高昂,那些先前还在犹豫的人马上下定了决心来报名投军。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一千四百精壮。这才不到二十天,龙卫军的人数就已翻了近一倍半,且新来的都是身体素质不错的精壮。苏承羽点头吩咐余新,“新兵照收,先让士官,就是底层军官分管两倍的新兵,训练质量稍低点都可以。

    “但是指导使得辛苦一下,新兵营必须每天都有指导使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先招满两千新兵再说。”

    说到这里,苏承羽又深感指导使人数不足。每个排一名指导使的话,光是新兵营就需要四五十名指导使,而现在整个龙卫军也才三十多指导使。

    必须尽快再招收一批读书人以扩充指导使队伍才行,苏承羽心道,部队思想工作一定不能马虎,否则装备再好也只是一群军阀兵痞。

    “是!”余新恭敬地点头,而后继续道,“还有前天那个叫季良的海商来过,还带来了数门火炮。但由于您没在营中,他只将货车停在营门口并不卸货,并约定明日酉时再来。”

    这个年头没有转账之类的真不方便,苏承羽颇为无奈,暗忖得成立个总后勤部来分管采购装备事宜。

    “此外,近来由于龙卫军大量购入肉、菜,有商贾开始抢购囤积。现在全营的军粮花费增加了一倍多。”余新接着道,“全营光是吃饭每月就花费一千六百多两。属下的意思,是否减少些荤腥?”

    朝廷每月只拨给龙卫新军一百三十石米,一千两军饷,加起来都还不够龙卫军的伙食消耗。

    “不,饭菜必须保质保量。”苏承羽坚定地摇头,“后勤的事我会想办法。”

    “还有临近冬天,这冬装、棉被……”

    “军马染疫,病死两成……”

    ……

    等苏承羽耐心将这些琐事一一处理过,便吩咐余新继续操练士兵。

    “是!”余新单膝点地施礼,而后转身离去。

    苏承羽旋即想起了改良军礼的事情。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使用人民军队的军礼,干净利索,动作带劲,而且这个动作他最为熟悉。

    随即他又想到既然有了军礼,那么军歌、军旗也应该一并设计出来。

    他返回将营,在脑海中将后世各种熟悉的激昂乐曲过了一遍,最后决定选用《黄河大合唱》的曲调,这首歌雄浑澎湃的旋律正能一扫大明眼下的颓靡。

    但歌词得做一番修改以适应现在的龙卫军才行,他提起笔来边想边写,很快《龙卫军军歌》的歌词便出现在纸上:

    风在吼马在叫

    长江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北域长城万丈高鄱阳洞庭波浪滔滔

    沃野湖泽抗清英雄真不少

    万里河山龙卫健儿呈英豪

    端起了弓弩火铳

    嘶吼的红夷重炮

    保卫家乡保卫长江

    保卫黄河保卫全大明

    至于军旗的样式则耗费了苏承羽不少精力,毕竟美术是他的弱项。

    直到晚饭时分,他猛然想起以前论坛里有人设计的那款日月同辉的图案。

    于是他提笔在纸上绘出大致轮廓,又经过一番修改,最终的定稿是浅蓝的底色,日月悬挂在左上角,占整个旗面的四分之一面积。

    将这些事定下来后,他便吩咐石霖去找绣工制作军旗。

    待士兵们晚饭吃罢,他又召集所有指导使,开始教他们龙卫营军歌。

    这些指导使有些懂得音律学得很快,但七成以上都不通音律。最后在苏承羽的要求下,这些“音盲”花费一个多时辰将旋律强背了下来。

    而后苏承羽叫来全部尉官及外籍教官,教授他们新的龙卫军军礼,同时正式规定:以后在训练及作战时不得行跪礼,只能相互行军礼。至于礼仪场合,则依以往惯例施礼。毕竟跪拜仍是这个时代公认的礼节。

    次日,洪思带着宣教府的主笔官们来到苏承羽将营。田壮飞立刻将最近完成的两部戏目《瑞州劫》和《战峡江》呈给苏承羽看。

    必须说,这次的戏本不如上次写史可法的好,大概也是因为赣州战事发生不久,很多信息这些主笔官们无从得知。

    他们只写了清军金声桓部连下南昌、临江、瑞州、抚州等地,直到峡江,最后一个不太有名的守将邓武泰挡住了清军攻势。

    不过这两折戏竟然是“连续剧”,后面还有一集也已基本写完。作为这个构想的提出者,田壮飞的创造力又让苏承羽惊叹了一次。

    根据宣教们反馈的情况,因为戏中沦陷的城镇距离江西百姓很近,大家感同身受,加上连续剧的期待效果,整体宣传情况还是不错的。

    “大人,下一部戏写什么为好?”洪思汇报完近来的情况,又问道。

    苏承羽思索了一下,想起明末和史可法齐名的另一位大忠臣——阎应元。

    这位江阴典史——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长——带领江阴百姓面对十多万清军,百余门大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伤七万余人!

    城破之日,民众无一人投降,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由于信息不畅,洪思等人对此事还不甚了解,听了苏承羽所述,也是个个悲痛不已,发誓要写一折出色的剧目来祭奠阎典史忠魂。

    苏承羽大概规划了一下大纲,让洪思和田壮飞主持编写,目前四名主笔官中,已隐隐以这个田壮飞为首,苏承羽也想好好培养他一下。

    此外,苏承羽让洪思开始筹划新一批宣教、主笔官的招考之事。

    这宣教不能只局限在龙南一处了,江西烽烟四起,正是需要稳定民心的时候。全南、定南、信丰等县也要开始纳入宣教范围了。

    次日一早,还没开始集合训练,苏承羽便先将指导使集中起来,复习了一遍龙卫营军歌。

    今天的训练内容本来是队列行进间转向等,但很不寻常地,所有新兵老兵都先集合在了校场中央。马塞多先教大家行军礼,也为难这位老外,一晚上工夫就把军礼敬得有模有样,估计昨晚熬夜练的。

    等士卒们大致掌握军礼之后,一面日月生辉的旗帜被两名亲兵捧了出来。

    余新高喊道:“铳放下!升军旗,敬礼!”

    由于在下史料查得不够详实,所以前几章出现的永宁王名字有误,正确的名字应为:朱由,文中用朱由槙代替。前几章修改了这个名字,不影响剧情。对此在下深感抱歉,以后一定会尽全力避免类似错误出现。

 第56章 线列步兵战术

    (全本小说网,HTTPS://。)

    枪托重重地砸在地上,全体龙卫军官兵一齐朝着军旗敬军礼。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这一刻,他们被这面军旗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在以后的战场上,只要有这面旗帜出现的地方,他们都将以雷霆之势击垮一切敌人。d53 9。22

    下午,奸商季良如约而至。

    两门六磅炮和三门三磅炮从车上卸下,炮兵连的官兵们每个人都乐开了花。

    自从进了龙卫军营,他们整天看步兵练阵列,看骑兵练冲杀,而自己只能闷在军帐里学什么“弹道”、“角度”,背枯燥的炮表。

    但现在你们步兵、骑兵来比比看,哥们可有大炮了!

    一群兴奋过度的炮兵硬是用肩扛手挑,将四百斤的三磅炮搬去了火炮训练场。

    不多时,西侧的训练场便传出了几声轰鸣。简单地测试火炮质量之后,科略埃已开始指导炮兵连进行实弹射击了。

    苏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